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

第3章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第3章

小说: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曾任空军师长、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尉军衔,一九六零年晋升大尉军衔,一九六四年晋升少校军衔。一九八八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荣获胜利功勋荣誉章。一九九一年晋升中将军衔。退休后的韩德彩中将,仍不忘其不凡的军旅生活,用诗文寄托其凌云壮志,也非常关心中国教育事业和热爱中华书画艺术。2009年12月18日,“韩德彩、朱容芬伉俪书画展暨《我的诗书选集》、《韩德彩、朱容芬伉俪书画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海荣宝斋举行。

    编辑本段战斗经历

    1952年初,19岁的韩德彩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中队长。战斗中,他动作快,进攻猛,靠得近,打得狠。参战不久,就曾只身与4架美机展开格斗,击落其中两架。1953年4月7日,他和长机在掩护机群安全着陆后,突遭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切尔驾驶的F-86型飞机偷袭。费切尔凭着高度和速度优势,将长机击伤。危急时刻,韩德彩为掩护长机脱险,不顾油料即将耗尽的危险,加大油门将飞机拉起,勇猛地冲向美机。费切尔见势不妙,慌忙摆脱,但韩德彩紧追不舍。在韩德彩的掩护下,长机摆脱了美机的威胁,安全降落了。狡猾的费切尔企图以下滑右转的动作引诱韩德彩跟下来,以便利用F-86较好的水平机动性能,急速转弯摆脱。机警灵活的韩德彩识破了这一诡计,不仅没有追下去,反而轻轻一拉机头,上升了一点高度,始终占据着高度优势。韩德彩死死地咬住费切尔,稳住机头,将美机套进瞄准环,在距离300米时猛烈开炮,击中了F-86。团团烟火从美机身上蹿了出来,费切尔赶紧跳伞逃命,被志愿军活捉。

    编辑本段立功情况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韩德彩勇敢机智,先后击落了美空军飞机5架,荣立一等功两次。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空军授予他“二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韩德彩先后任师长、军长,1983年5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1年6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军衔。

    提起韩德彩这个名字;年龄稍长一点的人;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这是因为40多年前;他还是一个20来岁的毛头小伙子;就驾驶战鹰翱翔蓝天。在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四战击落敌机5架;3次荣立一等功。党和人民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特别是1953年4月7日;韩德彩驾驶油料即将耗尽的飞机;一举击落美国第一流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席尔而名扬世界。

    那个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喷气式战斗机上飞行过1000多小时的双料王牌飞行员;光在侵朝战争中就出动过175架次的“美国空中英雄”对自己被击落并不服气;审讯时;他一再要求见见击落他的对手。当20岁的韩德彩站在他面前时;爱德华一脸狐疑;根本无法相信面前这个在战斗机上总共飞行不到100小时、一脸稚气的年青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高超的空战经验和技巧。

    40多年过去了;韩德彩将军离休后仍任航空联谊会名誉会长。1995年韩将军在南京接待了美国飞虎队旅游访华团;当他们得知韩将军是朝鲜战场上的空战英雄后;回国后便找到了费席尔;费席尔获悉后;特申请随团访华;会一会昔日的对手―――韩德彩将军。1997年10月两人终于重逢;韩德彩中将向费席尔上校赠送了一幅“着眼未来”的亲笔题词和工艺品“剑龙”。费席尔特地将专门制作的他当年驾驶的F-86飞机模型赠送给韩将军。他们表示;要永远做朋友。

    1998年费席尔携带夫人再次来访;韩德彩和夫人朱容芬及两个孙女到机场迎接;并由两个孙女向费席尔和夫人献了鲜花。其间韩将军陪同费席尔夫妇游览了南京名胜景点;老朋友相见;倍感亲切。经过这次接触深谈;两人商定;为了增进友谊;拟以韩德彩和费席尔的名字命名;组建一个韩费民间基金会。

    英雄的壮举震惊中外。可又有谁知道;韩德彩将军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恋爱故事呢!日前笔者带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韩德彩中将及其夫人朱容芬上校。

    相识相爱

    那是1953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韩德彩随志愿军代表团去北京参加“五一”观礼;受到了**、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在首都与北京市第34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联欢时;邂逅了在该校学习的朱容芬同学。北京市第34中初三同学听了韩德彩英雄事迹报告后;自发地与“最可爱的人”交朋友;送照片;请英雄签名留念。朱容芬同学由于家境贫穷;兄弟姊妹又多;无钱照相;怎么办?她灵机一动;用铅笔画了一幅素描;画面上一个母亲怀抱婴儿;背景是一面旗帜和红日、蓝天;旗帜上有一只和平鸽;寓意是母亲呼唤和平;向往光明。此画送给了韩德彩。当韩德彩为不少同学签了名;轮到给朱容芬签名时;韩德彩问她:“你的志向是什么?”朱回答:“我也想当一名飞行员。”为此;韩德彩给她签了“好好学习;将来翱翔蓝天!”这就是他们的初次会见。

    1957年初夏;韩德彩同志到北京参加全国英雄模范大会;这时韩德彩已知道朱容芬从护校毕业了;很想与她见面。经朱容芬同班同学韩景媛搭桥;他们又见面了;这次见面互相有了更深的了解。朱容芬生性文静、腼腆;又天生丽质、贤淑温柔;一根乌黑亮泽的长辫和靓丽的面容给人一种甜美的感受;在工作上她积极要求上进;在学习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这些都深深地印在韩德彩的脑海之中……。他们的恋情被朱容芬父母知道后;父亲表示反对;认为韩德彩家在农村;没有文化;怕女儿与韩成家后;没有共同语言;生活上得不到幸福。起初;朱容芬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如他是军官、是党员、是中国**青年团团中央委员;又是空军战斗英雄;怕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己吃亏……。然而;在与韩的多次接触中;她感到韩虽是大英雄;却没有一点架子;他平易近人;性情柔和;可亲可敬;从韩的谈吐中;她感到韩不是一个粗人;文化虽然低了一些;但他钻劲十足;学习刻苦;现代化的飞机他能驾上蓝天;翱翔自如;在空战中他接二连三地打下敌机;可见他聪明过人。

    缔结连理

    这年初冬;在南京军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独立中队任副中队长的韩德彩;先是阑尾炎开刀住院;后又发疟疾;身边无人照料;这时他想到了朱容芬同志;便写信想叫她来陪伴自己。朱接到信后;很为韩的病情担忧。那时她工作繁忙;又面临国庆节的游行受阅;直到11月初;才得以成行;到达韩所在的部队时;韩的身体也已恢复。11月7日;正值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庆典之际;在部队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同志们的热情操办中;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第七天;朱容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返回北京工作。此后他们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直到1961年6月份已有一个小孩后;在军委空军首长的关怀下;朱容芬才调到部队工作;和韩德彩同在一个部队。他晚上夜航飞行;而她则在机场担任夜航救护值班。

    丈夫是英雄;妻子也不甘落后。朱容芬属牛;颇有一股子牛劲。自参军后;她便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她既是卫生队护士;又是空勤灶的营养医生;飞行员吃什么;由她和空勤灶炊事人员共同研究搭配;饮食中含有多少热量;由她掌握计算。经她合理的调剂;该部队的飞行员们;个个身强体壮;战斗、训练、飞行年年满勤。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亦逐步成熟并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时她对自己的标准定的更高;要求更严;什么苦活、累活、脏活;她总是一马当先;尤其是逢年过节;轮到她安排值班时;她总是照顾其他同志回家团圆;而自己则留下继续工作。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还有一个年迈多病的婆婆;她把家里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要把丈夫的其它琐事揽在身上;如对来往客人的接待;家中经济的开销安排;给父母、弟妹及亲朋好友的书信来往;均由她一手操办;甚至连接电话这种小事;她也不让干扰丈夫;她很理解丈夫的事业;飞行员不能带着思想包袱上天;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一旦发生问题;对党、对国家、对家庭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她深深地懂得;只有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一心一意地干好飞行。

    她工作虽然繁忙;可时刻没有忘记提高自己;常年钻研医学理论;刻苦学习中医;在组织上派她到中医学院进修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一次考试中;教授拿着她的考卷;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说:“如果给其他同学100分的话;那么应当给朱容芬同学300分;这是因为她学得好;用得活;在分析中医学药理辨证施治应用中;她能举一反三。”朱容芬带着所学到的医学知识回到部队;为部队广大指战员及其附近居民治好了不少疑难病症;领导表扬她;同志们称赞她是“工作先进;技术过硬;家庭和睦;教子有方”的贤妻良母。

    比翼齐飞

    自从1957年他们结婚后;40多年来;他俩一直是恩恩爱爱;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他们的两儿一女均已成年;个个好学上进;子女们理解父母;孝敬老人;使他们感到欣慰和自豪。现在他们都已离任在家;又沉浸在书法、绘画艺术之中;生活过得很充实。韩德彩将军于1994年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并大获成功后;相继又在上海、福建等省市举办个人书法展;他那潇洒雄浑的行草书法;倍受行家赞赏。其中“鹰击长空”、“壮志凌云”两幅作品被江苏美术馆收藏;而“天寒地冻雨潇潇;古思牵心千万条;海父当归留不住;万家生佛把香烧”条幅被南京博物院收藏。他精心整理的书法集;准备交由出版社出版。

    韩德彩将军不仅擅长书法。而且对诗词也很爱好。江宁县禄口机场动工时;作为飞行将军;他亲临现场指导;并赋诗一首:“六月三伏正暑天;烈日当头似火燃;空港工地落烟巨;英雄铁马战犹酣。”在参加太湖大桥竣工通车典礼上;他又写下了“太湖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称奇观;改革春风东吴劲;架起长龙舞群山”的豪迈诗篇。参观茅山纪念馆后;他触景生情;写下了“当年陈帅在茅山;统领军民斗敌顽;解放城镇和村寨;迎来江南红半边。今朝吾辈上茅山;深知先辈创业难;共产理想征程远;改革开放奔向前。”

    朱容芬上校;从小受父亲诗琴书画影响;喜爱刺绣、绘画;入伍后从未放弃绘画爱好。1985年调入南京后;她又虚心求教知名画家张正吟、陈大羽、林筱之、吴羚木、迟明等画师门下;经名家指点和不断探索;她博采众长;进步很快。

    她虽然没有进过艺术学府;但她悟性好;美术作品已经登上了国画艺术殿堂;并在孜孜不倦的奋斗中提高品味;逐渐形成自己清新、高雅的艺术风格。她画的活蹦乱跳的鱼;苍劲翱翔的鸟;展蕾吐芳的花……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爱不释手;赢得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和名家的赞誉。南京甲骨文协会徐自学副会长读过她的绘画作品集后;欣然命笔写道:“笔乐鸟鱼花香;心系神州安康。”她的老师陈大羽教授称赞她鱼画得好……。她的作品有不少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有些在部队参展获奖;还有不少作品被军内外书画爱好者及美国友人收藏。日前她又在南京白鹭洲公园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专家和广大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韩德彩将军、朱容芬上校;一个书法;一个绘画;真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从中可以看出这对革命伴侣鹣鲽情浓。我们不禁为这对伉俪的执着追求、勤奋好学精神所感染;衷心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比翼双飞。



………【人物解密篇之五:鲁剑芒的原型是谁?】………

    鲁珉目录

    原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

    鲁珉故事:夜歼飞贼

    打佩刀式敌机的能手鲁珉

    编辑本段原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部长

    鲁珉,1926年11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龙港街道(原龙口镇)邹刘村一个海员家庭。父亲刘之祜,海员,1945年家乡解放后,曾任村各救会长、农救会长。母亲王氏,渔民女儿。鲁珉上小学时的名字是刘振治,上中学时改名刘振渊,1945年改名鲁珉。1934年至1940年在龙口读小学。1940年至1942年在黑龙江黑河市伊万诺夫汽车修理厂做童工。1942年至1944年在家乡读中学。1944年2月9日,因不愿在沦陷区受日寇统治接受日伪教育,赴安徽省阜阳三塔集,经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介绍去山东临时中学读书。因见那里**混乱,于3月20日返回龙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