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

第150章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第150章

小说: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在劫难逃,

    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

    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碧萨娜兴之所至,用德语为战红鹰完整地唱了一遍《德国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进行曲――SS闪电部队在行动》,并随后用中文为战红鹰讲解了歌词的大概含义。

    “为德国而死是至高的荣誉,这句歌词写得真牛B!”

    战红鹰赞道。

    “什么叫做牛B?”

    碧萨娜不解地问。

    “就是很了不起的意思。”战红鹰答道。

    “我觉得你也是个牛B的人,希望以后你会实现你的目标,在二战之后,击败英美苏,成为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主宰。”

    “娜娜,你可真的给我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战红鹰在穿越之后,也算是历经风月了,先后交往了几位女友,但从未有一个女人像碧萨娜这样给他一种热血澎湃的感受。

    “希特勒失败了,但你还没有败,德国被占领了,但中国还在作战。”

    “我很看好你哦!”

    “啊!?拿我跟希特勒比!?”

    战红鹰忽然感到压力很大。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回房间休息一下,明天就启程回德国了,接应你手下的那位杨先生,顺便说一句,这个杨先生很厉害,他是一个商业奇才啊。”碧萨娜向战红鹰道别。

    “嗯,同意。”战红鹰道。

    随着对“必杀社”手下“四大金刚”了解的加深,他越发觉得这四个人都是杰出人才。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还都有潜力可待挖掘,如果将他们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必杀社”的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254章 美国:贴满创可贴的肌肉男!】………

    (二更,求收藏,求推荐!)

    碧萨娜先期回到德国负责接应,战红鹰就令不老杨前去督办整体搬迁“克虏伯”的庞大工程。

    为了办好这件事情,战红鹰再次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资源,包括令孟竞找到了隐龙军安插在中央情报局的“人弹”诺曼,给不老杨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披上了一件在美国的“合法”外衣,洛神公司不但成为美**方的“供货商”,还摇身一变成了拥有情报部门背景的神秘企业。

    有时候救一个人的性命,比杀掉一个人更有价值。

    战红鹰延续了诺曼的生命,现在开始大幅度地收取红利。在战红鹰主导的多项活动当中,诺曼都起到了内应的作用。

    “尽可能的花钱,买企业、买油田、买矿产、买军火、买药品、买你一切能够买的东西。然后,作战物资可以支援抗美援朝的战场,其他产业可以作为必杀社的资产。”

    战红鹰给不老杨下了新的“花钱令”,不老杨在美国注册公司的事情令战红鹰印象深刻。

    他决定把不老杨的手脚再放开一些,只要合乎必杀社及抗美援朝大局的利益,就让他放手去做,再说了,独孤笑他们印出的钞票放在仓库里都是任何作用都不起的纸票子,只有把他们花出去,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换回有用的物资。

    一切都按照战红鹰的“克虏伯重生”超级计划运行。先是一艘拥有中央情报局特批的通行证的“美国油轮”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靠岸。

    再由碧萨娜组织人员,连夜悄悄地将大型的机床、设备、以及重要的技术资料图纸、全部运上了“美国油轮”。一批克虏伯公司的精英技术人员,也上了这艘“美国油轮”。

    应该说在二战结束之初,占领德国的美英联军原本对于克虏伯公司的监控是很严的,他们很担心德**工“死灰复燃”,再给世界沉重一击。

    不过一晃儿二战都结束好几年了,美英占领军对于克虏伯公司的监视也难免百密一疏,更何况目前世界战争的焦点在东方,而不在西方,在亚洲,而不在欧洲。

    所以,战红鹰的秘密运输计划竟然未遭到太多的阻拦和麻烦,真的将“克虏伯公司”搬迁到了“美国油轮”之上。

    在例行的检查中,不老杨亮出了诺曼搞来的中央情报局出具的“特别通行证明”。

    来检查的美军上尉戴着墨镜,眼看着油轮上的吊车在吊一个个包装好的集装箱,在他的身后是一队懒懒散散的美国大兵。

    “你们这是要运什么!?”

    “运点德国废铁。”不老杨穿着一身黑风衣,口中叼着一颗雪茄烟。用英语回答道。

    “哦?我们要开箱查验一下。”

    “何必那么辛苦呢,你知道,华盛顿的将军们也想做些生意,将这些德国的破铜烂铁回收过去,也卖不了多少钱。这点小意思,还请你收下。”

    不老杨说完,顺手递给了上尉一块金条。

    “嗯,这个――”上尉先是一呲牙,然后将金条塞进了裤兜。

    “你的雪茄不错,古巴货?”上尉问。

    “喏,如果你喜欢的话就拿去抽吧。”不老杨从风衣的里兜里拿出一个细长而精致的木质烟盒,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九支雪茄。

    “好。”上尉接过雪茄盒,很识货地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

    忽然间,他像是又想起什么似的,敏感地看着不老杨。

    “中国人!?你是中国人!?“

    “我从小在美国长大,长大后也一直在美国做生意。”不老杨不慌不忙道。

    “很好,我想说的是我很庆幸我没有在东边和中国人打仗,如果,叫我选择的话,我更愿意与中国人做生意。好了,走吧!咱们走!”上尉对士兵们喊道。

    “谢谢长官。”不老杨微微一笑道。

    “祝你们一路顺风。”美军上尉还不忘发出了祝福。

    就这样,在美军军官的祝福声中,不老杨竟然就在“监管美军”的眼皮底下,将克虏伯公司的大量设备和精英技术人员带出了德国,驶出了北海、其间还在美国的迈阿密稍作停留和补充给养,穿过墨西哥湾,横跨太平洋,竟然奇迹般的将克虏伯公司的设备资料和人员带到了香港。

    战红鹰对于此次行动的成功,战红鹰在自己的战术笔记里做出了精辟的总结:“无论在任何时代,美国的安保都是有懈可击的,它远远不像他自己标榜的那么强大。他就像一个浑身肌肉发达却贴满了创可贴的巨人,只要打对了他的部位,美国照样会被打残、乃至打死!”

    “因此在对战美国上,可以有意识地分为两个战线去打击,一个就是明刀明枪的热战,一个就是冷枪暗箭的暗战,而后者则需要组建一个不受任何国家的政府支配的武装队伍。也就是说,我有必要在全球范围之内组织起一个私人武装,以美国的军事设施为目标实行特战。这支武装不妨称之为必杀军。”

    “这支武装将绝对听命于我,并只忠于我个人。而这必将有助于对美、英等联合**作战目标的实现。”

    从此刻开始,战红鹰有了不受任何人和任何机构掣肘,自己当“最高领袖”的野心,这里有他对美作战的思路的总结,也有他前阵子被两次撤职的个人意气,但战红鹰毕竟难改他的爱国热忱,他在战术总结笔记上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纵然是有一天我当了军阀,也要当一个爱国的军阀。”

    战红鹰的“爱**阀”标准就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地,有能耐收拾鬼子去!

    构筑个人军队的计划都是远景了,战红鹰此刻要面对的是如何把不老杨瞒天过海搬迁来的克虏伯公司给“消化”掉。

    战红鹰的想法是这批设备和技术资料及人才是自己争取过来的,应该作为自己的军工储备,他不想把来之不易的“克虏伯”交给海军或者交给工贸委管理,他想要自己“直辖”,但目前自己的军职已被解除,这么做有越权之嫌。

    但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还想要往大陆运,想要瞒着上边是不可能的。战红鹰还必须要向军委汇报,不过这次他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并没有直接向主席汇报,而是向周总理报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寻求总理的支持。



………【255章 打造中国“海狼”部队!】………

    战红鹰这次上书周总理,详细介绍了与德国克虏伯公司合作的背景、经过、意义,并强调自己之所以要争取来对此项目“负责到底”,主要是克虏伯公司方面的要求。是为了沟通起来较为方面。

    战红鹰还言明“隐龙军”的前身“隐龙师”最早就是在总理的关怀下组建起来的,希望总理能够支持战红鹰的动议。

    战红鹰连自己都觉得这么说,有点攀高枝之嫌,但前几次的教训,叫他在“做人”上,不能不低调一些。

    总理很快就将战红鹰的报告向主席做了汇报。

    “好个战红鹰,我让他去大西南考察学习,他居然把手伸到大西洋去了!”

    “居然和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搞起了合作!?”

    就连**都被战红鹰频出的大手笔给震惊了。

    “是的,他现在人在香港。”周总理道。

    “我让他去考察大西南,他又跑到香港去做什么?”主席问。

    “他说在近期内将会从香港转运到内地一批国际禁运的药品,这对前线的志愿军战士来说,正是雪中送炭啊。”周总理在关键时刻,还真替战红鹰说话。

    “好嘛!他的活动能力可够强的,这是个能人哩!”主席道。

    “他说为了与克虏伯公司合作方便,拟要管理克虏伯公司到中国后的事宜,主席,你看可否同意他的要求啊?”

    “总理,你说呢?”主席反问。

    “我看可以,他也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其气可用啊,再说,克虏伯公司强大的军工制造能力,在二战当中已获证实。这对提升我**工品质非常有利啊。”

    “我的主张就是对于外来的先进西方技术要善用,但也不要迷信,中国的晚清也是购买过德国的铁甲舰的,北洋水师不还是覆灭了!?那时候向中国售卖枪炮的,恰恰就是这个克虏伯公司。”主席对于历史掌故十分熟悉。

    “可见啊,任何时候都不能光迷恋武器,还需要有正确的军事思想和对头的战略战术。”

    “主席说的有道理啊!”周总理应道。

    “不过,拓展军事合作对象的思路还是对头的,我们不能只和苏联搞军事合作,万一将来中苏打起来怎么办?”

    主席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其实,他挺烦斯大林的颐指气使,对于中苏将来的反目甚至战争已有所预感。

    “这么说,主席同意战红鹰负责这个合作项目了?”

    “同意!”

    主席大手一挥,一锤定音。

    “现在啊,我都有些好奇,不知道这个战红鹰还能够整出什么动静。”

    “告诉三军各部,不要干涉战红鹰与克虏伯公司的合作,我倒要看看,他能搞出什么飞机!?”主席布置道。

    “好!”

    “此外啊,再给他一个位置,我看可以先当总后勤部的高级顾问吧,原有的待遇不变,战红鹰这么好战,就适合当一个战士,长时间离开军队,也是不好的。”

    主席略一沉吟道。

    “我这就去安排。”

    周总理与主席搭档战斗工作多年,他深深知道主席将战红鹰重新召回军队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准备重新启用他,按照惯例,开始总是一个闲职,很快就会过渡到实职。

    当总理把这些情况告知战红鹰的时候,战红鹰对于就任总后勤部的高级顾问,并不怎么“感冒”,其实,他现在是在军队也在按照自己想法干,不在军队也在按照自己想法干,总之是要与老美为首的所谓联合**死磕到底了。

    当然,战红鹰并不是一个傻瓜,他很清楚,自己还是在军队施展空间更大,更能施展自己为国空战的抱负。因此,他在表面上不能表露出这些“白眼狼”的想法,而是对于总理的斡旋安排表示感谢。

    与此同时,他密令不老杨将克虏伯公司的设备、资料、人员,秘密从中国南方省市登陆,然后转运到青岛军港。

    之所以运抵青岛,战红鹰也有自己的考虑,头一重考虑是青岛实际上是朝战中中国的海上前沿,将军工厂放在那里贴近前线;第二重考虑是凌风云和他的部下以及“隐龙号”航母驻扎在青岛军港,在军港里有一块属于“隐龙军”的自留地,尽管战红鹰现在不是隐龙军的军长,但是个人影响还在,凌风云还是听命于战红鹰的,这样将克虏伯公司的中国厂址置身于凌风云的势力范围之内,实际上也就等于在战红鹰的控制之下。而第三重考虑则是战红鹰想令克虏伯公司造潜艇。

    在战红鹰的推动之下,中国的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