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猛将 >

第20章

猛将-第20章

小说: 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祁耀不甘心,在农闲时,又干起了打铁的行当,有时,他还借点小本钱,贩卖小猪,结果,在他的折腾下,家境竟然渐渐有了好转。可是,周祁耀美中不足、也是他最大的烦恼,就是从他往上祖宗三代都是单传,上一个儿子又死了,李氏迟迟没有怀孕生育的迹象。
  幸好,天道酬人,他整整40岁时,李氏怀孕生育了,并且是个大儿子!
  他就是周希汉。
  周祁耀在不惑之年有了接后的香火,自然欣喜万分,以后,对这个宝贝独子是宠爱得不得了。
  可这个周希汉自幼得到父母的娇惯,渐渐长大,却养成了直率、任性的性格,并且还倔犟得要命,母亲李氏根本“管”他不住,每当儿子调皮捣蛋闯了祸时,她就摇头叹息:“这个孩子太倔犟!”
  周祁耀宠爱孩子,更希望儿子有出息,将来能光宗耀祖,夫妇俩节衣缩食,把周希汉送到了私塾读书。谁知周希汉然聪颖过人,读书不错,却处处不肯低头服软。一次他调皮捣蛋犯了事,先生叫他跪下,他硬是不从,先生一逼急,结果,他撒腿就跑出了学堂,从此死不去上学了。他的犟劲一来,就是父母也没办法,结果,11岁的周希汉就这样辍学了,在家里,天天帮着父亲种地、打铁。
  湖北是大革命的繁盛之地,1927年冬,14岁的周希汉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麻城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闹得最“凶”。可不久白军来了镇压,凡参加暴动的,不论老人孩子,一律都受到“追究”,周希汉因为参加暴动,结果,家里房子被烧毁,衣物等生活之物也被抢走,周祁耀夫妇只好撇下家业,带着“唯一传承香火”的儿子逃往他乡。可是这一路被追杀,周希汉被追得火气大发,倔犟劲来了,说:“好,你们杀人,你们烧屋,我就为贫苦农民报仇出气,和你们干到底!”于是,他“说到做到”,就要去投奔红军。
  这可急坏了周祁耀:“你去当兵,打死了,谁为我们周家传宗接代?不能去!”
  “这我不管!”周希汉大声嚷着。
  知子莫如父。周祁耀知道儿子这一犟劲犯起来,是谁也拦不住的,两口子愁眉苦脸好几天,终于苦想出了个好办法:用结婚拴住儿子的心。或许他在新鲜的儿女私情中能收拢去当红军的心。于是,1928年春末的一天,周祁耀家鞭炮响个不断,喜庆的唢呐震动四方。
  原来,周祁耀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为独生儿子办结婚喜事了。
  女方姓郑,年长周希汉两岁,两个亲家换过了庚帖,当天的喜事也是热热闹闹。谁也没想到的是,喜宴过后,新郎趁送客之机,顶着寒星,竟然远遁山林而去……当夜,新娘就独守空房。
  儿子“送客”一去不返,老两口顿足捶胸,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失声痛哭,周祁耀责怪自己干出这等蠢事,老妻埋怨孩子太倔犟。后来,周祁耀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当天夜里儿子借着家人松懈之际,送客送到家门口,客人一走远,他也撒腿就跑,直往山林里钻,然后,高一脚低一脚赶了几十里山路,找到了红军的麻城独立连,当上了一名红军通讯员。
  儿子走了,新媳妇还在家里呢!周祁耀没办法,急忙赶着自家养的8头小猪上路寻儿,一路上,他变卖家小猪作盘缠,行一程,卖一猪,再行一程,再卖一猪,直到当他卖完最后一只小猪崽时已经追到长江边,对岸就是正在撤离的红军部队,而他却被滔滔江水挡住去路,正没法渡河时,可巧的是眼尖的他竟然在众人中发现了儿子的身影,一阵喊叫,周希汉也竟然听见,结果父子俩隔江相望,滔滔江水滚滚东下,父亲情急而哭号,但周希汉喊了几句“保重”,还是随着部队毅然走了。
  事后,老父一路要饭回家,大病一场。
  尽管三代都是单传,周希汉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据说,老父亲周祁耀在去世时,还攥着儿子写的唯一的一封看得皱巴巴的家信,唠叨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咽下最后一口气的。而那位大他两岁的嫁来的郑家女子也不知最后如何而终。
  反正周希汉他是一身献给革命去了。
  我军许多人投奔红军或参军的经历各不相同,传奇也不少。但是,真正在洞房花烛夜逃出家门参军的,据说,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周希汉,一个是周希汉后来的“老首长”——陈赓大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好几次差点送命(1)
贯穿周希汉一生的性格中,有几个突出的字眼:聪明、刻苦、智谋。
  因为聪明有才,这使得周希汉在人生之初命运就变得坎坷、多舛。
  周希汉在春天参加红军后,因作战勇敢,在这年秋天就入了党。不久,他的职务也从麻城独立连通讯员提拔为独立营通讯班长,以后,职务是“连着升”,先是独立40团通讯排长、红1军13师38团政治处团委书记,接着是3营7连政治教员、红四方面军参谋,最后当上了红9军作战科长。在红军这所大学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革命道理,还学会了带兵打仗,但他与其他比较,最大的特点还不是这些,而是他那颗瘦小的“脑袋瓜子”比一般人都聪明,做什么事情一点就会,打仗也是机智过人,尽管他只读过三年的私塾,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这样,周希汉在红军中就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他的倔犟性格一点未改,并且还有点那么恃才傲人。结果,他在张国焘的机会主义下,吃了不少苦头,好几次差点送命;但是,他的军事才华也显示出来了。
  (1)
  1931年3月,张国焘等人来到鄂豫皖,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一上任就开始了党内“大清洗”、“大肃反”,许多红军将士被杀害。一天,时任38团团委书记的周希汉也被“请”到了保卫局。周希汉一进门,保卫局的人说:
  “有人揭发你是混进红军队伍里的富农。”
  周希汉一听,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嚷道:“我祖祖辈辈都是种地、挖泥巴的贫苦农民,怎么成富农了呢?”
  “有人证明吗?”
  然而,周希汉当初是一个人跑到麻城独立连参军的,一时哪有什么人能证明他不是富农?可“自己说了不算”,他眼睛一眨,想起了自己的入党介绍人邓盘楚和丁茂贤,于是脱口而出:
  “邓盘楚和丁茂贤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们能证明!”
  谁知这不说还好,一说更糟糕。
  “丁茂贤?”保卫局的人眨着眼说:“他父亲做过前清道台,是数一数二的大财主,他本人就是混进革命队伍中的不纯分子,正在接受审查。邓盘楚呢,虽是工人出身,但他的未婚妻是麻城大地主的女儿,也正在接受审查。不纯分子证明不纯分子纯洁,不是笑话吗?”
  就这样,周希汉被关了一个月,又是灌辣椒水,又是坐老虎凳。但他还是一口咬定自己的“贫农出身”。最后,他被逼着交出了包括军服在内的所有红军物品,只留一身便衣,还有一张路条:
  “周希汉系富农出身,开除回乡生产,沿途放行。”
  周希汉被剥夺了“军籍”,怀揣着这张路条,在团部周围的山沟和山坡里一整天都打转。天黑了,他坐在山坡上,看着团部,坐了一夜。天亮时,他终于打定了主意,回家去,找麻城苏维埃去,他们能证明自己不是富农,让他们开个证明不就证明自己是地道的“贫苦农民”吗?他立即踏上了返乡之路。
  几个月后,周希汉拿着麻城苏维埃开出的证明:“周希汉家靠佃田为生,是贫农,不是富农,他要求回红军。特此证明。”回到了13师。这时,部队正在筹建红四方面军,众人都在为筹建机关忙得不亦乐乎,竟然没人考虑周希汉的事。政治部的人看过他的证明,不置可否。周希汉想,没有赶人走,就是接收了。可没有了工作呀!这自然拦不住他,眉头一皱,他就有了主意,去军部的伙房帮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好几次差点送命(2)
在伙房里,他这个“帮厨的”什么都干,白天洗菜淘米,担水劈柴,晚上还帮给养员记伙食账。几天后,一个晚上,周希汉正在埋头清扫厨房,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钻进了他的耳朵:
  “有锅巴没有?”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总指挥徐向前错过了吃饭时间,进伙房要吃的来了。他一抬头,徐向前也一眼就认出了他,惊讶地问道:
  “你这个小鬼,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这一问,问得周希汉眼圈都红了。他忙不迭地从怀中掏出证明,没头没脑地说:
  “我不是富农,我把证明带来了!”
  徐向前说:“莫慌,你慢慢说。”
  周希汉这才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讲述了一遍。徐向前听得眉头紧锁,最后沉思片刻说:“你不要回38团了,任南团长已被处死,宋亚伦政委关着还没放。你留在机关吧,给我当书记员。我没有多少事,你主要还是干参谋。怎么样?”
  徐向前说的书记员,就是做秘书的工作,主要是抄抄写写。就这样,18岁的周希汉到了红四方面军的“机关”工作,军籍党籍随即都恢复了。
  周希汉18岁。为什么有人揭发他是“富农”呢?
  原来,他入伍后聪明好学,战斗很勇敢,字也写得不错,像个知识分子,有人眼红嫉妒了。
  (2)
  周希汉在徐向前身边当了书记员后,脑子灵活,做事也很麻利,很得徐向前的喜欢。
  可没过多久,张国焘继续在红四方面军搞“肃反”,有人又说他是“改组派”,保卫局又把他抓起来,准备拉出去杀头。徐向前知道后,亲自来到保卫局说:
  “周希汉是贫农,是我的书记员,快给我放了。”
  在徐向前的干预下,周希汉才幸免于难。之后,他就名正言顺地在总部当起了参谋。
  可是1932年,蒋介石对鄂豫皖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张国焘说:“反动军队不堪一击。”他不仅不让连战疲劳的红军主力适时休整,做好反“围剿”的准备,反而强令部队去打麻城。结果麻城没打下来,敌军攻势凌厉,根据地腹地都告急了。
  周希汉虽然是个小参谋,见张国焘“如此打仗”,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瞎指挥!”
  有人问:“怎么是瞎指挥呀?”
  “我们应当转移到机动位置,趁着敌人举师‘清剿’之机,引诱他一路深入到对我们有利的地点干掉,然后各个击破嘛。这样把部队拉上去要吃亏的。不该打的去打,不该保的去保,搞的什么名堂?!”
  结果,他的这话就被告了“密”,有人还反映周希汉在苏家埠战役后丢失过一批战利品———手枪子弹。保卫局马上报告了张国焘。张国焘一听,怒不可遏:
  “这个周希汉,嘴巴子还挺能的啊!会不会是有人指使的?抓起来!”
  于是,保卫局把周希汉抓起来审问,可周希汉硬是不承认有后台,结果被绑在条凳上灌辣椒水。周希汉挣扎着大喊:“我不是改组派呀!”“我不是反革命呀!”没容他喊出第三声,混浊的辣椒水便灌进了他的口中。刚灌下去,徐向前便闻讯赶来了,说:
  “丢失子弹事件,只不过是警卫排长从周希汉保管的子弹里拿走了点没打招呼,他不是改组派。”
  保卫局的人为难地说:“这是张代表点名要抓的,我们不好放。”
  徐向前来到张国焘住处,解释了丢子弹事件,说:
  “我以党性原则担保周希汉不是改组派。最多是个自由主义的问题,他做过我的书记员,我了解他。”。 最好的txt下载网

2。好几次差点送命(3)
张国焘勉强给了徐向前个面子,叫人放了周希汉。但并没有放过他。一天宿营时,参谋周希汉把一处土豪的大庄院安排给中央代表张国焘住。生性多疑的张国焘到来后,看那房子周围没有其他建筑,觉得自己目标太大,说:“这么大的院子,敌机一袭击就炸了,周希汉这是有意要害我!”
  “我没有要谋害你!”周希汉分辩说。
  “抓起来!”
  周希汉明知张国焘是借题发挥,原因是他背地议论他的“瞎指挥”,此刻便据理力争,死活不认错。谁知张国焘陡然生出了杀机,当即下令:
  “立即枪毙,砍头。”
  周希汉随即被押到荒凉冷寂的河滩上,他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于是扯开嗓门,用尽了平生的力气喊起来:
  “共产党万岁!”
  正要行刑时,河滩上两匹马疾驰而来,远远传来一声喝问:
  “你们住手!”
  来人是徐向前总指挥和政委陈昌浩。原来徐向前和陈昌浩正在谈工作,突然听说张国焘要枪毙周希汉,就说:“老陈,我们快去看看。”于是,两人就赶过来了。行刑的战士向徐向前报告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