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花月有期 >

第173章

花月有期-第173章

小说: 花月有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雅点头,说:“自然,当年她留下的生意都是顾家接手的,管事都没有换,顾五奶奶没有松手,现在是物归原主,前一阵还挺忙。她刚回来的时候听说了你的事,却一直没什么音讯,倒是很奇怪。”
  是跟奇怪,但是镜楼却能隐隐猜到为什么会是这样,看来月衡澋打算是彻底将她隔离开。
  “对了,这次找苏雅来,还想让你帮一个忙。”镜楼招呼二人坐下,对苏雅说道:“当年陶致和仅剩的一队亲卫都因我而死,还有赤虎卫,我想让你帮忙看看他们的家眷过得如何,尤其陶致还有个孩子,若是离得不远,就带过来让我见见。”
  苏雅想了想,道:“当年都是按例发了些抚恤,因为陶致最后还是护着你逃跑,军方私下也拨了一笔钱给这些亲卫家属,加上免去的田租,应该是过得不错。”
  镜楼松了口气,对于这些在最后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人,她一直都是愧疚的,他们的死多多少少是因为她的软弱,若是当时自己……她握紧了手,又问:“赤虎卫现在归了谁管?”月衡澋能把小蝶找来,看来赤虎卫和临江王府处得不差,绝对不会是苏雅等人。
  “是李集,”苏雅回答道,“刘季柏的门生,很得王爷看中。”
  看来书易在开始分化瓦解她的势力,也不能说是瓦解,应该说是建立自己的几股势力,让他们互相牵制达到平衡,所以当时连帕彦长老也说过,书易会是一个盛世之君,他需要一柄可以供他驱使的刀剑。曾经,她就是那一柄刀,而现在,这柄刀也分成了三把,就算书易平衡了内部的朝堂,但军队过于分散,将来对上辛傲之那样的霸权管制出来强硬军队,短时间是不可能的,除非再出现一个手腕强硬的。
  “只要他没有乱来就好。”镜楼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她早就没了插手长平内务的资格。
  “说起来,那些孩子都是军户,年纪都到了,好些已经来了军中服役,可陶致家里的因为还小,又是良民,我倒是忽略了。”苏雅侧着头想着,有些犹豫。
  镜楼也理解,苏雅那些庶务十分繁忙,以前那些军务的折子她都要批到半夜,何况是那么繁杂的庶务,于是说道:“那让陶致的那个孩子带来见见我吧,其余的都有了好去处,也算是弥补一些。”
  苏雅自然点头,又说了两句叮嘱注意身体的话,她在后宅呆过,知道那些手段,还不放心地吩咐了久如久芬两人,见两个人都是半大的孩子,心底叹气,镜楼身边到底是却一个经验丰富的年长者。
  

三百五十一 遗孤

 回头苏雅立刻让人去陶致的老家打探情况,当年的战况有多惨烈,他们几个跟去救人的都是亲眼目睹的,而原来出身长平的莫俊竟然下此狠手,也是很多人意外的,可是想到他暗通辛傲之,而想到莫俊的妹妹也是个奸细,苏雅对现在还活着不知何处的莫俊恨得牙痒痒。不过在她告辞了镜楼着手开始找陶致当年的那个孩子后,苏雅觉得再次刷新了她对人性恶劣的认知。
  陶致出身良民,当年是经过况冕的引鉴,而家里又是最不受宠的老三,为了博功名来参了军,而他参了军,家里的地就可以免些租,家里人是举手赞成。后来陶致有了军衔还成了亲,和家人的关系倒是缓和了,可陶致却因为镜楼而死,那时候陶致的长子才刚出生没多久,苏雅算算年纪这孩子也应该是四岁了,长平给出的抚恤足够孤儿寡母生活才是。可当苏雅一打听,才知道事情不是这样,她看着手上的信,捏成一团,吩咐道:“备车,我要去督军府。”
  镜楼此时正在看着久如两人做针线,久如被镜楼看得心里紧张极了,好几次都差点扎到手指,久芬在一边替镜楼捏腿,看着镜楼露出的一小截雪白的皓腕,脸顿时涨红了,她们从来没想到督军大人原来是那么个美人,就算怀了孕还有水肿,却依旧美得惊人。
  “大人,苏大人来了。”外头的小丫鬟来报。
  这么快陶致的孩子就有消息了?镜楼轻轻拍了拍久芬,笑笑说:“久如去给苏大人沏茶,久芬把这里收拾一下。”
  两人立刻应了,利索地把地方收拾好,等苏雅跨进来,就看见镜楼扶着肚子笑盈盈地请她入座,苏雅一时间有些错觉,除下铠甲和杀气的镜楼,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贵妇,而且还是有些不合格的那种,难道就是这样才让人厌弃了算计了?心里顿时生出同病相怜之感,想到陶致那个可怜的儿子,苏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是发生了什么?”镜楼察觉到了她的失落,有有些不好的预感。
  “那个孩子被我们救出来了,现在直接送进扶源堂,恐怕有些不大好。”苏雅斟酌着字句,生怕镜楼的情绪起伏影响到孩子。
  镜楼心一凛,说:“备车,我要去扶源堂。”
  “大人,你还怀着身孕呢,扶源堂到底是医馆。”苏雅连忙摇头。
  “久如,取帷帽来。”镜楼直接吩咐道,又对着苏雅说:“不过是去医馆罢了,我还没那么娇贵,路上把情况跟我详细说一下。”
  苏雅知道她心意已决,只得让丫鬟把东西都准备了,把镜楼裹得严严实实的才带着她上了马车。
  “陶致的那群家人多是薄情寡义之辈,在陶致过世后想把他的媳妇杨氏再嫁,连三年的孝期都不守,直接收了五十两的礼金准备把杨氏绑上花轿,杨氏不堪凌辱也不愿二嫁,写封信把孩子托给父母后上吊自尽了。杨氏的家人哪里肯罢休,可顶不住陶家那一群不要脸的泼皮无赖,结果杨家那边暗地里被打伤了好些人,杨氏的兄长更是被打断了一条腿,杨家世代耕读,哪里见过这样的人家,结果孩子只能留在陶家,也不敢跟陶家对上了。陶家为了陶致的抚恤,留着那孩子,却也不善待,县令也是知道陶家的无赖劲儿,所以懒得管这孩子的死活,那天过去正好被打了一通,幸好骨头没断。才四岁的孩子瘦成了皮包骨,连话都不说,我派去的几个人亮了长平王府的身份陶家才肯放人,一心还惦记着陶致的抚恤。”活了两世苏雅都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提起来都是一肚子的气。
  镜楼一扯嘴角,说:“还真是好样的,以为我死了,没人给陶致撑腰了不是!”
  苏雅一拍她的手,嗔道:“什么死啊活的,不吉利。”
  “如果我在,他们敢对那孩子怎么样吗?”镜楼阴沉着脸,说道:“不就是知道陶致是我的心腹,我还被顶罪截杀了么。”否则陶家的人知道长平督军还活着,如何敢对这孩子这么折磨!
  事实就是如此,苏雅也不好反驳,一时间马车上十分静默。
  扶源堂是道沐璇带起来的医馆,还引进了好几位外洋医生,绝对是长平乃至东域最好的医馆了。大堂里十分安静,每个人都神情严肃,井然有序地拿着号牌排队,镜楼和苏雅直接穿过大堂上了二楼,里面传来几声窃窃私语,见苏雅跨进来纷纷止住声音,抬头看着她们。
  “苏大人,您送来的这孩子已经醒了,可是呆呆的也不说话,药也不肯喝,更别提打针了,他身体弱,我们也不敢用强的。”一个年纪较大的大夫上前来,愁容满面。
  “我去看看吧。”镜楼握紧了拳,努力让自己平和下来。
  “这位是……”大夫看着带着帷帽的镜楼,询问地看着苏雅。
  “是那孩子的一位长辈,”苏雅看看镜楼,说:“我们先进去看看罢。”
  大夫叹口气离开,几个年纪较轻的大夫站在一边,还有个中年的妇人在一边抹了把眼泪,看穿着应该是医院的护工。
  镜楼虽然让自己平静下来,可摘掉帷帽看到那孩子的一瞬间,还是忍不住涌出眼泪来,许是做了母亲的缘故,原本还见过更惨烈的尸体都不会有情绪,可看到这个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孩子,她伤心悲愤的同时,还有一股从心底里涌出的戾气。
  好一个陶家!
  那孩子看着镜楼脱下帷帽,眼睛顿时亮了,瘦小的手抓紧了雪白的被子努力直起身来,咳了两下才小声地结结巴巴道:“您是……仙女吗,来……带我去见娘的吗?”
  镜楼不得不承认自己心软了,她悄悄拭去眼泪,笑着看着这个瘦得脸颊都凹下去,眼睛大得惊人的孩子,说:“是你娘让我来找你的,看看你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睡觉。”
  苏雅连忙转身去擦眼泪,那孩子眼睛更亮了,吃力道:“有,有好好吃饭,有好好活下去。”
  活下去这样的话不会是一个孩子能想到的话,一定是杨氏死前好好叮嘱孩子的话,他记得不杨氏的音容相貌,却牢牢记住了这句话。恐怕杨氏也没有想到,她给孩子最后的希望也被陶家堵死,因为陶致的抚恤陶家不肯放人,也因为陶家的抚恤这孩子能留下性命,也不知道说是福还是祸了。
  

三百五十二 朗赫

 镜楼摸摸他的头,那孩子眼里闪着光,却没有想哭的意思,这样看着她,仿佛她真的是天上的仙女一般。
  “那你听大夫的话吃饭打针好不好?”镜楼笑着问他,“等你好了,跟着我可好?”
  “跟你……能吃鸡腿吗?”孩子有些心急,说话也不甚利索。
  该死的陶家,镜楼咬牙,说:“每天都能吃,好不好”
  孩子眼睛一亮。
  “愿不愿意?”镜楼问他。
  孩子忙不迭地点头,有些艰难地吞了吞口水。
  “先吃药,等你身体好了,我就带你去吃,烤的的蒸的煮的炖的,我们都吃一边好不好?”镜楼示意久如端了粥进来。
  “要好多钱呢……”孩子犹豫地看着粥。
  镜楼看着他一笑,“你是我的孩子,一碗粥可还吃不穷我。”
  折腾了半晌,挺着肚子的镜楼也觉得疲惫,那孩子乖乖地喝粥吃药打针,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苏雅扶着镜楼直报怨:“你就不能不要亲力亲为吗,孩子有个好歹怎么办?”现在镜楼还不知道怀的是双胎,查都扬努怕增加她的负担。
  “无妨的,”镜楼躺在扶源堂备下的榻上,舒了口气:“陶致临死前还惦记着他的儿子,看到这个孩子成了这样,我只觉得内疚,陶家那边事情就麻烦你去处理了,把陶致一家分宗分出来吧,在长平划一块地给他当做祖宅,这个孩子我就认作儿子,等他长大了,让他认祖归宗吧。”
  苏雅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陶家那边……”
  “随你怎么处置吧,”镜楼冷笑一声,“我把这孩子认作儿子,也是要绝了陶家的想法,尽管来闹便是,有本事就跟朗家来作对看看!”
  苏雅被这气势一压,只觉得浑身紧了紧,多年没上战场,可身上的那股子杀伐气息怎么也掩盖不了,“干亲怕也是顶不住,看来只能先委屈了陶致了。”陶家那等无赖,镜楼认干亲他们更有理由上门来吸血,孩子还没办法留在镜楼身边,只有彻底分了宗,孩子领出陶家,于情于理镜楼才能站住脚,将来孩子有了权势,陶家那等微末就奈何不了他了。
  “这孩子就叫朗赫吧。”镜楼笑眯眯地转了脸色,让苏雅一头冷汗,“他爹就是那样的粗样子,可顶不住雅致的名字。”
  陶致当年确实是外粗内细的人,苏雅笑笑,点头道:“是个好名字。”看来是从了镜楼的姓氏了。
  那她肚子里这个孩子,要叫什么呢?镜楼兀自思索起来,想到那个只起了小名的孩子,镜楼一喘,肚子突然发紧,一个小拳头用力地拍了拍她的肚子。苏雅见镜楼脸色发白,连忙上前来摸了摸,随即一笑,“孩子开始动了,算算也四个多月,是该动了。”
  镜楼摸了摸肚子,比言哥儿要晚许多,微微一笑,满是为人母的慈爱。
  朗赫的身体没有重伤,事不过是长期的饥饿影响了孩子本该正常的成长,查都扬努正好守着镜楼生产,也顺带调理了朗赫,而镜楼收孩子作直接做儿子,他也丝毫没有异议,甚至把朗赫当成镜楼真正的孩子一般,比镜楼还要上心。
  陶家则是轰轰烈烈地被上门砸了,长平王府的管事大摇大摆地闯进祠堂,“请”来了族长,将陶致一族分宗,称为东陶氏。当地县令被罢免,而新来的县令是商户出身顾家少爷,曾经也是长平一霸,上任后第一件事并没有处理陶家,而是放消息不准哪家与陶氏结亲。陶家做下的事儿方圆百里皆知,许多人都不屑与之结亲,而愿意结亲的和曾经是姻亲的经过县令警告,顿时歇了心思不敢再嫁女儿过去,而几家胆子大的,直接让女儿和离出来,不料县令大加赞赏,通了不少好处过去,自此所有人都知道陶家得罪了长平王府。饶是陶家根深叶大也不过是世代耕田的,对上长平王府根本就是毫无胜算,几年后陶氏无法,从外地老远用了大笔的聘礼买嫁,半路人家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