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402章

民国战神-第402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民国内部的北洋财团和奉系财团,也都在经济大萧条来临时,因为资金链拉得过长,直接破产倒闭,最后还资不抵债,被中国民族财团囫囵吞下。

    而在印度,英国人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

    中华民国的强大军事威胁,是英国所绝对无法抵抗的。只在于中华民国愿不愿意去打印度。

    为了让中华民国不对印度开刀,过去英国已经对中华民国做出了长足的让步。

    中华民国可以在印度自由投资,自由修建港口、铁路、公路,而且很多投资都是不收税的,相当于是将印度的统治利益分给中华民国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殖民印度的股份公司一般。

    中华民国每年能从印度攫取到的利益,甚至是一度超过了英国。中华民国在印度,主要是以商业开发的模式进行,但同时也带动了英国的税收收入,尽管英国没有直接向中华民国在印度的企业收税,但是商业开发带来的是印度经济的发展,和印度人民的收入的有所提高。

    英国人对印度的掠夺,还停留在比较粗暴的状态下。就算是印度人需要的食盐,也要收取重税。

    印度人对英国统治者的不满正在积累,不过印度是一个不怎么会反抗的民族。所以英国人在印度还是可以保持统治地位。

    相当于在亚洲,中华民国是非常稳固的,没有什么内部隐患。

    而欧洲却存在巨大的隐患。

    所以下一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将会以欧洲为导火索。

    不过在亚洲也有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苏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恢复了元气。

    苏联和中华民国接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世界各国陷入经济大萧条期间,苏联统治者无疑是最高兴的。随着中华民国施行新政,经济开始快速复苏,就让斯大林高兴不起来了。

    苏联这个时候,立即加紧备战。

    斯大林毫不怀疑,中华民国那个幕后的统治者对战争的狂热。尽管那家伙,现在已经年近四十了。

    这一年,沈凝云四十岁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四十年了。

    四十年来,战争奠定了民国崛起的基础。但是这并不是终点。

    中华民国将迎来,最大的一次考验,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必然爆发的战争,因为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失去了金融霸主的地位,英国对世界的掌控能力几乎等于没有了。

    这个时候的英国控制不了亚洲,也控制不了美洲、澳洲。甚至是连欧洲都掌控不住了,也就只能欺负欺负非洲。

    这个时候的世界,霸权已经消失了。

    这个时候世界各列强,都在盯着这个世界霸权。

    失去霸权的世界,就会混乱。就有争斗,就有战争的爆发。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甚至愿意赌上整个国家。

    那将是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残酷,规模还要庞大的战争。具体会庞大到什么程度,也已经不在沈凝云的预计范围了。

    历史已经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依旧会爆发,但是如何爆发却已经笼罩了一层历史的迷雾。

    不过德国这颗定时炸弹的引爆不会太远了,也就六七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也到了应该恢复军队规模的时候了。

    “一旦开战,我们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精锐陆军。而当前,我们中华民国只剩下150万陆军,是远远不够的。”沈凝云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决定道:“所以我们要开始扩军。”

    “按照计算,我们扩军至500万陆军,将这500万陆军训练成精锐之师,应该可以满足战争需求。到时候一旦开战,我们还可以再组建一支庞大的部队……”

    最高统帅部经过商议后,拿出了计划。

    那就是组建一支达到五百万人的精锐陆军,以应付开战后的正面战场。而在军官方面,则是完全足够的。

    这些年中华民国尽管在裁军,但是军官培养上却没有丝毫放松,规模反而更加庞大。

    很快最高统帅部就通过了扩军计划。

    中华民国在这次扩军中显得比较低调,没有进行任何的官方公布,但是入伍招兵工作却是在全国迅速展开。

    陆军自从大裁军之后,一直都只有150万兵力的规模。

    这一次,将扩招350万新兵。

    同时计划在6年内,将这350万新兵训练成精锐之师。

    随着扩军的号角开始吹向,中华民国中央政fu也加大了军事订单采购,毕竟多出了350万兵力都是要有军事装备的。

    而且这次扩军之后,打造的不是机械化部队,就是动力化步兵师。

    在装备采购方面,全部都采购新型军事装备,打造的将是全球装备最豪华的陆军。…… ;by:dasguoo|14103894678945517891|428 ;……>;
第430章 全自动步枪
    在大量的军事订单下,中华民国的军工厂开始隆隆运转。不仅现有的军工厂开始动工,还有更多先进的军工厂,以及生产线正在建设。

    例如空军的天罚a3战略轰炸机的生产线。

    还有陆军最新型主战战车无畏6,也开始大批量的生产。

    无畏6战车,这是中华民国经过多年研究后,推出的一款成熟的主战战车。

    全重50吨,装甲厚度为175mm,火炮口径为86mm,最高时速58公里,最大航程280公里。

    无畏6战车,采用的是新型材料,同时加装了液压减震系统,使得战车可以更加平稳的在运动中进行瞄准‘射’击。同时在光学瞄准系统方面也有非常巨大的进步。动力系统上,绝对是全球第一。

    考虑到未来将在苏联境内进行作战,因此无畏6的地盘,被设计成了可以在雪地中轻松行进的地盘。为此,在北方实验了很多年。

    在世界上拥有最寒冷气候的北海行政区,无畏6经过了严格的严寒考验,在经过不断的改进后,在发动机防冻结,以及雪地、泥沼行进中都表现出‘色’。

    而这个时代,各国还在以轻型、中型、重型来划分战车,而中华民国因为技术上的突破,让体型较大的战车拥有了可观的机动‘性’,所以已经不按照那个标准来发展战车了,而是设计出了主战战车。

    那种超过60吨的战车,中华民国是不发展了。

    大到一定程度,那是很傻‘逼’的行为。二战期间,德国最大的战车设计成了上百吨的重量,最后证明效果并不良好。

    这种现象,也证明了欧洲人的一个头脑思路。那就是不断的靠大来取胜。

    要塞打不下来,他们会想,那是火炮口径还不够大。战车方面,欧洲人同样走了这样的一个思路。

    德国又因为‘精’密制造业的优势,又能造出那么大的家伙。

    所以什么超级轨道炮,什么超级战车,德国都有份。英美同样也在二战期间制造出了超大口径的火炮,不过基本上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甚至是还来不及投入战争,战争就结束了。

    本身火炮打出去的也就是炮弹,但是飞机同样也让有这样的功能。至于用来轰击要塞,大口径火炮也许还是有点用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是运动战为主的时代了。

    中华民国在军事装备的研发上,现在根本就不研发口径超过203mm的火炮,任何火炮的最大口径也就是203mm,也就是鱼雷的口径会比较大。战车也不研发超过60吨重的,超过60吨的战车,在战场上机动‘性’又很差,而且造价成本又太高,完全不划算。

    战车的主要‘性’能,无非就是机动、防御、攻击三个方面,无畏6在这三个方面,都处于领先世界最少而二十年的水平。

    从这种战车上就可以看出,中华民国如今的军事技术是有多先进了。过去这么多年里,沈凝云大部分时间都在堆科技。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陆军开始引入一种新型装备。

    那就是步兵战车。

    这种步兵战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是没又出现的,是二战结束后才出现的东西。之所以二战后会出现用来在保护步兵行动的步兵战车,主要是因为二战后空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敌方的炮兵打来的炮弹,没有落地就能爆炸,那弹片是当头洒下,对步兵的杀伤力太强大了。

    所以步兵需要一种能够保护他们的装备。于是步兵战车就出现了。而且步兵战车,还可以将士兵运输到战场,节约他们的体力。让他们能够以充沛的体力投入到战斗当中。

    战争对于士兵最大的煎熬,也许不是战斗,反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完的路。长途跋涉对于一支军队的体力、‘精’神都是一种考验和折磨。

    除了步兵战车,还给陆军装备大量越野车。

    这些越野车,可以让士兵在战场上轻松的运输弹‘药’、伤员,样式类似于美国二战期间使用的吉普车,但是做了一些改进。那就是在越野车的前面加上更高一些挡风镜。这是防止士兵乘坐在车内的时候,被敌人拉起来的绳索割掉脑袋。

    二战中的德军就经常那么做,在吉普车可能出没的路线上,拉上一根细细的绳子,吉普车呼啸而过时,那些站在车内的美国大兵的脑袋就会被细绳割掉脑袋。

    步兵战车倒是没有装备全军,只是装备装甲部队。动力化部队则是装备这种可以在比较复杂地形下翻越的越野车。

    汽车在此时的中华民国,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玩意了。

    基本上大部分家庭,此时都拥有一辆汽车,过去繁荣的十五年间,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产能,这个时候正好用军事订单来进行消化,将这些产能应用起来。

    同时生产大量的自走炮,自走榴弹炮,自走反战车炮,自走高‘射’炮等等。

    中华民国的炮兵部队,此时装备的火炮当中,牵引式火炮还是有不少的,尽管牵引式火炮相比自行火炮来说,有切入和退出战场比较慢的缺点,但是相比自行火炮也是有一些优势的。首先是重量较轻,吊装、运输之类的都比较方便。另一个就是成本较低。特别是一些不需要机械化的陆军部队而言,例如山地部队,山地师准备的火炮全部都是牵引式,甚至可以用骡马牵引,还可以分解成零件背着走。

    而在1934年,还有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决定。

    那就是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批准了全面生产新式步枪的决定,并将新式步枪命名为‘民34式步枪’。

    当第一支批量化生产的民34式步枪走下生产线的时候,意味着中华民国即将淘汰用了三十多年的01式步枪。

    01式步枪,也就是历史上的‘毛’瑟98k步枪,属于老式的拉栓式步枪。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争模式已经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阵地消耗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是堑壕战,所以强调步枪‘射’程,要求在更远的距离上干掉敌人。

    但是随着战车等军事装备的出现,大部分的步兵战斗都已经是发生在400内的了。堑壕战也变成了运动战。

    而过去的冲锋枪,这个时候又很难适应。因为战争发展到这个时候,大部分时候是不会让你‘摸’到50米再用冲锋枪去扫‘射’敌人的。

    就算你能‘摸’到50米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在此前的距离上干掉敌人呢?

    步枪威力过大,冲锋枪威力过低。

    各国这个时候都在用轻机枪这一武器进行弥补,但是轻机枪也显得威力过大。

    在步枪的500米,和冲锋枪的50米之间,有350米到450米的距离,如何弥补都成为了世界各国在武器装备上面临的问题。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决定淘汰01式步枪。

    新式的‘民34步枪’,在外形上与后世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非常相似,但是这个步枪并不是ak步枪,而是使用33毫米短弹,历史上德国的44突击步枪。

    德国44突击步枪,可谓是世界突击步枪的鼻祖。ak47,和美国的m16之类的突击步枪,都是借鉴了44式突击步枪的设计思路而诞生的。

    44突击步枪在二战中出现,弹夹子弹30发,‘射’程300~500米,可以连发。在二战中,两名手持44突击步枪的德军士兵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