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369章

民国战神-第369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闻报已经被财团收购,这个报纸作为专业报道商业新闻的,销量非常高。而鼓励民众投资,也是当前的经济政策。

    而《中华日报》则发表了一篇名为‘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的文章,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忘记战争,就会产生巨大的危机。历史上宋朝、明朝、满清,实际上都是犯下了这个错误。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这几个朝代持续的对武官进行压制,为了王朝的永固的目的,用各种制度限制武官,避免篡位的发生。但结果防范了内部却防不住外部和天灾,最后走向灭亡。

    好战必亡的例子也很多,例如暴君纣王,以及隋代暴君杨广,两位暴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异族发动持续的战争。从民族角度上来看是好的,但是把十年才能做完的事业,放到一年来做,完全不考虑人民能否承受得了,灭亡自然也是必然的。

    中华民国有悠久的历史可以借鉴,西方人则没有借鉴的东西了。西方人被基督教统治了上千年,历史资料被烧了不知道多少。结果造成欧美变成了一个没有国家史的局面,只剩下宗教史。而不久前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就犯下了好战必亡的错误。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奥斯曼土耳其皇帝同样也犯下了这个错误,只是错误没有尼古拉二世那么大。

    文章中指出,如今中华民国进行休养生息的决策是正确的,避免了好战必亡的局面。但是不能就此麻痹大意,举国上下,依旧需要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从而避免出现忘战必危的局面。

    欧美各国则对中华民国裁军的决定而感到松了口气,中华民国因为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旦全面爆发出来,加上优势的军事技术,甚至是可以一路把欧洲给推平。而此时中华民国进行裁军之后,这种可能性在中华民国重新扩军之前是不存在的了。

    英法美意等国在中华民国与苏联签署联合裁军协议之后,也各自推出了裁军计划,全世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股裁军潮流。

    英法美意等国不裁军也不行,毕竟这个时候他们维持较多的军队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用处。他们又不可能打到中华民国去,毕竟他们离中华民国太远了,等他们把军队派遣到亚洲,中华民国早就把军队又重新拉起来了。

    而苏联方面如果要进攻中华民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扩军,但是扩军是一个动作很大的行为,不可能逃过中华民国的间谍。苏联一旦开始扩军,中华民国同样可以进行扩军。而双方的兵力都维持在一个比较少的范围内,那么对双方来说都是安全的。

    进而英法美意自然也就开始裁军,从而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建设,进而增强自身的战争潜力。

    从而在中华民国进行裁军后,迅速在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开始跟进。
第401章 亚洲新秩序
    1922年在世界各国的裁军浪潮中到来,世界各国争先恐后的裁军,使得世界局势看起来,一时间和平了许多。{首发}

    这样的和平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因为这个时候,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不像是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还勉强能够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而这个时候因为中华民国的崛起,英国人的脸早就被打肿了。

    英国的软弱,被世界各国看在了眼里。

    起码在全球,英国在亚洲已经无力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亚洲的真正霸主变成了中华民国。

    中国因为历史悠久,古代有识之士就发现,这天下是归一才不会乱。如果天下未能归一,那肯定要出乱子。

    此时的世界,就是一个缺乏全球霸主的状态。

    危机重重的是欧美世界,罗斯柴尔德财团勉强的压服了德国容克贵族阶级,以及美国各大财团。

    德国容克财团和美国各财团早已不想受罗斯柴尔德财团支配,当财富对他们来说只是废纸的时候,他们追求的是什么?

    出了长生不老,那就是世界霸权。

    拥有了世界霸权,意味着能有更多的资源,能满足更大的,并且能让自身的地位永固,美国财团正是有着这样的野心。

    而德国因为国家太小,急切的需要开拓民族生存空间,德国财团利用这种心理,鼓吹民族主义,试图以工业优势,向外扩张,以获得更大的商品市场和更庞大的资源,然后用工业技术优势,成为世界霸主,让地球在德国人手上随意转动。

    罗斯柴尔德财团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个时候的罗斯柴尔德财团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观念。

    罗斯柴尔德财团依旧醉心于金融敛财,而金融是不产生财富的,只是财富分配环节。相比之下,美国和中华民国因为在生产力和生产规模上的发展,财富总量正在不断的增长。而罗斯柴尔德财团就算是靠金融聚敛了再多的财富,在战争中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发动。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明代的《客商规鉴论》就有所阐述,财富这个东西,放贷之类的金融尽管容易发家,但是没有力量可以调动。

    因为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并不是很注重英法的工业发展,而战后的德国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为了让德国能够还得起钱,罗斯柴尔德财团又让德国的工业有所发展,毕竟德国人要有大量的生产,创造出足够的财富,才可能还得起钱。

    这导致德国的工业规模将不断的变得更加庞大,甚至是超过英法。而美国因为其庞大的国土面积,以及较多的人口,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赚到了钱,加上战后的美国和德国开始在暗中联合,美国的工业体系升级有了德国的帮助,让美国的工业也在飞速的发展。

    最后的结果就是,德国容克财团和美国各大财团所拥有的战争能力,完爆罗斯柴尔德财团。

    商人最怕什么?

    商人最怕的就是强权,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柴尔德财团的金融霸主地位,正是被德国的军事强权所击垮的。

    所以罗斯柴尔德财团就是在走钢丝绳,一直以来,罗斯柴尔德财团都要求欧洲各国实力平衡。

    只有各国实力平衡,才能全部都忌惮于他们的实力,他们才能对各国进行操纵。从而德国战败后,罗斯柴尔德财团又害怕法国占据德国的工业后会成为超级大国,从而只是让德国人赔钱。

    但是德国人没有钱,要想让德国人还钱,又必须让德国人发展。结果也就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斯柴尔德财团摔下钢丝绳,被德国人屠杀了大量的家族成员,并且没收了大量的金融资产,让罗斯柴尔德财团元气大伤。

    欧美各国当中,德国容克财团肯定是和罗斯柴尔德财团不对路的,而美国财团这个时候因为中华民国的崛起,也许会和罗斯柴尔德财团合作,防范中国民族财团取得世界霸主地位。

    但是在东方,中国民族财团却变成了绝对的霸主。

    首先是日本财阀在日本被封锁、轰炸之后已经不足为虑,亚洲最后也就剩下了中华民国的中国民族财团。

    起码,中国民族财团在亚洲做到了天下归一。

    进而,亚洲已经是乱不起来了。

    起码中华民国是立于不败之地,欧美不可能远隔万里跑到中华民国来打仗。唯一的威胁就是苏联,但是苏联已经丢失了大量的版图。

    这个时候的苏联,没有了那么庞大的版图缓冲,以中华民国的轰炸机轰炸距离,能够迅速的打击苏联的工业,进而让苏联失去大部分的战争潜力。加上中华民国在人口以及工业上都有优势,一旦打起来,苏联完全不是中华民国的对手。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转入生产建设状态,最重要的战略就形成足够的工业产能,并且在资源上不被掐住脖子。

    因为英国的妥协,所以印度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将能够源源不断的供应到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也可以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大规模的投资铁矿石开采,并且自由建设铁路和港口。

    英国的这种妥协,意味着大洋洲已经在中华民国的掌控之中。

    欧美的海军现在不可能大规模的跑到澳大利亚,美国的海军重建起码得花个几年的时间,所以澳大利亚政府这个时候只能想中华民国妥协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游浩澜抽调财团资金,开始在澳大利亚西部大肆投资矿山、铁路、港口。

    在印度的投资则更方便许多,印度人口多,拥有2。5亿人口,是当今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第一的则是中华民国。所以在印度,只要有钱,就有人给你做事,投资起来也方便许多,起码工人不愁。

    财团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将在三年内开发出两个各可以开采1亿吨铁矿石的矿山和运输能力。

    加起来就是2亿吨的铁矿石供应,可以让中华民国每年炼制将近1亿吨的钢铁。

    钢铁、石油,成为现在中华民国提升生产力的主要资源,石油方面是不用担心了,现在中华民国不缺的就是石油,到处都是石油产地。

    钢铁方面,没有外部输入的话,也还是不缺的。但是本土铁矿石品味太低,大部分是贫矿。而从西域行政区大规模开采铁矿石的话,一旦开采规模太大,则会影响矿山的持续生产。一个100亿吨储量的矿山,每年开采2亿吨的话,这个矿山建设起来之后可以用50年,如果一年就开采10亿吨,那么10年之后矿山就会枯竭。开采10亿吨的产能,和开采2亿吨的产能的建设投入是相差了五倍,而且矿山使用寿命也短了五倍,这样计算一下,损失绝对巨大。

    所以铁矿石方面是中华民国的短板,从世界各地进口铁矿石是肯定需要的。

    只要资源上不被卡住脖子,那么中华民国此时就能疯狂的发展,民众要想富裕起来也非常容易。

    世界新格局的出现,意味着未来,必将要爆发一场大战。

    未来的那场大战,可能是欧美内部爆发战争引发,也可能是东西方的对立而引发。但是中华民国要想取得世界霸主地位,首先要有能力把美国干趴下。只要工业上能对美国形成绝对的碾压,基本上问题不大。就算是不能彻底把美国干趴下,也能把美国孤立在美洲。

    战争一旦爆发,中华民国要想获取外部的矿产生产能力,快速的拿下印度和澳大利亚以及非洲是没太大问题的,所以中国民族财团在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矿产投资都在持续的展开。

    基本上现在中华民国的很多矿产的开采都不再扩大规模了,特别是那些再生速度慢的矿产,基本上都没有扩大开采规模。而是能从国外进口就从国外进口,然后再向世界出口高端的商品。

    因为中华民国在大量进口矿产等原材料,所以欧洲各个殖民国家,现在也都在非洲、南美等地扩大矿产开采规模。

    毕竟开采出来可以卖给中华民国,价格也还算不错,有利益可图。而且用的劳动力还是非洲黑人和南美的混血人,人工成本比较低。

    中华民国通过进口向世界撒钱,然后再通过出口把钱赚回来,实际上就是劳动力成果的交换,因为中华民国出口的是高端商品,所以在这样的劳动力成果交换当中是很占优势的,能用更少的劳动力的生产成果,换到更多劳动力生产的成果。

    例如在工业化生产当中,一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大量的工业商品,而一个从事经济作物劳动的农民,一年到头所能生产的东西很可能就是那么几千公斤的东西,而且还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劳动。

    而中华民国的工人可能用十几天的生产价值就换走了一个海外劳动力一年的劳动成果。这就是高级商品输出所能产生的剥削效果。

    在各个经济殖民地也就是这样,各个经济殖民地在中华民国转入生产建设状态后,发展速度也有所提升。

    这些经济殖民地的矿产,当前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都在开发。农业上也是大量种植那些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的经济作物,而粮食则从中华民国进口,同时向中华民国出口经济作物。

    工业上,则是给中华民国当代工,以及生产那些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而在中华民国,此时因为轻工业很多都分包了出去,所以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