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241章

民国战神-第241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让人饿不死,产量又足够高。

    ********此时在农产品方面,已经通过杂交水稻和抗倒伏小麦实现了全国温饱,不能温饱也在国家保障体系下实现了温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优质农产品供应规模,将那些劣质农产品给那些经济殖民地的藩国百姓吃。

    越南、高棉、暹罗的相继被********掌控,欧美方面的橡胶供应也成了问题,尽管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美洲的橡胶还有不少,但是南美洲的橡胶产量并不大,而橡胶种植下去后要不少年头才能产出。

    这个时候的世界,橡胶产量也成为工业扩张的一个制约。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资源方面是首先要保障的。

    橡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资源。

    此时全世界也只有********有合成橡胶技术,其他国家都在用天然橡胶,或者是购买********的合成橡胶。

    这个时候********的橡胶出口则很小,因为********自己也要用大量的橡胶,此时越南、高棉、暹罗产出的橡胶,基本上全都是被运回********,欧美是别想从这里获取橡胶资源了。

    原材料定价权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具备国际原材料定价权的,大豆是一个典型。

    此时的世界,90%以上的商品大豆都是中国东北产出的,自从和英法的关系恶化之后,********直接提高了大豆出口关税,国际大豆供应价格一路飙涨。这个时候的英法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大豆越来越不可获取,战争使得油脂消耗量大增,价格只要不是高的太离谱,也只能买了。

    尽管大豆出口关税使得出口量下降,但是出口利益却增长了,而且有更多的大豆能够能让********老百姓享有。

    橡胶方面也可以如此操作,但是要掌控橡胶的定价权,那就要占领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这些地方分别掌控在英国、荷兰、美国手上。

    沈凝云在吞下暹罗之后,再度将目光盯上了南洋,这次他盯上的是印度尼西亚殖民地,占据这块殖民地的荷兰只是一个弹丸小国。

    昔日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这个时候能保住印度尼西亚殖民地,主要是因为荷兰当了英国的小弟,就相当于是英国在欧洲大陆的****。

    此时的英国对于********来说毫无威慑力,这个世界霸主已经日薄西山了,这个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捏爆英国佬的****。

    所以西南军区和华东舰队方面,再度马不停蹄的做着向印度尼西亚扩张的战争准备。
第258章 民工潮
    这一年********的社会正进行着无比剧烈的社会变革,农村人口大量离开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直接被摧毁了。

    城镇化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口都在迅速的融入工业化时代。

    整个时候的********的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农村那种守着两亩三分地的生活方式了。

    在这个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动荡,会造成社会动荡的源头就是普通民众的利益无法保障。

    不过在沈凝云制定的财富分配模式下,普通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加上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这场社会变革正在有惊无险的度过。

    合理的财富分配和福利保障体系,则是以生产力作为支撑的。如果生产力跟不上,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保障了。

    ********能够如此快速的发展,说白了一是沈凝云开外挂了,有了核心技术,直接跨越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层次,建立的工业都是这个层次的。二是技术领先于世界,领先意味着能攫取更多的物质财富。第三则是这个时代的资源也比较丰富,相比后世中国十三亿人来说,这个时代中国人的人均资源就丰富太多了,不过人均还是落后于世界,经过几次对外扩张之后,资源才算丰富了起来,此时********的的版图多达1500多万平方公里,加上还有经济殖民地,资源方面已经无法遏制********发展的脚步了。

    农民现在都不种地了,那些地主也就彻底的愁了。现在那些传统的地主就是不想变也得变了,毕竟没人种地啊!土地放在那里荒,但是税收却是要照常交的。

    这个时候无非就是三种选择,一是出售土地,二是将土地与农垦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拿到农垦公司的股份,三是自己搞农业机械化。

    出售土地对于很多地主来说不甘心,而自己搞机械化农业又没什么经验,也不懂那么多的技术,除了大地主有能力搞之外,那些中小地主是没那个实力和经验的。而与农垦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个时候********的农业方面,开始走向了彻底的农业机械化,但凡是能够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地方,都进行农业机械化建设。

    在水稻种植地区,四川、湖北的农业机械化进行得比其他省份要早,此时的四川和湖北的农业机械化规模已经不小了,每年在农机的耕耘之下有大量的水稻产出。

    浙江、福建的农业机械化也在搞,不过山地丘陵比较多,规模不大。

    湖南、江西、贵州、云南的农业机械化也开始大规模展开,其中江西、湖南农业机械化潜力比较大,云南和贵州潜力小很多,不过很多地区是可以进行农改的,把土地整平了一样可以机械化耕作。

    这些农改建设活动,自然也就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

    而不能进行农改的山区,地方政fu已经开始把山里的老白想都迁移出来,然后把山封了。这个时候********的原生林不少,里面的野生动物很多,这些原生林被大量封锁,也不允许猎人进去打猎了。

    后世的中国,这些原生林基本上全被砍光,然后种上人工林,野生动物基本上都灭绝了,只剩下兔子、野猪等生存能力比较强的野生动物。

    这个时候********没必要砍掉这些原生林,森林资源方面外部有的是,北朝鲜、越南、高棉、暹罗都有大量的森林资源。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封掉一批,其他的都能砍。

    而且更北方的俄国远东行政区、西伯利亚行政区的森林资源那就是海里去了,多得一塌糊涂。

    日后把这块地方占了,根本不愁没有木头用。而南洋地区的热带森林资源也丰富得很,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都等着********去扩张。

    老百姓留在山里,第一生活贫困,没什么收入。第二又不能为国家创造多大的产值,劳动力被浪费了,所以迁移出来安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将山区的老百姓迁移出来,中央政fu和西北政fu在这方面的预算上根本就是不差钱。

    这些政策在这一年都实施了下去,********开始正式走向人均高产值的发展方向。这个发展方向和后来的中国不同。

    后世的中国13亿人,如果很多时候太高效率,却会造成很多失业。

    例如卖东西,那些沃尔玛之类的大超市尽管效率很高,但是如果大量出现,那些小卖铺就没生意了。可是那些小卖铺却能创造很多就业。

    又如那些农产品销售,如果市场只有几家大型的摊位,那么人均产值也就很高了,就算是薄利多销,一个售货员一天就能卖出去很多蔬菜瓜果。但是这样一来,那些小摊贩的就业岗位就没了。

    不过这个时代********只有将近五亿人,而且可以有大量建设不玩的项目,所以是尽量提高个人产值,什么模式效率高用什么模式。

    当然也是需要刻意创造一些就业项目的,不过那些小摊贩之类的,因为不能增加战争潜力就被取缔了。刻意创造的就业产业,都是那些能够增强战争潜力的。例如科研可以提高战争能力,那就往上面使劲砸钱,以创造就业岗位。农业机械化在战争时期能让国家有更多劳动力抽调出来从事战争活动,那就砸钱搞农改。教育能提高国民素质,国民集体素质越高,国家发展越强,那就砸钱搞教育,让教育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反正现在不差钱!

    如今********没有外部剥削,还能向世界出口商品,通过赚取附加值的方式来盘剥世界,还有几个经济殖民地,自然是不缺钱的。后世中国外资每年在华赚取的财富相当于gdp的60%,国家都有钱得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虽然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但是却没有外部剥削,资源也更加丰富。

    差不差钱,也看财团能否把印刷出来的票子赚回来,这样才能继续发行钞票,这个时候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在商品市场处于基本垄断地位,自然有能力将钱收回来。

    ********也在大量的投资建设中,所有国民都在迅速的富裕起来。这个国家的活力之强大,超出了此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

    炎炎夏日,全国上下工地里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满怀信念,响应着西北政fu喊出的‘赶超欧美’的口号,热情的投入建设。

    刘培益是其中的一员,他正在湖南永州市级公路的工地上干活。刚刚从农村出来的刘培益干活非常有动力,一个月五十元的工钱,每到月底直接结算得干净利落,上次那个工程负责人因为拖欠了半个月的工钱,很快就吃了官司,法庭当场判了有期徒刑两年,新来的工程负责人直接就乖了。

    以前永州这地方和湖南大部分的州县一样很是凋敝、落后,不过自从铁路修到这里后,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起来了。

    外面有很多公司来投资,不过以前工钱没那么高,一开始一个月只有五六块钱的工钱,后来提到了15块,但是提得最快的就是今年了,直接就把工钱提到了50块,听说是全国同步,各省工人的报酬都和西北治下各省一样了,现在想要赚钱,不用往西北治下的那些省份跑了。

    而且市里现在已经在修公路了,公路一通,听说经济就要起来了。市里还修了学校、电厂、自来水厂,也盖起了洋房,而且修完市级公路,各县、乡镇都要修路,活多得干不完。

    在工地上干几个月就可以到市里郊区买个房子,还可以买辆汽车来开开,到时候找银行贷款买就行了。然后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日子直接就好过了。

    刘培益没什么文化,感觉日子就是有个房子,全家能吃饱,就非常好过了。而这个愿望非常容易实现,现在就已经实现了。

    自从火车通了之后,粮食价格不贵,各种商品也进来了,现在到处都有活干,全家吃饱自然不是问题。

    当然现在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住洋房、开汽车,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

    读书倒是不用担心,上小学是免费的,学校设施很齐全,刘培益已经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住宿了,现在就缺一个房子和一辆汽车。市区的房子有点贵,郊区的却很便宜,有辆车就非常方便了。

    而且住到市郊区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工人了,到时候失业都不用怕饿肚子,政fu都给包圆了。

    不过工地上却有几个早年已经到西北做工的老乡,这些老乡都是技术工,收入高的很,来工地上都开着汽车来的。

    刘培益奇怪的问这些老乡,为什么西北日子那么好过,还要跑会湖南来。

    那几个老乡告诉他,西北能建的东西都建设得差不多了,以前西北工人太多了,现在建设的东西没那么多,而外省到处都在建设,工程队也就带他们过来了。反正哪里有活干,工程队就去哪里,至于妻儿老小,都留在西北,已经安定下来了。

    “那是不是湖南这边以后也会没活干?”刘培益担心的问道,那老乡告诉他:“要干活总是有活干的,只要上面的贷款一放下来,到处都是工地。反正找个好城市安好家,找个工程队稳定下来,全国的工地都可以跑。以后国家要建设的东西还多得是呢!市级公路修完了就修县级的、乡镇的,乡镇的修完了,还可以修林区的公路。而且路修完了,还可以搞农改,还可以建设更多的水利设施,听说以后还要治理黄河和黄土高原,要用的人力多得去了。真的全部都建设得差不多了,外面一打仗就又有活干了,而且是干不完的活。”

    “而且要是年轻人,日后也不会一直干苦力,去上上夜校,再学门手艺也容易得很,就说开工程车、货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