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22章

民国战神-第22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西方人想要摆脱这种循环,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循环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爆发战争。因为一些国家在循环末端时,经济萧条下去了,国内矛盾剧烈,这时候他们就会通过发动战争,从而把祸水东引,将内部矛盾转移为外部矛盾。

    而且主动侵略其他国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打赢了有利益。打输了,大不了退回去,留给敌国的也只是一个被战争破坏得不成样子的烂摊子了。

    因此建立循环体系,是当前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建立了资金循环,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靠抢,靠挖金矿,可不是长久之道,在内部哪里有那么多钱让你抢啊!抢多了,名声马上就臭了。

    而且如果自己不能组织生产,又去抢那些能够组织生产的商人的钱,那么谁来搞生产啊?

    所以,王道还是自己搞生产,走财团垄断体制。

    另外,对外采购花了不少钱,光是买马克沁机枪,以及机器厂所需的一些机床,就花掉了五十多万两,机器厂采购了这些设备之后,制造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搞教育,也是很烧钱的。

    为了培养军官,陇南军计划在礼县成立一个讲武堂。还要再各乡镇办学堂,办数理化学校,都是需要钱的。

    建立一个地方性垄断财团的迫切性已经非常大了,因此沈进文决定将孙绎龙召回陇南,以建立一个地方垄断性财团。

    孙绎龙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武昌期间,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商业管理能力。而且也是唯一能够信任的。

    至于外面招聘的商业人才,并不是那么靠谱。

    财团这东西,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管理难度。无非就是垄断,同时不断的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并不断的更新技术,并采用流水线生产这样的生产管理制度,相当于是让有限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建设起更多的设施。

    管理上并没有太多的难度,财团这种模式,本来就非常简单,只是多套几层,所以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核心是非常简单的。也正是这种简单的方式,才有强大的竞争力。

    当孙绎龙风尘仆仆的赶回陇南后,在礼县即召开了一次会议。

    “当前陇南的商品市场并不是很发达,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产品,主要还是粮食、棉布、煤油这些。当他们收入增加后,就会建房子,从而消费水泥、砖瓦、钢铁、木材等建筑材料。而医疗,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这是穷人开支的重大项目。”

    郭士铭对陇南地区的商品市场进行了分析,消费主力方面,低产阶级并不是消费主力,这些低收入群体手上没有多少钱,财团不能把垄断商品利润调得太高,太高的话会出问题,但就算是利润不是太高的情况下,消费量却是最大的。

    消费主力,还是那些中产、高产群体,那些地主就不用太指望,他们靠土地发家致富的模式从明代持续了近五百年了,暂时是不用想指望那些地主成为消费主力。但是,财团未来肯定要对地主开刀的,即减少他们的土地租金的利润,从而他们不得不走出农村,将钱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

    至于其他的中、高产阶级,还得靠财团自己制造,即外聘的那些人才来到陇南,以及中高级军官,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中高级技工、教师等等。

    随着财团规模的扩大,中产阶级的规模越会来越大,另外民间商人,也是中高产阶级的一部分。

    “中高产阶级的消费,粮食、棉布、肉食那是基本的,在当前陇南没有太多工业产品的情况下,这个群体主要是在住房上的消费比较大,而我们制造出更高级的工业产品后,即可让中高产阶级进行消费。”

    郭士铭继续说道:“我们当前可以垄断的项目有很多,首先在重工业方面,陇南基本处于空白阶段,除了一些地方上的进行土法钢铁生产的土窑,也就是外来的商品。我们用的是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成本上拥有优势,所以可以迅速击败那些土窑和外来的重工业商品。首先在钢铁制品上形成垄断,还可以垄断洋灰(水泥)供应、炸药、玻璃制品。”

    “棉布市场我们也是可以垄断的,即在西北收购棉花,我们用自己生产出纺织机械办纺织厂,西北地区是列强棉布输出的空白地区,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还未对西北造成太大冲击,这也就给了我们机会。”

    “粮食则是必须垄断,粮商低买高卖,一方面压低了农村人口的收入,使消费市场无法发展,另一方面又太高了商品粮价格,使城市粮价出现高涨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武力打压粮商,并在各乡镇建立收购站的方式,来对粮食进行收购。另外,组织各村镇修缮道路,改善运输车辆,以减少运输成本。再则,建立粮食加工厂,用蒸汽机对粮食进行加工,从而减少成本。最后,我们即要对那些粮店进行强制性收购,从而垄断粮食销售。从格实现,从流通到销售,都进行垄断的模式,那些地主想要再囤积粮食奇货可居就不可能了。这样一来,我们即在粮食销售上有一定利润,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粮食价格。至于那些买不起粮食的老百姓,我们可以搞以工代赈,随时可以去报名,也杜绝饿死人的状况发生。”

    粮食垄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谁掌控了粮食,谁就掌控了人民。谁掌控了石油,谁就掌控了大陆。

    粮食垄断有一个好处就是,随时可以救灾,一旦哪里发生灾荒,马上就可以用粮店的库存做支撑,展开以工代赈、施粥等救济行动。

    沈凝云在一边补充道:“我们还要招募流民组织农业生产,把那些条件比较好的荒地开垦出来,从而扩大粮食生产。”

    “嗯!陇南的荒地还是有的,但也不是太多了,倒是甘肃西部空闲的土地极多。”沈进文点头说道。

    甘肃这个地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曾经炎黄部落就是在这一地区,后来一部分东迁,一部分不愿意迁移则形成了羌人。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汉族在西北的生存空间被不断的压缩,异族不断的内迁,导致了种族屠杀的发生,清末的回乱,就屠杀了上千万汉人,异族的生产能力又比较低下,造成了此时的甘肃,人口还不到500万。明代甘肃人口一度达到1700万,这是嘉靖时期统计出来的,嘉靖时期是比较注重户籍调查的。相当于,曾经拥有大量汉民的甘肃,在满清屠杀下,以及农民军起义过程中,死了起码一千万以上。

    但是在整个甘肃,其人口容量,起码还能增加1000万,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土地抛荒了。

    而此时将近500万的人口,还是饶应祺在西北上任后,招募流民开垦后又恢复一部分的结果。

    所以冲出陇南,即可获取大量的土地。

    “另外药材方面,陇南药材收购、贩卖,都有不小的利益,我们也可以经营,并慢慢形成垄断。”

    粮食、棉布、钢铁、水泥、炸药、玻璃、药材、黄金开采,成为此次会议,制定下的地方性财团垄断项目。

    还能垄断的项目确实有,但是一开始不宜将步子迈得太大,否则容易扯到蛋。其他领域的垄断,可以慢慢的渗透。
第032章 地方财团的形成
    己亥年(1989年)秋收如期而至,陇南的水稻进入了收获的时节,这本是各粮店、粮商们获利的时节,可这一年,他们的心情却如同那萧瑟的秋风一般凄凉。

    刚受招抚的陇南军,成立了一个‘济民粮行’,这个‘济民粮行’极为不守规矩,在各乡镇收粮时,竟然破坏了缺斤少两的规矩,还拉高了收购价格,尽管拉高的价格并不是很大,但就算是一点点,也足以让老百姓不卖粮食给他们了。

    有些粮商动用了地方上的地皮恶霸来对粮食进行收购,结果粮食刚运到半途,就被陇南军给明抢去了,而且是一点银子都不给。

    这个济民粮行,将粮食收购走后,就送到了各县的粮食加工厂,这些粮食加工厂全用上了蒸汽机,加工效率非常高。

    各乡镇也对道路进行了修缮,河谷中的道路修起来倒是简单。济民粮行就用四**马车,在这样平坦的道路上对粮食进行运输,运输效率暴增。马匹则是从盐官镇进购的,那里有一个历史很悠久的骡马市场,讲价钱时双方的手在袖子里一阵勾搭,并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行话。

    西北各地的骡马,远至青海、蒙古,都有部分汇集在盐官镇。

    四轮马车的出现,让运输效率大大增加,降低了粮食的运输成本。而清泉寨火药厂的炸药,使修路效率也提高了。

    城内的那些粮行,日子更是过得生不如死。

    秋收一过,济民粮行有了粮食储备,则立即开始对他们进行恶意收购。即让一个与济民粮行看上去无关的人员出面,向那些粮行开出一个较低的收购价格。

    不卖?

    过不多时,就有地痞流氓找上门了,这些地痞流氓总有手段让年做不成生意,而济民粮行却能正常营业。

    偏偏这个济民粮行还经常搞施粥,名声甚是不错。很多粮行撑了十天半个月,走了很多关系都不管用,也就把陇南的粮行卖了。

    县太爷什么的,根本就管不过来。那些地痞流氓就算被抓到官府去,陇南军也会出面把人捞出来。

    而且人家地痞流氓一没打二没砸三没抢的,只是在这些粮行门口进行一些所谓的‘娱乐活动’,官府也不好治罪,陇南军一出面,只能乖乖放人。

    济民粮行逐渐垄断了陇南各县镇的粮食销售,垄断意味着利润,济民粮行的粮食售价与之前的粮店没什么区别,但是因为改善了运输效率、加工效率之后,利润就提高了。

    陇南那些药商,同样也是如此,药材收购、贩运,也被陇南军成立的‘陇南商会’所垄断。

    这个陇南商会,吸纳了一些陇南商人。

    如垄断药材,就吸纳了一位药材商人,陇南军成立的‘陇南集团’与药材商人合股垄断这些药材贩运。

    陇南商业集团为其提供垄断条件,并占据大部分的股份,具体操作则交给其药材商人去负责了。

    垄断方法也很简单,陇南军如今是陇南一霸,谁敢破坏垄断,直接把部队派出去,用武力执行垄断,无一不屈服。

    陇南集团除了在粮食、药材方面进行了垄断,还对黄金开采施行了垄断。

    垄断黄金开采的手段就是直接假扮土匪,然后袭击金矿,接着陇南军在装模作样的跑去剿匪。

    剿匪之后,金矿就是陇南军的了。

    除了抢别人在开采的金矿外,找金匠还找到了十几处金矿,陇南地区的金矿确实不少,其中阳山金矿是当前陇南集团所开采金矿当中最大的。不过开采规模,一直维持在每个月产生70万两利润的程度。

    开采规模太大的话,很多金矿用不了几年就会采光的。

    开设在成县的钢铁厂在秋收前也炼出了第一炉钢铁,高炉可日产三十吨生铁,土法炼钢炉,则每天只能产出5吨钢水。

    不过土法炼钢有一个好处就是规模小、周期短,不像大型钢铁厂,要四五年才能彻底完工。

    十几个从汉阳钢铁厂挖来的工人,使得陇南集团获得了轧钢所需的操作人才。

    随即陇南集团以这个钢铁厂为中心,延伸制造农具、小五金,尽管小五金这些产品运到长江流域去没什么竞争力,但在陇南当地却是有竞争力的。小五金也是建筑中必须用到的,有很大的意义。

    水泥厂也成功造出了水泥,这为建设各种设施提供了基础。而玻璃制造厂,制作出的玻璃制品的花样也更多了。

    到外面采购的电子元件也买回来的,也就是最原始的电子管,这玩意很笨重,但是做无线电台却不成问题。

    沈凝云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而时间已经到了庚子年,才将无线电台制作出来,并确定下了型号。

    由于陇南地区山区,收发无线电,必须放到高处,否则信号会被山体阻挡。

    随即对无线电功能进行了测试,得出的结果是,这款无线电台把消息传到武昌不是问题,信息传递距离起码超过700公里。

    孙绎龙却是看到了商机,认为集团可以涉及长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