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188章

民国战神-第188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人此时四代同堂,都盼着沈凝云这一代能开枝散叶。因为沈凝云是独子,又跟了沈进文姓,张奎发一见生的是外曾孙,立即要求过继给张家,孩子要姓张。

    沈凝云头疼了,第一个儿子跟着外公姓张,第二个说不定还要跟着岳丈姓赵呢!老爹自然不愿意看到沈家断了香火,还要一个儿子跟着姓沈。

    “这么说,我起码要有三个儿子才能满足需求。”沈凝云在外公提出要求后不由想道。

    最终沈凝云的大儿子,还是过继给了外公的张家祠堂传承香火,沈凝云对此并不是太看重,儿子跟着外公姓也是他儿子。

    名字很快也取好了,叫张瑾瑜,这个名字的寓意为有美玉般优美的品德。为了取这个名字,张奎发专门请教了好几个有名的传统学者。现在地位不同了,不再是以前的土匪了,取名上自然开始高端起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来。

    大帅府内,张奎发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也就是张奎发、沈进文、赵维书和沈凝云四个人的会议。

    “袁世凯真的敢称帝?”张奎发有些不爽,他的思想也比较传统,皇帝这个宝座可是神器啊!

    “现在全国正在改革,成效非常不错,袁世凯如果是推迟两年再称帝,那就把握比较大了。现在就称帝,是有点急了。”沈进文评价道,“不过我们之前毕竟是向他许诺过的,现在只能支持他称帝。”

    “如果是立宪的话,袁世凯怎么折腾都和我们没关系。”赵维书倒是很淡然,反正立宪制度下的皇帝是没多大权力的。

    国会此时被他们掌控着,中央大权实际上还是被遥控的。

    沈凝云说道:“袁世凯如果称帝成功,一个立宪制度下的中国实际上更容易掌控。不过我倒是担心,袁世凯称帝后西南会闹出什么事来。”

    “西南?那里能闹出什么事?”赵维书不解的问道。

    “西南是北洋军和西北军都未掌控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近期的改革中虽然很配合。但如果袁世凯称帝了,说不定西南军阀会通电起兵。因为帝制,意味着中国将天下归一,他们就没办法过这样逍遥的土皇帝日子了。”沈凝云说道。

    实际上历史上的护国战争,教科书上认为是正义的,实际上更多的还是争权夺利。而且是不顾民族利益的争权夺利。

    一个没有强权的中国如何和日本抗衡?

    历史上袁世凯称帝,是想要先统一内部,然后让中国发展起来才能与日本进行抗衡。北洋集团作为一个风气还算不错的群体,这点抱负还是有的。

    天下要想不乱,自然需要归一。这个时代没有苏联等独裁模式可以借鉴,袁世凯也就只能走上称帝的道路。

    不过历史已经改变了,此时西北崛起,袁世凯的称帝,虽然也有天下归一的意思,但却是建立在与沈凝云共同利益出发点上的。因为袁世凯是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利益获得者,与沈凝云的利益并不冲突。

    “西北确实不在中央掌控之下,不过蔡锷已经被袁世凯给召进北京,出事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沈进文对此比较乐观,接着说道:“如果袁世凯能称帝成功,彻底的消除掉西北之外的各路军阀,那么对中国来说确实是有好处的。”

    沈凝云也不知道西北会不会如同历史那样发生所谓的护国战争,现在只能静观其变了。
第206章 护国战争
    1916年初,********暗流汹涌。

    蔡锷在北京得到袁世凯称帝的消息,立即以前往西北治病为理由,坐着京汉铁路前往汉口。

    但是到了汉口后,蔡锷并未从汉口乘坐火车前往西北,而是从汉川铁路进入四川,到达成都后又坐着川滇铁路赶回了云南。

    袁世凯对于蔡锷的离去并未怀疑,蔡锷患有肺结核,这个病只有西北能治,西北最新研制出了一种药物,名为‘青霉素’,不过价比黄金。不过,老百姓患病需要用到此药的时候,可以申请国家补贴。

    青霉素生产成本很低,财团要赚的是有钱人的钱,但并不意味着不能给普通老百姓使用,只是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变相免费给普通百姓使用。

    蔡锷不在补贴范围之列,但却也买得起。

    蔡锷没有去西北,而是派人买来了青霉素,转道回了云南。当蔡锷回到云南时,袁世凯才发现了蔡锷的行踪,顿时大呼上当。

    蔡锷回到云南,并未立即通电反对帝制。而是在观察局势,他把目光盯在了西北。

    “在等等看,也许西北会反对帝制。到时候我们只需跟着通电起兵就可以了。”蔡锷对唐继尧说道。

    “西北也许未必会反对帝制。如果西北反对的话,袁世凯不可能称帝的。”唐继尧却是对此不抱希望。

    蔡锷对此很不理解,“西北为何要支持袁世凯称帝?难道袁世凯称帝,对他沈定邦有好处吗?”

    “沈家父子向来难以琢磨,民国初年西北军之实力,大可问鼎天下,横扫中国。但是他们却甘心于当地方政fu。然而接下来却和俄国、日本大打出手。有此实力,要横扫中国何其简单。但是沈定邦父子接下来却和中央重组,甘心放弃自治,着实令人看不懂。”唐继尧十分不理解。

    蔡锷同样也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困惑道:“尽管这次北京政fu与西北政fu重组后,西北派系在中央取得了很多权势。但是却交出了一半的税收,而且军费预算一定程度上都开始受中央制约,谁也不明白西北沈氏父子是怎么想的,也许他们真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

    蔡锷尽管在北京待了两年,但对于西北和中央却依旧是雾里看花,并不明白西北是如何控制中央的。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都忽略了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存在,以及西北实际中控制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

    再加之一财团的资本和西北的军事做支撑,北洋派系不服都不行。

    尽管北京政fu名义上是袁世凯掌控,但袁世凯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台前代言人。

    “不过,如果让袁世凯称帝成功,我们西南必然遭到打击。”蔡锷忧虑的说道。

    西南军阀,在清末民国时期是非常活跃的,也是很强大一批军阀。因为清末时期,云南成立了云南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规矩严格,教出来的军官军事素质较高。而且云南做为边陲之地,向来重视军备。清末时期,各任督抚都在不断的囤积军火。

    加之西南地区本身山脉较多,这里也是有地方龙脉之地,一到乱世,云南讲武堂派系出身的军阀自然也投身于这个大舞台之中,后来与蒋介石争斗不休的桂系军阀,实际上也是云南讲武堂出身的。

    蔡锷作为西南军事集团的带头大哥,自然是以西南军阀利益出发,袁世凯称帝如果成功,意味着袁世凯将彻底统一中国,到时候他们西南军阀还混个屁啊!

    “再观望一下吧!”唐继尧有些无奈的说道,要想保住西南军阀的利益,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道路。

    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还有一个就是实力更强大的西北沈定邦,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就在蔡锷观望的时候,西北政fu在袁世凯宣布称帝的第三天,终于发出通电,支持袁世凯称帝。

    “昔民国初立,事急从权,国体不固。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帝制实乃我中国之传统,亦适应中国之国情。闻袁公欲立宪登基,实乃天下百姓之大幸,西北定当鼎力支持……”

    电文发遍各省,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袁世凯宣布称帝后,已被舆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受欧美文化影响的文人,为了民主而民主,不顾实在国情,一味反对。

    西北电文一出,立即也受到了抨击。

    舆论界极为汹涌的同时,九成以上的老百姓,哪里会管什么帝制不帝制,完全就是这些喝过些洋墨水自我感觉良好的群体在大肆批判。

    一切都是成王败寇,所以沈凝云在汹涌的舆论中泰然自若,对外界评价不闻不问,而是给自己的儿子办起了满月酒。

    满月酒当天,宾客云集。大帅府喜气洋洋,门前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西北各省各界人士纷纷给沈凝云的长子送来了美好祝愿,以及各种礼品。这一天收到的礼品,就堆积成山了。

    经历对俄战争和对日战争,沈凝云的威望已如日中天。不仅是西北民众,连关内各省人士都送来了贺词、贺礼。

    文人墨客,多是送个贺词,其中不乏精品,沈凝云让人挂在厅中展示,事后将会一一保存。

    财团的股东们,则送了很多贵重贺礼。

    随着西北财团成功转型为中国民族财团,财团股东们都得到了丰厚的利益,作为带头大哥的沈凝云,自然受到这些股东的支持。

    这些股东即有商人,也有军人,更有政客。

    都是这个利益集团的重要成员,都享有最高利益。

    普通百姓因为日子好过了,为大帅府送来了大量土特产,这些土特产各省的都有,真正的堆积成山。

    西北军高级军官这一天也齐聚一堂,这无不显示着西北军是以沈凝云为核心而凝聚在一起的。

    经过两次对外战争,沈凝云在内部的威望已无人能及,各级军官对少帅沈凝云无不是敬仰万分。

    大帅府的停车场里停满了军车、家庭汽车,在西北,汽车比美国还普及,虽然普通老百姓还不能全开上汽车,但是也有不少普通家庭拥有了汽车。

    当然这场满月酒也少不了记者,一大堆的记者在门口拍个不停,记录着这繁华的一幕。

    袁世凯这天却是没送钱,没送贺词,连个人都没派到现场。

    然而袁世凯在北京却在这一天发出通电:“戊戌年,陇南义士奋起反清,围慈禧于西安城内,创下西北之事业,复辟我汉族政权。乙巳年入藏大败英军,己未年挥师京城,再度逼迫满清签订城下之盟。辛亥年西北响应革命,推翻清政fu,民国之成立,居功至伟。后西北于壬子年大败俄国,甲寅年大败日本,南征北战,为我中国收复众多疆域。今民国改制为中华帝国,鉴西北三代居功至伟,当大力表彰,故封张奎发为秦王,封赵维书为晋王,封沈凝云为楚王……”

    一口气封了三个王,不过没有封地。

    但是这三个王都是顶级的一字王,一字王很多,但是秦、晋、楚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强国中的三个,也是一字王中含金量最高的。

    尽管没有封地什么的,但三个一字王却给足了西北面子。而且封王的对象极为考究,张奎发、赵维书皆是无子传承王位,这王位传承,最后全落在沈凝云及其儿子身上。至于沈进文则没有封王,因为封到了沈凝云身上,西北现在是沈凝云说的算,封在沈凝云身上其实也一样。

    这个通电再度引爆了舆论。

    西北百姓总算是感觉好受了一些,张大帅,赵副帅,沈少帅都封王了,起码拿到个安慰奖。

    西北的舆论总算不是那么反对袁世凯帝制了。

    而在关内,舆论则是另一个风向。大量喝过洋墨水的进步民主人士,大骂西北与袁世凯狼狈为奸,实为一丘之貉。

    不过关内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许多支持的声音,与这些大肆抨击的进步人士展开激烈骂战。

    一些报纸支持帝制,一些报纸反对帝制。

    双方的骂战极为激烈,甚至双方在街头游行中发生了斗殴,地方政fu甚至是出动了武警才将事态平息下去。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此时面临一个分裂的局面。

    特别是在国民党分裂后,大量未分到利益的同盟会成员,此时都在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称帝一旦成功,那么意味着天下将成定局,他们将无法在混乱的逐鹿大舞台上分到一杯羹了。

    在这样的利益驱使下,每一个野心家都在排斥袁世凯称帝。

    说白了,就是袁世凯的称帝,触动了所有军阀的利益,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甚至是北洋军内部高层都在反对,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为了个人的利益,这些军阀更乐意牺牲民族利益,让国家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