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心之修 >

第4章

心之修-第4章

小说: 心之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行拜师礼,然后恭敬地说:“学生拜见先生。”

    老翁坦然的受了周转的大礼,笑着点点头,然后说:“起来吧。”周转起来,躬身站在老翁身旁,不由感慨万分,人生境遇,莫过于此。若不是碰见先生,自己怕是还混混沌沌的四处乱转,甚至葬身野兽之腹中了。

    老翁看着周转,似乎想起了什么,长叹一声,好似自言自语的道:“老夫姓李,名青衫,字浚明,号落尘子。”周转大骇,昨夜自己看的《天下志》竟然就是这老先生自己写就的,怪不得那书是手写的,而且按照书末的记载,这老先生得仙人传,并且在九国历元年就写了《天下志》,那到如今,最少也活了一千两百多年,简直不可思议,再次打破了周转的思维底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老翁笑笑,对周转说:“落尘子不是

    一个人,而是一脉相承的,自第一位落尘子到如今,已有一万多年时间,共有两百多位落尘子,你刚刚所说的李青莲,正是我之前的那位落尘子。”周转顿时又被五雷轰顶了一次,顿了顿,老翁又说:“九国中,“子”的称号是相当高贵的,一般都是继承以前就有的“子”的称号,而前一位“子”一旦将这个称号授予他人,就不能再称“子”,并不是说必须一个“子”死了,另一个才能继承。”老翁明显看出了周转对李青莲的担心,就顺口解释了一下。

    周转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先生,那李青莲如今去了哪?还有,那李青莲和先生您又是?”

    李青衫听到这句话脸色突然黯然下来,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李青莲其实就是我父亲,不过他虽然一生自称为谪仙人,其实却比道家的那些飞升到他们的仙界里的真仙人里的大多数都厉害,我记得就在他把这里的一切以及落尘子的号交给我的那天,他大笑着一步登天,只说是寻仙而去,自此,他就再也没有音信。”

    说罢,李青衫长叹一声,周转也默然而立。

    半晌后,李青衫望着远处云生云灭,慢慢地说:“知道我为何会收你为学生吗?”周转想了一下,摇头说:“学生愚鲁。”

    李青衫笑笑反而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在虞国的都城大虞城出生,我出生时是九国历七百二十一年,我父亲李青莲当时已是闻名九国的诗仙,是当时道家当代的代表者,我母亲也是当时道家孙不二一脉的清净子孙婉清,可谓是落尘子一脉中最巅峰的时刻,可我父亲后来在我六岁的时候,也就是九国历九百二十七年又离开道家,反而到了鲁国,投身儒家,我母亲也是在那年,与我父亲争吵后,去了仙界,可我父亲依旧义无反顾的投身儒家,仅仅九年,就获得了儒家的一致认可,做了儒家的祭酒。但儒家以外的人都对他这种行为表示极端不解,这种投身过诸子百家中很多家的人并不少,但还从没有一家的当代代表人物突然反出的这种状况,可道家居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从此之后,天下就只有儒家的祭酒,落尘子——李青莲,而不再是诗仙。我父亲对我也只说,他想兼济天下而不是独善其身。可我直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他当时在道家已经是当代最杰出的人物,说兼济天下一点都不夸张,为何还要到儒家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我父亲是在九国历一千年离开的,走的时候轰动了天下,因为他是一身青衫,身负三尺青锋,在天下人面前,大笑着一步登天,破开仙界,带走了我母亲,然后直入太虚当中,而走的时候就用天音留下了这首《古风其四十一》,但当时只有诸子百家里最顶尖的人能听到,我侥幸在那时候已然到了大儒的境界,又因有落尘子之称的传承,方得听闻,但自从我父亲走后,我和其他人也都缄口不言,这首诗也是我父亲唯一一首没有流传九国的诗,但你却知道,着实让我惊讶万分。”说完顿了顿,看了看周转。

    周转此时脑子里又成了一团浆糊,李白在这个世界居然干了这么夸张的事,《天下志》中大部分都是介绍各国的风土人情,对这些著名人物都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不过周转身为从中国来的,知道李白在唐朝时的遭遇,自然可以理解李太白为何要从道家转向儒家,还是为了解开当年的心结,实现胸中抱负。而且从先生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儒家,如今也并不是刻板拘礼,食古不化,但自己能说出那首《古风》难道就是先生收自己为学生的理由吗?

    李青衫这几天不知道看了多少次周转这种呆若木鸡的样子,也都习以为常了,笑笑,又自顾自的说:“为师我继承了落尘子之称,也继承了儒家祭酒的位置,一直到九国历一千两百年,修完《天下志》后,因一些特殊缘故,就不再做祭酒,也没有去儒界,而是隐居在昔日我和我父亲在鲁国居住的春阳林中,而鲁国国君鲁成王,为了表示对我的尊重,将春阳林及周围三十里都划为禁区,除非他亲自前来,否则外人一概不得进入,并布下了浩然大势阵。”

    顿了顿,似乎犹豫了一下,又说:“

    老夫在春阳林里隐居了二十多年,从未有人前来,而你竟然能来这里,着实令老夫惊讶。但老夫最初以外你是鲁成王派来的,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等有趣之人,老夫试了你多次,从你对我忘了行礼而我刻意不理,到下棋,吃饭,洗碗,读书,并在你入睡之时检查你的神魂和肉身,以及今早站在你门口看你发呆,都无一不是老夫刻意而为,不过也使得老夫肯定,你确实不是因谁指示而来,并且你今天能说出我父亲走时留下的这首诗,就证明你我有缘。而且你无论天资还是品德,以及才学,虽不能说绝顶,但已是尚可,这才决定,收你为学生。”然后低声,好似自言自语的说:“而且你和我父亲一样,都是没有任何来历可查,就突然出现,却都有不同常人的才学和见识…”

    周转听了顿时汗如雨下,原来这几天先生一直都在考察自己,竟然还在自己丝毫未察觉的状况下检查了自己的神魂和肉身,当然周转还不知道神魂到底是什么,而且先生之所以能理解自己的苦衷是因为自己和李白都是一样的来历。这才是他收自己为学生的根本原因。而且先生看似在春阳林里隐居,但更像是被软禁,而且都是因为那个特殊缘故,但至于是什么缘故,周转也不敢多问。呆立了半晌,跪倒在地,坚定地说:

    “先生大恩,学生粉身碎骨也难以报道。”

    李青衫一愣,然后大笑起来,将周转扶起,一脸欣慰,捋着长须,对周转说:“好,你自此便是我李青衫的学生,我倒要让他们看看,我落尘子一脉,到底是何等风采。”然后一字一顿的对着周转说:“记住,你是我李青衫的学生,真正的落尘子一脉的人!”李青衫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的风采,让周转惶然之间依稀看到了当年李青莲的风范,还有先生自己在儒家祭酒时的威严。

    李青衫对周转摆摆手,道:“去书房,我有东西要给你。”周转在跟着先生去书房的路上,却在想着先生的那句“真正的落尘子一脉”的人,难道还有假的落尘子不成?



………【第六章 浑元剑经 厚土苍天】………

    周转随李青衫又到了昨天去过的书房中,里面的布置也是一如往常。李青衫坐在正对门的椅子上,看了一下周转,然后陷入了沉思。一手在桌子上轻叩。周转也不敢出声,恭敬的站在一旁。

    李青衫沉思了许久,然后起身,从书桌左侧,也就是昨天取《天下志》的集部第一个书架上方,取下一个剑匣,放在书桌上,剑匣外用紫金丹漆,正黄丝带,刻夔龙古纹,一看便觉得气势非凡,周转正细细观察着剑匣,还思考着这剑匣和地球上古中国的剑匣的异同。谁知李青衫轻拍一下桌面,剑匣便飞至半空,李青衫脚底轻微一动,转身,反手,抽剑,负剑,动作行云流水快如闪电。然后剑匣稳稳地落回书桌上。

    李青衫情绪略微有些浮动,感慨地说:“这把青莲剑,本以为就要随我终老一生,蒙尘万年了,谁想今日又再次出世。”周转不由自主的打量了一下李青衫背负的那把长剑,但周转很纳闷的想:我看那剑就像皇庙里那种随处可见的工艺品形的龙泉剑,只不过剑身略微厚一些,也没什么流光溢彩,剑吟轻鸣之类的特殊灵性,难道是传说中的返璞归真?不会吧,李白那么一个人居然还玩起返璞归真的调调了,光看那剑匣就不像,哦,忘了,他现在应该是我师祖,罪过罪过,失敬失敬。

    李青衫也未曾理会周转那怪异的眼神,淡淡的笑笑,捋了一下长长的白须,一派高人风范,然后说:“剑,会使吗?”周转迟疑了一下,犹豫的说:“学生不才,把玩过一阵。”李青衫也不多言,平静的将那把普普通通的青莲剑交给周转,“去门外,练练我看。”

    周转带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那把青莲剑,可顿时又大失所望,这居然真的就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剑,好像是随意从哪个铁匠铺里打出来的三尺青锋,而且刃锋上居然还有毛刺,这还没自己从宋叔那要来的上品龙泉剑好,尽管这剑貌似名气很大。但也就是心思转念一想的功夫,还是恭恭敬敬的对李青衫行了一礼。到门外的庭院去,负剑而立。

    周转调整了一下呼吸,收拾一下情绪,然后回忆起自己以前练得《浑元剑经》中的“清、净、定”三法,闭眼,观想脑顶泥丸穴,神清气爽,如水清月朗,风轻日暖。此为清,静,深吸一口气,直入肺腑,压到肚脐处,好似坐看一朵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定,将气息直入气海,稳稳不动,好若海底磐石,泰山之稳。浑身气息劲力凝而不散,精神高度集中,肌肉松弛而有力,坚若刚,柔如絮。

    周转正在这里闭目调整,却没看到门口李青衫大惊失色,但李青衫并没有出声,而是继续定定的看着周转。

    周转这几天连遭大变,本来心绪纷乱,但这样闭目一调整,反而进入到一种心平气和,无悲无喜的玄妙境界,真的体会到了《浑元剑经》中所说的周身上下,浑浑澄澄,无碍无停。

    闭目,脚底轻轻一个跨步,肩膀与脚同宽,劲力松而实,气息绵而长,左手结剑指,右手平提青莲剑,弓步前指而起势,以腰为轴,劲力勃发,气息凝实不乱,然后丁步向前轻轻点剑,好似谪仙落尘,没有丝毫的烟火气,顺势而为,正是三环套月,“心如明月澄澄静,直影泉中三环间。”蓦然,羚羊挂角般地收身独立,反手一刺,劲透剑尖,一声响亮的剑吟划破云霄,此时周转已经完全感觉不到外界的变化,如同古井无波,一切招式随心而发,周身恍然若混沌,唯我一点灵光,大魁星式。然后抱膝一曲,剑身轻点,出时缓慢无比,点时快如惊雷,轻盈如絮,勃发如刚,一动一静,阴阳相和,太极也,蜻蜓点水。“燕子轻剪三月芳,水光无心声琳琅。”扑步,平剑身而横扫,动作缓而轻,正似春燕抄水扑来,燕子抄水。…并步,剑身剑尖似一线,平平而出,劲力直透全剑,又是清脆的剑鸣,然后气敛于内,腰为轴,好似太极运转,周身气息圆润无缺,按剑还原,负剑而立,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一套行云流水,意境绝伦,气劲双全的杨氏五十六式太极剑便已然使出。站在庭院中,一身白色的练功服随风飘扬。

    周转慢慢地睁开眼睛,一双眼眸不再有以前的焦虑与不安,又重现了那种清亮如水,闲淡飘逸的风采。还未等他躬身向李青衫行礼。

    李青衫已然脚步略微踉跄的走过来。脸上的惊容无法掩饰,这个周转,这几天已然给了李青衫太多的震撼。李青衫口气很不平静,略带颤音地说:“你练过《浑元剑经》?”周转连忙说:“先生,学生只是以前偶尔接触过,兴趣使然练了一段时间。”李青衫明显不管周转的解释,抓住周转的手,周转才发现李青衫的手竟然是老茧密布,可上流的剑手不应该手是光洁如玉,才能保持对剑最好的控感吗?况且这个世界修为高深的人虽然还是有寿命之限,但精气旺盛,更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了。还未等周转多想。

    李青衫颤颤悠悠地问:“《浑元剑经》里的大部分内容你可曾记得?”周转被李青衫这种姿态感到不可思议,是什么能让这位一直淡雅好似出尘仙者,绝世鸿儒一般的老人如此惊讶,但周转还是恭敬的说道:“基本能背诵下来。”

    李青衫听到此言,犹若雷击,松手放开周转,呆立半晌,然后放声大笑,大喊:“天不绝我落尘子啊,天不绝我落尘子…”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