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西河风雨录 >

第72章

西河风雨录-第72章

小说: 西河风雨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感觉像蛇一样的爬上了脊背,让他几乎不能自己,如果不是身边全是人,说不定他会逃之夭夭。

    “曲营长,你可要给我们做主啊!”孙富仁的大老婆哭天喊地的说,她的叫声引来了一片哭声。

    曲营长这会儿冷静下来,他觉得整件事情都透着古怪。李威这样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立威,他大可不必这么麻烦,凭他们的手段,做出比这更让人震惊的事情不是不可以,但是为什么要选择他们做对手?如果是为了除掉孙富仁,他们不来的时候干掉他,岂不更省事?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曲营长脑袋想大了也实在想不明白。但是有一点他很明白,他们上当了,李威今天晚上根本就没有打算住在这,一切都是骗局,只是回去怎么向石冠中交代,这才是让他头疼的事。“诸位,不要哭了,人死不能复生,你们家里人先商量着,看看怎么把丧事办了,让老爷子入土为安。至于报仇的事,来日方长,咱们慢慢合计。”

    孙家的人也不傻,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曲营长这话明显是在推脱,就把目标转向了孙国仁,现在他就是一家之主,不找他找谁。但是孙国仁脑袋快有罗卜大了,一直在想着怎么躲过这场灾难,想着下一个被杀的会不会轮到他,哪有心思听他们哭诉,所以他们说了很多,他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对他来讲,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孙老爷子的灵堂搭了起来,不管孙家愿意不愿意,他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不管孙国仁愿意不愿意,作为孙家的长子,他都必须把丧事办好,把这个家支撑下去。可是在忙忙碌碌的迎来送往中,萦绕他脑海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哀悼、复仇,是那死亡的影子,它们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因为死亡离他太近了,恐惧一旦变成魔鬼,任何力量也无法驱赶它。

    “大少爷,你的信。”

    门房匆匆的走了过来,把信递到他的手中。孙国仁疑惑的接过信,慢慢的打开,脸色立刻变得煞白,像是沁透水的白纸,浑身颤栗不已,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信是李威写来的,让他立刻到土地庙,否则后果自负。这个李威,真是欺人太甚,老爷子尸骨未寒,他就找上门来,孙国仁真想把信撕了,然后去告诉皇军,最终他没有敢这样做,而是扔下了满屋的客人,按照李威指定的时间,来到了土地庙。

    李威让人把信送走心里并没有把握,为了预防意外,他把手下的弟兄们都分派出去,观察敌人可能来的方向,因为李威明白,他就这一点家底,不能让弟兄们被包饺子,而他身边只留下了白卫国。这一次李威赌得是心里,如果孙国仁不去报信,乖乖的前来接头,他就赢定了,就能在小野的眼皮底下安营扎寨,这对于他今后的行动太方便了,他会让小野寝食难安,当然,如果孙国仁去报信,他所有的努力就可能白费了,只能令想办法。

    孙国仁来了,当白卫国看见他的身影,喊出的声音都变了腔调,白卫国从一开始就不信李威的计策能够成功。在白卫国的思想里,杀父之仇大于天,对方的父亲死于你的刀下,怎么会和你合作?何况孙国仁也是铁杆汉奸。白卫国只是忘了,越是像孙国仁这种人就越怕死,越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李威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下赌注的。孙国仁的到来,让白卫国高悬着的心彻底落了地,他不激动才怪呢?

    李威冷冷的打量着孙国仁,足足有一分钟没有说话,他必须给对方施加压力,压得对方全都没了脾气,从心底里怕了,孙国仁才会乖乖就范。“孙国仁,你们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李队长,那都是老爷子的主意,怨不着我,你也知道,这个家老爷子说的算。你看老爷子一归天,我就来和你们合作了?”孙国仁哭丧着脸回答,两条腿哆嗦个不停,生怕李威把他和孙富仁一样处理。

    “你还算识时务。”李威冷笑的说,眼里布满了杀气。“你家老爷子以为有了鬼子做靠山,我就奈何不了你们,结果怎么样,院子里放着一个连的皇协军,我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不过是给你们递个动静。如果今天你不来,我就不会客气了,只好麻烦你家多预备几口棺材,反正你家人多,钱多,是不是?”李威连真带假的说。

    孙国仁那白皙的脸,本来已经成了剥了皮的白薯,听见这话就更白了,他可不认为李威是在吓唬他,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连忙表白说:“李队长,我不是我爹,你说什么我都照办。”

    “好,爽快,咱们就一言为定。你先把丧事办了,然后我们再谈合作的事。有一点你放心,除了用你家的地方,我不会要你家一分钱。”李威说,脸色放平和了,因为他知道,孙国仁再不敢捣乱了,从此孙家就成了他们避难的大本营。

    “谢谢李队长,我回去就安排。”

    孙国仁说完走了,看着孙国仁蹒跚的身影,李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当他们占有了孙家这个制高点,小野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现在他希望运河支队也站出来,那会减轻他们的压力,会让小野焦头烂额。可是运河支队在哪呢?肖鹏不再了,谭洁敢出头吗?

 ;。。。 ; ;
第六十六章,真假汉奸(1)
    一

    一部汉史,写尽了汉武大帝的雄风,文景之治的高德,对于开创西汉王朝的汉高祖刘邦则褒贬不一,这或许是因为他出身不佳,行为过多的像似市井无赖,为史家的得道高人所不齿。他又不能像西楚霸王那样堂堂正正,武艺超群,百战百胜,只有一败乌江,陷入绝境而绝不苟活偷生,这样的人当然是真男子。所以汉朝大儒院籍发出哀叹世无英雄,让刘邦这个无赖成就了霸业,这种只会读书的酸儒,永远也搞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刘邦如果只是个无赖,以张良为首的一大帮聪明人,怎么可能为他驱使。不错,刘邦和项羽作战几乎百战百败,但是刘邦放弃没有?投降没有?他那无数次被打散的士兵还是愿意跟着他,而刘邦会在一次次失败后崛起,永不言输,项羽只败了一次士兵就几乎逃光了,本人也自刎乌江,这样的“英雄”实在没有多少让人敬佩之处,和刘邦没有可比性,真正的英雄应该是百折不回的。

    库图佐夫是这样,蒙巴顿也是这样,最后失败的是拿破仑。李自成潼关南原一战只剩数十人,最后进入北京,推翻大明王朝。一支真正的军队,合格的领导人是打不垮的。

    松树岭的大败,连许放都认为,经过飞虎山和松树岭的两次打击,谭洁再也站不起来了,在这两次的较量中,她都是亲历者。不但运河支队遭到重创,先后两任队长也一个牺牲了,一个失踪了,肖鹏至今音信全无,运河支队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如果说飞虎山的失败,主要责任不在谭洁,是因为林强的固执和判断失误,那么松树岭的失利谭洁必须要负主要责任。特委如果追求责任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松树岭战败的事实证明,在战争这个舞台上,谭洁不能胜任一个地区的领导工作,这样的打击落在谁的身上,灰退、消极都是正常的。所以在这二十多天里,谭洁除了蹲在地洞里,帮卫生员换换药,基本上没有走出地洞,支队中并没有人指责她,也没有人认为不正常。

    目前最让大家难过的是电台坏了,特委又搬了家,一直联系不上,没有上级的指示,他们就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两次大败让大家认识到,战争是不讲情面的,不会因为你是正义的,老天爷就会帮忙,它是实力的较量。林强够强悍了,不也败在小野手里,他可是征战多年的老八路,有什么理由要求谭洁这个女子就一定比小野强呢?战士们带着宽容、理解,不再给谭洁增加压力,有麻烦事不和她说,都去找许放,不想为她增加负担。许放这个救火队员,每次支队处于危难,就会主动挑起全部重担,无怨无悔,这一次同样表现出色,承担了应该谭洁承担的全部烦恼,大家就是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度过了难熬的一天天。

    这天晚上的月光特别好,清冷的月辉把全部光洁洒在蜿蜒起伏的山峦上,沉睡的乡村像是劳累了一天的美人,披着银纱进入了酣睡之中。多日来一直沉默无语的谭洁像是睡醒了似的,把在一旁借着油灯看书的许放叫了过来,提议出去走走。

    许放本来暗淡的目光听见这样的话,像是干柴遇到了火星,迅速地亮了起来,这些天,他一直为谭洁的情绪消沉而不安。虽然运河支队躲在地洞里,但是并没有和外界隔绝,许放把田亮放了出去,田亮不时的会把外面的消息送进来,只是好消息不多,负面消息太多,许放并没有去烦恼谭洁。此刻就看出了许放是个真正的男人,所有的不好消息都被他默默得没收了,独自承担那份压力,不想让这些消息刺激谭洁,他怕那样一来,谭洁的情绪更不容易恢复,支队的工作暂时是他一个人在做。如今谭洁提出去外面走走,他立刻有了说不出的高兴,二话没说放下书本就和谭洁走出了地洞。

    两个人离开了药王庙外的山洞,沿着布满杂草的小路,信步走到了山岗上。夜虽然是漆黑的,但是远处有星光,浩渺的光晕像是画家笔下的素描,无穷的意境在揭示着什么,许放他们在这里伫立,似乎宇宙的一切尽收眼底。

    谭洁贪婪得呼吸着清凉的晚风,灰暗的眼睛里有了晶莹的东西在闪烁,胖胖得小手不时的梳理着被山风弄乱的刘海。

    “许主任,你喜欢图画么?”半天之后,谭洁发出了轻语。

    许放听见这话微微愣了片刻,一时没有回话,因为许放不知道此时此刻,谭洁为什么会有此雅兴,居然提到了绘画。他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进学堂,认得的字都是在部队学的,因此没有机会接触绘画,当然就谈不上喜欢。刚才在地洞里,他在看清朝后期无名氏写得汉高祖传记,高雅晦涩的文学作品他看得不大明白,勉勉强强属于看人物传记的水平。至于欣赏美术,陶冶音乐对他来说,那就太奢侈了,想都没有想过。

    “我不懂画画,也没有这样的细胞。你应该知道,不是参加了革命,我现在可能还是个文盲。”

    谭洁听懂了许放话里的悲凉,不免有些黯然神伤。刚才她的思绪飞到了缥缈的宇宙里,在空旷天际那微光中,眼前突然出现了浓墨重彩的水墨丹青,这让她想起了很多往事。记得穆雨宽第一次启发她走近革命,就是给她看一幅画,那是穆雨宽自己画得山水画,上面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生机。在艳阳高照下,山山水水俊美之极,而古寺佛塔就掩映在丛林里,仿佛蓬莱仙境,她当时惊呆了,因为她没有想到教国文的穆老师还是妙手丹青。但是令她更没有想到的是穆雨宽对她说,这样好的河山,日本侵略者要把它据为己有,问她有什么想法。当时她的心弦就被拨动了,一股爱国豪情油然升起。祖国的河山这样俊美,岂容侵略者随意践踏,从此她就走进了革命阵营。

    现在,天空中的“水墨丹青”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给她那沉郁的心灵里投下了巨石。她在心里一遍遍的呼唤自己:不能消沉,不能堕落。林强不在了,肖鹏不是来了,肖鹏不在了,还有许放,还有她谭洁,还有很多同志,革命并没有结束,只要日本鬼子一天没有滚出中国,革命就要进行下去。

    “这些天你受苦了,承担了支队的全部工作。”说完这句话谭洁带头坐下了,话中带着歉意,语意是真诚的。她的确是从内心中感谢许放,这是一个从不争名争利的助手,只知道默默的工作,这样的干部多难得啊!

    “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许放回答说,随手折了一支草叶,在手里揉搓着。

    谭洁虽然看不清许放的表情,却能感觉到他的内心比较激动。

    “不要瞒我,和我说说外面的真实情况。”

    “情况很糟,鬼子在许多村子里建起了维持会,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子建起了民团,筑碉堡、修公路的工程已经开始。”许放说话的口气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决定对谭洁说出全部实情。看见谭洁对他的话没有表态,决定继续说下去。“最糟糕的是,鬼子对抗属的加税开始实施,这是逼着群众脱离我们,让更多的人不敢靠近我们,从根子上割断我们和群众的联系,让我们渴死,枯死。”许放后面的话放低声音说,看得出来,他在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