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绛玉珠 >

第85章

绛玉珠-第85章

小说: 绛玉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皇帝想得多,没法子,全天下就这么一个位置,所有的危险都需小心排除。

    又不只这一个皇帝想得多,古往今来谁见过活神仙了,死神仙倒是一堆堆。

    而英莲,成了一个活得“准仙人”,你说,皇帝能怎么办?

    只能供起来!

    供得高高的~

    于是甄英莲成了善慈仙姑,远离红尘,远离人世,远离皇帝陛下统治下的万民。

    只待她自个儿修成仙道,又或者,她成仙的爹爹大人来接她。反正,最多不过百年……

    黛玉想到这里重重地叹了口气:英莲,咱们都是等着爹爹接咱们回家的可怜闺女~

    哎,当初她还想着似宝玉这等含玉而生的异象都平平安安长这么大,没被人当妖孽灭了,还以为这个世道对仙佛修真什么的比较宽容呢,谁知道……

    嗯,谁知道呢,真要论起来,宝玉以后的日子可够悲惨的,未必没有皇家容不下他这块仙玉的缘故在里面……

    好罢,为着这两家消息的缘故,宝黛两个在贾府上下一片喜庆之时均是怏怏地不大介意。宝玉也就罢了,那升妃位的是他亲姐姐,他能有什么不高兴的,不过是又发了痴罢了,而黛玉却无这等运气,那日预言到喜事的话没人说,却将后面问的关于贾政入东宫的话拿来传笑,又传那日老爷能为皇上向东宫太子传话,不仅得皇上的器重,更受太子的礼敬的话。有那大胆的,更是预言贾府里不仅大姑娘能封妃,只怕过不得两日老爷也升官在即了。

    黛玉不用想也知道这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却将她笑得打跌。皇上给传话给太子用得着政老爷这位从五品的员外郎么,这话说得可真没常识。且贾政老爷若真受皇上器重,怎会到如今官位还是一个员外郎,还一当近十年。皇上大封后宫之时,多少后宫家眷都在宫里,你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往东宫跑,是要明着告诉众人你是太子党么?可惜如今皇上春秋正盛,还有精力封妃进嫔呢,你倒早早投了太子,是想扶持太子篡位么。他的这番行为真真愚蠢之极,却居然有更蠢的人为他欢呼喝采。真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只是这事不同后宅小事,黛玉现下总住在贾府,若是父亲来接之前贾家出了什么事,她再是分辩得清也要受些牵连,是以她寻了个机会与贾母细细说了半晌。却由贾母出面刹住了这个“泡沫”吉言。

    贾母的政治觉悟到底不同,兼事关自个儿的儿子,且又在这风口浪尖上,她老人家亲自出手,却将府里好话说的最得意的几个婆子媳妇打的打,卖的卖,硬生生将贾府一众下人的盲目高歌的气势打压下去一大半。另一小半么,却由贾政在被母亲训斥后,将王夫人院里几个婆子发作了出去,王夫人大疼,纵是新得了“宜人”的诰命也没能让她缓过劲来。

    贾府众人终于不再象个暴发户般地发傻,在主子的严加管束下,本想装装深沉装装气质地过个低调年。谁知皇帝就没安好心啊,不过十几日,那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省亲议案”,在年前居然就准了,这一下贾府里连主子都喜不自胜,奴才们就更乐翻了天,还管什么低调什么深沉,只恨不能告之天下,他们贾府有个德妃可回府省亲了。至于旨中“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的要求,哈哈哈哈,这有什么难的,银子是拿来做什么的,不就是用来堆面子的么……

    黛玉再不多劝,只冷眼旁观着贾府的狂欢,心中能想出来的,只是唐太宗那句名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也对,那也是一位皇帝呢,果然古今皇帝一样奸啊……

    黛玉如今在意的,除了父亲,也就是外祖母贾母的身子了,在贾府里这些年,黛玉是早看出来了,若是在父亲来接自个儿之前外祖母有个好歹……这贾府可就更没法呆了。黛玉这一危机感在元春封妃后日盛。是以,那养玉的水除给父亲做药外,素日做点心熬汤煮粥时,也给贾母渐渐用了起来,虽说只有排毒之效,但管人生百病不就是为着身体内有毒排不出去么。

    于是这个年贾府众人过得喜庆无比,主子接得贴子是往年的一倍有余,新得浩命的王宜人陪着邢夫人应酬的权贵也高了一级,凤姐又需多多备了礼单出来,奴才们穿来过去忙得也高兴:有得忙才有红包,收礼收得手抽筋也是一个快乐呀。

    只有宝玉这些时日得不着什么好消息,自打他姐姐封了妃,父亲贾政各处都需应付着,哪里还有空理他的书,他倒也跟着家中姐妹乐了几日,偏好好地想起秦钟来,先也遣人打听了数回,只说他家老爷子打得狠了,如今虽起得床,却仍不利行走。那去的小厮也是个多嘴的,又将秦钟家里还养了个尼姑当作奇谈说与宝玉听,宝玉哭笑不得,只当他即养得尼姑,伤自是无碍的,想是有佳人相伴,懒得理自个儿也是有的,倒只得搁开了手,谁知年还未过完,就接到他家老苍头报信,说是他家相公已不中用了,求宝玉去见最后一面。

    宝玉闻此噩耗大惊,只此等年节之中,哪里敢将此等事告之贾母,少不得另编了个由头更衣出了门,一路催着快马加鞭往秦家见秦钟最后一面。只秦钟一死,宝玉痛哭不已,归时犹是凄恻哀痛。哪里还藏得住,只得同贾母说是在府门口遇到了秦府报丧的下人。贾母听了也感叹了一回,又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备奠仪,却只是不许宝玉上门。宝玉无法,痴痴望着奶兄李贵出了门,只得同黛玉哭诉了几日,以解胸中愁闷。

    宝玉这回将秦钟就是夸成了朵花,黛玉也没有反驳他,只管泡了茶来与他同饮。倒不是她圣母,不过是人死为大。黛玉只是奇怪:在那神仙地界里,他姐姐可卿被假作警幻之妹与宝玉初试**,且极可能正是为此伤了魂魄,方芳魂早逝。如今弟弟与宝玉上演了一回**恋情后,也是一死了之——这秦氏姐弟俩投这一回胎莫非就是为了各自与宝玉“金风玉露一相逢”么?这就是警幻要宝玉体验的情么?若真如此,宝玉为何下凡,她自个儿又为何下凡?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

    出处:“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 ;英雄之道 ;先狂后亡 ;凡人之心 ;先亡后狂 ;我自狂之 ;奈何我亡”这句话是唐太宗说,针对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经常南下侵犯,唐太宗决心消灭突厥,说了这句话(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想要它灭亡,一定要先让他骄傲自满。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宝给突厥,助长其骄傲的气势。

    西方有一句相近的谚语,出现在果戈理的戏剧里出现中:“上帝要灭亡他;必定让他先发狂!” ;原话:“上帝要让一个人疯狂;一定会先夺走他的理智”来自

    2、本文原著对应处:

    第十六回中:

    1)薛蟠纳妾:正说着,【甲戌双行夹批:又用断法方妙。盖此等文断不可无,亦不可太多。】只听外间有人说话,凤姐便问:“是谁?”平儿进来回道:“姨太太打发了香菱妹子来问我一句话,我已经说了,打发他回去了。”贾琏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见姨妈去,不防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子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庚辰侧批:酒色之徒。】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唤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甲戌双行夹批:垂涎如见,试问兄宁有不玷平儿乎?脂砚。】凤姐道:“嗳!【庚辰侧批:如闻。】往苏杭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些世面了,【甲戌侧批:这“世面”二字,单指女色也。】还是这样眼馋肚饱的。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去拿平儿换了他来如何?【甲戌侧批:奇谈,是阿凤口中方有此等语句。】【甲戌眉批:用平儿口头谎言,写补菱卿一项实事,并无一丝痕迹,而有作者有多少机括。】那薛老大【甲戌侧批:又一样称呼,各得神理。】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甲戌侧批:补前文之未到,且并将香菱身分写出。脂砚。】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甲戌双行夹批:何曾不是主子姑娘?盖卿不知来历也,作者必用阿凤一赞,方知莲卿尊重不虚。】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甲戌双行夹批:一段纳宠之文,偏于阿风口中补出,亦奸猾幻妙之至!】一语未了,二门上的小厮传报:“老爷在大书房等二爷呢。”贾琏听了,忙忙整衣出去。

    2)秦钟之死:且说宝玉近因家中有这等大事,贾政不来问他的书,【庚辰侧批:一笔不漏。】心中是件畅事;无奈秦钟之病日重一日,也着实悬心,不能乐业。【甲戌侧批:“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世上人个个如此,又非此情钟意切。】【甲戌眉批: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这日一早起来才梳洗毕,意欲回了贾母去望候秦钟,忽见茗烟在二门照壁前探头缩脑,宝玉忙出来问他:“作什么?”茗烟道:“秦相公不中用了!”【甲戌侧批:从茗烟口中写出,省却多少闲文。】宝玉听说,吓了一跳,忙问道:“我昨儿才瞧了他来,【庚辰侧批:点常去。】还明明白白,怎么就不中用了?”茗烟道:“我也不知道,才刚是他家的老头子来特告诉我的。”宝玉听了,忙转身回明贾母。贾母吩咐:“好生派妥当人跟去,到那里尽一尽同窗之情就回来,不许多耽搁了。”宝玉听了,忙忙的更衣出来,车犹未备,【甲戌侧批:顿一笔方不板。】急的满厅乱转。一时催促的车到,忙上了车,李贵、茗烟等跟随。来至秦钟门首,悄无一人,【甲戌侧批:目睹萧条景况。】遂蜂拥至内室,唬的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并几个弟兄都藏之不迭。【甲戌侧批:妙!这婶母兄弟是特来等分绝户家私的,不表可知。】

    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多时矣。【甲戌侧批:余亦欲哭。】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李贵忙劝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头不受用,【庚辰侧批:李贵亦能道此等语。】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散些。哥儿如此,岂不反添了他的病。”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道:“宝玉来了。”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甲戌侧批:看至此一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后面数语,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谈愚论设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见之奇文奇笔。】【庚辰眉批:《石头记》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经之谈,间亦有之,是作者故意游戏之笔,聊以破色取笑,非如别书认真说鬼话也。】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甲戌侧批:扯淡之极,令人发一大笑。余请诸公莫笑,且请再思。】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甲戌双行夹批:更属可笑,更可痛哭。】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甲戌双行夹批:忽从死人心中补出活人原由,更奇更奇。】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庚辰眉批:可想鬼不读书,信矣哉!】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庚辰侧批:写杀了。】有许多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甲戌双行夹批:如闻其声,试问谁曾见都判来,观此则又见一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