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穿越聊斋之后 >

第6章

穿越聊斋之后-第6章

小说: 穿越聊斋之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张轩朝老道消失的地方拜了拜,算是感谢,便转身绕去了前门。
第十章 魏府
  走在路上,张轩仍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和老道士的短暂相遇也许只不过是一面之缘罢了,但却几乎改变了张轩的一生。



  而老道最后那段话也让自己明白,原本,老道只是想给自己一点好处打发罢了。至于后来为什么又又是点化又是赠书的,肯定和老道说的‘机敏’没有半点关系,很可能跟最后那句‘命格迥异’有关!



  “但自己为什么会命格迥异呢?难道和自己穿越有关?”



  抬头向天望去,开通了望气术之后,张轩总能感受到天空之上带给自己的隐隐威压,仿佛孤身置身于荒山野岭之中一般,四周都有一种浓重的危机感扑面而来。



  通过这件事,张轩也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简单,漫天神佛有没有不知道,但修仙者和妖魔鬼怪肯定有。这让张轩心中有股紧迫感,不自觉的便握紧了手中的小册子。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魏府的正门前,周围五米高的院墙已经够高的了,但和这八米高的府门比起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朱漆的包铁大门,加上门前三米高,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就算此时张轩没有运起望气术,仍然能感觉到一股威严与贵气迎面压来,不自觉的便恭谨了三分。



  这正是自己刚刚看到的青气升腾的宅院。



  张轩看着紧闭的大门,有些手足无措,“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上前敲门?”



  正在这时,大门旁的小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走出来一个明目皓齿,身穿明黄衣饰,梳着丫鬟髻的少女。少女约么十四五岁,手上挎着一个花篮,应该是要上街采买。



  看到张轩站在门前踌躇的样子,少女细细的打量了张轩一番,“噗哧”一声,掩嘴轻笑道:“你那书生,站在正门前干什么,那是你能进去的吗?你也是来抄书的吧!跟我进来,我领你过去,我们老爷最喜欢帮助你们这些贫寒的年轻学子了!”



  张轩面露讪笑,确实,像这种高门府第的正门,一般只有主人出门或者迎接贵客的时候才会打开,现在的自己还真不够格。也许只有等到自己中了进士的时候,才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能吧,当然,也只是可能而已!



  不过这位少女的出现,却也解了自己的囧境,张轩暗自松了口气。又听到她愿意带自己过去,更是省了自己麻烦,于是拱手谢道:“如此,就多谢姑娘了。”



  “嘻嘻,我只是个丫鬟而已,可不是什么姑娘。进来吧,可要跟紧了,不要迷了路。”少女率先走了进去,张轩连忙跟上。



  少女很是活泼,一路上叽叽喳喳地和张轩说个不停,而张轩也从她的口中了解到魏府的很多信息。



  说到这个魏府,可是很不简单。



  其先祖乃是当年大雍太祖乾无咎身边的谋士魏征,没错,就叫魏征,当时张轩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一愣,然后摇头失笑,不过是同名的巧合罢了!



  那时候魏城还不叫魏城,而是因为周围山上石头多而叫石城。



  石城周边山石很多,因此城墙筑的是又高又结实,太祖打下魏城的时候,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在城下之后,太祖有感,领着一班文武登上城头,眺望远山和渭水,正想发几句感慨的时候,却不想竟有敌兵诈死在死尸中,乘众人不备,一箭射向太祖,幸而被站在太祖旁边的魏府先祖魏征给挡了,这才有现在大雍王朝四百年的天下。



  虽然那名敌兵紧接着就被乱刀砍死,但魏府先祖却也因中箭摔下城头而亡。



  太祖当场痛哭,悲呼:“吾失子房矣!”之后在众人的劝解下才收拾好仪态,并指着石城道:“从此此为魏城!”



  后来太祖登基之时,大赏天下,也没有忘了魏家,先是追封其先祖魏征为魏国公,赦封渭水河伯,为福清正神,庇佑后代。



  其嫡长子被封为开国县侯,世袭罔替,封地魏县。并赐丹书铁劵,除谋反大罪,皆可免死。



  而魏家后人也颇为争气,每隔几代都有进士出现,又因为其祖之功,而简在帝心,香火传承四百年,成就了当世一流的世家豪门,可谓底蕴深厚。



  现在魏府的主人魏公,乃是天启十年的进士,曾做过扬州学政,现在赋闲在家。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是一州主管学事的主官,正三品。掌管一州教育、科举、功名。可谓封疆大吏。



  作为曾经的学政,自然关心教育和科举,虽然现在致仕在家,却对年轻而又家境贫寒的读书人颇为照顾。发出话来,整个魏县,只要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家境贫寒的学子,都可以到魏府来抄书挣些米钱,以资学业。



  少女刚刚出门的时候看到张轩在门口徘徊,以为他也是听到消息来抄书的,却也正好歪打正着。



  随着少女七拐八拐,走的张轩头都有点晕了,仍然没到。刚刚少女让他跟紧了别迷路,他还不以为意,现在发现还真没有开玩笑,这魏府还真大!



  又过了有一刻钟,少女在一扇房门前停下,道;“好了,到了。里面是刘叔,抄书就是他负责管理的,你放心,刘叔人很好的!”



  “多谢姑娘,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嘻嘻!你这人这有趣,说话文绉绉的,说了我不是姑娘,我的名字嘛,你猜?”



  “额”,猜,猜你妹啊猜!张轩一脸郁闷。还有,自己说话很文绉吗,古代人说话不都这样吗?



  “噗哧!好了,不逗你了,跟我进来吧!”说着敲了敲房门,“刘叔,又有人来抄书了,我给你带过来了。”也不等里面回话就推门进去了,张轩也只好跟着。



  “刘叔,人我给你带过来了,我还要去给小姐买东西呢,先走了!”张轩只感觉一阵香风从鼻尖飘过,少女已经从房门出去了。



  “这个雯儿,总是这么风风火火!”原来她叫雯儿,不错的名字。



  张轩这才看见中间的书桌后坐着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男子,丰神俊朗,留着胡须,两侧嘴角有着一道法令纹,使他看起来慈祥中透着威严。身上穿着青色儒衫,没想到这个管事还有功名在身,不是举人,至少也是个秀才。



  张轩立马拱手拜道:“学生张轩张文博拜见刘大人。”



  (作者语:看来在标题上求票用处不大啊!三天了,至今才13的收藏,1的推荐,推荐还是网站给的,呜呜呜!



  既然如此,那书生就厚着脸皮在章节末求收藏,求推荐了!如果各位大大看着还行就投我一票吧!有惊喜的哦!



  详情请看作品相关的“关于加更”!谢谢!)
第十一章 第一笔收入
  看着身材欣长,五官清秀的张轩,十五六岁的年龄,有礼有节,态度恭谨却不谦卑,颇有一番镇定自若的气度。刘管事不禁暗暗点头。



  其实,魏府招人抄书,并不是真的需要人抄书,而是以抄书为名,行资助学子之事罢了。



  而且人家也不是什么样的都收的,要那种有潜力的才行,不然为什么要规定三十岁以下呢?



  那些过了三十岁还没能考取功名的读书人,那就是科举已经基本无望了,就算有像范进一样六十岁考了个举人的,又能有什么用?



  魏府虽然是资助年轻贫寒学子的学业,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投资。



  至于说,有人获得资助高中后却不再答理魏府,让这种投资打了水漂。那更是扯淡,魏府是什么人家?就算是进士能不能进人家的正门还得看人家心情呢。



  所以,就算有人高中,那也会上赶着抱人家大腿。人家根本就不担心会资助了一个白眼狼。这样,魏府就可以借着资助这个情分汇聚好大一片人脉。



  “嗯,不知公子家住哪里,家中有什么人,又为什么来我魏府抄书呢?”



  张轩一一作答,待知道张轩今年十六岁,因为一场大病而家贫,出来抄书是为了奉养老母,更是已经通过了县试、府试,秋天就要参加院试考取功名了。刘管事心下更是满意。



  十六岁就能参加院试说明年轻有潜力,能出来赚钱奉养母亲说明孝顺,而孝道之人人品肯定也不差,魏府虽然不忌惮白眼狼,但人品好在哪都是受欢迎的。



  于是刘管事温和地说道:“你为人孝顺,读书也用功,这很好,魏公很喜欢你们这样的读书人,从明天开始你就可以来府中抄书了,工作时间是上午辰时到下午申时,中午可以休息半个时辰,午饭在府里吃,逢十假一。至于报酬,每月一两纹银,米三十斗,肉十斤,你看如何?”



  辰时到申时,一共四个时辰,也就是八个小时,中午休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还管午饭。逢十假一,就是每十天休息一天,一个月就是三天的假期。



  这样的作息时间,和现代的大公司都有的一比了,抄书的工作更是轻松简单。



  待遇方面,一两纹银,现在也值八百文钱,米三十斗,一斗五斤,一斤四文钱,就是六百文,肉十斤,一斤二十文,共两百文。一个月一千六百文的工钱,工作又体面又轻松。比辛辛苦苦写字摆摊,一个月赚个六七百文钱要好上太多了。又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于是张轩拜谢道:“工作轻松,报酬丰厚,学生哪有不答应之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刘大人才好!”



  刘管事摆摆手:“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用心做事,好好读书,若将来能够金榜题名,那就是对魏公最好的报答。我先让人领你熟悉一下府中,并把这个月的薪酬领了。”说着拉响了旁边的铃绳。



  很快,一个仆从打扮的青年走了进来,躬身对张轩施礼道:“公子与我走吧。”



  张轩拱手与刘管事告辞后便与青年一起离开。



  通过交谈,张轩知道了青年名叫赵三,是魏府收养的孤儿,从小在魏府长大,现在是二等家丁。



  “公子,我先带您到工作的藏书阁看看,再去领您的薪酬,如何?”



  “如此甚好!”



  藏书阁共有三层,进了里面,张轩发现第一层的面积很大,大概有百二十平,一半放着十二排摆满书籍的书架,一半放着十几张桌椅,上面摆好了纸墨笔砚等抄书的工具。



  其中有一半桌椅上已经有人正在工作了,看到仆役领着张轩进来,知道是新来的同事,纷纷起来见礼,张轩也一一回礼。



  短暂的攀谈后,张轩知道这五六个人也都是魏县家中贫寒的学子,都很年轻。



  一番寒暄后,张轩告辞离开,与赵三前去帐房那里领了米肉钱粮。



  跟着赵三出府后,张轩看着百多斤的东西,自己这个瘦弱的体格肯定是搬不动的,不得不雇了辆小车。



  走到半路,想起自己的书篓还在集市上呢,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拿走了。于是又转道去了城隍庙。



  还好,来到城隍面前,张轩看到自己的书篓正放在之前那个老学究摆摊的桌子边上,应该是他给自己收起来了。



  于是上前道谢道:“学生张轩多谢老先生了。”



  说着从后面的小车中拿出一刀肉,递给中年人以示谢意。老学究推迟不过只好接过,只是惊奇张轩刚刚出去一会儿,怎么就带回来一车的米肉?



  待知道张轩得了魏府抄书的差事,周围七八个写字的都围了过来,酸溜溜的道了几句恭喜的话,羡慕的不行。他们也知道这个消息,只是奈何自己年龄太大,生不逢时啊!



  张轩背起自己的书篓,便朝家里走去,到了家门口又是好一阵热闹。张母听到门口的喧闹出来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带着一车的米粮回来了,连忙问怎么回事。



  “娘,我看您整日操劳,忠叔和宝儿也整日忙的不见人影。今天孩儿上街听人说魏府在招人抄书,就去试了试,没想到就成了,这是这个月的薪酬。”张轩指着那车米肉道,然后又把袖子中的纹银并十几文钱递给了母亲。



  周围的来看热闹的邻居听说张轩在魏府谋了个抄书的差事,都羡慕的围着母子俩说着道喜的话,可见魏府在魏县人心中的地位,就算是一份普通的差事都很受人尊敬。



  母亲李氏却有些难过的道:“想我张家也是书香门第,现在竟然沦落到靠轩儿你出去做事养家,真是苦了你了!”



  “娘,您快别这么说,如果没有您含辛茹苦,日夜纺织操劳,倾尽家财为孩儿治病,哪有孩儿的今天!况且,魏府的书很多,孩儿在那里边抄书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