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皇冠家族 >

第61章

皇冠家族-第61章

小说: 皇冠家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邓公对于此事也没多在意,苏睿猜想恐怕他早就已经叫人去调查他的身份了,毕竟在这种问题上,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可以参与进来的,伊利莎白女王如此信任一个美籍华人,不让人奇怪才怪。

    明白这点的苏睿也是乐见得他去调查,毕竟他始终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的,苏氏家族继承人身份这点应该够了。

    当然,出席这个会议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陪同出席的一些中英高级官员。

    “对于香港问题,在我上次和撒切尔夫人谈时就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也很高兴我们双方能在这个问题上能达成共识,2年前我去广东、福建视察的时候,也再次强调了我们对待香港的态度,”邓公轻轻笑着,不是比划着动作,对一边的撒切尔夫人道,“‘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同样它也不仅仅适用于香港,其他地方也可以,只要能将大的方向与具体实际结合,那就管用。”

    “嗯,”伊利莎白女王认真聆听苏睿的翻译,不时点着头,见邓公说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仔细想了想道,“对于贵国能想出这样一个方法,我是深表钦佩的,但是,我想知道的是,同时也是我的子民关心的是贵国能不能做到真正放任香港经济发展,保证其自由港地位,您知道的,在香港的英国公民并不少,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常年聚居在香港,迁走并不可能,所以,能不能保证他们的财富和基本生活的方式不改变,这是他们关心的,也是港英政府关心的,更是我们英国政府关心的。”

    “这点女王不必担心,中国政府对外承诺保证香港的自由港地位,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不改变那是一定的,但是,”邓公说道这里,微微一顿,话音一转,“这在时间上有限制的,毕竟社会是在发展的,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什么改变,我们不能保证,所以,不改变只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从当前形势看,50年不变很有必要。”

    “嗯,”英国女王微微点头示意,“我相信您在之前与撒切尔夫人的面谈中已经就这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哈哈哈,”邓公微微一笑。

    接着两人又商讨了一些其他的事,邓公向伊利莎白女王介绍了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事情,并希望英国人能大力来华投资,获得女王支持。

    然后两人就双方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不知道女王陛下怎么看待上次的中东军售风波?”邓公不着声色地看着伊利莎白,‘随意’地问道。

    “呵呵,”伊利莎白微微摇了摇头,笑道,“这件事还能怎么看待,只是一件普通的军售罢了。”

    “女王陛下难道就这样敷衍我吗?”邓公直言不讳地暗示道,“我可是听说美国人对此好像有点不满啊。”

    “呵呵,”伊利莎白脸色一变,干笑了声,她不喜欢别人暗示英国是美国人的小弟,尽管事实是这样,但也不愿意承认,于是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道,“英国是英国,美国是美国,对于英国的合法利益,我们不用在乎任何人的脸色,相信这点也是撒切尔夫人的意思。”

    邓公一听,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这句话,中国于世隔绝了太久,对西方了解得太少了,很多消息,要么是大使馆那边从那些国家的政府表现或是媒体报道上推测出来,要么是一些外国华人帮忙得到的,要么是那些国家的**提供的消息,但是这些毕竟不是官方意思,对西方各国的整体了解,关系情况还不是很清楚。

    尽管之前,他就推测得出,英国与美国关系虽然紧密,但是也没紧密到一定程度,双方之间绝对存在巨大代沟,但却从来没有从双方领导人那获取明确的态度。

    现在看来,伊利莎白已经不介意别人知道英国的态度了,那么表示,英国已经做好了选择,而且,最终结果是,他们选择了欧洲,脱美返欧。

    融入欧洲是撒切尔的选择,那么意味着罗斯柴尔德家族选择了欧洲,那为什么那个家族会选择欧洲呢?邓公疑惑了。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其实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没有任何意见的,毕竟英国需要选择一方,这是必要的,但是,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可以说是它的敌人,因此,那一边去都不会是合适的选择。

    但是,保持中立又不可能,现在欧洲各国合作趋势越来越大,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欧共体的一员,他们也从欧洲获取了很大利益,同时,他们据欧洲太近了,考虑到便捷、成本的因素,未来很多东西需要从欧洲大陆进口。

    而且,相比于美国那边,显然对他们来说,欧洲的金融没英国本土发达,在经济上,英国也是有一定优势的,不像美国那边,一旦英国插手,华尔街就会时刻盯着它。

    所以,综合以上判断,罗斯柴尔德家族最终还是选择了欧洲,当然,前提是,在未来欧盟成立上,他需要得到来自法国、德国背后那些那家族的保证与协议,它需要保证它未来在欧洲的利益不被侵蚀。

    一边苏睿看到伊利莎白女王这么容易就表态了,面上也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刚才的邓公的话刺激到她了,于是心中悄悄腹议道,‘贵族啊,果然还是一个爱面子的阶级’。

    想到这,他又不由高看了一边一脸淡然的邓公,暗道,‘果然不愧是邓公,世纪伟人名不虚传啊’。

    苏睿眨了下眼,看了一眼脸色缓和的伊利莎白,提醒道,“女王陛下,您不是有什么东西要归还中国政府吗?”

    “嗯,对,”伊利莎白对着苏睿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对邓公道,“我有一些东西想要归还中国政府,这些都是一些皇室以前得到的来自贵国的文物,我相信,这也是贵国需要的,我也希望能通过这些东西的归还,表明我们英国政府对待历史的立场。”

    “哦?”邓公稍稍一惊讶,然后便想到了那些曾经英法两国从中国抢走的文物,然后,对着女王感谢道,“我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感谢,历史是不容置疑的,也相信两国能从历史中吸取到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这场简短的会议在两人亲切友好的交谈中结束了,期间,邓公也更是高看了苏睿一眼,因为,他发现虽然眼前这个男孩并没说多少话,但是至始至终,他都好像听了进去,这对一个仅仅10多岁的男孩来说,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更让他惊讶的是,他注意到英国女王的眼神总是瞟向他,好像特别在意他的态度,但是,很遗憾,苏睿并没有其他的表现。

    当然,也正是这样,邓公更加关注这个男孩的身份,心中暗暗猜测,恐怕他的身份并不比皇室低多少,世界上,华人地位较高的也就那么几个家族,那他会是哪个家族的呢?

    ‘苏文,东南亚苏家’,邓公心中浮现出这样一个名字,顿时眼前一亮,但随即又闪过一丝疑惑。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八达岭】………

    第一百一十一章八达岭

    谈完话后,苏睿也带着两个小丫头和柏修斯一行出去转悠了,他可不想一直和那些人呆在一起,他还喜欢自己找地方玩。

    虽然他知道可能在今天中国政府就会组织、带领他们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但是,和那群人游玩,想想都无趣。

    苏睿一行自然先是去了长安街,参观了一下附近的著名的博物馆,然后,故宫、颐和园,最后,下午到了八达岭长城。

    这里才是他的目的地,来了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他也来这看看,顺便带身边的这几位中国盲来见识见识中华民族的伟大结晶。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自明朝以来就是北京的天然门户,历史上长期作为京都要塞。

    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楼台,居高临下看着蜿蜒逶迤,直达远际的连绵长城,再看看长城下一直连延到天地相交之处的绿荫,苏睿心中不由荡起了万丈豪情,这一刻他突然感受到了当年**主席登上这里,作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场景。

    苏睿看着远空,体会着来自长城酝酿着的历史沉淀,无尽的豪气直冲霄汉,他忍不住想要高声疾呼,“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看着苏睿神采飞扬地在高台上登高望远,两个小丫头有点莫名奇妙,当苏睿看着她们的眼神时,轻声一笑,他知道,没有中国历史文化熏陶的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孕育在无形中的神韵,这是中国独有的东西。

    “咻咻······”远方,一声长鸣而过,苏睿知道那是鹰叫声,顺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远方一个小黑点正快速地冲向天际,消失在漫漫长空中,看着无尽天空,远方大地,苏睿心生触动,不由张开双臂,闭上双眼,感受起自然来了,很久了他再也没有感受到如此轻松了。

    而一边的两个小女孩,见苏睿这样了,也都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张开双臂,微闭着眼睛,享受起这难得的放松。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下面的长城上传了上来,声音虽然不大,但飘飘如絮,进了在场人的耳中,“事如浮云,愁从心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睿睁开眼,看了下从楼台下经过的人,那个一位老者,穿着很朴实,但是全身上下却有一股浑然天成的文人气息,那个老人并未有过停留,只是淡淡地抬头看了眼苏睿,笑着在一个年轻人的搀扶下,向前走去。

    苏睿若有所思地看着老者,嘴中念叨了几句,心下一阵感悟,然后叹了口气,深看了眼那个老者的背影,然后转身准备离开。

    “少爷,那个话是什么意思啊?什么秋天啊?明明就是春天啊,”一边的苏萱凑上来疑惑地问道。

    苏睿笑着看了看她,轻扬了一下眉毛,道,“人家那是看我们在那张怀释愁,心有所悟,一句感叹而已,当然,也有指引我们的意思。”

    “呃?”两个丫头呆愣愣地不知道他什么意思。

    苏睿耸了耸肩,无奈道,“人生虚幻无常,世事就像一场大梦,春去秋来,生命不过短短的几回秋凉而已,往事不堪回首,眼前一片空茫,只有人到老了,洞察了人情世故,才会用这句话来形容人生,那个老人也是用这句话来告诫我们,生命苦短,不必活得那么辛苦,珍惜人生,不要让年华在忙碌中虚度,明白吗?”

    “哦,”两个女孩使劲地点了点头,然后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片刻后感叹了一句,“那个老爷爷说话好深奥哦,还好有少爷在。”

    听到这个苏睿哭笑不得,然后把目光再次放在了远方那个老人身上。

    ····················

    就在苏睿等人在北京游玩之时,瑞士古堡中,老坎佩斯也正在看着一份文件。

    片刻后,他才起身,感叹了一句,“看来,有人终于忍不住了。”

    一边的阿道夫半佝偻着身子,静静地站在那,听到了老坎佩斯的话,声音略显嘶哑地笑道,“想不急也不可能,这次小殿下去东方,沿途由各国派遣战机护航,而您有没有直接反对,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您是不是动摇了,作为他们的最大依仗,再不行动,恐怕等小殿下从东方回来取得更大成绩,更难动了。”

    “哈哈,我很期待他们两的表现,希望牵连的人越多越好,”老坎佩斯眼角微眯,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脸上露出一丝狠厉,“到时候,一干二净,家族又可以太平几十年了。”

    “但是,这也不是办法,”阿道夫在一边摇了摇头,唉声叹气道,“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未来一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唉,历代族长削弱外族都不外乎是这几种情况,如果能有其他的办法,早就用上了,”坎佩斯无奈地摇了摇头,皱眉道,“战争,暗杀外族,借刀杀人,都用过了,但成效也并不大,外族减少的不多,内族增长得不快。”

    在圣劳伦斯历史上,曾长期统治欧洲,但是尽管如此,欧洲历史上也是战争不断,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内族为了削弱外族刻意制造的,自从哈布斯堡家族叛变,外族便时时刻刻被内族警惕,这种警惕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演越烈,因为外族实在增长得太快了,这一度成为众多圣劳伦斯族长的最大的忧患。

    这种忧患甚至超过了外面的敌人,毕竟,坚固的堡垒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防范、削弱外族,对内族来说,很有必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