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一家九博士 >

第15章

一家九博士-第15章

小说: 一家九博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把他那封信销毁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军校情歌(10)
到日本又换乘轮船,到了美国。安排好住宿,他就给崔鉴民、张维新等密友写信,告诉他们方校长仁慈宽大,把那封写给维新的信销毁了,使他能够顺利出境,安全到达。鉴民回信还没到,张维新的信已到了,告诉他一个甜蜜的喜讯,佩兰已经到了台北,考入台湾大学护校。
  她是怎么到台北的呢?原来,济南时局突变。1948年9月,国军溃不成军。国民政府撤退时宣称:中学生前往南方就读,均属公费,并供给食宿等。佩兰离开父母,随校南来。刘泽民、张敏之、邹鉴等几位校长,带领八个联中的学生,从烟台、济南等地南下,路经微山湖、徐州、南京,最后到了浙江省,在海宁县长安镇,先后安顿下来。后来,在“公费求学”的诱导下,从山东继续南下的学生很多,共约三万多人。佩兰在出发前,接到正民的来信,知道他已收到同意定婚的信,马上写信寄去。到海宁县,再度去信。可是,当时他正在关押之中,始终没有盼到正民的回信。佩兰陷入茫然之中。她估计,去信不回,可能是因为战火影响,没有邮到。
  当时,情况瞬息万变。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三天以后,南京解放。真是兵败如山倒,国军一败涂地,政府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学生呢?各校学生循浙赣、粤汉铁路,南下广州。因车少人多,车站人山人海,有的学生只好爬到火车顶上。车箱顶部是弧形,中间高两边低。大家手牵手,或用绳子绑在小同学腰间,以策安全。碰到桥梁或隧道时,超高超载,一些人被碰死撞伤。
  这些学生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佩兰举目无亲,无依无靠,一个女学生身单力薄,挤车跋涉,克服种种困难,也随他们南来。还有大部分没爬上火车。到达广州时只剩下七千余人。军方和学校商定,师生赴彭湖安置。高中师范学生从军,上午上课,下午接受军训,完成中等教育,毕业后可以报考大学。初中及年幼的学生,以及女生,可进海军子弟学校,继续读书。
  佩兰是高三学生,将要毕业,也随这批学生,抵达彭湖列岛。李振清司令及部下韩风仪师长,野心勃勃,言而无信,看到这批学生到达,兴奋异常,高兴得对部下说:“这些学生,男的都将成为我们部队的士兵,女的将成为我们的眷属。”善于抓兵的国军,他们很快着手接管,把学生编入军队,不准老师讲课。
  师生给领导反映,校长们不同意,因与这批学生多年相处,情同父子,竟忘记自身的危险,坚决要求军方履行诺言。在学生接受军训之余,每周能上几小时的基础课程,如国文、数学等,以便给学生留下升学的机会。万万没有想到,这种合理的要求,竟然激怒了这些蛮横的军人。他们竟把大帽子乱扣,大肆推行恐怖政策,进行严厉镇压。诬指张敏之、邹鉴校长是“特务”,坚持“立即枪决,以儆效尤”。这时,刘泽民校长已经去台,也被诬告有“匪谍”嫌疑,先行“羁押”,以便追查“同党”,查明正法。同时,将反对改编的学生领袖人物刘永祥、谭茂基、明同乐、张世能、王光耀等皆处以死刑。
  此后,学生的处境更为不妙,有不少人陆续失踪。据说,有些人竟被装进麻袋,又加上石头,一起投入深海。一时白色恐怖盛行,个个害怕,人人自危。在抗日时期,刘校长是个爱国者,组织有志青年,宣传救国的主张,在爱国人士中间很有影响。那时,他突然被抓,立即引起山东籍知名人士的注意,在多人的救护下,总算保住了性命。和刘校长一样,在抗战期间,张敏之校长也曾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只是他没有刘校长幸运,竟被冤死了。后来,终获平反,获赔偿新台币六百万元。
  在海军的白色恐怖下,发生多起强拉女生为妻事件。佩兰自称,父亲是黄埔毕业的高级军官,丈夫是空军少尉,才唬住那帮不学无术的军人。她克服军方阻挠,由彭湖辗转到达台湾,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取台大中文系。多方打听父母的消息,得知老人没有来台。她寻找空军通校,得知在岗山,正民已经毕业,联系不上。又找张维新表哥,这位热心的媒人,他已从风山培训班结业,也无影无踪。

第三章  军校情歌(11)
为了在经济上不仰仗旁人,她毅然放弃台大中文系,而考取台大护校。因为该校能够供给食宿,免交学费。在台北中央诊所实习时,碰到看病的张维新,从他口中才知道,正民已经赴美留学了。张维新还不知正民与佩兰定婚,又要当媒人,给他们接上关系。正民得信以后,去信说在经济上支援她,供她上大学。可是,刘佩兰说:留学生怎能供应大学学费呢?从此,杨正民和刘佩兰又频繁地通起信来了。她们的爱情如何发展呢?
  13留美遇“老洋”
  幼年所受教育的差异,形成儿童个性的不同,大了就不好改变了。青年时代的表现,往往与中老年的作为密不可分。年幼时个性已经形成,长大后虽然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却能培养出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来。
  1950年6月初,正民到了美国,接到维新的回信,趁星期天休息不上课,给佩兰去信,谈到离台后的新鲜见闻,介绍了“老土”和“老洋”的故事:他们十五名学员中,有两个人的个性与作风截然不同,他俩的言行南辕北辙。因此,有位好开玩笑的同学,就送给他俩每人一个绰号,足以代表其个性,一位叫“洋孙子”,另一位叫“土包子”,简称“老洋”和“老土”。
  五月中旬,春暖花开。他们一伙人离开台北前往美国,第一站先飞日本,在那里等船。就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参观东京的名胜古迹、动物园和博物馆,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没想到出了意外,有位同伴在深夜里大叫,腹痛难忍,两眼无神,冷汗涌出,在床上打滚。不得已呼叫救护车,把他送往美军医院。车小人多,无法陪送。第二天很早,同学们相约,急切地赶赴医院,探望同伴。没有想到,看到病房里的一切,都给吓呆了,病人刚刚动过大手术,尚未清醒,鼻孔、口腔、腹部都插着胶皮管子,面如土色,不能言语,处于昏迷状态。
  探望的同学都很吃惊,焦急地打听询问,他得了什么病?是否有生命危险?大家应该如何救助?因为他们都是初次出国,英文口语较差,听不太懂美籍医生的话。没有想到“老洋”与众不同,与美籍医护人员谈笑风生,灵活无比,甚至连声调语气也模仿的惟妙惟肖。好像他是在英美等国长大的。于是“老洋”在同学中身价百增,神气十足。
  因为时间紧迫,还要上船去美国,大家都担心同伴,一人病在东京。就委托“老洋”多打听他的病情。医生详细地诉说手术的过程,谈了病因、病况及治疗措施。同学们都听不全懂,只有“老洋”不断点头,又说又笑,非常投缘。他与医生亲热无比,肩并肩,手拉手,像多年相识的老友,一直陪伴到大门口。
  学员们懂点英语,粗略知道医生的意思:病因是吃生鱼片,鱼刺咽下,刺破大肠,肠液流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回到旅馆,都想了解详情,你一句我一句地追问“老洋”,结果他的回答使人糊涂,让同伴奇怪的是他还没有其他同学知道得多。原来“老洋”善于装腔作势,像个演员,不懂装懂,不会装会,以此哄人。同学们问他,为什么假装听懂了呢?他说“与洋人会话不如此,人家如何看得起呢?”结果,留下那位开刀有病的同学,继续在那里住院治疗,其他十四人先走了。一个月后,住院的同伴才赶到美国。
  坐船23天,终于到了旧金山,然后转坐火车到军校。初到美国,很觉新鲜。凡事小心翼翼,处处留意学习,唯恐不足。但是“老洋”却像回归故乡,处处显得高贵。因为,当时军人待遇菲薄,大家在美国仍然节省,不敢浪费。凡事自己干,箱子自己提,哪敢雇人代劳。可是,“老洋”却与众不同,事事都要雇人,5美元、10美元的小费不断支出,比美国人还大方,处处显示派头。并把美国人的所作所为,样样都看得高贵;把自己人的优良传统说成“土气”。不知不觉,他的情感贴近了洋人,一天天与同伴疏远了。于是,同学们在日常谈话中,多喊他“洋孙子”的外号,作为他的代名词。
  另一位同学却与“老洋”相反,他时刻铭记过去的艰苦,节俭朴实,吃苦耐劳。饭厅里的伙食,军方补助大部分,个人出钱很少,市场上买到同样的食品,需要高出三四倍的价钱。常说“贪贱吃穷人”,“老土”永远记住这句俗话。物美价廉的伙食他不用,饿了吃枕头面包,渴了喝自来水,连一瓶汽水也不买。任何娱乐场所都不去,连一首歌都不会唱,扑克牌也不打,十足的乡巴佬作风。所以同学都叫他“土包子”,他毫不介意,反认为名副其实。

第三章  军校情歌(12)
这封信邮到台湾,聪明的佩兰看到“老土”的故事,立刻给诚实的正民写信。她已猜到那位“老土”就是正民,委婉地劝他“正常消费,不要过于俭省,身体健康要紧。你受罪,我心疼。”可是,正民已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依然那样勤俭。
  正民留美,到达美国密西西比州,在基斯勒空军电子中心进修。这里让他们大开眼界:这个军校拥有四万多学生,来自十六个国家与地区。其规模之庞大,教材之新颖,设备之齐全,环境之优美,在世界军事院校中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军校进修,新到的学员都很高兴。
  许多学生,特别是亚洲、非洲的学生,来到此地,真有看不完的西洋景,享不完的洋福。军校附近的城市比拉克西,到处有餐馆、舞厅、公园、娱乐厅等休闲场所。课余时间,可去公园里逛风景,可到舞厅交朋友,唱歌跳舞,尽情娱乐。节日放假,则更能尽兴结伴旅游。然而,这一切对正民来说,都无吸引力。他如六朝之山,岿然不动。
  正民自认为很是幸运,考进这所举世闻名的军事院校,获得这样的机会不容易,真是兴奋不已。他的求知欲很强,如饥似渴般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他的时间,除必要的睡眠和吃饭外,其余的全部放在学习上。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课堂上、图书馆、实习室,就连宿舍也是他的学习之处。日夜都忙着读书试验,作自己认定的重要作业。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尽情吮吸鲜花甘露,酿造自己的佳蜜。
  他们班有50名学员,从台湾来的是15位,竟能在每次大考之中,稳占前十四名的位置。正民总是满分,居榜首。而“老洋”始终是全班的最后一名,需要进入补习班补课。同学们都非常担心,他是否能如期完成学业呢?“老洋”却毫不在乎,照常玩乐。
  空军总部为了勉励学生,早有规定:学习成绩居前五名者,基本训练完成以后,再给以三个学期的进修机会,这无疑是鼓励学生竞争,向上赶超的有效措施。大家都加足马力,刻苦学习。可是,“老洋”平时不肯努力,多次考试不及格,这位名列榜尾的学员也怪,却突发奇想,竟然向有关单位偷偷写信,说“在惊天动地的大时代里,不可以虚假的分数作依据,做为选人的标准;应该选择分数不高,但确有真才实学者,使其继续深造。”
  他的这项奇想“建议”,竟被同学看到,很快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成为笑料。后来,每逢“老洋”出现时,就不再用“老洋”这个代名词,大家都说“真才实学者”来啦!在紧张而严肃的学习中,虽有这些有趣的谈笑可玩,但正民却不敢稍有松懈之意。在他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竟以最高成绩获选,取得进阶再学习的机会。“老洋”发往空军总部的信,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自然是枉费心机,“老洋”只好乖乖地提前回台湾了。
  人生竞争,好像无穷无尽的马拉松赛跑,必须争分夺秒地飞奔,才能夺得冠军的辉煌。包括进阶训练,总共八个学期。学习期满时,杨正民总分平均为9925分。他以这样的成绩,在四万人的学员中,考得第一名,创下了建校以来的最高记录。教室、礼堂、饭厅里,都有他的相片和光荣榜,传得沸沸扬扬。在美国和台湾引起轰动,都说他是了不起的天才。其实,他自己认为,个人的优势只是认真钻研,具备了实用知识,能解决电子技术问题,外界对他的宣扬,有点过分夸张。
  正民的优良表现,也使外籍教授感动。回到台湾四年以后,他接到一封由空军总部转来的美国来信,这封信是从基斯勒电子中心寄出的,由一位美籍教授写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