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太子胤礽全 >

第90章

穿越太子胤礽全-第90章

小说: 穿越太子胤礽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山东巡抚黄炳手下第一个得力干将,最旗帜鲜明支持摊丁入亩的,早在胤礽‘摊丁入亩’命令还未明确下达时就事先造出了全府的土地册子,胤礽命令一下,登州府就率先推行。
  这个奏折是投石问路啊,并且是杀鸡儆猴。
  
  摊丁入亩是胤礽心血所系,为此他特意网罗各种精英组建秘书阁,只事前评估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可能遇到什么问题;遇到的各种问题怎么解决;如果改革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最坏会出现什么后果,怎么收拾残局;事前各种精密的规划妙算都进行了三年,这么大的期望,怎容有失!
  
  胤礽似笑非笑地压下这份奏折。
  既是投石问路,定然还有下招,就这份奏折还达不到能逼得胤礽“杀鸡”让他们“儆猴”的目的。他等着他们的下招。
  




反腐倡廉行动开始

  胤礽将折子压下不理,果然后招立刻就来了,马上又有人出列奏请停楼青山之职,查实他是否真的贪渎,严惩贪墨渎职之徒。
  出列发言的是一个职位甚低的言官,甚少在朝堂上发言,口才却出人意料的极好,慷慨激昂、痛心疾首陈述贪墨渎职对国家的极大损害,历数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无不跟官员贪墨渎职导致国家从内部腐坏有关,言语间的意思简直是不立马把楼青山处死则清朝就要马上灭亡一般。胤礽听了都觉得若不立刻诛了楼青山九族自己就是千古罪人。胤礽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位平时很不起眼的爱卿还有这么好的口才。
  他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让朝堂上一大半的人脸上都露出同仇敌忾的愤怒与痛心,接二连三有人站出来附议,一个比一个发言激愤,仿佛跟楼青山有不共戴天之仇。有人甚至哽咽了,涕泪俱下道:“皇上,众位大人都见识高远啊,贪墨渎职历朝都是难以解决的大患痈疽,万万不可视为小事而加以放任,需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呀!我祖先创业何等艰难,怎容这等小人坏我万世基业?!”
  几乎满朝堂的人都被他感动了,同时忘却了他其实是个汉臣。胤礽也终于被他们的“一片忠心,公忠体国”所深深触动,仔细看了那位一张嘴给自己换了个祖宗的赤诚臣子一眼,记住他的样子,站起来沉痛地道:“各位爱卿都所言极是。官员贪腐实是一国败落灭亡的根本,决不能忽视放任!朕自登基以来,减膳少食、厉行节俭,却体贴各位爱卿俸禄微薄,不堪敷用,打葛尔丹,国库空虚之时仍是将诸卿俸禄翻了四倍,各种年节更是例赏不断。但仍有贪心不足的国之蛀虫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下愧黎民,上惭君父,使朕痛恨至于极点!正如诸卿所言,贪腐渎职乃是从内部挖我大清的根基,决不能忽视放任,必须严查不殆!”
  站出来附议的一众官员顿时面露喜色,行列中没有表态的人也有不少眼中露出喜意。
  
  胤礽话锋一转,又道:“然而,没有确实罪状被证实之前,朕也不能加罪于无罪之臣,让国家栋梁之才蒙受不白之冤与不必要的侮辱。左都御史何鼎,你亲自查楼青山这个案子,若他是清白的,不能冤枉了他,若他当真贪墨,也决不能姑息!”
  一个气度沉凝的中年满族官员恭敬地出列领命。
  
  逼的皇帝下旨查楼青山,已经算一步胜利。但查的这个人是何鼎……众官员心底各自揣摩皇上用这个人的用意,嘴上齐声赞颂道;“皇上圣明!”
  
  一片颂扬声中,站在宗室、官员队伍前列,之前并没有开口的几个重量级人物,在人不注意的时候交换了几个隐晦不明的眼光。很久没有出现在朝堂上,穿着亲王服显得英气勃发的直亲王胤眩旖侨次⑽⒗湫Γ砗蟾糇偶父鋈说挠嚎ね踟范G则皱起了眉头。
  
  颂声落下之后,胤礽叹息一声,又拿起了那本参楼青山的奏折。“楼青山,朕记得是康熙二十六年的进士,知邓州府才两年,若此折所奏属实,贪墨已达白银七万四千两,田地两百余顷,其余古玩、字画、珠宝无数。邓州还算不得富裕之地,怪不得民间有谚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人物哪个都是人精子,有了解胤礽行事风格的,听皇上口风转到这里,顿时都觉不妙——
  果然,胤礽接着便十分痛心地说道:“能有这样的谚语传唱,朕猜底下贪腐只怕已蔚然成风。正如各位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朕不能再放任这群蛀虫蛀我大清国本,让祖宗基业败坏在他们的身上!何鼎,不要只限于楼青山,你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要为朕好好肃一肃这风气,朕会着人协助你,不可放过那些吸咂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何鼎再次出列应道:“微臣遵旨!”
  胤礽顿了顿,接着道:“胤禛,你也办过两回差了,就去协助何大人吧。”
  胤禛是最严肃认真的个性,虽知道这是个极得罪人的差事,却眼也不眨地肃然应道:“臣弟遵旨。”他早看不惯朝廷里官员们文恬武嬉的风气。
  
  定下此事,胤礽不再管臣子们的反应,旋即宣布退朝,命胤禛与何鼎同他回了养心殿。
  
  到看养心殿,命二人坐下,胤礽问道:“何卿,这件差事你有什么章程?”
  何鼎站起来道:“皇上,楼青山一事……”
  胤礽打断他的话,:“朕不是指楼青山。楼青山那件事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是清白的就还他清白,他若贪墨也决不能姑息,不要以为给朕办事就有什么特权。朕问的是查那些贪官。”
  
  何鼎沉默片刻,很直白地问:“皇上的意思是?”
  清廷有定规,一部主官必须为满人。何鼎虽是满人,出身却并不显赫,没有家族的扶持,是胤礽看重他的务实才干,破格提拔上来的,是胤礽的心腹,很了解他的性情,私下并不拘礼。
  
  胤礽向后依在椅背上,道:“朕是意思是,到时候了。”
  何鼎微微有些迟疑:“现在?山东正在试行‘摊丁入亩’,这时候大动作,朝廷上局势只怕会乱到难以想象,是不是再等一个更好的时机?”
  胤礽道:“反贪永远不会有合适的时机。摊丁入亩的摊子一展开,不到十年不会彻底消停。难道还要再等十年才去收拾那些贪官?到那时国家恐怕都被他们掏成空壳子了。”这话绝不夸大,是历史上康熙末年的真实写照。“况且任那群蛀虫蛀,什么事情能干的成?朕还有多少大事需做,怎么能由着他们拖后腿。”
  何鼎道:“那么皇上的意思,就是彻底清查了。”
  胤礽道:“正是。”看了看胤禛,问,“小四怎么看。”
  
  胤禛一直没有说话,这时道:“二哥真要查,最关键的就是那些满族著姓了。”
  胤礽道:“不错。”
  胤禛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站起来行礼道:“臣弟愿为皇兄分忧。”
  胤礽笑了,拉他在身边坐下,室内本来略显凝滞气氛顿时轻快流动起来,仿佛一下子繁花遍野。
  “这件差事可不好办,胤禛害怕么?”
  胤禛十分平静:“邪不胜正,是臣弟去查贪官,要怕也是那些贪官怕,臣弟怕甚么?”
  胤礽笑意更盛,胤禛最让他欣赏的就是这种敢于任事的态度。“就是怕他们太过于害怕你们呀。”轻一击掌,道,“朕有个人给你们。” 
  门外立时走进来个英气勃勃的二十来岁青年武官来。
  胤礽笑吟吟道:“给雍郡王何大人见礼。”
  那武官当即打千道:“卑职吴峥见过雍郡王、何大人!”
  胤礽道:“这是闪电的一个小组长,这件差事结束之前,他会负责你们的安全。”
  
  胤禛同何鼎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闪电可是皇上登基之前一手亲创的特种军队的名字,威震四海却又神秘难言,传说中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喀尔喀之战中曾经大放异彩,只听命于皇上,是皇上手中最有利最神秘的一支力量。反贪还没有开始,就派闪电的组长来保护他们,是不是太过了?
  胤禛微皱起了眉头:“二哥,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他们一个是左都御史,一个是天潢贵胄,即便是查出来一串贪官,那些人难道还能对他们怎么样不成?
  
  胤礽摇头道:“不要小看那些贪官,拔出萝卜时还不见得会带出什么呢。人心贪欲无穷,狗急跳墙时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吴峥不会干涉你们的查案,也不会在人前露面,只是在暗处保护你们的安全。所以差事都还得靠你们自己。”
  何鼎和胤禛听他这么说,只能应是。
  
  吴峥同二人见过之后就退了下去,何鼎、胤禛同胤礽商量了会儿差事的章程,也告退。走到养心殿门口,胤礽忽然又叫住了胤禛:“小四等等。”
  胤禛站住。
  胤礽道:“你是不是要去给德太妃娘娘请安,朕恰好要去军机处,咱们一同走。”
  何鼎十分有眼色,猜测皇上这是有话要单独和弟弟讲,便告了罪,先一步离开。
  
  这日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空被紫禁城高高的宫墙割成四四方方的,却愈发显得蓝的澄净。胤礽换了身玉青的常服,与胤禛一同走出养心殿,负手而行,显得十分轻松。
  “胤禛,二哥这次派给你的可是件得罪人的差事,你心里怨二哥么?”
  说实话,这次这件差事,不但不好办,而且即使办好了也不见得能落下个好,反而是办的越好得罪的人越多,绝对是个烫手山芋。
  何鼎是身为左都御史,监察百官是本身的职责,无可推卸,没有什么好埋怨的,但胤禛就不同了。他并没有义务要淌这个浑水。
  
  胤禛稍稍落后胤礽半步行走,忙道:“臣弟拿着朝廷的俸禄,理当为朝廷做事,岂能因畏难而怨怼二哥?”
  胤礽祝驻足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向前走,道:“小四,打从孝懿太后去世后,你是在毓庆宫长大的,说是我带大的也不为过。
  “二哥知道你的心胸志向,不是甘于一辈子庸庸碌碌做个闲散宗室的人。我们满人讲究子以母贵,德太妃娘娘出身平平,当年还是佟贵妃娘娘养了你之后,怕德太妃娘娘位份太低有人会瞧不起你,求了太上皇,德太妃娘娘才被封的嫔。你没有母族可依,只能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这次的差事,对别人来说是麻烦,对你来说却是挑战也是机遇,你懂么?”
  
  
 
作者有话要说:完




谁是最爱谁的人?

  胤禛一怔,纤长地羽睫下有流光一闪而过,声音有些柔软:“臣弟知道了。”
  胤礽拍了拍他的肩,恰巧已到了军机处附近,自带着人走了。
  胤禛站在原地看着他修挺的背影离去,好一会儿才举步走开。
  
  胤礽来到军机处——其实康熙在位时原本的时候是没有军机处的这个机构的,胤礽初登基为打葛尔丹才特地设置的此处,葛尔丹被灭之后没有裁撤,变成了胤礽的私人秘书顾问团,只是名字并没有换,人员俱是各部在职精英,或者有出色专长的专才。
  走进军机处,室内繁忙的众人看到他来到,连忙上前行礼,胤礽挥挥手让他们各自去忙,缓步走进去,拿起一本卷宗翻看。
  
  负责这本卷宗的是礼部郎中刘兼,忙上前预备他垂询。胤礽没料到是他,微微一愣,又翻了翻大致内容,才道:“这是本季度御制书局与外头的新书单子?”
  刘兼垂首道:“正是。”
  胤礽看那目录单子,隽秀地蝇头小楷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列着长长一串书名,《海鱼图志》、《苔谱》、《槜李谱》、《倦圃莳植记》《北海抱甕录》、《出海杂记》……胤礽仔细看了一遍,笑道:“这一季怎么动植物图志这么多?”翻到后面,还看到了一本《晴川蟹录》,正好是秋天,这本书出的倒真应景。
  刘兼道:“也有译制书局新译的几本几何、化学与天文、哲学书,还有两本小说。另外《北海抱甕录》、《出海杂记》都是随海船出海到过异域的士子文人写的海外见闻,都颇可一看。”
  胤礽点点头,指尖在书单上划过,道:“单子上的书都送一份到养心殿,另外把你觉得可看的书再列一份单子。”
  单子上是这一季度大小书局出的所有书,市井粗俗艳书都有,刘兼却毫不意外,应了声“是”。
  他能理解胤礽的做法,胤礽没有那么多时间深入民间了解市情市貌,这些书能最直观地反应各个阶层现在在关注什么,想什么。
  
  又翻了翻别的卷宗,胤礽坐下来,叫人将今天的折子也送到这里来,开始批红。由于军机处有规矩,太监侍卫闲杂人等一概不许出入,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