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我不是慕容冲 >

第222章

我不是慕容冲-第222章

小说: 我不是慕容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宏隐身在人群中,一滴冷汗淌了下来——他崇佛尚儒不假,可自己儿子崔浩却是如东晋名士一般醉心于谈玄求道的!果然拓跋仪冷笑道:“何须在此炼丹,只要有人在炉里丢几颗什么九转金丹即可,行事岂不是更加方便!”

拓跋珪扫了跪地无语的崔浩一眼——据他所知,崔浩嗜好炼丹,他左右近臣中只有他会随时在身边携带丹药,就连他的逍遥丸都是崔浩所献。他颦眉转问宗庆:“方才事发之前,何人曾不告而离,经时未归?”

宗庆眼一转,立即坦白道:“唯有崔议郎突然擅离中院!”

掖庭令也奏禀道:“崔议郎不知何故,在小贺夫人出坊之际离开我等视线,盏茶方回!”

崔浩自此惊出了一身白毛汗来,他以往目下无尘看不起这些卑贱宦者的恶果全体现了出来,一时人人指证,天时地利人和全弃他而去!

拓跋仪道:“汉臣们本就支持立慕容氏为后,崔浩包藏祸心,故意投丹入炉,是为了坏我拓拔鲜卑之根基!陛下只需搜他的身,看看有没有携带含有雄黄朱砂的丹药!”

何须搜身,拓跋珪一清二楚,除了逍遥丸,他偶尔困倦疲惫就会吃崔浩进上的紫黄丹、珍黄丸以振奋精气,哪一味不含雄黄?但拓跋仪可恶,又把这事儿与新立慕容氏扯在一块,巴不得推翻前议,再举行一次铸金大典,他岂能如他所愿?当即朗声宣道:“天道多舛,方有此劫,幸亏我拓拔皇族福泽绵长,依然得立中宫,其余诸妃亦多劳苦,朕自有封赏。此事不必再议!”又剜了浑身瘫软面白如纸的崔浩一眼,续道:“崔浩玩忽职守,甚失朕望,着褫夺官衔,退出宫闱,在家闭门思过——终朕一朝,永不叙用!”

晁汝抬起头来,对来人微一拱手,微笑道:“崔大人,啊,现在叫不得了。贤弟打点完行装在出宫之前还不忘来掖庭探望在下,真是足感盛情。”

崔浩脸上已不复以往云淡风轻、从容高深的神情和派头,咬牙切齿地道:“晁汝,今日铸金坊炸炉之事必是你设计陷害!是谁告诉你我身上携带雄黄丹药教你施这连环毒计!我曾因卫王白冠之事追查掖庭属官王三娃他却突然被召入宫,而后离奇溺亡,是不是宫中还有你的同谋!?”

晁汝抬袖掩唇咳了几声,方才慢悠悠地道:“无凭无据的,贤弟慎言啊。今日害你的是卫王等人——墙倒众人推,也怪你平日行事太无余地,与愚兄何干?况且依愚兄所见,以贤弟之大才,纵使今遭罢黜,然只要耐心等上一二十年,来日改朝换代,终有一日可以东山再起、位极人臣。现在,又何妨将你的位子暂借让予我,来坐上一坐?”

“你!”崔浩忍无可忍,一个箭步上前揪起晁汝的衣襟,怒道,“我与你并无冤仇,不过是各为其主。纵是两相斗智,何须如此赶尽杀绝!”

晁汝的目光在月色下陡然冰冷:“确无冤仇。只是你太碍事了——你既因进药于拓跋珪方得平步青云,我就要你也因丹药而身败名裂!”

崔浩瞠目欲裂,刚欲发难,脖间却忽然一凉,已是利刃加颈。寒芒一闪而过,映出一双他甚为熟悉的眼眸,随即是任臻懒洋洋的声音响起:“崔浩,你获罪之身,逗留宫闱,还妄图伤人,是不想要你崔家老小满门性命了?”

崔浩愣了一下,双手顿时僵持,心里却闪过一丝电光火石,颤声问道:“任将军怎会到此?!”

任臻收回左手刀,探入怀中摸出一樽瓷瓶:“晁侍郎今日护主受伤,皇上嘉许其忠勇,我特奉皇命前来探视送药,难道崔大人也是?”

崔浩神息万变,目光在二人之间流转来去,最终发出一声不甘至极的悔叹,恨恨离去。

任臻几句话吓走了崔浩,面色一变,拉长着脸冲晁汝一点下巴:“坐下,上药!”

晁汝收起了人前那副伶牙俐齿的嘴脸,沉默地坐在任臻面前,任他施为。任臻点抹数次,急地龇牙道:“都说你聪明,我看是傻透了!既已明知道危险,为何还要扑过去替贺夫人以身相挡?”

晁汝一扯嘴角:“贺兰讷坏了大事,事后若见我安然无恙而没表现出一点护主之忠,他怎会轻易放过我去?这当口,我不能再开罪他去。”

任臻默然,半晌之后,手背在他面上烫伤处轻轻一触,哑声道:“可是疼的紧?”

晁汝自嘲一笑:“这脸哪里还会觉得出疼来?至多再多几处疮疤,留着吓人罢!”说完这话却不见回答,唯感任臻的双掌在他肩头轻轻一按:“无论恶鬼之形还是天人之姿,在如今的我眼中又有何差别?”

晁汝心中微涩,百般的哀而不伤,千种的怨而无怼,就此莫名消散,他抬手一握任臻的右手,低声呢喃道:“岂如你断指废躯之痛。”

任臻哑然无言。

两人一站一立,在风清月明中静默良久——正是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慕容氏选立为后,告于太庙,即母仪天下,自然少不得一番庆祝朝贺,南燕的“金刀太子”慕容超便在此时携礼离开广固前往平城拜贺。若论辈份,慕容宝之女算是他的堂侄女儿,但慕容超可没敢真把拓跋珪当自个儿侄女婿——南燕主慕容德近来沉疴日重,只怕拖不过今年。慕容德没有亲生儿子,属意亲兄之慕容超继位,但朝中姓慕容的宗亲可不止这半路杀出、金刀为凭方才认祖归宗的慕容超一人,他这次来的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探一探拓跋珪的态度和口风,若有北魏的支持,他便有把握镇压下一切反对力量,顺利接班、独揽朝政。

拓跋珪确实也需要南燕的存在,在青州充当北魏与东晋的缓冲地带——东晋那位当朝主政的谢都督可是从来不肯承认拓拔魏国,上次北魏本拟远交近攻,遣使建康欲以修好反被谢玄羞辱了一顿,惹得拓跋珪大发雷霆,处死崔逞才罢,至此熄了通好东晋之心。两人皆知南北迟早一战,只是以刘裕为首的北府军尚在河南之地镇守洛阳,一时不好牵一发而动全身;拓跋珪则秉承攘外必先安内,大部分兵力都在西北疆域防备西燕柔然,故而双方都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而暂做按兵而已。所以拓跋珪想要扶持一个能为他所用听教听话南燕国主,北府军万一北上攻魏能成为一道最佳屏障。

慕容超入宫谒见拓跋珪,两人在青金殿密谈许久,有内侍上殿请用御膳,拓跋珪便顺道设宴招待,慕容超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自然喜不自胜地谢恩应承。谁知酒馔刚刚摆好,殿外便传来一声朗笑:“怎么有的吃却故意不叫我?”

慕容超唬了一跳,心道拓跋珪岂是好相与的,谁敢在魏宫之内如此放肆高声?可一看左近的宫人内侍,竟没一人面露异色,似是习以为常了。

待那人大步流星地进得殿来,慕容超则吓得差点捏碎了手中酒樽——慕容冲!怎么会是慕容冲?!虽然现在的他看来较独龙山初间之时神态要平和许多,连眉目间的厉色杀气都几乎不见了,但他是不会错认的——何况还是慕容冲这样令人一见难忘的男人。传说当年独龙山兵败之后他为魏军所俘,被挟持为质,一路叩关略地,西燕朝野忍无可忍,才废慕容冲为太上皇,而推举慕容永为帝,以至于拓跋珪要挟不成,恼羞成怒,杀了这已无利用价值的废帝,方才罢兵归朝。可如今这男人怎会死而复生出现在平城皇宫?!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臻还是一袭寻常穿用的交领左衽胡服;长身玉立、辫发无冠,腰间却扎着一条九龙纹饰的金缕玉带;其下丝绦缀着一枚光华流转的摩尼宝珠——一应皆是御用之物,与拓跋珪身上佩戴的一般无二。他见席上还有慕容超;便一挑眉:“皇上今日宴客?”

慕容德回过神来;顿时冷汗直流——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可是大大得罪过慕容冲的,当年若非他与拓跋珪里应外合、故意设计;利用他报仇心切引他入局;他堂堂帝君又怎会落入魏军手中;受尽折辱?

拓跋珪一时之间也是神色复杂,显是也想起了两人曾经的过节,但也不好就此中止,屏退慕容超,反而更显事异。只得一扯嘴角,勉强介绍道:“这位乃南燕北海王慕容超;这位是我大魏的骠骑大将军任臻。”

“王爷此来必是来贺慕容皇后的了。”任臻正色打量了他一番,忽而笑道:“时人言金刀太子‘精彩秀发,容止可观’,今看果不其然耳——这慕容氏不拘男女,当真都生的不凡。”

慕容超察言观色,心底震惊之余也渐渐明白了几分:这慕容冲怕是经历了什么变故而不记得以前的事了?不止如此,与拓跋珪的关系看来还非同一般?他本是聪明机巧之辈,既知事有蹊跷,倒是定下神来以不变应万变。慌忙起身回礼:“初次见面,小王怎当的起将军如此谬赞?”

任臻哈哈一笑,提袍落座:“虽是初晤,然与王爷神交已久!”

慕容超正不解其意,便听任臻又道:“王爷上次送来的宫廷乐伎可当真是天下一绝,能讴筵前之歌,可为掌上之舞,我每一想起便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莫说平城无此等人才,就是那自诩正统的晋廷乐府怕也不过如此啊。”

拓跋珪自己素厌歌舞,对吹拉弹唱的靡靡之音也一点也没兴趣,所以慕容超进奉过来的乐伎也只在御前表演过一次便再无传召,他倒是没想到却叫任臻对这上了心,任臻平日里对什么事都是大而化之可有可无的,这偶尔一次的拓跋珪便特别想遂他的愿:“那往后咱们便常招乐伎侍宴。”

任臻含笑瞥了他一眼:“那也不必。这笙篁箫管、檀板讴歌的,最能移情换性,偶然听听也就是了,我还是爱一些雄浑阳刚之曲,如汉时的三侯之章,那才是气势恢宏的男儿之舞,可惜在平城还无人能演。”

拓跋珪闻言便转向慕容超道:“既如此,北海王回广固之后,便再送一些能舞此曲的乐伎之属过来吧。”他说要便要,丝毫不觉得有何难以启齿的。在他眼中,南燕实为北魏之附庸,慕容超又求他支持才能登基,自然更该予取予求。

慕容超则暗自叫苦不迭——与惯于征战沙场的马上皇帝拓跋珪不同,慕容氏子弟汉化程度普遍皆深,能书善诗,志趣文雅的不在少数。他自然知道三侯之章化自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最是雄壮,舞者乐师需八佾之数方可演就,拓跋珪向他索要这么多人等同于把燕宫内所有的这些乐伎都搜刮一空。须知这些乐伎本就是当年西晋动乱、衣冠南渡之际不及撤离中原的乐府属官之后,因而从黄钟大吕到轻歌曼舞无一不精,慕容德获之有如至宝,哪肯悉数割让?

任臻见他面露难色,便笑一摆手,对拓跋珪点着头道:“北海王这是舍不得了。”

慕容超立即感受到两道利剑一般的目光刺地他头皮一麻,当下把心一横,赔笑道:“将军说笑了。难得皇上看的上,小王岂有不成人之美的道理?”

他想慕容德怕是也拖不了多久时日了,如今正是燕国皇位承继归属的关键时刻,他怎么敢得罪自己的靠山,使得煮熟的鸭子再飞了?

慕容超得到拓跋珪的保证,便匆匆回到广固,当真将宫中乐伎连着黄钟太簇等全套宫廷乐器都悉数送至平城,拓跋珪遂从前约,命和拔屯兵于燕魏边境,炫耀武力,遥遥支持慕容超。以此为恃,慕容超排除异己,独揽大权,未几慕容德因病而死,慕容超终于如愿以偿,登基继位——然而此时此刻,莫说广固城内,便是南燕全境也再找不出一个乐府旧人了。既是登极大典,岂可无礼乐,那不成了草头天子了?慕容超早年颠沛,苦尽甘来方有今日,无论如何不肯在排场方面委屈了自己,他心里一急、脑子一热,竟命心腹爱将公孙五楼南下进攻宣城,掳走了东晋乐伎并属民两千余人,此举大大激怒了东晋当局,又惹出其后天大的祸端,却也是后话了。

拓跋珪龙行虎步迈进殿中,小英子抬头觑见,慌忙欲跪,拓跋珪无声地一摆手,示意他退下。

任臻正背对着他,与晁汝分宾主而坐侃侃而谈,还是晁汝不经意抬眼见了负手而立静静倾听的拓跋珪,才吓了一跳似的起身行礼。任臻方才回头,笑道:“陛下今日来的早。”

早什么早,都到饭点了。拓跋珪有点不是滋味,听他俩方才对话皆是谈论佛学的,便问:“听说今日你们一大早就去了武州山?”

“去石窟寺拜访寸心大师。”任臻点了点头,又一指晁汝,“还要托赖晁汝的福缘。寸心大师是个冷淡性子,上次特意为他修缮寺庙重塑金身,也不见他如何热络。如今若不是与晁汝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只怕连茶都不肯布施我这俗人一盏呢。”

拓跋珪转向晁汝,扬眉一挑:“哦?朕只知道你与任将军近来投契。却不知你连佛理都有所钻研?看来当个小小的掖庭侍郎是屈才了。”

任臻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