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青花瓷:机关蚁族之秘书群相 >

第3章

青花瓷:机关蚁族之秘书群相-第3章

小说: 青花瓷:机关蚁族之秘书群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应倒是能适应,就是很多时候力不从心。”

  “你指的是?”

  “就是有时候感觉脑子不够用的,时间也不够用,总感觉不是很顺手,对不少工作懵懵懂懂的。”

  “这不要紧,干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不过在办公室这种中枢机关工作,首先要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这是第一位的。同时,眼珠还要活络,要会看事,会来事,不要只知道埋头干活,平时要注意找机会跟领导多请示,多汇报。经常在领导眼前晃,他才会对你有印象,当然,这不是叫你去当跟屁虫。一个没有主见的跟屁虫,时间长了,领导也会厌恶的。”

  “要这样啊,我倒能理解,但感觉都做到的话还比较吃力。”李晓哲叹了口气。

  熊必达说:“这就要你慢慢去适应,朝这个方向奔,只要细心观察,仔细揣摩,凡事都做个有心人,其实也不难。”

  能得到领导的指点和教诲,李晓哲非常感激,这对李晓哲来说是一种荣幸,很多年轻同志并没有这么好的机会接受领导的耳提面命。

  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下午,熊必达打电话给丰沛海:“叫上李晓哲一起吃晚饭,和熊倩倩认识认识。”

  丰沛海把李晓哲叫到走廊里:“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没有的话和我一起赶个场?”

  “我,我……”

  “你有事啊,有事忙你的就是了。”

  “嗯,是有点事,上午就和一个同学约好了。实在不好意思啊,丰科长,要不让曹庆国去吧?”

  “没事没事,你回办公室吧。”

  其实,李晓哲下午也是去相亲的,他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个在商务局上班的女孩。
  作者题外话:麦田感谢各位朋友支持,欢迎交流、沟通,每晚更新一节,倾力打造长篇新作《青花瓷》。 txt小说上传分享

1、复印风波
任何一个单位、群体里面,都会有和领导走得很近的人,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的几个兄弟姐妹当中,总有几个很会讨大人喜欢,有的却不谙此道,或者正好相反讨人嫌。秘书行当里,老实本分、对政治迟钝之人有之,狡诈奸猾之徒有之,但这两种都是极少数,更多的是既能看出事情的真相,又不去使奸耍滑的中间派。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也很难说清这个人是善还是恶,是好还是坏,因为很多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毕竟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也兼顾工作和事业,当然有时也会损害别人的利益。比如说和领导走得近的人,因为和领导在一起的机会多,免不了在那里说说别人的趣闻轶事,这种插科打诨倒没什么,而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换取领导信任的人则另当别论,如果领导能明辨是非尚可,但领导是人不是神,判断问题时不总是那么英明,所以很多时候小人都能得逞。那老实本分甚至愚钝之人吃亏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活该自认倒霉,谁让你不找领导套近乎,和领导关系好呢。

  丰沛海进入区府办工作之前在若有镇搞宣传报道,他找了个当局长的好岳父,又遇到一个好机会,那一年区府办大换血,一下提拔、调整出去六个人,正是青黄不接缺人时,据内部消息要从各部门调人,丰沛海就靠这个机会辗转进了区府办。他三舅老爷熊必达当年还是接待科科长。

  丰沛海本来就是个很强势的人,加上局长岳父和熊必达的点拨,只用两年半时间便当上值班接待科科长。此前,值班接待科还有一个科长是李乐天同志,该科室是区府办惟一一个安排了两个科长的科室。不过科长又不是什么局长,没有行政级别,就是有一百个科长也不算违规,但当上科长对丰沛海来说确是大好事。

  李乐天脾气慢,性格温和,父辈闯过关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回家乡若有区。因为他的脾气好,又不擅长争名逐利,逐渐的就让丰沛海成了实质的科室“一把手”,领导们也心照不宣地认可了这个事实。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相安无事地工作,只能解释为性格互补。

  但世间万事皆有利弊,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件事给丰沛海造成了不大不小的一点影响。

  郑清华进办公室快两年了,按说对各方面工作都已很熟悉,也养成了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态度,但还是出了点小差错,这个差错很低级。

  毛区长从市里开全市经济工作会带回了市委书记、市长的讲话,打算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并通知财政、发改、统计、经贸、国税、地税等部门一把手参加,会务自然是值班接待科负责,郑清华负责复印市领导的讲话,他大体翻了一下,毛区长只是在上面有画的杠杠,就打电话让文印室拿去复印了。

  会议刚开始大约两分钟,正当常务副区长田耕年传达市领导讲话念到第二页的时候,毛区长突然大叫起来:“卞永强,你们办公室是怎么搞的,你办公室主任干什么吃的?” 卞永强被骂得毛骨悚然,摸不着头脑,他站起来看到其他副区长、区长助理、还有几个部门的一把手都在对着材料窃窃私语,他迅速翻看了一下材料,我的妈呀,第五页上方赫然写着: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他闭上眼也能知道这是毛区长的笔迹啊,当时真恨不得马上在地球上消失。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毛区长又说了句:“我看啊,办公室该好好整顿一下纪律和作风了。上回给我下个会议通知时间都搞错了,这回又连复印都不会了,我看啊,是都想滚蛋了。” 卞永强的脸通红,熊必达更是无地自容,分管办公室的牛大奔副区长脸上也很挂不住,但此事于他毕竟不那么直接,干系小些,就在那里使劲咬了咬牙咽了口唾沫作罢。

  会议一结束,卞永强立马叫熊必达召集值班接待科全体人员到会议室开会,人很快到齐。卞永强板着个脸,气愤至极,他指着毛区长在材料上写的诗句:“看看,看看,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竟然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很多人都说我们区府办就是不如区委办干得好,素质不如人家高,我一直都不服气,今天我算彻底服气了。”

  说完这些,卞永强起身就走了,临走丢下一句话:“你们都好好反省反省,熊必达你拿个处理意见,下午报给我,四点开主任办公会再定如何处分。”

  满屋子人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2、浮躁
根据主任办公会商定的意见,立即由常务副主任毕巧英召开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强调纪律,整顿作风。会上,大家都三缄其口,默不作声。毕主任说:“这段时间,办公室里接二连三出现差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纪律、作风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得讲,以后每个人都要小心,这次给大家敲个警钟,下次再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就不用再在这里干了。丰沛海作为值班接待科直接负责人,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讲我就讲这些,对事不对人,有则整改,无则引以为戒。下面熊主任再说说。”

  熊必达先是自我检讨:“作为分管主任,我也有责任,主要是近期抓得不严,麻痹大意,下一步我和丰科长一定吸取教训,和科室同志一起彻底整改。另外,值班接待科每个人都写一份剖析材料,我也写。”

  这场风波就算过去了。

  区府办表面看来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初冬时节,不知从哪个空穴里传出风来,说年底全区将进行一次大调整。算来算去,正科级今年到点的有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三个部门的一把手,还有政府办的卞永强,至少这些是该动了。另外,办公室的几个科长们也大多熬了快十年了,都热眼巴望着期盼能上个台阶,社会上的传言和大家的心理预期产生了共鸣,以至本来没有影子的事情在大脑中形成了既定的印象事实,但大家表面还是装作不惊不乱。也难怪大家这样,因为副科级的提拔以及全区大范围的调整毕竟是很难说的事情。

  这天,丰沛海去找熊必达。熊必达说:“今天不忙吧,沛海。”

  “不忙,过来看看您。”

  “最近要注意点自己的言行啊,与人为善,别得罪了人,对你有好处。”

  丰沛海说:“那您的意思,这次办公室真要调整啊?”

  “这事很难说,不过很多迹象表明,有这么个信号。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是了。”

  “嗯,我明白,那我回去了。”丰沛海轻轻退出了三舅姥爷的办公室。

  办公室处于权力中心,行走其间的人按说最具政治敏感性,但是很多消息并不比外面灵通,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往往都是外面盛传哪个领导要高就了,哪个部门又发现贪官了,办公室的人随后才知道,总是比别人慢了半拍。也难怪,办公室工作的要求就是“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但在外人看来,一大群高素质的人却都成了呆板教条的木偶泥塑。

  不过,也有个别消息灵通人士,偶尔凑到一处分析官场动态和人员走向,说得竟很在理,最后也竟有些变成了现实。

  不独丰沛海感受到了调整的风向,综合科的单洪水也得到了这个信息,他从两年前就想离开办公室这个地方,作为综合科科长,他写材料实在是写够了,身体也几乎累垮,落下了颈椎病、脂肪肝、胆囊炎等疾病。前些年,他只负责区长的文字材料和区政府、区政府办公室文件的起草。副区长的文字材料由跟班服务的专职秘书负责,他们对情况也熟悉。但从卞永强主任来到之后,要求所有区领导的文字材料都由综合科把关,一开始还只是把关,然后交由分管文字的主任匡建军或顾光祖审核,慢慢的,很多跟班服务的秘书借口事务忙,经常出发,坐不下来,竟然去找匡主任或顾主任,打着领导的旗号,让他们安排综合科起草材料。或者找卞永强主任,并以商量或建议的口气说:“卞主任,×区长明天有个现场会,你看讲话稿让综合科给写写吧。” 卞永强本来就是乡镇书记上来的,也不太在意材料,但他知道综合科写的材料质量最高,所以也就答应下来。于是那个跟班秘书就又打着卞主任的旗号让综合科给起草材料了。

  匡建军也是个老好好,不想得罪人,又不便核实是不是领导安排的,就接过来让综合科起草。长此以往,综合科的单洪水和乔磊磊就受不住了,因为整个科室就他们两个人。单洪水经常发牢骚,老是说缺人,两个人干着五个人的活,他也向匡主任提过,匡主任也反映到卞主任那里了,光考试或调动的方案就拿了好几套,但就是迟迟不见新人到来。眼看着纪委、组织部甚至妇工委等单位都一个劲地调人进来,他们更是郁闷得要命。好在顾光祖不是那种老好好,起初也有跟班服务的秘书找他安排综合科写材料,他一口就回绝了:“你们跟班秘书是干什么的,就光跟着提提包、拿个茶杯、开开车门吗?要搞服务就得一条龙的服务,别自己在外边风光,让别人给你们擦腚,在办公室不写材料还干什么办公室?”来找他的人立马就灰溜溜地出去了。

  人员调整的消息迅速蔓延,几个科长们蠢蠢欲动,还有几个不是科长的,因为进办公室时间长了,也很有想法。于是这段时间里,大家在一团和气中便多赶了几个酒场,空前地交流了思想,说了很多的知心话。

  连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得李晓哲感觉非常空虚和惶恐,他非常想找个人谈谈心,或者说交流交流。这时,他想到了他老师上次说的那个副局长。
  作者题外话:感谢朋友们支持,如果喜欢就投我一票或收藏起来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3、取经
第二天中午一下班,李晓哲给孟老师打电话:“孟老师,你下午有空吗,我想请您和您上次说的那个副局长一块坐坐。”

  孟老师欣然同意:“我倒有空,那我问问周局长他有没有时间。”

  “那好,老师,我等你电话。”

  一会孟老师就打来电话说周局长下午如果没有临时安排应该有空,昨天他们刚圆满结束了一个全市的现场会,正好有时间。李晓哲告诉老师他已经订了地方,在斯克鲁大酒店英格兰厅。

  天开始变冷了也变短了,不到六点就黑天了。李晓哲去提款机取了八百块钱,骑车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看着那车流人流,看着那些为了生存而终日奔忙的人们,所有的忧愁和快乐,困苦和顺利,贫穷和富贵都在这里流淌。他曾是个理想主义的人,终究还是没能逃脱现实的魔爪,就这么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过着。生活,生活,归根到底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