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人间天国 >

第78章

人间天国-第78章

小说: 人间天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神农岭之名称由来正是源于神农氏。



    一念至此,这个神秘洞窟的来历已是不言自明——此间乃是太古先民们祭祀神农氏的圣殿,这些密密匝匝的岩画绘制的便是神农氏出身的来历以及他的盛德贡献。



    叶易安悄无声息的长吐出一口气,再看眼前这简单到粗陋的洞窟时,顿时有一股别样滋味涌上心头。



    从太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时代至今已有多少岁月?



    数千上万年后,他却机缘巧合的来到了这处太古先民的奉祭之所,遥想那个神人辈出的大洪荒时代,怎能不让人心潮涌动,浮想联翩!



    至于刚才居然暗嘲此地之简陋,真是太浅薄了。



    良久之后,叶易安的心神方才完全平复下来,趁着道人们只是专心诵经的当口,他自藏身的暗影处冒险向外探望,见洞窟中所立的两尊巨大塑像中其中一个正是人身龙首。



    重新回到暗影中时,叶易安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两尊塑像一是人身龙首的神农,另一尊塑的则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子。



    神农的雕像虽然是直立的,但其上半身呈现出的却是躬身朝向那人首蛇身之女子,那女子手执着一卷厚厚的竹简,似是正要授予神农。



    叶易安印象中符合人首蛇身形象的就只有被称为娲皇的始祖女神女娲了,关于女娲造人及其补天的故事典籍中记载极多,可谓人尽皆知。



    然则,女娲在太古时代向三皇之一的神农授予书卷之事却是从无记载,就连与之相关的传说也没有。



    既然如此,为何这个从太古时期遗存下来的神农圣殿中会出现如此形态的雕塑?若真有此事,为何有关与神农的其他许多事情都记载流传了下来,而这件在当时注定是轰动天地的大事盛事却在历史长河中湮灭的如此彻底?



    若没有此事,《道德经》记载中朴拙而无机巧的太古先民们又怎会耗费无尽人力立起这样两尊雕塑?



    此外,恰如雕塑所呈现出来的,始祖女神娲皇要授予神农氏的那卷书简中究竟记载的是什么东西?



    正当叶易安沉溺于数千上万年前洪荒时代遗留的浓厚迷雾中时,洞窟中在巨大娲皇雕塑前诵经不绝的法服道人们有了新的动静。
第96章 大光明,大突破
    诵经结束,那十几个道人站起身来分为两拨,一拨走出了洞窟,另一拨则就在娲皇雕塑前布置起来。



    随着一根根由极品玉石雕琢成的玉条取出,安放,渐渐形成了一个占地极大的圈子,圈子外侧是取形于八卦,内中则是一幅典型的阴阳鱼图。



    “此神农圣殿中有禁绝丹力使用的禁制,这些道人如此举动意欲何为?”



    在叶易安的疑惑中,将阵型布置完毕的道人们郑而重之的取出了两副星盘状的物事安放在阴阳鱼图鱼眼所在的星位上。



    这两副如桌面般大小、色呈一黑一白的星盘必定极其珍贵,否则道人们不会如此紧张,动作也不会如此小心翼翼。



    星盘安放好未久,此前出去的那拨道人也已赶回。真是难为他们了,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凑齐了祀神的大三牲,此外尚有众多的香烛纸表等物。



    随后,神农圣殿粗陋厚重的石门在隆隆声中被重新关闭,一片黑暗中,道人们在阴阳鱼图两副星盘间点起了一堆熊熊篝火。



    在叶易安讶异无比的眼神中,那十几个全套法服披挂下威严无比的道人不约而同将全身衣物褪的干干净净,就连素袜麻鞋也未保留,而后又将头上挽着的道髻打散,披头散发。



 ; ; —无—错—小说 M。{qul}{edU}。 至此,道人们已是跣足散发,全身赤裸,就这犹自不够,众道人又自奉祀的大三牲上取来血浆,循着特定的图案将身上抹的红白相间,鲜血淋漓。



    做到这一步后,赤裸的道人们开始向娲皇塑像焚香尚飨,香烛燃起,纸表烧起后,十几个道人蓦然起身走到阴阳鱼图中间,人人手操一条牛尾,围着此前点燃的那堆熊熊篝火团成一圈蹦跳起舞。



    这十几个道人一起跳着的绝非时下盛行的连袖舞,同样是群体舞,道人们甩头抛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动作远比连袖舞的动作更大,更夸张,一举一动之神韵莫不是在模拟自然界中之万事万物。其间除了异常频繁的双臂高举祈天等象征性意味极浓的动作外,道人们口中还在齐声唱着一支节奏简单,但发音异常含混的长歌。



    浓厚的鼻音,绝多的卷舌与连音,叶易安只听了数句已然断定道人们唱的必是云文无疑。



    建于数千上万年前的神农圣殿中,幽暗的光线下,一群跣足散发,全身赤裸的道人全身鲜血淋漓的手舞足蹈,口中发音异常的嘶吼而歌,眼前的场面实让暗影中的叶易安感觉既诡异又好笑。



    如此环境,如此场面,如此表现,真是好一副群魔乱舞的画面,也正是道门宣扬中邪教举行淫祀时最标准的画面。若非亲眼见这些人刚刚脱下了法服,叶易安实难相信他们居然会是道人,居然会以如此道门极力打击的方式进行对娲皇的奉祀。



    道门,道人……他们身上的古怪还真是多啊!



    叶易安侧耳细听,能听懂的虽然极少,也隐约猜测出道人们所唱的内容乃是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以及祈求。



    目睹如此画面,叶易安脑海中油然浮现出《吕氏春秋?古乐》篇中的一条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据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葛天氏乃太古时古葛地部落之首领,乃太古三皇时代的一方君主,存世年代当在伏羲氏之后,神农氏之前。



    道人们此时对娲皇的奉祀与万年前葛天氏奉祀天地时的仪式极为相似,显然是在以太古时期的方式祀神。



    万年时光可谓久远,不知这些道人舞蹈的动作,还有那云文长歌的歌辞究竟是如何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这可是上万年哪!



    一念至此,叶易安对道门又多了更为深邃的认知,虽然眼前这些人绝大可能是出身于紫极宫,但他们道人的身份却也毋庸置疑。



    道门哪道门,在它那浓厚的暗影下究竟隐藏着多少年光阴累积的秘密?



    顿饭功夫后,赤身裸体道人们的太古祀神之舞终于行进到了尾声,当十几个道人呼喝声中一起停住身子,并将手中牛尾点向阴阳鱼眼处的黑白星盘时,此前一直没有异常的星盘陡然被激活了一般,盘面上逆冲起两道碧光粲然的光柱。



    幽暗的神农圣殿为之一亮,霎时间,两副星盘已化身为两孔灵力丰沛到已成喷发之势的灵眼,盘面上逆冲起的碧光灵力流将娲皇雕塑紧紧裹住,而后又顺着塑像表面瀑布般流淌下来,散溢向神农圣殿的每一个角落。



    很快,叶易安便感受到了星盘释出的灵力,表面看来,这灵力与凤歌山顶灵眼中喷出的天地原生灵力并无区别,但当叶易安尝试着稍稍导引入体时这才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



    星盘中释出的这种灵力明显更为纯净,恍似经过淬炼一般,导引入体后毫无阻碍的便融入凝丹之内。



    然则……叶易安很快又发现了异常。在导引这种灵力时,他根本无法达到以往修炼时的凝神定思状态,心湖与脑海之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电光掠影般的无尽面孔。



    因这些面孔太多,闪现的太快,所以根本无法将任意一副面孔看的清楚。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无尽量闪动的面孔上都统一的呈现出两种神情。



    一则忧愁



    一则虔诚



    与此同时,随着灵力导引的越多,本就不宁定的心湖中开始不由自主的积蓄起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极短的时间里,叶易安心湖中就充满了浓郁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念头在无尽量面孔闪现的脑海中一闪而逝,此时叶易安已顾不得解惑,先自咬紧牙关,决绝的终止了对星盘释出之灵力的导引。



    切断这异常古怪又异常精纯之灵力与体内凝丹的联系后,叶易安无声的长出了一口气。



    真是太艰难了!



    当他体内凝丹吸纳到这种异常精纯,几乎无需再淬炼便能直接转化为丹力的灵力后,简直就如同人服食五石散后的沉溺状态一样,只是要吃,贪婪的难以自拔。丝毫不管心湖中的异常。



    真邪门!



    叶易安稍稍平复了心境后偶一向外张望,赫然却见被灵力紧紧包裹的娲皇塑像居然起了令人骇异的变化,娲皇那原本肃穆中微微含笑的面容不知何时早已微笑尽去,肃穆也被无尽悲悯所取代。



    虽然神农圣殿中这两具雕塑简直毫无雕工可言,但因着这份饱含大慈悲情怀的悲悯,粗糙的始祖女神雕塑此刻油然显现出无形的神圣辉光。



    神圣辉光虽不可见,却是清晰可感,在空旷的神农圣殿内无远弗届,虽一石一尘皆都沐浴其间。



    在神圣辉光中,不知何时叶易安心脑中的那些无尽量忧愁面孔与负面情绪皆已化散一空,身体如同重归母体,有着无尽的温暖与平安喜乐。



    自然而然,叶易安心湖中悄然浮现出一股冲动,想要就此膜拜在娲身塑像前,就此永浴在这大悲悯的辉光中。



    凭借绝大毅力方才阻止了这一冲动,圣殿之内,重新穿上法服的众道人们早已叩拜于娲皇像前,其中数个道人眼中隐有泪光,显然是激动到了极点。



    阴阳鱼眼上的黑白星盘仍在持续向娲皇塑像喷出那种让人一加导引便极难自拔的灵力,当娲皇脸上的悲悯与神圣辉光皆已浓郁到无以复加时,大门被闭后已然幽暗的神农圣殿中突然光明大作。



    高大的娲皇雕塑突然之间放出绝大光明,此前无形的神圣辉光亦如旭日阳光般显化出来洒向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只是这神圣辉光显化出的光线比之阳光更为神奇——它能穿透一切黑暗与阻碍,纵然藏身于神农雕像后的叶易安也全身尽披辉光。



    随着光明大作,神圣辉光显现,娲皇手中所执的那卷厚厚书册状物事突然从塑像整体上脱离出来,若有牵引般虚空飞升到了圣殿穹顶中心处。



    目睹如此神迹,叶易安心潮澎湃如大江溃堤,就连身体都向外移动了不少。所幸此时众道人俱都在叩拜不绝,也无人注意到他。



    神农圣殿穹顶处,分明呈现出石雕形状的厚厚书册状物事在绝大光明中缓缓展开,当其尽数展布完毕的刹那,圣殿内显化出的神圣辉光同时激变为灿烂金光,顿时整个洞窟如同黄金铸就,令人目眩神迷。



    金色大光明中,一个柔和如慈母呓语般的声音无端响起,怀着极大悲悯的温柔声音山涧流泉般缓缓轻吟着一种绝然类似于云文的语言。



    随着这个令人无比心安与喜乐声音的吟诵,虚悬在穹顶处已经尽数展布开的书卷上有一个个同样绝类于云文的符号向空漂浮而起,显化片刻后才又归于虚无。



    此时神农圣殿内已无人再能留意世间任何其它事物,包括不断流逝的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诵念声停止了,书卷上绝类云文的符号已然全部显化完毕。



    吟诵的内容叶易安一句都没听懂,此时自然更无法解读其意。显化出的那些符号也没认出一个来。但万分奇怪的是,这声音与符号的全部内容却深深的遗存在了他的脑海中,记忆之深刻就像刀刻斧凿一般清晰。



    这时,神农圣殿中显化出的金色大光明在无息的黯淡下去,与此同时,穹顶处重又收拢的书卷虚空悬浮着向下坠落,观其方向,分明是要落向神农雕像手中。



    就在这时,两个脸上犹有未干泪痕的道人蓦然从星盘上冲天而起,凌空截下了那充满无限神异的书卷。



    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