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83章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83章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这些刺客就要被压下去了,没想到不知从哪里洒下来一张网,将太子的轿子套了进去,李序然刚准备命人将往网砍断,只见其中的一个刺客拿出一个小白球,向轿子扔去。

    只听见“嘭”的一声,轿子被炸开了。

    但是,结果却令刺客们大吃一惊,被炸的不是太子,而是假太子,一个大内高手,就在爆炸的那一刻,这位高手已经飞出了轿子,毫发无损的站在了地面上。

    那些刺客看到这一幕就傻眼了,这位高手和尘远他们一起很快便将这些刺客拿下。

    就在李序然命人把他们押起来的时候,没想到,那些刺客都咬舌自尽了,他们执行的是康王的命令,他们执行的是刺杀太子的任务,早就该知道是什么结果了,所以,咬舌自尽也不足为怪。

    这时,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看样子,刺客们的手段用尽了。

    李序然请示杨尚书,该怎么处理这些尸体,杨尚书连想到没想就说:“把他们都带回京城”。

    李序然看着杨尚书干脆的样子,就知道一定是皇上有旨意,看样子,这回康王要惨了。

    现在已经知道是假太子了,所以,刺客不会再来了,或者说,那些刺客也就上完了,就是不知道假太子的事,也派不出人了。

    就这样他们走出了盘龙岭,李序然将这里的伤员等事宜交给了眉山县知县。

    早上从巡抚衙门到眉山县,方才又艰难的走过了盘龙岭,现在已经快到下午了。

    因为轻车简从,而且他们全部骑着快马,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子今天晚上就到京城了,他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

    现在假太子的事情已经公开了,所以,李序然再没有去京城的必要了。

    地方官没有奉旨是不能随意进京的,就像是京官不能随意离开京城似的。

    杨尚书也只好向李序然告辞,向京城走去,现在看来,他的这个学生还是很有远见的,要是真的太子在里面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第一百零一章 进京面圣
    第二天的时候,李序然收到了杨尚书的来信,说太子已经安全的到了京城,而且皇上还亲自召见了太子,他们谈了很长时间的话。

    这时,李序然终于如释重负般的出了口气,这场护送太子进京的事情终于大功告成了,确切的说是圆满结束了。

    这时,李序然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开始放手大干一番了。

    根据之前的安排和计划,一驰和尘远他们还有按察使司徒晋和布政使懂连平等官员,已经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就等李序然一声令下了。

    他仔细的看了这些南江省的改革大计,好多都是来自自己在刑部、知府以及按察使任上积累的经验,当然,还有就是太仓县知县任上留下的轨迹,这些都是他自己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而现在,他要把这些财富变成是南江省百姓的财富。

    在看完这些详细的计划之后,李序然对其中的一些计划又做了调整和修改,剩下的一部分还要请朝廷的一些官员把把关,毕竟这不是一个太仓县,而是有一百多个县的南江省。

    但是,他的改革决心是丝毫没有动摇的,就像是当年在太仓做知县的时候一样,一旦决定了,就一定要走下去,而且,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于是,他召集了按察使和布政使等官员,开始商议具体的细节。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序然全身心的投入了自己的改革大计中,现在的条件要比在太仓县时好多了,自己可以调动的人员和支配的范围明显的大多了,当然,他的责任也更大了,这一点,他早在刚做官的时候就知道了。

    就在李序然沉浸在他的改革之路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下午。宫里来了传圣旨的,李序然心里犯嘀咕:自己任巡抚的时间不长,怎么又有人来传旨?

    难道?难道是上次康王和太子的事情?

    李序然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段时间一直忙他的改革大计,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原以为太子只要安全离开南江省了就和自己没关系了,至于太子和康王之间的事情,那就不是他一个地方官所能左右的了。

    但是,李序然这次想错了。

    圣旨是这样的:“着南江省巡抚李序然进京面圣”。

    进京?面圣?

    他现在起码知道不是太子和康王的事情了,这一点可以放心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个时候进京面圣干什么?

    地方大员,像总督巡抚这些每年倒是可以进京的,那就是进京述职,这是最正常的进京了。

    可是。这个时间也不是述职的时候,于是,李序然私下将传旨的公公叫来问道:“不知皇上叫微臣这个时候进京是为何事啊?其他地方官接到这样的圣旨了吗?”。

    可是那个公公却说道:“哼,我说抚台大人,你也是二品大员了。怎么连这个规矩都不懂?圣旨的事情是能透露的吗?及时洒家告诉了,你敢听吗?再说了,洒家什么都知道,哼”。

    看着这个公公阴阳怪气的,不过他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皇上怎么安排臣子。一般人是不能随便说的。

    于是,李序然命人好好款待传旨的人,顺便给他一些银子。

    要在官场上立足,尤其是他们这些一二品大员,对于像皇上身边的人,是千万不能得罪的。因为,他们的一句话往往能决定一些官员一辈子的前途。

    当然,李序然并没有想从他这里得到什么好处,他只是不想招来没必要的麻烦,那样的话。就没有精力和心思干正事了。

    公公不给说,自己也猜不到这进京面圣到底是什么事。

    李序然决定不去琢磨这些事情了,反正,自从当了江都知府后,至今也有近十年了,他还一直没有回过京城。

    确切的说,他就从来没有去过京城,因为,从穿越过来就是江都的知府了,虽然几经沉浮,但都是在南江省的地方官任上来回变动,而一直没有回京。

    况且, ;上次在查办王天远那个案子时,皇上把他关在牢里,让他写了《铁窗赋》,现在算起来,也好几年没有见皇上了,这次面圣正好可以见见他。

    早就听说,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皇上的身体状况属于朝廷的机密,不要说是地方官了,就是京官也不见的能真正的了解到实情,而他这次去了之后就会能亲眼看见了。

    在这个年代,圣旨可是千万不能违抗的,所以,李序然急忙安排了手头的事情,就要进京了。

    除了一驰和尘远他们,按察使司徒晋和布政使董连平也来送李序然,由于这些人都和京城有着这样那样的渊源,所以,给李序然嘱咐了不少事。

    同时,一驰和尘远执意让杜唐和安刚陪同李序然一起进京,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李序然一直是文官,一点武功都会的文官。

    就这样,李序然踏上他的进京之路,本来这是第一次进京,可以好好的享受享受这沿途的风景,但这个没有明确意思的圣旨把李序然弄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现在想的最多的还是康王和太子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很敏感很严重,但他是亲自参与了的,盘龙岭里发生的那一幕幕还在李序然的心里打颤。

    除了这件事,李序然还在想就是皇上是不是知道了前段时间他查办的那个泰州金矿案,因为,那个案子也牵扯到康王。

    说句实话,他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就是康王干的啊,再说了,当时搜出来的金子都由前任巡抚给看押起来了,他没有拿一两啊,这一点在黑虎上的时候,他就知道了:银子,那怕是脏银,也不敢动一分一厘。

    刺杀太子和泰州金矿这两件事都指向了康王。李序然觉得心里更没底了。

    他甚至胡乱的想到,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件事的话,那是不是自己在南江省当差这么多年,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了?

    记得前段时间。太子从北江省到了南江省,说是他们这两个省要有什么计划,还是朝廷要对这两个省进行怎么安排的,他也记不清了,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太子这次亲自来到北江和南江两省,要说这两个省没什么事,怎么会令人信服呢?

    这时,杜唐走上前来对李序然说:“大哥,我知道你有心事。但这次是进京面圣,没有人比皇上大了,既然是见皇上,我们什么也不用想了,因为想了也没有用。谁也改变不了皇上的决定,包括我们自己,对待皇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准备,说实话,说真话,剩下的就不由咱们了”。

    杜唐的话说得很有道理。通过几件事情,李序然大体还是知道一些和天子的相处之道,那就是不用动歪心思,不要抱侥幸心理,就像杜唐说得,还是实在点好。

    因为。要是让皇上知道他的臣子在他面前演戏,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李序然就干脆什么也不想了,其实,他该想的都想了。现在就趁这个机会,好好在京城转一转,这可是大清最好的城市了。

    根据圣旨的要求,李序然要进京的第二天下午进宫面圣,所以,早上的时候,李序然先去拜访了杨尚书还有其他的几个故交,其实,除了杨尚书,其他人他也不认识,只是通过一驰和尘远才知道了那个真李序然在刑部的时候有些同僚的名字。

    杨尚书见了李序然先是一惊,后来,马上就变得高兴起来,他把李序然带到书房,告诉李序然,康王已经被废了,现在太子的地位变得更加牢固,皇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家都很担心。

    至于这次为什么叫李序然来京城,杨尚书也不知道,他只告诉李序然要小心说话,见机行事。

    看样子,杨尚书也好像很忙,他身边不停的有人来向他禀报这禀报那的,有的还低身附耳,让李序然感到很不自在。

    离开杨尚书的府上,李序然便向京城最高的权力中心走去。

    这是他第一次进宫,难免有些紧张,想起原先在电视剧里看过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但他毕竟是假的,现在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啊。

    不过,穿越过来这么多年了,而且都是在官场,李序然反而觉得自己原先的生活变得陌生了,眼前的生活则真实的多。

    确实,现在他就感到了这份真实,经过了重重关卡,重重检查和核对之后,他马上就看到皇上了。

    现在他早已没心情想什么电视剧电影之类的了,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怎么度过眼前的这一关。

    “臣,南江巡抚李序然恭请皇上圣安”,李序然说道。刚才进门的时候,他看到房间里就他们俩个人。

    “哦,是序然啊,起来吧,”皇上说道。

    李序然站起来的时候,很快的看了一眼皇上,他半躺着,脸色看上去真的差了很多,不过声音还算洪亮,起码说明头脑还清醒。

    “知道朕为什么叫你来吗?”,皇上对他说道。

    “微臣不知,还请皇上示下”,李序然一字一句的说道,生怕说错。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和你说说话,朕现在老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来来来,你坐,坐哪,朕的儿子们忙啊,一个个忙着国家大事,朝廷大事,哎,你说他们这么卖力的办差,怎么朝廷还是这个样子?”,皇上真的像拉家常一样,和李序然说起话来。

    可是,这些话题李序然怎么能评论呢,于是,他只能说道:“皇上,保重龙体啊”。

    那知皇上说道:“什么龙体,那些人天天喊着万岁万岁的,哎,你说,这人真能活到一万岁吗?真要是那样的话,多少人要骂死朕啊。

    通过几件事情,朕和你也算有缘,朕知道你是个说实话、办实事的人,所以,想和你说说话,心里话”。

    李序然知道,皇上要说的绝不是家长里短,现在该开始说了吧?
第一百零二章 一品大员
    这时皇上说道:“朕的身体不行了,上了岁数的人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朕虽然是天子,但也是孩子的父亲,有些事你一定要给朕说实话,还记得当年的《铁窗赋》吗?朕相信你能了解一个作为人父的难处”。

    “微臣遵旨”,李序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