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83章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83章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李序然的反复斟酌,这个摩萨国的问题不能这样来一次打一次的解决,他要来个彻底的解决。

    李序然之所以给陈虎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将拓拓木斩首是有他另外的考虑。

    现在,在摩萨国内,拓拓木的势力最大,但比他稍微逊色的一些大权在握的人也不少,新继位的国王是个小孩子,所以,便有了这些文武大臣的争权夺势。

    拓拓木统领了大部分的军队后,他勉强维持和表面平静了那些争权夺势的人,而现在他一死,势必会引起手中有权的人的再次你争我夺,而一旦他们争夺开来,摩萨国内势必会大乱,人心不稳。而拓拓木又刚被斩杀,在这个时候再次攻打摩萨国的话,那就是势如破竹,乘风破浪了。、

    鉴于此,李序然没有让秦章和陈虎回来,而自己这边剩下十五万大军,当看到拓拓木大军返回摩萨时,李序然便命大军准备追击。一同前行的还有二十万自护队的人马

    但是,李序然并没有紧追其后,而是慢慢跟在后面,他之所以这么所,一方面是因为,他前面有陈虎和秦章,而令一方面,他也避免大军太过疲惫,现在一路狂奔,到了摩萨国之后就成了强弩之末了。

    李序然的大军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武器,同时,也有了足够的士气,他们知道拓拓木的脑袋被陈虎砍了之后。士气高涨,现在正是一举拿下摩萨国的绝佳时机。

    到了摩萨国的边境时,李序然便和陈虎秦章他们会合。李序然的十五万兵力,陈虎和秦章军中能完全继续作战的分别是四万和八万,这样一来,李序然现在兵力就是二十七万。

    同时,李序然将带来的二十万自护队的人一分为二,十万留在北沙泉州府,并为他们留了二十门火炮。另外十万和他的二**军继续向北,但跟在大军后方。负责粮草。

    李序然的总体部署是:要灭掉整个摩萨国不天可能,那样的话耗的时间太长,而且会伤及无辜百姓,这是他师父所不允许的。

    但不给这个摩萨国一次致命的打击也不行。不然,他们会死灰复燃。

    于是,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攻下摩萨国靠近北沙的两个省,但当地百姓可以留下,这大概相当于摩萨国整个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后,他命人在这两个省内部署二十万兵力,加五十门火炮。同时再加十万的自护队员,让他们向摩萨当地百姓融合。

    当地的百姓继续种植庄稼,养马养牛。军队会保护他们的安全,而自护队的人会继续开垦新地,因为。这二十大军驻在这里,粮草要自己动手,自己养活自己,这是李序然一直以来的一个策略。

    如此一来,摩萨国若要再次开战,那么他们首先就要攻打这两个省。而这两个省是他们自己的国土,有他们自己的百姓。战场也就设在了他们自己的地方,不管结果怎么样,刚开始,他们就已经输了。

    就这样,李序然的大军到了摩萨国后,一路攻打,势如破竹,摩萨国内忧外患,加上现在民心不稳,军心不稳,当权者忙的争权夺利,所以,李序然的大军很快就将南边也就是和北沙距离最近的两个省攻下来了。当然,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当地百姓都没有受到伤害,甚至还得到了帮助。

    敌军伤亡十几万,现在,摩萨国的全部兵力也就不到二十万了。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要真正的守住这里,还是要靠老百姓,如果他们拼死反抗,那就是百万大军又能如何,他要的心服口服。

    打下来的东西要比谈下来的东西要可靠的多,李序然手中有雄兵,而且已经占领了这么多的地盘,摩萨国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思来办了,因为,这样就可以休战了。

    至此,北沙之患暂告一个段落,留在摩萨国这两个省内的二十万大军和十万自护队员可以将自己的家室接到这里,同时,他们会得到朝廷的一些补助。当地百姓的习惯可以保留,朝廷不向他们征税。

    之后,李序然让一驰在他的身边抽出二十个人,这些人都是参与当年李序然提出的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解决北沙问题的官员和干将,现在李序然把他们调到摩萨国最南边的这两个省,就是希望他们能将当年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带到这里。

    同时,李序然命五万精兵住在在北沙的泉州府,也就是和前面两个省相接的那个地方,他们要随时往来情报,往来信息,以便在北沙南边甚至两江的官员知道这里的一举一动。同时有十万的自护队的人马在这里,他们依旧是忙时务农,闲时务兵,战时抗敌。

    而剩下的部署是这样的:除了北沙最北的泉州府外,北沙的兵马也就是驻军为十万,自护队十万;北江省驻军五万,自护队依旧按照各县的实际情况,南江省和北江省一样。

    但是,考虑到自护队大都是本地的,而北沙的队员比较多,同时,在摩萨国还有十万,所以,要可能提高北沙本地的百姓在自护队的比例,两江要在各地的收粮中提取一部分补给他们,并允许他们当着家人同住,而且老家的房子和土地都不变。

    北沙当地的百姓大都受过赫利和乌金的影响,所以,他这种尚武的本性还有,只不过他现在尚的武不是和朝廷对抗,而是和摩萨国对抗,因此,李序然的这个决定,他们几乎人人都能够拥护和支持。

    安排好这一切后,李序然便回到北江,他决定在这里修建北王府。

    说是修建。也就是换个门头,换个布置而已,他在北江选了一处宅院。非常的大,修建的也很好,做工用料都很讲究。

    不过,这是他选的,不是修的,因为这个房子是当初一个朝廷一品大员退回来后,自己给自己修的。当时当地的富商为了巴结这位大员,纷纷出银子。结果修好没几天,这位大员就被朝廷给查办了。

    于是,这座宅院也就闲了下来,李序然考虑到北王王府来的人多。事有多,得要个大一点的地方,于是他就选了这里。

    之所以选北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因为北江在南江和北沙的中间,两边有什么事,都很方便官员和自己来往,而这里又在北江的北边,也就是更靠近北沙,一旦北沙有什么战事。他也可以尽快赶到那里。

    完成好这些后,李序然便向朝廷上了折子,说明了这里的情况。包括兵力的部署和对百姓的安排等,并将自己把王府设在北江的事也说了。

    而朝廷现在只知道他们这么多年来都是被人打,现在他们还占领了摩萨的两个省,那正是太喜出望外了,所以,李序然的所有请求都得到了支持。皇上问大臣的时候,大臣们没有一个反对。李序然现在替他们守着敌军,然他们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他们自然不会反对了。

    皇上也不好说什么,他也只好大大奖赏了李序然,因为,他也不想落个怠慢功臣的名声。

    看着,北沙的问题解决了,不但打败了拓拓木,还多要了俩个省,皇上惊叹李序然的速度和能力,他看到现在北沙之患彻底的解决了,便想提出让北王回京的想法,准备试探试探众臣。

    但是,重臣们却无一支持他的想法。

    这一来呢,皇上有言在先,三年是个期限,现在才过去三个多月,怎么可以说话不算呢?

    二来呢,敌军暂时大退下了,但保不住又会卷土重来,所以,正好利用这三年的时间来慢慢的治理。

    还有一个原因,尽管有人也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但他们也不敢说。因为,当初,佟尔璞和富察鲁这样的大员都被李序然不动声色的收拾了,现在李序然已经贵为北王,那就更敢得罪了。况且朝中像礼部尚书,刑部尚书还有兵部尚书等都是李序然的人,稍有不甚,不用李序然收拾,他的手下就把那些反对他们的人收拾了。

    李序然没有他们想的这么狭隘和厉害,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玄乎,但毕竟那些是真的害怕了,这个害怕的结果就是李序然的北王坐的更稳了,皇上看见试探不成,那也只好忍了,谁让他以为摩萨国也会像当年北征一样,起码要个三五年解决,才给了人家三年的时间啊?

    他大概没有想到,北征是自己国家的事,摩萨国确实另外一个问题了。

    春意盎然、夏风习习,秋来到。

    生活是多么美好,将士齐心,军民一心,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各司其职,庄稼熟了可以就可以打成粮食,牛马羊成群,人们就有肉吃。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身为北王的李序然正在全力的梳理着这三个省的军务和政务,都说战后是千疮百孔,战后要百废待兴,北沙之战岁没有千疮百孔,但经历了这么多的征战和调兵遣将,也确实需要好好的整理整理了。

    就像是一个大病初愈的人,虽然病好了,但身体还亟需调理调理,那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康复。

    经过李序然和三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等地方大员,以及各府县的各官员认真部署,现在三个省的各项事务都可以说已经上了轨道,不如正轨了。

    现在到了秋天,大家都准备着秋收,虽然还不是很熟的时候,但人们已经能明显的感到的收获的感觉了。

    百姓们忙着收粮食,而李序然则要忙着他的另外一个计划了。

    这天李序然将三省的巡抚、布政使、还有按察使和提督将军全部叫来,他要做一件大事。

    人到齐后,李序然开口了:“经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三个省的可以说是一切安好,今天,本王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差事要办”。

    一听这话,众人立刻警觉起来,那样子就好像是又要打仗了。

    那知李序然笑着说道:“大家不要紧张,这次的任务是,你们回去之后,在各自的辖区找两种类型的地方。一种是要安静但干净而又有要大,同时人来人往也要毕较方便。第二种就恰恰相反,要僻静要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当然也要大要干净”。

    听了李序然的话后,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李序然要做的他们也不能拒绝,于是都答应了下来。

    “李序然说道,第一种地方,以找现成建筑的为主,你们要在各府县都要找一处,大一点的府可以两处,省城至少三处。第二种地方,全部都要新建,你们每个省准备三到五处的地方,但南江和北江必须要在江边找几处这样的地方。

    条件成熟的就不说了,条件不成熟的,你们要创造使之成熟,巡抚要管一省的情况,需要银子,布政使要舍得给,一些人来这里捣乱,按察使要带人阻止,提督将军随时待命,本王会有新的练兵之法”。

    听到这里的时候,大家似乎明白了什么,事关重大,不能多说,也就不能多问,这是为官的本职,也是保密的需要,跟了李序然这么多年,这一点,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领命后,大家便各自回府,两江的银子不缺,他们现在都希望能早点完成,因为,他们也想看看李序然到底要给他们个什么惊喜?

    众人走后,杜唐进来了。

    他对李序然说到:“徐明来信了,年初朝廷派去外国和西洋人学习的官员回来了,其中,咱们十三骑的六个兄弟也全部到了京城”。

    “太好了”,李序然激动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枪炮战船
    接着,李序然对杜唐说道:“你立刻给他们去信,让刑部的六个文官和十三骑的人一块来北王府,告诉徐明他们,一定要保护那些文官,还有他们带的东西”。

    “知道了”,刚说完,杜唐就要往外走。

    这时,李序然叫住了他:“你给刑部尚书去一封信,大意就说我们这三个省,每个省按察使司内因为事务繁钜,所以想从刑部调六个经验丰富的官员过来,每个省两个人。这件事你快去办,争取在他们从京城走的时候办好”。

    杜唐听了之后便高兴的办他的差去了,尽管他不知道李序然为什么要从洋人那里学习,也不知道派出去的这些人到底学到了些什么,但他知道,李序然既然这样安排就一定有他的道理,看样子,他们马上就有新差事了。

    刑部尚书收到李序然的手令后便立刻明白了,这六个官员都是些从六七品的小官,再说从刑部到按察使司也算是专业对口,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