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回到清朝当大官 >

第117章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17章

小说: 回到清朝当大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序然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知道过几天还有更令他难受的。因为,他的师母已经来信,她和杨峰的儿子马上就要到军营了。

    李序然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他们,他们和自己一样的无辜,都是因为杨峰的不慎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大哥,皇上这次非但没有降你的职,而且还让你兼任了钦差,看来,朝廷还是很重视你的‘,尘远说道,他被现在的伤势已经好转了,基本可以活动了。

    是啊,杨峰的事情结束了,他必须要面对接下来的战局部署,南州府一定要攻下来,不然继续北征就会寸步难行。

    同时,李序然下令各路将军严格的训练各自的士兵,重点是做好能攻击敌军铁马阵的训练,为此李序然命令一驰他们打造一批斩马刀,同时让士兵们穿上铁甲,这主要是要对付乌金元帅的骑兵,因为南州的山岭之后便是大片的草地和荒地,到时,骑兵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皇上在圣旨里没有说,但私下又给他补了八万兵马,李序然知道皇上是尽最大的努力在维持这庞大的开支,但如果再伤亡惨重的话,那朝廷也或许无能为力了,那北征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根据李序然的计划,年底的时候,他就可以不用向朝廷要粮响了,或者是很少的军需了,因为,当地的百姓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这就是以兵养兵,韬光养晦的政治策略了。

    想到这里,李序然决定自己要开始好好的部署一下了。于是,他通知杜唐,传文武各官明天早上来帅营议事。

    现在他兼了钦差,所以军政大权在握。所有的事情 ;他都有权管。

    朝廷的大军补齐后依旧是三十万兵力,但这次的三十万是包括钦差大臣旗下的五万,也就是说现在李序然总共的正规兵马是三十万。另外,在一驰的努力下,现在自护队已经有五万人,如此一来,李序然现在实际统帅的兵力已经有三十五之多,占据了大清过半的兵力,可以说真正做饭了大权在握。

    同时,朝廷中那些大臣也开始用各种方式向皇上提醒要提防李序然。他拥兵自重,要是有异心,那朝廷也无能为力了。

    但是,皇上却似乎没有那么担心,他却向众臣帮着替李序然说话。

    其实。作为百官之首的皇上,他自然有他的防备。

    毕竟,他,才是最担心李序然有异心的人。

    在李序然的麾下,安克毕作为中军主将,还有秦章、魏忠他们都是皇上的亲信,同时。军中还有不少暗中替皇上办秘密差事的人。

    这些人都奉了皇上的命令,一旦李序然违背了这些命令,他们都有可能随时将李序然处决掉。

    但是,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李序然真有异心,那这些人也挡不住他。毕竟李序然的威信和亲信也不少,所以,皇上对李序然还是用了恩威并济的策略,并且从过去的种种事情上可以看出,李序然还是一个一心为朝廷办事的好官。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魄力当好这个征北元帅。

    为官多年,李序然也深知其中的奥秘,所以他将兵力最多的中军给了安克毕,另外安排秦章做了先锋,魏忠将军也被委以重任。而对军中一些办秘密差事的人,他也没说什么,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越安全他也就越安全。

    一向谨慎小心的李序然认为这样做就能顺利的过完这个坎,但是,他低估了这里面复杂的性,甚至包括他身边的人,他都没有完全看清。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过,只要李序然继续他一贯的风格,这件事就不会出现问题。

    他的仙师曾经告诉他这些权谋斗争属于“术”,但真正为国为民办大事,用思想和精神来感化,从长远和大局的角度着手,这些是属于“道”。

    李序然一向重“道”而不重“术”,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不在乎术,因为,身在官场有些事情是由不得他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沉溺于术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杨峰的悲惨下场,又何尝不是他一辈子处心积虑的斗争,挖空心思的算计的结果呢?

    所以,李序然要做好眼前的改革大计,这段短期两军休整的机会对李序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再次开战,那他可能就真没时间了。

    第二天的时候,文武众官员都到齐了,李序然走上帅台。

    ‘末将、下官见过大帅‘,众官员齐声说道。

    李序然示意他们都坐下,自己坐到了帅台中间,左右站的是安刚和杜唐。

    底下左右两排,一边是以一驰为首的文官,他现在是北沙的布政使,官居正三品,管着民政,其实,钦差大臣的安抚职责就是又一驰具体负责的。

    另外一排是武将,各路将军都来了,齐刷刷的坐着,看上去很有精神,李序然感到很欣慰,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士们的精气神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他们元帅的统领才能。

    ‘今天叫诸位来有几件事情要通知大家,眼下战局复杂,北征要打长远战是定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政治和军事两条路一起走,这样我们才能维持巨大的开支,即使长久战也不至于百姓怨声载道。‘。

    底下的人认真的听着,不过这些武将习惯了领命而去,他们也不懂什么民政,至于文官,都是一驰一手提拔起来的,再说了,这种在战场上自给自足的方式,谁也没遇到过,大家都没经验,所以也要看李序然怎么统一安排了。

    李序然继续说道:‘孙子兵法云:兵贵神速,只有快速结束战争的,没有听说过因为一直为打胜仗而久拖不决的。

    但是,兵法也要活学活用,孙子兵法说的是纯粹的去敌国作战,而我们的情况是在解决自己国家的事。北沙的百姓也是我们的百姓,加上北沙地形过于复杂,敌军作战能力强,所以我们只能慢慢的打这场仗,只要把粮草得问题能在本地解决了,持久战唯一的一个弊端就解决了‘。

    李序然这席话是一语双关。

    一方面他要告诉文官们,他们的任务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文官们才能有干劲,同时,他们也会找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因为,这里是战场,是武将的天下,所以文官往往被忽略。

    而令一方面,李序然是要向武将们解释为什么不能够速战速决的原因,同时,也是在告诫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利而自暴自弃。

    过了一会,李序然借口离开了一下,让这些官员放开聊,不在因为他而顾虑,因为这些官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也很必要,对以后的改革大计至关重要。

    最后,李序然再次回到了帅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李序然开始他新的改革大计。

    ‘诸将士官员听令‘,李序然说道:从即日起,各路将军要按照布阵、弓箭、火炮投石器、斩马刀、大刀、骑兵、攀岩术、渡河术等的作战特点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要做好对伤员救助和医治,要提高效率和力度。另外,本帅这儿有一套布阵之法,你们抽出八万兵力,到时由尘远和秦章将军负责训练排兵布阵之法,具体本帅已经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方案,说着杜唐将命令分发到各将军手中。

    这时,李序然转向文官这边:‘从即日起,南沙、太古、凉州三府各县要根据地理地形风貌,做好饲养家禽、织布纺织、养鱼、粮食种植还有驯养马匹以及储备草料。另外本帅想在条件好一点的府县开几个学堂,再把一些能住人的闲房腾出来,专门为因打仗而伤亡子嗣的孤寡老人居住,他们吃喝用度全部由朝廷负责,这些事务由布政使张一驰全权负责,考虑到这里百姓的特殊性,在原来的官差配备上,本帅再给你一万五自护队的队员,协助你们办差,到年底,本帅要你们准备好一万头生猪、三十万石粮食、还有牛羊、鱼、以及布匹等。

    同时,李序然命令管后方的将军,在太古府建造一个兵工厂,主要负责对兵器的再加工和修补,包括对从敌军战场夺回兵器的处理。

    “是,得令,”文官武将齐声说道。

    就这样,李序然开始了他的北征改革大计,当年在南江省太仓县踌躇满志的李序然又重新出现了,不过这次他是一个元帅的身份来开始改革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雁型八卦阵
    李序然的命令下达后,文武各官便执行自己的命令去了,李序然已经对这三个府的兵力重新做了部署:南沙府驻军八万,火炮八门,由一名将军专门驻扎,太古府驻军两万,火炮两门,由一名副将专门驻守,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全部驻扎在凉州府,全部将士都要按照李序然的作战训练计划每天进行操练。

    同时,李序然命各府抽出五千轻骑在各府的边界进行巡逻,五千人一分为二,分二千五人马轮流巡逻,上次乌金元帅偷袭南沙城的教训,现在也是历历在目。

    之所以在太古府部署两万的兵力,一方面因为兵力就紧张,无法太过分散。另一方面太古府本身就在南沙和凉州两府之间,周围都是峭壁,所以,他们的安全性更高一点。同时,太古府百姓人数众多,将士太多反而会影响他们干农活,但李序然还是调出两万的自护队队员在太古府,为的就扩充太古的兵力。

    在朝廷大军驻扎的范围内,每天早上都能听见将士们的喊杀声和兵器的撞击声,同时,也能见到一驰等文官在田间、水塘还有街道现场勘查和了解,一切的一切都在给人一种祥和、欣欣向荣和平的感觉

    为了提高生产,扩大收成规模,同时也为了拉近军民之间的关系,李序然特命南沙府和凉州府各抽出两万将士在农忙的时候帮助百姓们干活,这些将士要轮流干活。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的粮草而干活。

    太古府驻军少,就抽出五千将士帮助,那两万自护队队员也投身到生产中,但他们也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其训练强度仅次于正规军的训练。

    李序然的政治加军事策略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过了近一个月的时候,李序然的师母才来到军营。她上了年纪,路上走的慢,所以,这么长时间才到。

    但是。李序然看到只有老太太来了,她带着几个家丁,见了李序然自然是痛哭流涕,之后告诉李序然他的儿子已经被他父亲的政敌找了个借口杀掉了,她这把老骨头就是想来看看杨峰,但显然已经晚了。

    原本要给老太太安排住处,但没想到她看到杨峰的骨灰后悲痛难耐,竟然给自尽了,李序然只好将他和杨峰合葬一块,也算是师父和师母团聚了。李序然这样做也不枉他们师徒一场。

    各项军务政务上了轨道后,李序然就重点研习他的阵法。

    在这个年代,阵法是很重要的,大型的阵有几万人之巨,其规模和杀伤力可见一斑。

    李序然这次布的阵叫雁型八卦阵。该阵是由一个正六边形内一个大八卦和外围左右两翼组成,其名是因中间是八卦状而外围有两条长长的流动型“一”字形,像大雁飞过来是的形状而得来。

    该阵可容纳八万人之巨,同时它还有一个简化版的,只有两万人即可,可以根据敌军的数量来调整入阵将士们的数量,合称为大小阵。

    大阵中。六边形每边各五千人共三万,八卦内有三万,外围两翼各一万,其中六边的将士主要是防守,主要是盾牌兵,他们身穿铁甲。中间的三万主要是攻打。有弓箭手,还有马阵和步卒,其中,指挥的将军也在八卦的最中间。

    而两翼的将士则是流动的,他们根据首尾相应还有绳子的搭接之法而设立。一方面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敌情,将消息传递给各路将士,还可以灵活调整随时补救六边甚至八卦内薄弱的环节,形成有进有退、进退自如的态势。

    当初,仙师给他传授阵法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外翼两分,变为天云阵。有风无云,有云无风,风云同起,用总阵外面之队。以内前天冲二队列前,居正北。以东南、西南各二队,列天冲正南。以左、右各四队,列前中。以左右前、后各二队,列两端。以左、右后各南四队,列後中。以左天後冲二队,列最后。以不定两翼互补,首尾相应,进退自如,谓雁型八卦阵是也。

    同时,该阵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地形和战况的特点进行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