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退役宫女 >

第9章

退役宫女-第9章

小说: 退役宫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长生都没见过不知为何方神圣的小气公子真容,也懒得再理会他们。已快到晋阳了,人烟渐盛,行人车马络绎不绝,不需要再跟在他们后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各自走散了。

    王春发越来越兴奋了,不停地向长生讲着一路的村庄名字或者轶闻趣事。他常常从老家赶车去晋阳,到熟悉的地方,离家乡越来越近,心情当然有些激动。

    长生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车子一路向北,纬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冷了。

    刚出长安时,她穿着宫里发的衣服,中午还感到有点热,后来渐渐感觉不到热了,再后来就早晚有些冷意,加上斗篷刚好,再后来一整天都要披上斗篷,快到晋阳,披上斗篷还有些寒意,坐车时不得不一直盖上被子。幸好舅舅多年赶车有经验,来时带足了衣物,要不然他一直坐外面会更冷的。

    尚是秋高气爽的九月,这里已经冷若初冬了,家乡还要往北,会比这里更冷,到时她怎么受得了?总不可能一直躲在屋里不出去?

    而且一路上的饮食越来越不合口味,刚出京时还好些,慢慢的黄米粗粮多了起来,这也无所谓,长生不排斥这个,关键每顿吃的几乎都是各种杂粮和肉、豆腐、豆芽之类的,新鲜蔬菜越来越少了。

    听舅舅说冬天苦寒,除了窖里的萝卜白菜大葱和泡发豆芽,下饭都以腌菜或酸黄菜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吃,

    长生心疼地揉揉自己的胃,也许回去真的要吃些苦头。

    “舅舅,若你准时来接,我早打算好在咱们在长安好好逛几天再回家的,家里离长安这么远,你恐怕以后再没机会去了。”

    王春发闻言满脸的遗憾,他去时确实存了这个心思,却因病愿望落空了。不过看着在即的晋阳城门,他又开心起来,晋阳是他见过的最大、最繁华的地方了,又对城里很熟识,不用担心受骗。

    “别担心长生,不去长安也罢,晋阳城也很热闹,咱们先找个歇脚地方安置了行礼车马,然后舅舅带你逛逛,明日一大早再返乡吧。”

    长生也看到了晋阳城门,满脸的好奇和渴望。对她来说,来看看这唐代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的大城市之一,今日山西省的省会,实在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晋阳城果真繁华热闹如斯,虽然街道不比长安开阔平整、建筑也不如长安华丽巍峨,但也是极繁华极热闹的,带着北地的特色,店铺林立,人流不息,两边都是小摊小贩。

    长生不忍地看着舅舅满是沧桑的脸,他才四十三岁呀,放在现代,正是男人四十一枝花的年代,他却已经半老了。想起他一路上提起周家人时模糊的态度,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来到舅舅熟识的客栈,他为了省钱,只让长生住上房,长生坚决不同意,坚决开了两间上房。安置好行礼车马,两人轻装上阵去上街,长生为了躲开高守仁,从长安走的匆忙,带回去的东西不够分。晋阳虽然不比长安,但对绝大多数一辈子都没来过晋阳的人来说,从这里带的礼物已经很体面了。

    “舅舅,你说我给舅母和娘选什么礼物好呢?你快帮我看呀!还有爹爹和大哥他们的,当然还有弟妹们。我离家这么长时间,总不好空着手回去吧。”

    长生不错眼地观察到,提起母亲和舅母时,舅舅脸上闪过暖意,提起父兄就成了鄙夷,再联想到本应该是父兄来接她,却成了舅舅,心里更加生疑了。

    离家乡越来越近了,回乡后要应对的很多。她必须多了解一些情况,言谈中才能尽量避免露出破绽,毕竟真正的长生在家里生活了十二年,算是半个大人了,大部分事情都记得,她若表现得一无所知,很容易让人生疑。

    --------提前祝各位亲们中秋节快乐!

第16章、近乡情怯

    第16章、近乡情怯

    言谈中长生了解到,舅舅家中日子过得不错,有两儿一女,表哥王金虎和表弟王银虎都已成亲并各有儿女,表妹王金花今年十五岁,已经聘人在家待嫁。。平日由舅母操持家务,而且六十多岁的外婆尚且健在,听起来这个素未谋面的外婆很疼爱她。

    为了节省路费,每隔几年,由爹爹周厚纯、娘亲周王氏和兄长周安生轮流来看望她,再带回去她攒下的月钱补贴家用,一来一往中,她也弄清了周家的基本情况。

    周家包括她共有五个儿女,兄长周安生大她六岁,生有两子一女,还有一个大她一岁的姐姐周巧生已经嫁人并生了三个女儿,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妹,小她两岁的弟弟周良生一心读书光宗耀祖,已成亲并生一女,小她六岁的妹妹周玉生已经聘了人待嫁。

    看起来家里人口虽不少,但并不复杂,都是自家父兄子侄,这些年也没少受她的恩惠,日子还算殷实,热热闹闹的一家人,生活不成问题。

    只是舅舅提起父兄模糊不清的态度,有点让长生捉摸不透,她一定要弄清情况,万一有什么不妥也可早做打算,免得临近家门措手不及。

    两人一路看一路买,长生大包小包地给全家大小都买了厚礼,吃食特产衣料绢帕都有,半是为带给家人,半是好奇,当然也为了尽快和家里人熟识起来,那名义上的家人她可大部分都没见过。

    她体谅舅舅长年赶车拉客,不论多冷都得迎风坐着,离开晋阳一路往北还要冷,不能冻坏了他,就买了皮帽子、皮坎肩和皮护腿,非得让他收下。她又贴心地给外祖母、舅母和舅舅家其他大人小孩都买了合适的礼物,在宫中多年,最常见的、学的最精的就是送礼。舅舅初时舍不得她花钱,后见她做事确实很周到,感动之余也就不再多说了。

    晚上回到客栈,兴奋的心情才平息下来。吃过丰盛的晚饭,赶了一天车的王春发正待去睡,长生却不依,令伙计泡了好茶,非要赖在他房里拉他说话。名着是想听他多年赶车的趣闻,实际是为了套话。

    无奈王春发面憨心细,无论长生怎么套,他都能绕过去,还一个劲地劝她早睡。他越这样长生越生疑,

    后来长生急了,佯怒地站起来:“舅舅,我离家八年,却未见父兄来接,爹爹身子不好还说的过去,哥哥不来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让舅舅千里奔波不说,还不给你路费,长生这些年对家里怎么样舅舅想必都清楚,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长生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看不出里面有问题?你若不说清楚,我糊里糊涂地回去怎行?你提前说了我也好有个准备呀!”

    说完转身就要出去:“你若再不说,我就在晋阳租房子住下,再不回去了!”

    一看长生说着就要翻脸,王春发赶紧拦住她:“别急别急,舅舅这就告诉你实话!”

    长生复又坐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王春发叹了一口气却没有急着说话,喝了一杯茶,这才慢慢地说:“舅舅也不是故意瞒你,是怕你生气。你回乡的信转回后,你爹和你娘高兴极了,谁不想自个的闺女?但是安生听说你要回乡说什么也不同意,非要托人捎信让你继续留在宫里,后来时间来不及了才作罢。他当然不愿去接你,他那媳妇估计也不会说什么好话,你爹刚好病倒了,你弟弟从小只知道读书,又没出过远门,你娘不放心,就让舅舅来接你了。其实谁接都一样,你别往心里去,再说家里有你爹你娘当家,他说话也没人听。”

    长生愕然:“他为什么不高兴我回家?”

    “傻孩子,以为人人都象你一样实诚?你回家后不但不能再赚宫里的银子补贴家用,还得让家里养着。没准他以为我家长生嫁不出去要靠他养活一辈子,其实就是让他养一辈子也是应该的。你进宫之前,你大哥已经十八岁,因为家里太穷了连媳妇也聘不下,后来用官府给你的二十两卖身银子才修缮了房子、聘了媳妇,他都不想想,如果不是你这些年的接济,他们拿什么养活一家老小?”

    长生倒吸一口凉气,敢情他以前探亲时对自己的疼爱全是装出来的?这个当真不可小觑,那个貌似精明能干又重亲情的兄长自私无情到这种地步!她这些年给的银子居然喂不熟他!

    一口怒气涌上心头,冷笑着说:“这些年我巴心巴肝的为家里着想,临到这会没有好处了就嫌我余?他大概不知道我出宫时宫里还要发一百两的返乡费吧,如果知道有这个,恐怕比谁都会积极地跑来接我?”

    听说有返乡费王春发长舒了一口气,又见长生气成这样,懊悔地说:“你娘就怕你生气,才一定叮咛不让告诉你,一切等回去再说,都怪我忍不住。好孩子,别理他,家里还有你爹娘呢,轮不到他做主。你娘说了,大不了把他分开另过!”

    无论他怎么说,长生一颗渴望亲情的心已经深深受了伤害。

    自从知道有这么个家,有真心疼爱的她的亲人,在宫里无论多难,无论面对多少算计,她都一面暗中狠狠还击,一面嗤之以鼻,在宫里她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在宫外她有家有亲人,还有什么可怕的?

    因为爹娘身体不是很好,探亲时大多来的哥哥周安生,每次他都表现出对自己十分疼爱,千叮咛万嘱咐,好话说尽,让本来对他很陌生的长生渐渐地视他为真正的亲人,正因为这才让人伤心。

    原来这些年他表现出对自己的疼爱和呵护全是假的,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心甘情愿地节省下银子补贴他而已,自己只是他赚钱的工具。

    “舅舅,我不回去了!我虽然离开宫里但也不用靠他周安生养活!你在晋阳有不少熟人,明天你带我租一处合适的房子住下,这些礼物你替我带回去送人,如果爹娘想我了就来晋阳找我,顺便告诉周安生,他俩口子来了我不欢迎!”

    ------对不起各位,昨天回家陪父母过中秋节,父母家没有电脑,所以没有更新,也没来得及说明,以后会注意,尽量做到不断更!

第17章、竖子无礼

    王春发慌了神,一个劲地自责憋不住话,一边流泪劝道:“傻孩子,你回去大不了不理他就是了,你又不是冲着他才回去!你看看这被子褥子还有斗篷,就知道你娘多疼爱你,再说你外婆年龄大了,身子骨也不是很结实,你进宫后她整整哭了十几天,整天念叨着如果能再见你一面,死也心甘了,你好不容易才出了宫,就忍心不见她们?好歹回家再做打算好不好?”

    长生气闷地坐下半晌才抬起头,看着一个劲陪好话的王春发,扑噗一声笑了,上前扶他坐下,倒了一杯茶递过去,感动地说:“舅舅,我不回去又不是你惹了我,你不用着急,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爱憎分明,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我不知道好坏。.舅舅对我好,我心里都明白,你说的对,我不欠他周安生的,只有他欠我的,这些年我补贴家里的,够我吃几十年,我自理直气壮的,看他如何?再说家里还轮不上他当家做主!”

    王春发这才放下心来,笑着摇摇头:“你这孩子,越长性子越烈,在宫里磨了这么多年也没沉了性子,反倒一点委屈也受不得。放心吧,有你老舅在,你在家里住不下去了就来舅舅家,别跟你哥一般见识了。”

    长生反倒委屈起来:“舅舅说错了,我在宫里八年,什么委屈都受过,要是受不过委屈,早就活不了了。我是受不了自家人的委屈!好不容易活着出了宫,原想回家再不用受委屈了,谁知还没进家门就出这档子事,我怎能不心寒?舅舅可知就是因为接晚了,我才被那个高守仁缠上,如果不是你来接我,我一个孤身女子,谁知道路上会出什么状况?”

    说着说着,想起自己在宫里如履薄冰般的八年,眼圈儿一红,忍不住哽咽起来。

    王春发急了,又是哄又是劝,长生这才破啼为笑,看看时间不早,就告辞去睡了,但却说什么也不肯明天回去,非要在晋阳再玩一天,王春发只得应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长生关上门,沉下脸坐在床边考虑问题,虽然经过这几天的相处,看得出这位舅舅是真心疼爱自己的,但她总觉得舅舅还是有所隐瞒,到底瞒了何事,她却猜不透。

    她想了想,既然家里情况不象她想象的那样,那就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决定清点整理好财物,有时候银子比什么都可靠。

    小心地拆开衣襟,取出一张百两银票和返乡文书放在一起,准备一回家就交给爹娘,免得被人看作是回家吃白食。

    其他两张也取出来折起来缝进包袱边角里依旧藏好,银票本来就是要缝在包袱里,路上怕被人夺了去才缝进衣襟,衣服总是要常常清洗的,藏在衣襟里并不方便。如果家里实在呆不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