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苏东坡断案传奇 >

第87章

苏东坡断案传奇-第87章

小说: 苏东坡断案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公又令苏仁取过一幅画轴,展示与众人看,道:“此画轴乃是宋盛书房所藏春宫图,画中赤裸女子酷似田真真,只是这画上女子脖颈处有一月牙斑痕,而田真真却不曾有。原来是田真真姊妹。此画乃是魏之郎所作,且那画卷下笔着色技法颇为奇特,似学我大宋画技,却又非是我大宋诸多流派技法。凡此种种疑端,魏之郎、田真真、齐滕花之干系隐约可见。苏某又着人暗查,得知他等皆自苏州来,且在一年前后,世间竟有这等巧合之事?”

王兴疑惑道:“却不知他等是辽国人,还是西夏人?或是蛮夷人?”苏公正色道:“非也。他等乃是东瀛人。”众人闻听,皆疑惑不已。

王兴奇道:“东瀛人?他等刺探我军情民情,莫非欲犯我大宋不成?”王敦笑道:“那东夷岛国,国小民寡,又远隔重洋,焉能称雄?我大宋国大民众、兵精将强,四方哀告宾服,又怎生惧他?”项笑冠惊道:“古人传言,昔日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仙药,令徐福引六百童男童女东去求药,不想一去杳无音讯。原来那徐福求药不成,不敢回来,寻得一岛,便在此繁衍生息。此即东瀛也。自大唐以来,那东瀛国人多遣派使节使团远渡而来,习我中土礼仪,学我中土文字,以教化其民,友好往来已有数百年。却不想今日之东瀛人竟如此狡诈?”董济世叹道:“若那东瀛之人个个如魏之郎一般,薄礼少义、狡诈愚勇,他日若壮大,必成我大宋祸患。”众人皆不以为然。

苏公捋须笑道:“那魏之郎虽然阴险狡诈,可惜不知他早已身入陷阱矣。”王敦、王兴等甚是诧异,道:“苏大人此言何意?何谓身入陷阱?”苏公笑道:“魏之郎只道他那计谋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曾料想其阴谋早已被人识破。”王敦笑道:“幸亏苏大人来得杭州。”众人附和。

苏公摆摆手,笑道:“非是苏某,乃是薛满山、邵秋水二位将军也。”王敦等人惊讶不已,皆把眼来望薛、邵二人。薛满山忽笑道:“却不知苏大人怎生识破其中玄机?”苏公笑道:“其中情形,且请薛将军细细道来,如何?”

薛满山道:“今贼已破,道出亦无妨。原来宋盛受了贼人诱惑指使,欲盗甲仗营《行烟经》,只是苦于无机下手。那日与邵秋水饮酒,见邵将军酒醉,便有意言语试之。邵秋水酒醉心明,假意附和,叹息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宋盛又言语诱导,道:‘邵将军若要银两,岂非易如反掌。’邵秋水故作不解,道:‘望宋大人指点。’宋盛欲言又止。邵秋水假意诚恳,又信誓旦旦。那宋盛便道出阴谋来。邵秋水当即应允,又与之细细商议一番,那宋盛深信不疑。待回军中,邵秋水便告知薛某。我二人商议,若要查出那幕后主谋,惟有将计就计。邵秋水将《行烟经》盗出,易手与宋盛,而后暗中追查,知主谋乃魏之郎是也。”王敦闻听,急忙近得邵秋水前,施礼道:“原来邵将军乃精忠义士也。王某愚钝,险些害了将军性命。王敦在此赔罪了。”言罢,纳头便拜。邵秋水急道:“大人休要如此,折杀卑职了。”

薛满山又道:“邵秋水假意畏罪潜逃,化装成一乞丐,暗中窥视贼人行径。我二人得知苏大人插手此案,便有意露出破绽来,欲令苏大人起疑,而后顺此追查宋盛、魏之郎。”王敦道:“薛将军此计虽妙,却未免凶险。若那魏之郎得《行烟经》后,匆匆逃离杭州,又如何是好?”

苏公笑道:“王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薛将军行思缜密,早已料到此变。原来邵将军所盗之《行烟经》却是假的。”薛满山道:“却不知苏大人何以知之?”苏公笑道:“将军若骗那宋盛、魏之郎,易如反掌也。只是苏某曾细读曾公亮大人之《武经总要》,其中言及火药:硝药为君,硫磺为臣,木炭为佐,诸药为使。而魏之郎所得之《行烟经》,则反其道而行之。若依此炮制,怎生制得出火药来?”王敦等人恍然大悟。

董济世叹道:“苏大人之推论,闻听来合乎情理,可惜无有证见,此白璧微瑕、美中不足也。”苏公笑道:“董先生怎知苏某无有证见?今有一人,可佐证苏某之言。”王敦道:“何人?”苏公笑而不语。项笑冠道:“五人已死四人,余下一人便是田真真了。”王敦笑道:“我怎的忘却了他?”苏公笑道:“苏某唯恐他有所不测,故早已令人暗中监守。苏某见得魏宅女尸,便往梦乡斋一遭。这女尸正是田真真姐姐田真秀。田真真闻得其姊命绝,哀哀欲绝。原来他姊妹二人与齐滕花皆是东瀛贫家子女,因家贫难活,幼时便卖与一商人为奴婢。待他等长成,便被胁迫来我大宋,以女色诱惑我大宋官吏,暗中做那龌龊勾当。那商人便是魏之郎,其东瀛真名唤作禾女鬼之郎。田真真真名唤作田中真子,其姐姐真名唤作田中秀子。”众人闻听,叹息不已。

王敦追问道:“那田真真现在何处?”苏公叹道:“这可怜女子想必此刻已出了杭州城,自寻道回东瀛去了。”项笑冠闻听,凄然失色,叹道:“此去东瀛,路途凶险,他一弱女子何时才能回得梓里?笑冠只希望他一路平安。”苏公幽然叹道:“归家之路,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归心似箭,迟早一日会到达的。”

且说这田真真几经周折,飘洋过海,终于回到了故土东瀛,因着生计所迫嫁给了一个六十余岁的老头为妾,这老头唤作松井,乃是个卖木屐的商人,这老头一共娶了七个女人,生了十个女儿,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儿子传宗接代,这田真真嫁与松井为妾的第三年,终于有了身孕。临盆之时,田真真忽然大出血,腹中小孩虽得以生产,但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死了。令松井老头万分高兴的是这小孩是个男孩,于是百般宠爱。但松井老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儿子竟然是个侏儒,如此苦恼了十余年。然而正是这个侏儒儿子,居然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一是精明的经商头脑,二是变态的房事能力,自此松井一族繁衍生息。八百年之后,松井后裔中出了一人,这厮唤作松井石根。这个松井石根,便是一九三七年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元凶之一。

聪明一世的苏公万万不曾想到:我中华民族对东瀛的善良、宽容、大度与友好换来的是深深的伤害与无尽的痛苦!

窃案已破,苏公欲返湖州,王敦再三挽留,无奈苏公去意已决,只得罢了。苏公唯恐惊动杭州大小官吏并四方百姓,次日一早,便与苏仁、严微、东方清琪出了杭州城。王敦、薛满山在城外十里亭送别。苏公、王敦话别,无非道些“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来日再见”、“一路珍重”等话语。言罢,苏公翻身上马,往湖州而去。

王敦望着苏公远去身影,忽然笑了,那笑甚是诡秘。

行至数百步远,苏公忽然策马回来,近得王敦前,笑道:“王兄,苏某还有一语不曾言及。”王敦笑道:“苏兄且言。”苏公淡然一笑,道:“齐滕花之死,乃魏之郎杀人灭口也。而那魏之郎又怎生知晓我等疑心齐滕花?”王敦奇道:“苏兄所言甚是,王某竟未思忖过。”

苏公淡然一笑,道:“知情者,只你我二人……”王敦一愣,愣愣道:“莫非苏兄竟疑心我不成?”苏公笑道:“岂敢岂敢。只是苏某自魏之郎书房中搜得些信笺。”王敦惊慌道:“甚么信笺?”苏公笑道:“王兄何必明知故问。那田真秀名为魏之郎妻妾,实则为诱饵也。但凡有人勾引得他人妻妾,自然诡秘得很,暗中幽会,相通书信,却不曾料想留下把柄,反中他人奸计,受制于人。”王敦大惊,低声道:“原来苏兄早已知晓。”

苏公自怀中取出一物,抛与王敦。王敦急忙接过,粗粗看罢,道:“苏兄救我命也。”苏公笑道:“王兄早知田真真姊妹二人,却来瞒我。那日真假之论,我道宋盛所杀之人非田真真,或是那女子面容极其酷似田真真而已。那时刻,大人面色大变,苏某便疑心了,大人心中有鬼也。”王敦苦笑道:“王某亦是一时受他诱惑,身不由己,险些酿成大错。只可惜宋盛宋大人枉自丢了性命。”

苏公冷笑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王敦诚惶诚恐,连连点头。苏公又道:“苏某还有一言奉劝王兄。”王敦惶惶道:“苏兄请言。”苏公低声道:“王兄既为州官,却暗中做那商贾买卖,一味谋求孔方青蚨,却不知此物是双面之刃,既可庇佑你,又可加祸你,望王兄好自为之。”言罢,回转马身,扬鞭而去。

(本卷完)

后注

一、宋哲宗元祐元年(即公元1086年),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因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苏轼出知杭州,再次回到西湖。故事中提到的苏东坡在西湖修堤之事,与历史事件有差异,实际应发生在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任职期间。

二、十大手法,龙井茶炒制手法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至于十二道工艺一说乃是作者杜撰。

三、宋康定年间,宋仁宗赵祯命天章阁侍制曾公亮、尚书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丁度组织学者编撰《武经总要》一书,前后五年方才完稿。宋仁宗为此书作序,称道:“凡军旅之政,讨伐之事,经籍所载,史册所记,祖尚仁义,次以钤略,至若本朝戡乱边防侮计谋方略,咸用概举”。此书前后共四十卷,其中第十一卷《行烟》、第十三卷《守城》,记载有火药配方,如:毒药烟球法(共十三种成份)、蒺藜火球法(共十种成份)、火炮火药法(共十四种成份)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至明代,火药技术大为改进,配方更加合理,工艺趋于简单,且火药性能大为增强。永乐年间,平苗大将军焦玉所撰《火龙神器阵法》,共记载火药十六种,又记载火器四十余种。无论宋、明,中国的火药制作及利用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四、中国、日本使者相互往来始于汉代,历经唐代、宋代、明代。至明代末年,朝纲不整、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日本商人便纠集没落武士、浪人乘虚而入,出没在中国沿海一带(主要为浙江、福建、广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嘉靖东南平寇通录》描叙道:“驱掳少壮,发掘冢墓。束婴竿上,沃沸汤,视其啼哭,拍手笑乐”、“积骸如陵,流血如川”。其中浙江是倭寇侵犯最为严重的地区,明末江苏昆山有一书生,唤作郑若曾(字伯鲁),曾为明朝总督尚书胡宗宪的幕僚。此人颇有军事才干,一生留下不少军事著述,其中尤以《筹海图编》为最。《筹海图编》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海防的军事著作,它开历史之先河,是早期海防战略思想发奠基作。全书共一十三卷,图一百七十二幅。其第五卷有:《浙江沿海郡县图》(其中有浙江沿海总图、温州府图、杭州府图、绍兴府图、嘉兴府图、宁波府图、台州府图)、《浙江倭变纪》、《浙江兵防官考》与《浙江事宜》,尤为详尽。正如抗日战争中的汉奸,明代倭寇之祸也少不了一些汉人为虎作伥。《筹海图编》第四卷《福建事宜》便指出倭寇频繁入侵,是与一些大姓宦族勾引的结果。

至于中国近、现代的耻辱(譬如南京大屠杀)更是惨不堪言,即便到了今日,日本依然不肯反省历史。

呜呼,前车之鉴,后车之戒!

第七卷 百年古宅

第一章 客栈命案

〖世传桃花源,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亦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尝意天壤之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予在颖州,梦至一官俯,人物与俗间无异,而山川清远,有足乐者。顾视堂上,榜曰“仇池”,觉而念之,仇池武都氐故地,杨难当所保,余何为居之。明日,以问客。客有赵令畴德鳞者,曰:“公何为问此?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杜子美盖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他日工部侍郎王钦臣仲至谓余曰:“吾尝奉使过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此段语源于苏轼《和桃花源诗》。苏东坡晚年忧患,多写“和陶诗”,寄寓其心。

且说大宋神宗元丰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