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为农 >

第74章

重生为农-第74章

小说: 重生为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导主任怒气冲冲又语重心长的教导了思蓝一番,等他说完,思蓝才开口说道:“老师,您弄错了,我没有早恋!”
    “没有?那这是什么?”教导主任拿起桌子上的信纸说道。
    ————————
    嗯……新的一周开始,求推荐、收藏、粉红、订阅,呃……啥都求……么么

    第三十四章 竟然有这么多蔬菜品种

    (求推荐、粉红)
    信纸上的内容,确确实实是情书,不过是那种交朋友的那种,说白了就是求交往。教导主任这么说主要是想吓唬吓唬几个不安分的学生。
    他可是知道秦思蓝的伶牙俐齿,两年前就因为她与英语老师的矛盾,害的他被校长狠批了一顿,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虽说早恋是学校所不允许的,但是像这种递情书的早期萌芽,大肆追究就不好了,毕竟只是有好感写封信交个朋友,还没有达到早恋的程度。
    思蓝心里很镇定,在她看来这都是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事,大美和那个男生却不这么想了,在那里站着连头都不敢抬起来,还真害怕老师让叫家长。
    最冤的是大美,在怎么着也没她这个中间人的事啊,自己只是帮着传递一下,也没干别的啊,顶多就是“敲诈”点儿零食,不过这主意还是思蓝出的。
    “你们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马上就要升初四了,面临着中考,不把基础打好怎么能考出好成绩?”
    教导主任也不是那种铁面无私、不问青红皂白的人,见学生认错态度良好,也就没打算深究,只要将这种不好的苗头扼杀在萌芽阶段就可以了,犯不着大张旗鼓的又是叫家长又是全校通报的,也要给学生留点儿面子不是。
    “不要再有下次,如果再让我发现,就不会这么容易了!回去上课吧!”教导主任挥挥手,让几个学生回去。
    大美和那个男生低着头跟在思蓝身后走出办公室,走了一会儿拐了一个弯,两个大气都不敢出的人才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
    “吓死我了,还以为真要找家长呢,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过关了,万幸万幸!”大美拍着胸脯,一副“劫后余生”的样子。
    思蓝回头看她一眼,笑道:“有那么严重嘛,看把你吓的!”
    “你胆子大是不怕,我是不能跟你比!这事还不是你害的。”大美白了她一眼。
    思蓝指指自己的鼻尖,说道:“我?怎么是我害的呢?”
    “别忘了,那可是给你的,我只是负责转交而已!”大美一把拉过默不作声的那个男生,说道:“你说说……”
    “那个……零食……能不能还给我?”男生红着脸,吞吞吐吐的说道。
    “什么意思?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大美不敢置信的看着那个男生,生怕自己听错了,再确认一遍。
    那个男生抬头看看思蓝,又看看瞪着眼看着自己的大美,鼓足勇气说道:“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零食还给我!”
    “为什么?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往回要的道理?”大美这下听明白了,惊讶的问道。
    男生也豁出去了,指指思蓝,说道:“你没交给她啊,也就是没完成我的嘱托,零食当然要还回来了!”
    “小家子气,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大美气呼呼的将拿在手里的那包零食扔到男生怀里,拉着思蓝就走。
    男生接稳差点掉地上的零食,看着两个走远的背影,委屈的自言自语道:“这可是花了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啊,能怨我嘛!”
    还没等到晚上上课,这件事就被全校所有不安分耳朵男生知道了,已经有所行动的暗自庆幸着自己没有被抓到,还没有行动的则是一阵后怕,也是暗自庆幸着自己晚了一步,不然被抓的可就是自己了。
    不管怎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再也没有人让大美递情书给思蓝了,让思蓝清净了不少。
    不过大美倒是整天愤愤不平,嘴里骂着那些男生,怎么这么胆小,害的自己没有免费零食可吃。
    ……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差不多近一个月,这天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思蓝没有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在做着习题,而是捧着一本课外书看的津津有味。
    眼睛看的累了,她放下书,伸手揉一揉,看向窗外,喃喃自语道:“还真是有点儿无聊呢!还有一年才能上高中,四年后才会上大学,时间啊,过的快一点儿吧!”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前面的大美回过头来问道。
    不知是巧合还是幸运,初中三年了,两人一直都是分在一个班,而且座位离着也近,不是同桌就是前后桌。升级重新打乱排班,这样的情况总是会出现。大美还笑称两人是绑在一起的,不管到哪都能在一起。
    “没什么!”思蓝给她一个笑容,低下头继续看书。
    大美见她这么说,也没多想,回过头去也是继续捧起一本课外书看起来。
    晚上回家,发现去了南方一个月的爸爸回来了,正坐在沙发上和大美的父亲汪洪庆和小妹的父亲王沛东聊天,一楼奶奶住的卧室开着门,里面亮着灯,应该是奶奶和妈妈在里面。
    “汪伯伯、王叔叔、爸,我回来了!”思蓝依次打过招呼,放下书包就坐到爸爸身边,笑着问道:“爸,这一去一个月,有啥收获啊?”
    “别提收获了,差点看花眼,去了南方才知道,人家那边比咱这边发展的快多了,两边一比,感觉咱这里还真落后!”秦玉国摇头叹气的说道。
    思蓝笑着说道:“南方地理位置好,而且邓公也很重视,发展的快也是正常,不过咱也不能泄气不是?以后咱这里发展的也不会差的。”
    “人不大,口气不小!发展不发展,该怎么发展,是政府的事,你个小丫头懂什么!”秦玉国笑骂道。
    “不说这些了,说说这一个月都有啥收获?”思蓝转移话题,催促父亲道。
    秦玉国从茶几上拿起一张纸,递给女儿道:“喏,都在上面写着了,自己看!”
    “红菜薹、西兰花、小香葱、茭白、紫芥菜、豇豆、菜豆、豌豆、扁豆、茼蒿、莴苣、油菜、生菜……”思蓝拿过那张纸,一个个的念着。
    “这么多蔬菜品种!爸,你跑了多少个地方?”好半响才念完,思蓝惊讶的问道。
    秦玉国说道:“也没几个地方,很多品种在一个地方都有,只是整回来这么多,还不知道能种出几样来!”
    “你放心,大部分都能种出来,只是种出来大众能不能接受才是问题,很多蔬菜品种普通人连听都没听过,别说见过、吃过了!”思蓝摇头说道。

    第三十五章 可以举行“菜王”大赛啊

    (求粉红、推荐)
    秦玉国这次去南方。不但引进了大批的蔬菜品种,还在当地购买了许多新鲜蔬菜带了回来,每样两三斤,放在塑料袋里用一个大蛇皮袋装着,足足有六七十斤。
    将这些蔬菜给村里关系好的一些人送了几种,让他们尝一尝,再把口感等信息反馈上来。这样就能知道这些蔬菜适不适合北方大众的口味。
    引进的那些南方蔬菜品种的试种,肯定不能在别人普通菜农的大棚里,毕竟人家还要种菜,不能耽误人家赚钱。秦玉国想着是在自家大棚里试种,不过郑国庆也不想他受损失,最后通过两人商量,将思蓝奶奶菜园子里的那个小棚整修一番,重新利用起来,种上几种,之后再由市里出资建上几个大棚,派专人负责试种其他的。好在现在是秋天,还没到冷的时候,建大棚也容易。
    这些蔬菜试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起码要经过两到三茬的观察,最后才能确定这个品种到底适不适合北方种植。而且还要看市场反映。大众能不能接受,等全部都确定了,才能大面积的推广这个品种。
    蔬菜研究所市里领导已经批准了,由郑国庆负责,开始进行前期筹备,只等着资金到位,就可以成立了,人员到时候由市里出面,请来省里农业研究所的几个专家坐镇。市里领导给郑国庆的指示就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只看成果,不看过程。
    有了领导这句话,郑国庆算是忙开了,确定研究所地点,除去专家研究人员外,其他人员的调配,各种研究所用到的设施、设备,都要他亲自忙活。这件事可以算是市里的大事,别人他信不过。
    秦玉国经过这几年的自学和经验积累,所掌握的关于蔬菜方面的知识已经相当扎实,丝毫不弱于那些专家教授,而且有些实践方面,比那些专家教授懂的还要多。
    举贤不避亲,市里在让郑国庆确定研究所所长的人选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自己这个关系好的穿同一条裤子的战友。市里领导也对这个率先发起蔬菜大棚种植的带头人有所了解,在郑国庆提出由秦玉国来当所长的时候,爽快的点头同意了。
    蔬菜研究是市农业局的附属部门。秦玉国之前就是镇上农技站的人员,而且还是多年的老党员,由他来当这个蔬菜研究所的所长,也算是情理之中,加上他蔬菜大棚带头人的名头,别人也说不出别的来。
    当郑国庆找到秦玉国,将这件事告诉他之后,他显得相当的惊讶,没想到自己还能做个“大官”,也没有很爽快的就同意,因为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个岗位。
    “哎呀,你犹豫什么?这么好的事还不赶紧的,我可是跟领导打了包票的,你要是不当,我不好交代啊!”郑国庆见他拿不定主意,急切的说道。
    秦玉国皱着眉头,说道:“我也愿意当这个所长,只是我怕自己的水平胜任不了啊,到时候再影响到你……”
    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怕自己水平不够给郑国庆带来麻烦。农业局比不上税务局、工商局等重要部门有份量,可以算是个清水衙门。但是郑国庆好歹是个一把手,在局里可是说了算的,很多人盯着他这个位子呢,毕竟他没有什么靠山后台,是凭着自己的政绩爬上来的。
    而且现在市里大力发展蔬菜大棚,这个直接管理的农业局地位可就举足轻重了。以前没人看的上的清水衙门现在成了香饽饽,不由得秦玉国不慎重。而且蔬菜研究所所长也是个美差,想做出什么成绩很容易,不少人眼红着呢。
    “影响个屁,市里领导都点头同意了,谁敢说闲话?再说了,你的水平我又不是不知道,肯定能胜任,就这么说定了,所长人选就是你了!”郑国庆“强硬”的替他决定。
    秦玉国见他决定了,也就不再说什么,笑着说道:“可说好了,万一出了啥事,可别怨我!”
    “咱俩谁跟谁啊!真出了事也不会怨你,我自己顶着!”郑国庆不以为意的说道。
    就这样,秦玉国由镇上小小的农技站人员,一下子成为了新成立的蔬菜研究所的所长,是国家正式干部,享受副科级待遇,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其实换了别人还真没有这种可能,虽然以前他算是临时的编外人员,没有行政级别,但是就冲他第一个建起蔬菜大棚,给全市菜农传授经验来说。也是大功一件,当上所长也是实至名归。
    郑国庆进了农业局,为了上班方便,全家也早就已经搬到了市里,秦玉国当上研究所所长,自然也是去市里上班,村子离着市区也近,他骑着摩托车,上下班也方便。不过郑国庆还是给他安排了一间单人宿舍,以防万一有事或加班,好有个住的地方。
    秦玉国去市里上班,家里的大棚也不能不种,这些事也就落到了刘真身上,思寒也已经三周岁多了,能满地乱跑,他祖母身体还壮实,还能看的过来。而且这几年思蓝也把棚里的农活干的溜熟,没事的时候也能帮上妈妈不少忙,棚上也安装了卷帘机,刘真自己一个人忙活,也没有多累。
    又到了每年蔬菜育苗的时间,由于引进的其他蔬菜品种还没有试验好,还是只能种一些常见的北方蔬菜。刘真今年也不准备种两样了,想着全部都种上最方便管理的茄子。
    育苗很简单,调好营养土,装在模具里,种上种子,浇上水就可以了,一个人不到一上午就能完成。
    很快的种子发芽破土而出,长了几天,就可以移植了,大棚早就调好了畦子,洒上了肥料。就等着移植了。
    近一亩地的大棚,一个人移植的话就费劲了,往常移植都是相熟的各家一起帮忙,这次也不例外,思蓝家大棚移植的这天,思蓝三叔、小叔、汪洪庆、王沛东、朱宪刚几家人,都来帮忙了。
    只得一提的是,思蓝大娘见种大棚赚钱,也建了一个,只是面积比较小,才30米。不过她在村里人缘不好,一般都不和她来往,她也不愿意来找秦玉国和刘真请教,所以种出的菜质量不行,总是卖不上高价。棚上挑剔的收购客户,直接就不要她的。
    “蓝蓝,这边没苗了,端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