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为农 >

第21章

重生为农-第21章

小说: 重生为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发愤图强兴大业,勤劳致富建小康”,一路走过来,思蓝看着地摊上摆放的一副副吉庆对联,心里感叹一声:“还真是眼花缭乱啊!”
    过门钱、大小对联、鞭炮、各种烟花,还有在思蓝极力央求下买下的五个“泥砘子”(泥砘子:土制烟花的一种,将火药和烟花药放入泥制的炮弹状的罐体中,再放入棉花和纸屑,最后用泥土压实),以及过年所需的鸡鸭鱼肉等都买齐了,易于冷藏保存的如土豆、蒜薹、芹菜等蔬菜也买了不少,不过价格就是很贵了。
    回去的路上,思蓝吃着奶奶给买的糖葫芦,对妈妈说道:“妈,看到没,现在蔬菜多贵,等咱种出来,虽然价格不会这么离谱,但是也会差不多的。”
    “知道啦,就你这丫头聪明?”刘真没好气的“训斥”女儿。
    奶奶听了思蓝和儿媳妇的话,不解的问道:“什么菜?这时候能种啥菜?”
    见奶奶问,思蓝便将建温室大棚的事和她说了,奶奶听过后惊讶的问:“能行吗?”思蓝回答的当然是肯定的答案。
    ……
    腊月二十九打扫完家中里里外外的卫生,年三十就是贴春联和过门钱,下午要先包饺子去上坟,祭奠祖先。将后人的怀念和喜悦带给阴阳两隔的亲人。
    晚上,一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等着看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对于现在的春晚,思蓝还是很期待的,不像前世,春晚让人越来越提不起胃口,看完以后味同爵蜡。
    街上传来了男孩子们玩闹的声音,一阵阵噼啪声响起,各家各户已经零星的燃放起了鞭炮。
    “回家看春节晚会唠!”街上不知哪家的孩子叫喊了一声。顿时,一群小“将军”一哄而散,纷纷跑回家去。
    “快来看,快看,开始了!”思蓝催促正在下水饺的父母。
    “观众朋友们……”随着主持人的出场,1989年的春晚拉开了帷幕,这一届的春晚思蓝还都认识,有李默然、赵忠祥、姜昆、阚丽君、李扬、鞠萍六个人。
    这一届的春晚,许多后来非常著名的艺术家第一次登上这个舞台,像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赵丽蓉老师和侯耀华老师表演的《英雄母亲的一天》、黄宏表演的《招聘》、冯巩、牛群表演的《生日祝辞》等,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许多年后还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来,跟我念,司马光……砸缸!”
    “司马缸……砸光!”
    “……”
    “哈哈哈哈哈!”看到这里,思蓝禁不住的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抱着肚子好半天缓不过来,眼泪都出来了。
    秦玉国和刘真也是乐不可支,不过看思蓝笑的那么夸张,便疑惑的问道:“再好笑也不能笑成这样吧?”
    “哈哈……妈,你不知道……哈哈……我们班……”思蓝上气不接下气的将学校自己班里发生的“司马缸砸光”的故事说给父母听。
    “呵呵,还真有这样的傻孩子?”听思蓝说完,两人也是乐不可支。
    晚上12点,秦玉国将院子里一根长长的竹杠上挂着的鞭炮点燃,同一时间,各家各户都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昭示着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思蓝跑去点燃了自己特意求妈妈买的“泥砘子”,耀眼的烟花升起,窜起四五米高。思蓝拍着手又跳又叫。
    思蓝是非常高兴的,前世自己艺校毕业后,由于工作忙,过年的时候经常不能回去。虽然父母嘴上说着你忙就别回来了,可是思蓝能清楚的感觉出他们心里的失落。
    “这辈子一定要陪在父母身边,陪他们过好每一个春节!”思蓝心里暗暗发誓。
    天一亮,思蓝便跟着父母出门,首先是去给奶奶拜年,刚进屋子,思蓝便大喊:奶奶,过年好啊!”奶奶高兴的给了思蓝十元的压岁钱,连夸思蓝穿上新衣服漂亮。
    从奶奶那里出来,又集合了自家的大伯、三叔、小叔几人,一起去各个长辈家拜年,一直持续到接近中午才拜完。
    思蓝这半天跟着父母,收了不少的压岁钱,家族里同一辈的就她一个女孩,都拿她当宝贝看待。
    中午他们男人在三叔家里喝酒,三婶、小婶都来到了思蓝家里,吃过饭后妯娌三个聊的不亦乐乎,思蓝见没什么事,就想出去玩会儿,结果刚走到门口,身后妈妈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蓝蓝,把压岁钱交上来!”
    “啊!!……”思蓝哀叫,这压岁钱在自己手里还没攥热乎呢,就被要走了。
    思蓝心不甘情不愿的磨蹭到妈妈跟前,不服气的说道:“我又不乱花,我自己攒着啊!”
    “知道你不乱花,可万一你出去玩丢了怎么办?”刘真笑着说。
    “给给给,都给你!”思蓝将兜里的一百多元压岁钱递给妈妈,做了个鬼脸,跑出了家门。
    “呵呵,这孩子!”身后传来母亲的笑骂和婶婶们的笑声。

    第37章 建大棚

    初一下午,阴沉了几天的天空终于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没一会儿就铺满了大地。
    这下可是把那些孩子们高兴坏了,一眼看过去,满大街都是身穿新衣新裤的孩子,放鞭炮的、打雪仗的、堆雪人的,一个个玩的不亦乐乎~!思蓝看着他们玩的眼馋,也加入了进去,和大美几个人打起了雪仗。
    正月初二,思蓝一家人去姥爷家,大舅小舅都在,思蓝姥爷就刘真一个女儿,做哥哥弟弟的当然不能缺席。
    姥爷家所在的村子并不远,都是属于一个镇的,离着也就五六里地,骑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思蓝姥姥去世的早,现在姥爷和小儿子住在一起。由于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后来转业到地方进了国营汽修厂,待遇相当不错。那个时候姥爷家已经买上了彩色电视机。在整个镇上都是相当风光。在思蓝的记忆中,姥爷应该是还有两年才会退休。
    “姥爷!”一到小舅家门口,思蓝立马从爸爸骑的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飞奔进小舅家的院子。
    一个红光满面,身躯高大的老年人听到思蓝的喊声,走出屋门,高兴的说道:“蓝蓝来啦,你爸妈呢?”
    思蓝扑进姥爷的怀里,小嘴甜甜的说道:“姥爷过年好!爸妈他们在门外呢。”
    刘镇海听到外孙女给自己拜年,爽朗的哈哈大笑:“好,好!”说完,偷偷从兜里掏出两张五十的钱给思蓝,小声说道:“快藏起来,别让你几个哥哥弟弟知道,给你的最多了!”
    “谢谢姥爷!”思蓝赶紧将压岁钱塞到衣服兜里。
    这时,秦玉国和刘真才推着自行车刚刚走进院子。“爸,过年好啊!”两人纷纷给父亲和老丈人拜年。
    刘振海指着两人自行车上的东西,佯装生气的说道:“人来了就行,拿那么多东西干嘛?又不是没有。”
    “大过年的哪能空手来啊,爸,身体还好吧?”秦玉国笑笑,关切的询问老丈人的身体。
    “好好,身体壮实着呢!快进屋,外面冷!”刘振海招呼着女儿一家子人进屋。
    进屋思蓝又忙着跟小舅拜年,收下小舅给的压岁钱,又跑去厨房跟舅妈打招呼去了,刘真也走进厨房,帮弟妹准备饭菜。
    没一会儿,大舅一家人也来了,思蓝又忙着和大舅、大舅妈和哥哥刘建涛打招呼拜年。
    大舅年龄比妹妹刘真大十几岁,儿子刘涛已经二十三岁了,足足比思蓝大了十四岁(过完年思蓝就九虚岁了),思蓝记得大舅家哥哥就是今年结的婚。
    “咦?建伟哥哥哪去了?”思蓝见所有人都齐了,唯独不见小舅家哥哥,十二岁的刘建伟。
    思蓝妈妈刘真生孩子晚,所以自己弟弟的儿子都比女儿大三岁。
    “不知道又跑去哪玩了,不用管他!”小舅妈将手里端着的两盘菜放在桌子上后说道。
    过了一会儿快开饭的时候,刘建伟回来了,不知道在外面玩的什么,大冬天的弄的满头大汗。进屋后便和思蓝玩到了一起,两人年纪差不多,思蓝感觉建伟哥哥年纪不大但是太意气用事。
    吃饭的时候,大家提起刘真开的奶茶店,都赞不绝口,不仅轻松还能赚多于一个人正常收入的钱。
    刘真笑笑说这个主意还是思蓝想出来的,惹来一大桌子人的惊讶的目光,都问思蓝怎么想到的。
    思蓝推脱说是从书上看到的,让小舅妈一顿猛夸,回头还训斥儿子,让他多跟妹妹学,不要整天的玩。
    大过年的图的就是高兴,秦玉国陪着老丈人和大舅子、小舅子一起喝酒,不时说起什么高兴的事几人都是哈哈大笑。
    从姥爷家回来的路上,由于秦玉国喝多了骑不了车,所以一家人只能推车走路回去,虽然不远,但还是惹得思蓝和妈妈好一顿腹诽。
    ……
    第二天思蓝几个姑姑们来了,中午又是好大一家子人聚在一起,大人孩子坐满了两桌还盛不下,只得用木板临时搭了个桌子。
    过年就是这样,一家团聚,走亲访友,秦玉国免不了要喝酒应酬。初二喝多了,初三又喝了不少,本想着初四该没事了吧,又被郑国庆叫去了,弄得他连呼吃不消。
    秦玉国连着休息了几天,才把身体调整过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别人过年都是吃好的长胖,我却瘦了好几斤。
    元宵节这天,思蓝央求着爸爸带自己去县城看花灯,秦玉国拗不过她,只得同意了。
    本以为只是去看花灯,没想到思蓝大发神威,参加在县城人民广场举行的有奖猜灯谜,竟然赢回不少的奖品,像什么果盘、暖瓶、电热毯,高兴的思蓝笑的合不拢嘴。
    按当地的风俗,过了元宵节这个年就过完了,所以建温室大棚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说干就干,不过选址问题让三人好一阵头疼,最后定在思蓝奶奶侍弄的菜园子里,地方宽敞,而且离家也不远。
    秦玉国和妻子再加上思蓝,三人商量着大棚不能太大,有个五六米长,三米宽就足够了,反正是试验用的。
    找了几个帮忙的,用了两天的时间,将大棚的墙体用泥加上麦秸砌好了。先是砌出六米长、两米高、八十公分厚、东西走向的土墙,然后两头再砌出北头两米、南头一米、长四米的斜面土墙,这样大棚的主体墙面就建好了。
    等墙体干了,中间和南边埋上水泥柱子,东西向的拉上四根三毫米的钢筋,再南北向的固定几根粗竹竿,表面覆盖上结实的透明塑料膜,四边拉紧固定,土墙上挖一个供出入的小门。就这样,一个简易的温室大棚建成了。
    每天思蓝都在旁边看着,眼见着温室大棚一点点建设完成,心里高兴的同时又充满了许多期待。由于爸爸秦玉国都了解建设程序,所以也不用她一个小孩子指手画脚。
    大棚里面的土地已经深翻了一遍,又浇了一遍水,等地温升起来后就可以种植了。十几床稻草帘已经摆放在北墙上面,晚上的时候盖到塑料膜上用于保温。
    看着挺简单的事情,没想到竟然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全部完成,建完了以后,爸爸上班、思蓝上学,奶茶店也已经开门迎客,就等着过几天种植了。
    不过,又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大棚里种什么好呢?
    ———————

    第38章 种芹菜和西红柿!(求粉红票)

    ——————
    “妈,我出去啦!”周末中午,郑建军吃过饭,跟妈妈招呼一声就要推车出门。开学一周了,每天放学或者周末,他都会去“蓝蓝奶茶店”喝奶茶,仿佛上瘾似的。与刘阿姨和思蓝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作业写完没?”郑建军的妈妈周荣芳在屋里喊道,心里忍不住嘀咕:“这孩子,天天往外跑,也不让人省心。”
    “做完啦,我去刘阿姨店里喝奶茶!”郑建军的声音远远的飘来。
    自从秦玉国来镇上上班,思蓝家的奶茶店开业后,郑国庆与秦玉国两家便经常走动,关系越来亲密。尤其是郑建军,升上高中后,奶茶店几乎是每天必到,反正是对门嘛。每次都会喝上一杯奶茶,然后在思蓝妈妈的阻拦下扔下一块钱。
    “咦?奇怪,怎么没开门?”来到奶茶店门口,看着紧闭的大门和门上的铜锁,郑建军疑惑的想道。
    想了一会儿,然后骑上车,出了镇子,飞快的向思蓝家所在的村子驶去。“反正没事,去他们家看看都在忙什么。”
    二八大梁的凤凰牌自行车被郑建军骑的飞快,道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木迅速的向后倒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超速行驶。
    因速度过快,寒风刮得脸颊生疼,郑建军不由得缩紧了脖子,心里不由得想道:“早知道就带个帽子围个围脖了,这春寒倒的!”
    心里这么想,脚下的速度却一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