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为农 >

第130章

重生为农-第130章

小说: 重生为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要去,肯定是要叫上小妹的,王珂也不能忘记通知,跟她约好在南京见面,思蓝和小妹便坐上装满蔬菜的货车出发了。
    坐货车去,自然比不上火车舒服,好在路程也不是很远,睡一晚上也就能到了。到了目的地,先去跟客户交货,把货款打到公司的帐户后,货车司机便在车上休息。本来出来送货是有食宿补助的,不过这些司机为了省下那笔钱,一般都是在车里休息,只有当路途特别远的时候,才会找家便宜的旅馆。
    思蓝和小妹告别了他们,向和晓雨约定的地方赶去。
    ————————————————————
    网络不稳定,尝试了好久才登录了作者后台,今天传晚了,抱歉!

    第119章 缅怀。南京

    打车来到约定的地点,还未下车就看到晓雨一个人站在那里东张西望的,不时的看看时间。
    “这么焦急啊?是不是在等情郎?”指挥着出租车在晓雨身边停下,思蓝摇下车窗笑道。
    “哎呀,你们怎么才来,我都等半天了!”晓雨抱怨道。
    付钱下车,思蓝笑道:“总要把正事忙完啊,谁让你来这么早的!”
    “行行,是我来早了!”晓雨无奈道。她确实来的比较早,离着约定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她就从家里出发了。
    “联系王珂没有?她什么时候到?”思蓝问道。
    “快了,如果火车不晚点的话,应该是还有一个多小时到站,现在我们去火车站等着吧!”晓雨计算了一下王珂上车的时间后说道。
    因为约定的地方距离火车站也不是很远,加上时间还充裕,所以三人决定逛着街过去。
    火车没有晚点,准时到达后,很快王珂就出现在了出站口。四人集合后,免不了一番打闹嬉笑。
    因为思蓝几人都是旅途劳累,所以几人下午也没有出去,而是找了家酒店住下。晓雨本来是想让三人去她家里住的,但是思蓝她们认为人多不好打扰,就选择了住酒店。
    这次来南京,思蓝几人是抱着好好玩几天的打算的,作为‘地主’的晓雨自然是要全程陪同,只不过晓雨完全是个路盲,虽然大部分好玩的地方都去过,但是要让她自己领着人过去,那就抓瞎了。
    好在晓雨对市区还算比较了解,第二天一大早,四人就在她的带领下,开始逛起了南京城。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朱自清先生的语句是很美,但是一场浩劫差点将古老的南京城毁于一旦,七十多年前的那一场劫难,是所有南京人以及所有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来到南京,就不得不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是思蓝几人的第一站,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让几人的心情变的分外沉重。
    “哎呀,早知道就先不来这里了,搞的大家都没兴致了!”从纪念馆走出来,晓雨看到几人都闭口不言的表情,带着歉意说道。
    思蓝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说道:“来这里是应该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段沉痛的历史,好了,都别不说话了,说说下面咱们该去哪玩吧?好不容易来一趟!”
    在思蓝的安慰下,几人都从那一幕幕历史重走出来,商量起下一站的去处。
    “对了,我听说南京的小吃和京城有的一拼,不如咱去吃小吃怎么样?”王珂提议道。
    “大白天的,天气还这么热,去吃小吃没意思,还是傍晚再去吧!”晓雨深有体会的说道。
    “那现在去哪啊?你这个‘地主’当的也太不称职了!”王珂说道。
    “南京的旅游路线还是很多的,像六朝怀古游、大明胜迹游、郑和遗踪游、民国文化游、宗教文化游、秦淮风情游、科教修学游、滨江风貌游、温泉度假游、乡村美景游等等。都是很不错的路线,大家决定去哪一个吧!”思蓝说道。
    几人都瞪大了眼睛,惊讶的看着她,晓雨问道:“你对南京很熟悉吗?怎么知道这么多?还一套一套的,我都不知道!”
    “因为我有这个!”思蓝从挎包里掏出一本‘南京旅游手册’,笑着说道。
    “好吧好吧,下面我们的去处,就交给你这个‘伪地主’来决定吧!”王珂说道。
    那么多旅游路线,几人自然不能一一都去,思蓝挑了几个比较近的景点。
    玩了一整天,几人也累的够呛,因为中午没怎么吃饭,也是饿的肚子咕咕乱叫。
    “下面交给你了,带着我们去品尝南京的小吃吧!”回到市区,时间已经快下午七点了,只是因为夏天的缘故,天色还大亮,气温也没有降下来。思蓝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有气无力的说道。
    南京小吃主要的集中地有夫子庙、狮子桥、甘家大院等,其中夫子庙地区的奇芳阁、魁光阁、蒋有记、永和园、六凤居都是南京小吃的传统名店,制作的特色小吃称为“秦淮八绝”。刘长兴面馆则是南京著名的面馆。百年老字号韩复兴是南京著名的盐水鸭,板鸭店。
    秦淮八绝,所谓“秦淮八绝”,指南京八家小吃馆的十六道名点: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永和园的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六凤居的葱油饼、豆腐脑儿;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蒋有记的牛肉锅贴、牛肉汤;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糕团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夹心小元宵。
    上述的这些小吃晓雨虽然都吃过,但是要让她说的头头是道,那就有点难为她了。照着旅游手册上写的念了一遍后,几人也来到了夫子庙。
    这个时间正是人多的时候,夫子庙到处都是各种小吃摊和店面,还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
    当只有几道美味的时候,吃起来是一种享受。但是当美味很多的时候,就不是享受了,说忍受还比较恰当。
    女孩子饭量本就不大,几人见到感兴趣的小吃就尝上一点,很快就饱了,可是小吃的种类才尝了一小半。思蓝几人只得抚着饱胀的肚子望‘吃’兴叹,不好下口。
    在南京待了几天,几人把南京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地方都逛了个遍,临走的时候,每人还大包小包的带了很多特产回去。
    火车驶离了南京,思蓝遥望着越来越远的金陵城,思绪飘的很远很远。现在几个姐妹可以肆无忌惮的玩,等到毕业以后呢?是不是会各奔东西?
    ————————————————
    呃……前天8。9级地震,昨天中山先生纪念日,这个缅怀中山先生的日子里,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句话:中山先生,您太给力啦!
    囧囧囧……
    晚上八点还有一章,今天身体不舒服,刚刚还吐了,疼的要命。让老公去买了红糖还有药。呜呜……中药,好难吃!
    ————————————

    第120章 筹备蔬菜博览会(求点儿什么)

    整整一个暑假,思蓝将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新的业务也开展的有声有色,蔬菜网站也进入了正轨,虽然发布信息的依旧不是很多,但也做成了几笔新的生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思蓝已经很满足了。就这样,公司的发展迈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开学前几天,思蓝去了蔬菜科技园,看了下博览会场馆的建设。在郑国庆的亲自监督跟进下,工程建设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建设进度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相信等到明年,一座崭新的,代表着市里十年来发展成果的科技园,将会顺利的按期竣工。
    这些东西,只是思蓝当初提出的一个大的建议,具体的实施她是提不出任何东西的。暑假后,她将公司又交给母亲,回到了学校。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新的学期,思蓝在上课、练武、宣传网站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大半。当她偶然间看到教学楼前的元旦晚会告示的时候,才猛然想起,这一年,似乎又将到头了。
    思蓝有些惶恐,觉得时间过的实在是太快了,重生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但仿佛不经意间,就已经到了千禧年,到了二十一世纪。
    “哇,元旦晚会有奖品啊!”告示前,一堆学弟学妹们正在议论纷纷的说着。
    看着手里已经有些旧的手机,思蓝不由得笑了一下,不管奖品是什么,今年她都不会再参加了,时隔一年,她的心境仿佛又成熟了许多,虽然她现在才刚刚二十岁,但对两世为人的她来说,却已经有了不一般的心境。
    期末考试完,又要放假了,用王珂的话来说就是:怎么感觉刚过完暑假,怎么寒假就到了呢?好可怕呀!
    经过这半年来的努力,思蓝的武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欠缺的只是对战经验而已。这半年来,除了与叶无生以及他的一帮手下切磋,她再没有和别人动过手。学武只是为了强身、自保,而不是为了仗势欺人。
    离开了思蓝管理的公司,在她提前制定的方案下,也发展的平稳且快速。陈伟健管理下的陈氏集团,在他的刻意而为下,也与思蓝的公司展开了频繁的合作。
    陈伟健的想法,思蓝知道的一清二楚,在为他这样的做法暗暗好笑的同时,也是无奈的想到,顺其自然吧,这东西强求不得。
    阴霾的天空满是乌云,黑压压的让人憋闷,寒冷的西北风夹杂着大量的尘沙,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市肆虐着。
    这场沙尘暴,让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土黄色的外衣,不漂亮。沙尘过后下起了鹅毛大雪,与往常的洁白不同,雪花中夹杂着些许黑黄的物质,为这场本该纯洁的大雪增添了许多瑕疵。
    同时,这场大雪,也将大部分人的回家旅程耽搁下来。思蓝几人只得窝在寝室里上网。
    因为最近事情多,好久没有去蔬菜网站看看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思蓝想着,打开蔬菜网站,看到出售和求购板块里多了不少信息,登录管理员帐号,从后台看到已经交易完成的信息也有了不少。
    “还不错嘛,越来越好了!”又看了看网站的浏览量,思蓝心里高兴的想道。
    又等了两天,积雪融化的差不多了,思蓝和小妹也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
    回家后思蓝本想放松几天,可是临近年关,公司的业务也忙碌起来,忙的不可开交的刘真生拉硬拽的将女儿拖到了公司。
    现在公司上下的员工,对思蓝的态度与暑假的时候截然不同。暑假的时候她刚刚接替母亲的职位,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贡献,虽然是总经理的家人,那些员工还是有一些不服气和不认可的。
    但是经过思蓝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加上这半年来的快速发展,员工们对这位小总经理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的不认可、不服气,变成了现在的佩服、尊敬。这种情况也让思蓝管理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刘真也是看在眼里,欣慰在心头。
    这天,思蓝看到公司里没什么事了,正准备偷个懒回家,一个电话却将她的这个打算扼杀了。
    “是蓝蓝吗?”思蓝接通电话礼貌问好后,话筒里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郑伯伯?怎么是您?”听出是郑国庆的声音,思蓝惊讶的问道。虽说两家熟悉的很,但作为市里的市长来说,亲自将电话打到公司就有些不同了。“不知道是公事还是私事?”思蓝心里默默的寻思着。
    “怎么不能是我?刚听说你放假回来了,下午有没有兴趣陪我去科技园转转?”郑国庆笑着说道。
    “和您去?有点不合适吧?您可是市长呢!”思蓝惊讶道。其实思蓝这几天早就有了去科技园看看的想法,但是和市长一起去,可就有点太……怎么说呢,太出风头了!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就这么说定了,我让司机过去接你!”郑国庆说道。
    思蓝连忙阻止,说道:“不用了,我自己开车过去吧!”虽然思蓝开车熟练,但是没有驾照也不是个事,趁着暑假的时候去考了驾照,现在也刚拿到不久。
    ……
    “真没想到,这么大的工程,不到一年就完工了!”进了科技园,思蓝对郑国庆说道。
    “不完工不行啊,我都在市里打了保票,保证在博览会举办前完工,心头悬着的大石头现在可算是放下了!”郑国庆边走边说道。
    “对了郑伯伯,市里决定什么时候举办博览会啊?具体日期定了吗?”思蓝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