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生死锁 >

第12章

生死锁-第12章

小说: 生死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发出滴答的声音,风声依旧,可是再也不是小溪边的轻风,而是掠过山岩的劲风。

本来来自身体内的声音,化为大自然中所发出的一切声音,而我整个人反倒被这些声音所包围,像是置身在这些声音所形成的环境之中,而且,更奇妙的是,环境可以全然随著自己的意念而改变,一下子在清溪之旁,一下子在高山之巅,一下子又在大海之滨,简直是千变万化,随心所欲。

以前,我也曾受过“气功”的严格训练,也曾有过长期静坐的经历,甚至也有过摒除一切杂念,类似参禅打坐的体验,可是在感觉上,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那种奇妙的感觉,宛若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身体忽然无限地变大,而人的思想,则在变大了的身体之内活动一样。

  不动的人醒转过来

(那本来就是一种十分难以形容的感觉,所以在描述方面,文字可能有点凌乱,不是十分容易明白,但是我已竭尽所能,希望可以多看几遍,就会有多一点的体会。)

当我想到了“我已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这一点时,不由得陡然震动了一下。

那一下震动,把我的意念一下子拉了回来,像是离开了身体的我,又回到了身体之中一样,令得我就在那时睁开眼来。

我当然还在那石屋的圆形部份,也还维持著盘腿而坐的姿势。'网罗电子书:。WRbook。'

室内的光线十分黑暗,但由于已习惯的缘故,所以我看出去,可以看到陈长青,他也仍然坐著,而且闭著眼睛,一动也不动。

一看到了陈长青这种样子,我心中不禁陡然一动:我刚才是不是也是这样一动不动呢?这种一动也不动的情形,看起来不正是天池老人他们在“神游”或“可控制的死亡”中的状态?

看起来,石屋的这一部份建筑,必然十分有助于“修练”过程的进行,不然,何以对一切还只是推测,可以说一无所知的我和陈长青,都会自然而然进入了这样一种从未经历过的奇妙境界之中?

我在迅速地转著念,在极度的寂静之中,我听到了有脚步声自楼上传了下来。楼上房间中有著一个一动不动的人,是不是他醒过来了呢?

当脚步声越来越近之际,我正在考虑要不要提醒陈长青,他已经陡然睁开眼来,一脸的疑惑惊喜之色。

从他的神情上,我可以推测得出,他的奇妙经历,多半和我一样。我向他作了一个手势,向门外指了一指。

这时,脚步声已来到了门口,门被缓缓打了开来,我们在楼上见过的那个人,看来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双眼炯炯有神,甚至在黑暗中看来,他的眼神也极有光彩。那人向我们作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离开石屋的圆形部份,到外面去。

我和陈长青忙站了起来,走向外面,那人的态度十分友善,看起来一点也不以我们闯进石屋来为忤,他那英挺的脸上,一直现著亲切的微笑。

他轻轻地关上了门,虽然他的动作十分小心,但还是发出了一些声响,那一下声响所引起的回声,在门已关上之后,还是隐隐可闻。

不等我们开口,那人已经道:“你们刚才在的地方,不是很适宜讲话,所以请你们出来,请坐。”

我和陈长青一样,心中都不知有多少疑问,坐不坐倒无所谓,陈长青首先迫不及待地道:“那里对声音特别敏感,可以把细小的声音扩大?”

那人笑了一下:“是的,细小的声音在那里都会引起回荡。”

  说话有趣具说服力

那人道:“但是你若感到了声音的扩大,那还是你在这样想的缘故。”

我们都有点不明白,那人又做了一个手势,请我们坐下,他自己也坐了下来:“人的思想是全然没有限制的,当你想知道什么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什么。”

我吸了一口气:“话虽然那么说,可是普通的情形之下,想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有这么确切的感受,又是另一回事。”

那人又笑了一下:“当然,真要想到什么就感受什么,是要经过一定的锻练过程的,两位刚才──”

他接下来,就把我们刚才在石屋圆形部份的感受,说了一遍,他一面说,我们一面不住点头,因为他把情形说得一丝不差。

陈长青一等他说完就问:“你怎么知道的?”

那人道:“几乎每一个人,在那里,受到了特殊环境的影响,经历都是一样的。”

我又问:“那地方……是不是特地用来作为锻练某种异能之用的?”

那人道:“可以这样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很多事,都需要特殊环境的帮助,要健身,在健身房中进行总比较好,要参禅,自然在幽静的禅房之中,更加适合,青灯古佛,使人油然而生出家之念,流水行云,就能教人诗兴大发。”

那人说话十分有趣,他一下子举了四个例子,从健身到吟诗,看来是全然不相干的,但是却又有著一种异样的说服力。

我和陈长青异口同声问:“那么,请问,那里是为了训练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而设的?”

那人一直对答如流,可是对于这个问题,他却觉得有点难以回答一样,想了片刻,才道:“两位能来到这里,想来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再作回答。”

我和陈长青互望了一眼,不错,我们正有著许多设想,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小时之中,我们把已经有过的种种设想,都说了出来。

那人一直只是用心听著,并不打断我们的话头。

等到我们讲完,那人现出了相当讶异的神情来,长吁了一口气:“两位想得真不少,我看两位不是寻常人,能请教贵姓大名?”

那人和我们见面之后已说了许多话,的确,双方之间,还未曾有过最简单的介绍,这时他忽然问起名字来,虽然有点突兀,但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和陈长青说了名字,那人“啊”地一声,站了起来,十分热烈地握著我的手,接著,满脸欢容:“原来是卫先生,真是,我有几个朋友,不止一次提起过你,真是,真是……”(奇*书*网。整*理*提*供)

  非人协会济济多士

他像是不知如何措词才好,陈长青接了上去:“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我瞪了陈长青一眼,那人却笑了起来,他的笑容十分率直纯真:“是的。”

我倒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在整件神秘事件中,我们一无所知,正不知有多少疑问,是要向他请教的。

我道:“阁下的几位朋友,他们是──”

那人忙道:“一位是阿尼密先生,一位是端纳先生。”

一听得这两个人的名字,我也不禁陡然楞了一楞。阿尼密是一个出色的灵媒,在和灵魂沟通方面有著极超特的才能。而端纳则是一个有奇迹般的能力的探测师。

而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是“非人协会”的会员,那么,眼前这个人也就绝不是等闲人物了。

陈长青也知道阿尼密和端纳,所以他敢立时问:“请问阁下大名是──”

那人有点羞涩地笑了一下:“我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只是……滥竽充数的,我叫金维,我是在中国西康,叶格浪湖边长大的,我不是藏人,我是彝族人。”

他这样说,自然已表明了身份,他也是非人协会的会员了。

可是,金维这个名字,我又确然未曾听说过,看陈长青的情形,他也不像知道的样子。多半是由于有求于人,所以陈长青居然也善于应付起来:“贵会的会员,没有一个不是出类拔萃的异人,我们孤陋寡闻,所以未曾听过阁下的大名。”

他说著,还向我瞪了一眼,眼色之中大有“你卫斯理算是什么角色”之意,令我又好气又好笑。

金维忙道:“好说好说,我由于长期在康藏一带活动,很少见外间的世面,而且,大部份时间,都花在喇嘛庙之中,那是几乎与世隔绝的所在。”

陈长青马屁惟恐拍之不及,连声道:“那是世上最神秘的地方了,阁下一定十分有修养了。”

我耸了耸肩,示意陈长青大可不必这样子,陈长青居然脸红了一下。

金维又客气了几句,才道:“天池老人,是铁马寺中的一位智者。”

他一下子就提到了天池老人,这使得我们心跳有点不由自主地加速。我们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什么是“铁马寺中的一位智者”。

铁马寺是康藏交界处的一座规模十分宏大的喇嘛寺,在寺中,不但有著许多修为极深的喇嘛,而且还有许多智者,智者来自世界各地,在铁马寺中,经年累月钻研各种不同的学问,大多数都和佛学有关,也涉及许多玄学方面的知识。

这些智者,大多数在铁马寺中一住几十年,可能他们的研究,一点结果也没有,就此了结了一生。

  转世情形共分三种

但也有可能他们已经积聚了超人的智慧和学识,但是一样罕为人知,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追求知识,而不是出名。

在智者之中,有的是奇才异能之士,天池老人这个异人,是铁马寺中的一个智者,那并不令人感到惊异,反倒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

金维又道:“他本来研究的学问是‘转世’,这门学问十分深奥,人人都知道有转世的现象存在,可是没有人知道究竟。”

我插了一句口:“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相信有转世现象的存在的。”

金维做了一下手势:“我的意思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应该都肯定转世的现象。”

陈长青的毛病又犯了:“是,是,普通人当然不在其例,还有人连为什么会有雷电也不明白的哩。”

金维笑了一下:“天池老人对转世现象,有十分深刻的研究,他甚至已可以正确无误地指出转世者出生的地点。铁马寺中有喇嘛圆寂了,他都能知道他们会转世出生在何处。”

陈长青道:“我曾见过一个小女孩──”

金维道:“是,她是一个喇嘛的转世,转世的情形有三种,绝大多数的一种情形,是转世者对前生的事情一无记忆,而且终其一生,也记忆不起来。第二种是出生时完全没有前生的记忆,但是前生的记忆会逐步回来,到他成年时,就完全记得前生的事了。第三种,是带著前生的记忆转世的,一出生就有前生的记忆。”

他把“转世”这种现象,解说得十分详细,我虽然觉得他所说的和我们想知道的有些离题,但想来他这样说,一定有道理在,所以并没有打断他的话。

陈长青听各兴致勃勃:“最好的情形,自然是第三种了?”

金维摇头:“不,是第二种。由于幼儿身体的结构十分软弱,一个生下来就有前生记忆的幼儿,会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要忍受异常的痛苦。而且,在很多地方,一个生下来就有前生记忆的幼儿,是会被认为一种妖异,十分惊世骇俗。”

陈长青忙不迭道:“是,是,最好的情形是第二种。”

金维道:“天池老人研究的目的,是想要把所有转世的情形,都控制在第二种的情形,他不断研究,据我所知,他在铁马寺中,至少度过了五十年。”

陈长青忽然掉了一句文:“唉,这才叫皓首穷经。”

金维显然没有听懂这句话,陈长青得意地解释:“就是说,为了要了解经义,令人研究得满头白发。”

金维叹了一声:“是的,为了研究转世,就必须和灵魂有一定程度的接触。”

  练天眼通成绩不俗

金维又道:“人的身体,固然可以和灵魂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但总不如灵魂和灵魂的直接接触,更可以互相沟通。”

我感到他渐渐说到正题上来了。陈长青更是一付如饥似渴的样子。

金维道:“学问的研究,一环扣著一环,为了要达到这一个目的,天池老人又必须研究灵魂,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当他首次向铁马寺中几个最有资格的喇嘛,提及佛家的‘天眼通’,根本就是人的灵魂离开身体,去到遥远的地方,把‘看’到一一切再传回脑部一种过程之际,连最有资格的老喇嘛,也吓了一跳。”

我吸了一口气:“天池老人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金维道:“那几个喇嘛,穷尽十年之力,在修练‘天眼通’,有的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能行而不知其理,当时,双方之间的对话,我记得相当清楚,因为我适逢其会,恰好在场。”

金维是一个不喜欢表现自己的人,他说“适逢其会”,自然只是自谦之词,事实上,他做为天池老人的助手,已有相当的一段时日了。

当日,在铁马寺中发生的事,情形必须较详细地记述一下。

铁马寺的规模十分大。房舍依著山势,重重叠叠,有资历的老喇嘛,都有自成一角的院子,不受他人的打扰。也只有像天池老人这样有声望的智者,才能把四位老喇嘛一起请来,商讨一个问题。

天池老人在智者所住、研究的大院子的一角,在一块相当巨大的突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