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34章

我是秦二世-第234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唯有武氏一族在赵国数百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一直长盛不衰。

  因为数百年来整个武氏一族至少有十余人成为赵国王后乃至太后。很显然,家族中常常出产绝色美人,这是武氏一族能在赵国保持长盛不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而在大秦统一天下覆灭赵国的过程中。赵国的武氏一族可以说同样也出了很大的力气。当然武氏一族不是出卖赵国投靠大秦。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赵国太后武氏**后宫,祸乱朝政。

  当然,这个武氏太后不是如今身在阿房宫中的赵国王后武氏,而是武氏的姑母。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可以说武氏在间接的帮助大秦覆灭赵国。而在赵国覆灭的时候,时任公车司马令的赵高就奉始皇帝诏令前往邯郸收拢赵国王室。

  赵国最后一个赵王赵幽缪王,赵迁,在大秦十余万大军到达邯郸城下的时候,没有选择据城坚守而是最终选择了出城投降。

  赵高因为恨极太后武氏。而在当天夜间几乎将整个邯郸变成一个血色国都。后宫中包括太后武氏在内的一应宦官和宫女包括赵国王室子几乎被赵高诛杀殆尽。只有公子嘉等少数几人逃遁出邯郸。

  要知道,当初赵高所在的家族之所以在一夕之间飞飞湮灭,时任王后、现任太后的武氏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如果不是因为始皇帝下令要收拢六国美人填充到咸阳正在修筑的六国宫殿之中,怕是连赵国王后武氏也同样难逃一死。不过即便如此,赵高在几乎杀光赵国王室子弟之后又在邯郸的赵国王宫中放了一把火。

  熊熊大火几乎将整个邯郸都烧为灰烬。这还是因为鄙视不战而降赵迁而在距离邯郸三十里外的行宫中停留让赵高前去受降的始皇帝发现那映红了整个天空的火光派人制止的缘故。

  这是赵高第一次自作主张,也可以说是违背始皇帝的诏令。

  当始皇帝的信使到达邯郸的时候,大火基本上已经将整个赵王宫给烧的一干二净。虽然始皇帝心中确实很想将赵国王室子弟都诛杀殆尽。但是面的已经投降的赵国,始皇帝自然不可能出尔反尔。更何况当时的大秦也仅仅只是刚刚拉开统一天下的序幕,六国中也不过是灭掉了函谷关外的韩国而已。

  虽然在灭掉韩国之前,大秦已经将楚国和燕国都打成了重伤,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韩国在六国中的实力基本上一直都是垫底的。之所以一直能够安然无恙,也不过是因为魏国、楚国、赵国、齐国这四国互相牵制而已。

  灭掉韩国,接受赵国投降,大秦统一天下也只不过是完成了三分之一,而且是极为简单的三分之一。因为在大秦发动灭赵之战的时候,赵国不仅因为太后武氏**后宫,同时也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旱情,由于其余六国土地兼并极为严重,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掌握在世家贵族手中,所以在大旱发生不久,赵国就饥荒流行。这也在另一种程度上极大的削弱了赵国的抵抗力。

  剩下的楚国、魏国、齐国、燕国四国,哪一个都要比赵国扎手的多。

  如果这个时候始皇帝杀掉投降的赵王赵迁以及王室子弟,那么剩下的四国哪一个还敢相信大秦?大秦统一又增添了多大的难度?

  赵高这一手,可以说做的是极为漂亮。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又考虑到了始皇帝的顾虑。赵高赌的就是自己办事正中始皇帝下怀,惩罚会有,但是不会要命。更重要的是更显示了他赵高的忠心和察言观色的功夫。

  果然,事情发生后。面对强烈要求杀掉赵高的尉僚等人,始皇帝最终仅仅是着人鞭笞赵高八十鞭、削去爵位俸禄的处罚而已。

  八十鞭,雷声大雨点小而已。会察言观色的不仅赵高而已。

  随后,始皇帝对赵高是愈发的宠信。官职和爵位也是一升再升。

  楚国王后、齐国王后、赵国王后、魏国王后、韩国王后、燕国王后,这是阻挡在因为胡亥现身而紧张的聚拢在一起的数千六国美人身前的六个美貌妇人的高贵身份。

  昭氏璱妃、朱氏珠妃、武氏甄姬三人处在六人中间前排,其余魏韩燕三国王后显然是以她们三人马首是瞻。显然,经过十余年的幽禁生活,楚、齐、赵这三个大国的王后依然是六国美人的核心人物。

  看着站在前排的六个虽然心中已经害怕之极依然在强撑着站定的身份曾经高贵无比的美貌妇人,眼神同样复杂。(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三章 召见】………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六国王后到底是何种结局胡亥不得而知,似乎史书连被圈禁在阿房宫中的数千六国美人是何种结局也没有丝毫提及。

  这天下人尽皆知道六国的后宫嫔妃以及公主都被始皇帝收拢在咸阳的六国宫殿群中。但是在大秦倾覆之后,却没有任何有关这数千六国美人的消息,这数千六国美人先入最先攻入关中的刘邦之手,然后再入防火焚烧所有耗费了无数心血建造的偌大宫殿群的项羽手中,似乎要么是被赏赐给有功的将士,要么就是随着众多宫殿的覆灭而葬身火海。

  而在胡亥看来,也许其余的六国嫔妃和公主还有可能被赏赐给刘邦或者项羽麾下的有功之士,这六国王后不管从哪看最大的可能都只会是葬身火海。

  不管是项羽还是范增,不可能不知道如果淫辱这六人会是什么下场。毕竟当时起兵反秦的六国遗族打的旗号大多都是复辟故国加上推翻暴秦。

  也许推翻大秦之后,起兵造反的六国遗族很多都是想自立,并不想真正的迎回被圈禁在咸阳十余年的故王后。但是一块遮羞布总是要有的。即便他们再不愿意,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对项羽或者刘邦淫辱本国王后的事情视而不见。

  如今,自己来算是救了她们吗?胡亥心中暗道。

  楚国王后璱妃,齐国王后珠妃,赵国王后甄姬。这三人,是胡亥的前身原本最想得到的人。但是却是屡屡碰壁。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千方设百计的也要弄到手。

  胡亥的前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相对于这三人,无论是其余韩魏燕三国王后还是剩下的数千六国美人,都如萤火同皓月的对比。胡亥对其余的人兴趣并不是很大。

  之所以胡亥的前身依然淫辱了不少的六国美人。概因每次胡亥碰壁都必然伴随着勃然大怒。勃然大怒之后自然要找些人泻火了。那么这些被圈禁的其余六国美人自然就会是最好的对象了。

  相对于身为大秦二世皇帝的胡亥,那些六国美人基本上连为了清白寻死的机会都没有。胡亥身边自然有众多的奸佞来为他出谋划策。

  在没有被胡亥临幸前,任何一个六国美人胆敢自杀寻死。那么那一国其余的美人都会被送入军营中犒赏大秦兵卒。

  不是所有人都想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从容。更何况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六国弱女子。所以胡亥屡屡得逞。

  那些死掉的六国女子,其实很多人的死亡都是胡亥弄死。不是她们真正的想死。当生不如死的时候,谁还愿意活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亥寻到了璱妃年仅十一岁一直被重重保护的女儿。算是抓住了璱妃的命脉。为了保护自己年仅十一岁的女儿。璱妃的结果不用想就可以知道。

  而野性的璱妃,也是璱妃、珠妃、甄姬三人中,真正被胡亥得手的女子。而在胡亥得手璱妃之后,其余的六国美人算是逃过了一劫,在已经妥协了的璱妃的要求下。胡亥并没有再在其余六国美人身上发泄怒火。

  同璱妃有过数次鱼水之欢的事情,是胡亥从宗室中专门记录皇帝房事的官员口中询问出来的。毕竟,皇帝临幸任何一个女子,那个被皇帝临幸的女子都是有可能怀上皇帝的血脉的。

  那个女子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女子肚子中的孩子是皇帝的种。

  这,也是璱妃为何看到胡亥时会有仇恨、惊恐等等复杂眼神的缘故。同样也是胡亥此刻眼神复杂的原因。

  他本来就担心自己的前身真的同这六国美人有那么一腿,结果没有想到还真的有。而且同他有一腿的还是楚国的王后。

  胡亥看着一个个吓的瑟瑟发抖的六国美人。将目光最后停留在虽然同样害怕但是依然强自站在数千六国美人最前方的昭璱六人身上。

  看到胡亥的眼神停留在自己身上,昭璱眼中流露出痛苦和羞恨之色,晶莹如玉的俏脸上悄然爬上了几抹红晕。更是显得艳丽绝伦。

  胡亥自然看到了六人那喷火的眼神。沉默半响之后陡然伸出手依次指着六人点了点,然后不发一言转身朝着阿房宫前殿内行去。

  十余个龙卫飞快的自高台之上奔跑而下,来到广场无声的站在昭璱六人身前。意思不言而喻。请她们六人移步。

  昭璱六人从看到胡亥的眼神停留在自己等人身上的时候,每个人心中已经泛起不妙之感。随后胡亥的动作果然印证了她们心中的猜测。

  看着无声的矗立在身周的十余个面容冷峻的龙卫。昭璱等六人互相对看一眼,给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顺着青石铺成的斜道朝着广场之上的高台行去,阿房宫前殿就在这高台之上。

  之所以她们会如此配合,是因为她们都知道现在这些侍卫是在无声的请她们,依然保持着那份对她们曾经身份的尊重。但是如果她们不识趣没有丝毫动作想要违抗那二世皇帝的命令的话,那些接下来这些侍卫的动作估计就不会是请了。

  六人虽然都是身处后宫,但是并不代表她们不懂得察言观色。能当上王后的虽然借助了家族的部分力量,但是又有哪一个能是胸大无脑之辈。

  看到在十余个龙卫簇拥下朝着高台之上走去的昭璱六人,一直被她们护持在身后的数千六国美人齐齐情不自禁的想要跟上来阻止。

  一直以来,如果不是昭璱六人在维护着她们,她们这些亡国的六国嫔妃和公主,早就不知道被胡亥祸害了多少了。而这次,却是胡亥自来阿房宫第一次摆出如此大的阵仗。联想到胡亥以前的所作所为,任谁都知道昭璱六人被胡亥叫走会是个什么结果。

  对六人的感激和担心,暂时压住了她们心中对肃立在广场周围的两千朱雀军兵卒的恐惧,想要留下昭璱六人。

  数千六国美人不动还好,她们刚刚一动。原本肃立在广场周围一动不动仿若雕塑的两千朱雀军兵卒齐齐往前连续三步,整齐而沉闷的踏步声瞬间就压过数千宫女因为焦急而发出的杂乱娇呼。

  两千朱雀军兵卒的动作顿时让许多措手不及的六国女子惊吓的失声尖叫,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已经软软倒地。

  走了几步的昭璱六人听到后面的动静,转过身来,对着痛哭的六国女子摆摆手示意她们不要担心,然后加快速度朝着前殿走去。

  幽深而高大的阿房宫前殿矗立在天地间,宏伟而又壮阔。但是那大开的前殿大门,却让昭璱等人仿佛看到了一只洪荒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

  进入这大门,就将见到胡亥了。那么,胡亥召见自己等人的目的也就水落石出。

  昭璱在幽深的殿门前停顿片刻,然后银牙暗咬,昂然踏入!(未完待续)



………【第两百四十四章 莫乎尔的两难抉择】………

    看着随陇西军冲锋而如潮水般朝着两边分开来的八万莫乎尔东胡骑兵,跟随陇西军五万骑兵一起冲锋的辛胜心中先是浮现几率疑惑,随即下令全军放弃攻击加快速度通过这近十万匈奴骑兵防线,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正在厮杀的九原军步卒方向驰援。

  在这个距离辛胜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在密密麻麻的匈奴骑兵阵中左冲右突的数万九原军步卒,以及正在飞速的前去驰援的莫顿本阵十万匈奴骑兵。

  虽然不清楚为什么眼前这股明显是来阻拦自己这五万陇西军且要比自己麾下兵卒多上一倍的匈奴骑兵陡一接阵象征性的阻挡了片刻之后就直接让开了道路,但是如此大好良机辛胜怎么可能会放过。

  只要接近九原军步卒所在,即便这些匈奴骑兵想要衔尾追击同围攻数万九原军步卒的匈奴骑兵再次形成合围,辛胜也不担心。

  大将军蒙恬正亲自领着来自咸阳的援军前来驰援。这是辛胜的底气所在。

  九原军是精锐不假。不过在九原军任职蒙恬副将近十余年的辛胜很清楚有大将军蒙恬所在的九原军同没有蒙恬所在的九原军的不同。

  如果说现在的九原军是狼的话,那么只要大将军蒙恬的旗帜到达。那么这十余万孤军奋战的九原军顷刻间就将成为猛虎。没有人比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