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197章

我是秦二世-第197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大人,一路好走!”

  蒙恬带领下,一干朝中重臣对着安详而躺的李斯身躯齐齐一揖到地,齐声高呼道!

  李斯同样当的起所有人这一拜。

  快乐,可以传染。悲伤,其实同样也是可以传染的。

  随着丞相府的哭声。自咸阳各处赶来的百姓,无不酣然泪下。

  整个咸阳,笼罩在无尽的悲伤中。

  ……

  大秦二世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夜,大秦丞相李斯在丞相府中无疾而终,享年六十有八!

  随后大秦二世皇帝发布了一系列诏令。

  大秦左丞相李斯功在社稷。特赐李斯秦侯,世袭罔替,特赐李斯墓葬之地选于骊山始皇陵一侧,一生为大秦操劳的李斯,将在始皇陵一侧安眠,陪伴始皇帝!

  大秦右丞相冯去疾,劳苦功高迁任左丞相。三川郡守李由素有贤名,晋为右丞相。三川郡守由掌爵中尉方有从迁任。册后大典延期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再择黄道吉日举行。

  册后大典延期,是李嫉主动提出来的。而这,也比较合胡亥的心意。毕竟家中丧父,依制七七四十九日内不得行婚嫁等喜事。而如果,将李斯的尸身一直用冰砖保存,在这炎炎夏日,必然会发生腐烂。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一。

  笼罩了整个咸阳七天的悲伤,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今天,是秦侯李斯出殡之日。

  无穷无际的白幡将整个咸阳都淹没!

  无数的百姓、世家贵族自陇西、九原、北地、巴蜀等郡赶来为李斯送行。汹涌无尽的人流将偌大的咸阳城都整个填满。

  出了咸阳,汹涌的人流拥挤在大道两侧,无尽的白幡一直延续到天际。

  从咸阳到骊山始皇陵有四十余里,由蒙恬和冯去疾两人亲自为李斯扶棺而行,大秦二世皇帝仪仗为李斯开道,尊荣无双。

  枪如林,戈如森,铠甲锵锵!在逾百万的军民簇拥下,一代权相李斯,获得了远比原本历史上要尊崇无数倍的荣耀,想必可以安乐于九泉了。

  丧事已毕,大旱已解,汹涌的人流逐渐开始离开咸阳,回归故乡准备新一轮的耕种。

  咸阳却在这个时候,再次传出了一道让整个天下为之震惊的诏令。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二。

  大秦二世皇帝下诏废除大秦境内所有私奴将私奴尽皆赦为平民的诏令以旋风般的速度飞速的传遍整个天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刚经过李斯之死尚未安静下来的关中各地首当其冲。不过让所有心中窃喜着关中将要大乱的人大跌眼镜的是,随着二世皇帝的诏令下达,关中各地的世家贵族率先纷纷将府中的私奴尽皆如数释放,将所有奴籍文书一并送往上计府府衙。

  紧随这些关中世家行动的是大秦朝中诸多朝臣,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官员小吏,只要府中有私奴的,尽皆争先恐后的在皇帝诏令下达当日将所有私奴送往上计府备案。

  短短不到三日,关中各地逾百万的私奴就专为身家清白的大秦百姓。

  第一次享受到自由的滋味,无数刚刚成为平民摆脱私奴身份的百姓自发的在咸阳宫广场上聚集,一遍遍的向着高高在上的咸阳宫叩首,再叩首。

  没有做过私奴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他们心中的心酸和悲哀。一日为奴,终生为奴。世代为奴,这在先秦时代是铁律,没有任何人能够更改。他们不是人。而是奴。甚至连猪狗都不如的奴!

  胡亥的诏令救的不仅仅是他们,更是这逾百万这整个天下无数私奴的后世子孙。让他们从此摆脱奴隶的身份可以轻松自在的走在大道上,摆脱那刻印在脖颈之上、手臂之上亦或是大腿之上的奴印。让他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让他们可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让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我是秦人!

  人心,就这样被无声的凝聚在二世皇帝身上!如今怕是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今日之皇帝的一句坏话,怕是不用龙卫出马,立时就将有无数的百姓扑上去将他们撕成碎片。

  “陛下万岁!”的哭喊声,笼罩着整个咸阳城!

  在二世皇帝胡亥亲自现身安抚之后,所有刚刚成为秦人的私奴,自发的到上计府登记造册。领取身份碟牌。同时他们领到的还有一份土地,一份铁制农具,一份日常用的锅碗瓢盆等物!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东西,粮食、种子和盐巴!

  一切的一切,皇帝已经都为他们准备好了!

  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赶到自己分的的那份土地之处。将土地开垦出来,种上种子,盖上房子。

  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汹涌的废奴令之后不久,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十一日,大秦二世皇帝再次下达诏令。

  所有朝中吏员上到三公九卿。下到乡亭普通吏员,一应俸禄即日起以尚坊所铸铜钱代替,同时诏令规定,一应行商巨贾,日常买卖所用之货币尽皆以尚坊所铸金铜钱币为结算之物。禁止布币、贝币等钱内!禁止六国铜铁钱币!一经发现操家灭族!

  尚坊所铸金铜钱币,为大秦唯一货币!任何人胆敢私开作坊仿制钱币或者私铸钱币,发现诛灭九族!各家旦有钱币,可至上计府中酌量兑换成尚坊所铸钱币。旦有使用不是尚坊所铸钱币者,视钱币多少定罪!

  同时关中各地,上计府府下官营粮坊、铁坊、布坊、盐坊等等各类店铺于八月十一日尽皆开门营业!所有物事,尽皆以尚坊金铜钱币结算!

  各郡各县所有行商巨贾,需在诏令发出当日自各郡上计府中登记造册,以做缴税之凭证。各地商贾,只需也只能在本地郡县登记备案,行走大秦各地手持上计府特制路引无需再行缴纳赋税。

  如若发现有私造路引,逃避税赋之商贾,操家发配!

  刚刚经过废奴之令的关中各郡,再次迎来了二世皇帝的第二波强势冲击!

  大秦立国之初,李斯虽然定了币制,但是在大秦各地施行那仅仅只是形式而已,不说大秦各地,就连关中各郡币制都是极为混乱。

  因为始皇帝迁了天下富户十余万户到咸阳,所以也直接导致了这些来自六国的世家富户各自都带来了不少原属六国的货币,金币、铁币,甚至布币种类繁多。

  如今,胡亥的这一连串诏令下达,意味着原本那些富户家中储存的各类钱币都已经无法再行使用,而必须到上计府中去兑换尚坊所铸的通用金铜钱币!

  如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所想的那样,同样还是众多的关中世家贵族率先行动,纷纷将各自府中储存积攒的金铁等币类拿至上计府开始了兑换。

  继而兑换风潮开始蔓延至关中各郡!

  短短不到十余天,关中各地的钱币已经尽皆充斥着尚坊所铸的金银钱币,其余种类的钱币再无立足之地。

  于此同时,在咸阳附近,十余座官营学坊悄然开始招收学生。而咸阳所在的内史郡众多的学坊也都在紧张筹备中。

  炎炎夏日,大旱过后的关中各地随处可见百姓在挥汗如雨的辛勤耕种着,虽然劳累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欣喜笑容,郎朗读书声第一次开始出现在咸阳!

  关中,大秦根基所在,处处都彰显着前所唯有的蓬勃之景!(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南越风云(一)】………

    就在大秦关中各地的蓬勃之景迅速的向着汉中、巴蜀以及关外河东等郡飞速蔓延的时候,遥远的大秦最南部,南越数郡中,也同样是一副热火朝天之景。

  只是,一个是热火朝天的生产之景,一个却是热火朝天的搜捕、征兵、征粮、征夫之景。

  南海郡郡治番禹。

  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19年),始皇帝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始皇帝在南越基本平定之后,遂即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之地。南海郡即后世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而南越三郡所辖之地一直到后世之越南、缅甸境内的很大一部分土地,在当时,都已经并入大秦境内,为大秦国土。

  征讨南越的五十万大军,除了二十余万携家带口迁往南越镇守的老秦人外,剩余三十余万都是关中各地的奴生子以及灭亡楚国之后俘虏的楚国精兵。

  在平定南越之后,始皇帝再次下令迁徙了近十万户的老秦人以及近三十万人的楚国百姓进入南越,以稀释在南越数郡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百越蛮夷。

  一次次的迁徙。每一次都是老秦人冲锋在前。他们携家带口、远离关中故地进入天气燥热、气候湿闷的南越之地。一路行去,数万的老秦老弱妇孺倒在了南迁的路途之上。

  但是,他们始终坚定的执行着始皇帝的诏令。南下,再南下。镇守广阔的西南边陲之地。

  楚人因为早就适应了南方的湿热气候,进入南越数郡之后反而有如鱼得水之感。一路南迁下去。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自始皇帝三十二年开始,到二世元年,已经足足有五六个年头了,

  南迁而来的老秦人逐渐适应了这南方湿热的气候,发展生产,修筑城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南越数郡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嚣和赵佗两人,忠实的执行了始皇帝以怀柔安抚为主的平南方针。经过五六年的交流和融合,南越数郡的土著蛮夷逐渐开始接受大秦的统治,不再如先前那般排斥。

  时光如流水,岁月不饶人。

  早在南下领兵之前,任嚣已经是花甲之年,及至南越平定,看看触摸到了古稀门槛了。南越湿热的气候。始终困扰着任嚣这个平定南越的统兵大将。

  赵佗,却是名闻关中的青年俊彦,十九岁赵佗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始皇帝东巡。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19年),刚刚不过二十二岁的赵佗就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

  所在在始皇帝仍然在世之时,任嚣就一直在番禺城郡守府中开始静养身体。很少参与南越数郡的日常事物上。南越数郡的军政大权尽皆都被任嚣委于年轻有为的副手赵佗之手。

  始皇帝三十四年(公元前212年),出征南越七年之久、已经二十九岁的赵佗回咸阳述职。始皇帝允任嚣所求,正式任命赵佗为南海郡守兼领南海将军一职,将南越三郡军政大权一并托付给极为赏识的赵佗。

  而任嚣仅仅保留大将军一职,留在番禹静养!

  到如今,赵佗已经在南越整整十载!

  赵佗的妻子和儿子如今都在咸阳,而他的妻子正是胡亥的十二姐,赢淑。赢淑嫁给青年俊彦深得始皇帝信任的赵佗同样的始皇帝下诏赐婚。两人在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18年)成婚。

  赢淑在同赵佗成婚一年之后,为赵佗生下了长子赵末。而就在同一年,赵末刚刚出生不久,赵佗就奉诏跟随大军南征岭南。

  依照惯例,领军大将出征,所有家小都不得离开咸阳。这既是为了保证前线将领不至于叛变,也是为了让前线将领能够安心于战事。

  在南越平定之后,赵佗时隔七年回到咸阳,此时赵末已经足足七岁。

  赵佗长年出征在外,在那次回到咸阳的时候,正是始皇帝第二次将扶苏赶到九原军中做监军之时。赵佗委婉的向始皇帝提出了要将赢淑母子两人一并带往南海,但是被始皇帝拒绝了。

  虽然始皇帝非常信任赵佗,甚至于赵佗能有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始皇帝给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始皇帝并没有给赵佗破例,即便任嚣的家人也一直都在咸阳城中。

  赵佗在咸阳盘桓两月之后再次回返南越镇守。始皇帝虽然没有答应赵佗带走赢淑母子两人,但是为了安抚赵佗却恩准赵佗将他的幼弟赵光带去了南海。

  这一年,赵光刚刚十五岁!

  原本历史上赵佗在始皇帝三十四年的这一次咸阳之旅,是赵佗这一生中最后一次重回关中。在随后三年时间不到,随着始皇帝在东巡途中的突然归天,大秦的局势如江河顺流急转直下。

  随着二世皇帝胡亥的继位,扶苏自杀,蒙恬和蒙毅两兄弟冤死狱中,冯去疾、冯劫父子被逼不堪受辱自杀身亡,紧接着一代权相李斯九族被诛,死相凄惨。短短不到三年,始皇帝耗费毕生精力打下的偌大江山,分崩离析。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