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773章

明朝好丈夫-第773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佑樘点点头:“可是朕……”他看了柳乘风一眼:“朕已经不成了;朕之所以下这个决心;是宁王既然已经铁了心要反;就算朕拖延;可是一旦朕驾鹤西去;宁王也必反;朕原本还以为;可以有姑息的可能;可是现在才知道;宁王这个人心太大了。”
    他顿了顿;继续叹了口气;道:“军国大事;不可不慎;朕也知道;满朝文武;未必有几个是真心实意主战的;可是新军的事还得托付于你;新军是你一手筹建;也是你鼎立支持的;对新军事务最在行的也只有你;你自己写个章程来吧;宁王的时间不多;朕的时间也不多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谁也不能耽误;但愿……朕能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南昌那边的捷报。”
    柳乘风黯然道:“微臣领旨。”
    朱佑樘朝柳乘风笑了笑;随即道:“宣太子入殿吧。”
    朱厚照在外头等候已久;一听父皇召唤;连忙进来;朱佑樘朝他招招手;他自然明白什么意思;连忙上了殿;和柳乘风一样并排站在朱佑樘的面前。
    朱厚照对朱佑樘透着一股子担心;低声道:“父皇的身体……”
    朱佑樘摇手打断他;道:“你是朕的儿子;可也是储君;身为储君;不要这么多的儿女情长;现在的情况你清楚了吗?”
    朱厚照连忙双膝跪下;道:“儿臣清楚了;宁王那边只怕要反了。”
    “对。”朱佑樘慈和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却没有叫他站起来;眼神空洞的愣了一会;才突然道:“战火烧起来不是国家之福;朕现在不知还有多少时日;你是太子;这平叛之役如何打;朕放手让你筹划;不过……这也只是筹划而已;你每日到内阁;与内阁大臣参谋军机;当然……也要多听听柳乘风的意见;柳乘风对新军的作战颇为了解;且对朕对你都是忠心耿耿;外事可以托付给他;你不要独断专行;一切都以内阁那边为主;知道吗?”
    朱厚照显然没有喜悦;他更期盼自己的父皇生龙活虎;来主持这件事;可是他便是再不懂事只怕也明白;父皇已经回天乏术了。
    朱厚照是个脆弱的人;泪花已经出现在他的眼里;声音也有了几分哽咽;道:“儿臣;儿臣明白。”
    朱佑樘点点头;随即看看柳乘风;又看看朱厚照;伸出手;一把拉住柳乘风;又将朱厚照的手拉起来;唏嘘道:“你们是兄弟啊;一个是朕的儿子;一个是朕的女婿;现在国家出了大事;社稷出了危险;你们要同心协力;要拧成一根绳子;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知道吗?”
    柳乘风眨眨眼;心里不禁苦笑;朱佑樘出这番话倒也确实是发自肺腑;他平生只有一子一女;在亲情上;所有的感情只怕都倾注在这二人身上;自己是朱佑樘唯一的女婿;这份感情自然也是不。
    柳乘风也不禁有些感动了;有时候他确实有点没心没肺;他在这个世上也没多少亲人;如今凭空多了个兄弟……
    不等柳乘风胡思乱想;朱厚照那边已经道:“父皇放心;有柳师傅在;儿臣定不教父皇失望。”
    这个承诺柳乘风相信朱厚照是真诚的;可是柳乘风还知道;朱厚照属于冲动的性子;容易愤怒也容易动感情;承诺能持续多久也只有天知道。
    朱佑樘欣慰的笑了;点点头;道:“下去吧;参谋你们的军机;商讨你们的国政;朕乏了;真的乏了;浑身都提不起劲来。其实;昨夜的时候;朕睡梦之中看到了先帝;先帝……哎……他照旧还是不喜欢我;照旧还是对我冷眼相看;他恨朕……朕是知道的。”
    前头的话;一个你们的军机国政;颇有几分做甩手掌柜的心意;可是后头的话;倒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自己发出的呢喃;絮絮叨叨。
    柳乘风和朱厚照一起告辞出来;朱厚照心情显得很不好;他难得满腹心事;一直不吭声。
    柳乘风问道:“太子在想什么?”
    朱厚照道:“我……本宫不知该如何是好;从前的时候;什么事都有父皇去操心;本宫总是想;本宫也已经大了;也能做事。可是现在父皇这个样子;本宫竟不知该如何去做事了。”
    柳乘风很放肆的轻轻拍拍朱厚照的肩;口吻沉重的道:“万事开头难;现在皇上病危;可是他不放心;太子这个时候;身为人子;更需要做出点样子来;让皇上看一看。”
    “嗯。”朱厚照重重点头;这才恢复了一些神采;此时天色已经暗淡;夕阳西下;一场御审;居然持续了整整一天;万道的霞光洒落下来;落在琉璃瓦上;落在红色的宫墙上;落在粼粼的护城河上;落在这古老的砖石上;同时也落在柳乘风和朱厚照的脸上;最后的余晖之下;柳乘风与朱厚照肩并着肩;低声的交谈;慢慢的踱步;他们的方向甚至已经不知所从;一直过了金水桥;在脚下的流水声中;朱厚照才醒悟过来;自己显然走错了方向;东宫不是在这个位置……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无;弹。窗;;。)。。 
第七百九十章 :赐穿龙袍
    战事要起了。
    各衙门忧心忡忡;甚至许多官员不由长吁短叹;尤其是江南出身的官员;免不了这修书回乡;让家人想尽办法;能北上的便北上;家里的土地能发卖的也就发卖。
    礼部那边更是乱的一团糟;皇上的旨意是让礼部拿出个人选来;前去拿捕宁王;先礼后兵嘛;兵马还没这么快动呢;就算现在开始动;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也是不成的;所以朝廷必须做个姿态;得派个使节去宣读皇帝的旨意;能把宁王捉拿到京最好;拿不了就更加有了口实。
    问题是;谁都知道去了南昌是十死无生;宁王又不是傻子;肯定是要背水一战的;谁去南昌就是死;当然没有人主动请缨。
    李东阳从朝堂下来;连内阁都没有去;直接来的就是这礼部衙堂;人选必须尽快敲定;可是挑来挑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这种坑爹的事你叫了人家去;可是让人家嫉恨一辈子的;当然;当事人肯定只能在阴曹地府记恨;可人家也有子弟;有门生;有亲朋好友;在这官场里混的;哪个没有几个后台;你李东阳就是内阁大学士;也不能把人往火坑里推吧。
    李东阳不得已;只能做动员;把礼部的几个头头脑脑叫来;大大的宣讲了一番忠君爱国的道理;又了朝廷的难处;当然免不了几句宁王就算胆子再大;可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之类宽慰的话;来去就一个意思。大家谁肯去;危险会有一点点的;可是前途是很光明的;名利;名利;去了之后只要大难不死;名和利都是滚滚而来。
    结果……
    所有人咳嗽的咳嗽。木讷发呆的发呆;充耳不闻;大道理谁都懂。可是朝廷的难处让大家体恤谁又要体恤自己的难处呢?大家寒窗苦读几十年;做了官之后又是一步步攀爬上来;这有多不容易?凭什么就叫人去死?
    倒是有个人出了主意。道:“李公;既然要去南昌;也不是非要让京师这边的人动身;宁王毕竟是藩王;要去的人必须身份尊贵;否则才切合礼仪;不如让南京那边……”
    这主意倒是够馊的;可是李东阳眼眸一张;顿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里头最大的问题是级别。得有一定的级别才能去;礼部就算派个主事、郎中过去;也显得格局了些;可总不能让他李东阳和侍郎去;毕竟这几人都是部门的头头脑脑。李东阳更是兼着内阁大学士;可是级别高的人也不是没有;南京那边不是还有个礼部;还有尚书和侍郎吗?
    南京也有六部;不过这六部嘛多是一些不太如意的官员充斥的地方;朝廷要贬谪官员。一般都是贬谪到南京去;你别以为贬谪到了那儿就没了级别;其实满不是这么回事;在南京;同样也有礼部;同样也有侍郎;这些人没什么背景;官场上混的也不太如意;手里又没什么实权;对朝廷来可有可无;若是从南京那边挑选人手呢。
    李东阳微微一笑;便遣散了众人;虽然没有再什么;可是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何止是礼部;兵部那边刘大夏也在召集衙门里的上下官员开始筹备;军马肯定是要动了;江南的军队要开始集结;新军要准备开赴;粮草也要准备;这兵部其实就是军队的后勤和组织部;如今自然不能闲着;拟定章程;商议人选;还有与各地进行联络统筹各路军马;这些都需要及早有了准备。
    刘大夏显然也不比李东阳轻松多少;战事一开;兵部的职责很大;出了事就是大事;有了乱子朝廷追究的肯定跑不了他。
    不过部堂里的分歧还是有的;官员们对有些事抱着推诿的态度;这也让刘大夏很恼火。
    来去;打仗打的是钱;兵部的章程怎么拟;主要还是看户部那边能拿多少钱出来;上次新军那边上了个章程;是若新军出兵;所需的器械、火铳、弹药、辎重、粮草等等;每月耗银至少二十五万两;二十五万两;这是坑爹;就这;还不算上粮秣;若是加上;再补齐运输的开销;这个数字多半还要再翻一番。在兵部的老爷们看来;这和抢劫差不多;大明朝养兵哪里要费这么多银子的;天下两百万军户;每年也从朝廷手里要不了十万两银子。整个宣府的十万边军;一年的开销也不过二十余万;新军才多少人;这不是打劫是什么?
    兵部这边自然希望削减;可是也有人不同意;认为战事要起;银子绝不能气;若是耽误了平叛大事;可不是好玩的。
    几十万大军的口粮、器械、还有各种各样的筹备;想起来都是头痛。户部那边则是忐忑不安的等着兵部拟出的初步开销出来;谁都知道;平叛是要钱的;户部得出这个钱;不过等到兵部那边报出了个大致数字的时候;这户部顿时叫骂不绝起来。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当年土木堡的开销也不过一百三十万的开销;可是这兵部竟是狮子大开口;竟是要八百四十万。虽这邪物价是涨了些;却也未免太离谱了。”
    “就是;这哪里是打仗;我看着;倒像是拿银子砸人;兵部那些人;是不是和丘八们厮混的太多;沾了这丘八们死要钱的秉性。”
    户部这边不可开交;几乎都是在骂;这纠纷闹到了内阁那边;内阁也是傻眼;每个衙门现在都在自己的难处;每个都自己没法过了;内阁一时也是愁眉不展;最后不得不择定在次日进行内阁议事。
    老爷们一个个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深痛恶绝的时候;在聚宝楼里头;商贾们却是眼睛都红了。
    战争破坏最大的乡绅;一旦起了战事;乡绅们的土地一旦波及战火就等于是颗粒无收;一年都没有收成。可是对商贾们来;却是另一回事;其实一开始;商贾们一开始也害怕战争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可是到了后来;有人发现;一旦战争爆发;大量的物资都需要筹集;国库里的储备远远不够;而且据边镇那边;也要加强防务;而且朝廷已经隐隐透露出;这一次平叛;朝廷不打算征用民需。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不去征用;就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大量大军在南方的衣料;大量的铁器;大量的车马;还有堆积如山的箭矢、火药、马料;这些单凭朝廷的那些官用造作局;是不可能提供的;发财的时候到了。
    不少商贾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到了次日清早的时候;在聚宝楼里头;开始流传着一个消息;廉国公柳乘风已经上书;是要设立大军军需收购局;直接挂牌子在聚宝楼里;大军所需的许多物资;可能直接在聚宝楼里头挂牌收购。
    商贾们一下子疯了;几十万大军的各种支用;每日消耗下来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谁若是能从中分一杯羹;这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商贾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战争竟也可以成为发财的机会。
    而在廉国公府邸;清早的时候宫里就有太监到了。
    现在才是卯时;宫里开刚刚开门;雾气缭绕;柳乘风的府邸还没亮起灯火;宫里突然来人;让宅子里的人有些匆忙;柳乘风携三个夫人一道穿着礼服出来;不过温晨曦临盆在即;不便行礼;只是道了一句万福;便命人送回去歇息;来的太监当然在廉国公府也不敢拿大;先是热络的和柳乘风打了个招呼;随即咳嗽一声;正儿八经的道:“廉国公柳乘风;杂家奉皇上口谕;特来敕送蟒袍来了;陛下;廉国公虽为三等公爵;却是功勋昭著;朝廷无不罚之恶徒;也无不赏的勇夫;此次你立下了大功;宫中岂能不赏?这一件蟒袍;今日敕与你;以示优渥。”把皇上的原话复述了一遍;这太监又眉开眼笑起来;道:“廉国公;赐穿蟒袍的外姓;公爷是第一个;便是当年的靖难功臣朱能;那也是下葬时才穿上的;皇上对你真是优渥;教人称羡。”
    想不到这太监居然还懂一些典故;起来活在世上的外姓;还真只有柳乘风能穿这四爪龙袍;朱能是死后因为追赠了个东平王;所以在入棺时穿了下葬;柳乘风比这朱能;似乎还高了一个级别。
    得到封赏是好事;柳乘风顿时也乐了;笑嘻嘻的叫人给这太监打赏;随即接了赏赐;叫了家里的人一起将这蟒袍放到花厅去给大家观摩;大家自然瞧得啧啧不已;唯有太康公主瞧得却是平常的紧;蟒袍而已;她在宫里瞧见的龙袍凤袍多了去了;早已审美疲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