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470章

明朝好丈夫-第470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刻;皇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宫里这一次明显是有备而来;看上去似乎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其实是来势汹汹;凶险到了极点。
    李东阳不由轻叹了口气;皇上别看对大臣一向优渥;可是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有时候脾气倔的连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看这架势;宫里头是铁了心了。
    而谢迁则显得很愤怒;似乎刚刚与人发生争吵一般;拳头攥着紧紧的;充满了血丝的眼睛格外狰狞;不过这时候;又似乎停止了争吵;呼哧呼哧的喘气。
    就这样的沉默;谁也没有发出声音。
    ……………………………………………………………………………………………………
    第三章送到;同学们可以加老虎微博的一个关注;大家相互关注一下。
    ()
    (。。    )
第三百零一章 :朝廷大乱
    沉吟了许久;刘健端起了茶盏;轻轻地揭开茶盖;吹着碧绿的茶沫儿;茶沫儿在茶中dàng漾;泛起了些许涟漪。
    刘健抬眸;随即道:“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的了;陛下的态度已经不言自明;看来这一次;事情很棘手了。”
    事情确实棘手;这一点;内阁三学士其实都明白;一旦皇上打定了主意;就势必会引起整个朝廷的反对;内阁夹在宫里和朝廷之间;在座的人谁也别想好过。
    更何况开海不只是涉及到了朝廷;这事儿没这么简单;牵涉到的利益实在太大了。
    刘健端坐在椅上;随即道:“上书吧;称病是不成的了;唯有据理力争才能令陛下改变心意。”
    刘健看了李东阳一眼;继续道:“宾之;这件事你来办吧。
    李东阳点了点头;并没有话。谢迁忍不住道:“既要据理力争;应该从何下手?”
    这也是个问题;虽然大家都不知道皇上吃了什么药;铁了心要开海;内阁的三位学士里;谢迁乃是浙江余姚人;与世家大族息息相关;而谢迁、李东阳与世家大族的利益牵涉并不太深。
    牵涉不深;不代表没有拿过江南世族的好处;这些年无论是刘焦是李东阳;家族中的子弟有不少在江南那边置办产业;江南世族们可帮衬过不少。
    其实历朝历代的官儿们是没有清廉的分别的;后世之人总是牵强附会;用清廉和贪墨去分辨一个官员的好坏;可是真正的现实是;从先秦到这大明;几乎所有的官员没有不贪墨的;否则那些冰敬、碳敬从哪里来?官员们平时出入的轿子;仆从和府邸又从哪里来?真要靠朝廷的俸禄吃饭;只怕大家早就饿死了。
    贪渎本就是官员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几十年的宦海争斗;哪一次不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哪一次不是步履薄冰?经过无数的磨砺之后;才有了如今这宫身;怎么可能坚守清贫?
    刘健、李东阳、谢迁也贪;而且拿的不比别人少;这一点;其实整个朝廷都知道;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了。
    只是什么才是jiān臣?所谓的jiān臣就如蔡京之流;他们不但贪;贪了还不做事;不但不做事;还尽做坏事;自己的本份工作不去做;整日挖空心思就是谄媚迎上;投机取巧。因此蔡京之流遗臭万年。而刘健之流不同;他们该拿的一个子儿也不能少;该要的也绝对不会和你气;只是人家肯做事;人家还有理想;能将手里头的事梳理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芶。
    这才是真正的评判一个官员的标准;清廉和贪渎不是看你是否有拿别人钱财;而是看你干不干事;毕竟谁都不是圣人;海瑞之流不过是朝廷树立起来的典型而已;若是以他的标准来衡量官员;这满朝的文武只怕都要换一遍了。
    其实在别人看来;这官员的操守似乎很重要;但现实是;官员的操守屁都不是;至少对大明来;一百个海瑞也未必比得上一个刘健;比得上一个张居正。
    而现在;皇上打定了主意要砸官员们的饭碗;这还了得?难道叫满朝文武们都去吃西北风?这已经涉及到了官僚集团的底线了;刘健决定反击。
    “从商贾身上入手;治商贾;而谢天下”刘饺了口茶;语气很是凌厉。
    反击很快来了。
    次日的廷议;朱佑樘刚刚坐下;如往常一样;边上的太监扯起嗓子;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一句话刚刚落下;大殿里竟有数十名官员站出来;朗声道:“陛下;臣有奏”
    带头的是礼部左shì郎刘通;刘通脸sè铁青;率先发言:“陛下;微臣听聚宝楼有商贾目无王法;奢谈国事;妄议朝政……”
    刘通的话到一半;一向喜欢和稀泥的朱佑樘却突然打断刘通道:“哦?是吗?商贾们谈论几下国事也并没什么不妥的;这是一件好事;连商贾们都关心起了国事;这不是很好吗?有人经常商人逐利;现在看来;商贾们也并不只是逐利嘛;让他们议论议论国家大事也没什么不可;朕广开言路;开张圣听;又怎么能因为一些商贾议论些朝政就害怕了?依联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莫是商贾;便是军户、匠户们有什么想的;也可尽情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原本刘通是想借着商贾们妄议朝政;从而推翻商贾们所谓的开海;另一方面也可以敲山震虎;向皇上表明—下态度。谁知朱佑樘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让他一时不出话来;朱佑樘也不是好惹的;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这种官话套话还不是信手捏来?
    “可是陛下;这些商贾们若是议论寻常的国事倒也罢了;居然议论起了海禁之事……”;刘通决定摊牌了;藏着捂着也不是办法;这样打哑谜下去只会越来越糟;既然皇上一力维护那些商贾;那就索xìng刺刀见红吧;刘通继续道:“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曾过:濒海之民不得sī自出海;违者以谋逆罪论处。这是先祖太皇帝的告诫;而这些商贾胆大妄为;居然敢推翻太祖皇帝所定下来的金科玉律;陛下乃是大明天子;岂可不闻不问?”
    这一句话就很严重了;虽然没有明;却是在指责朱佑樘纵容商贾;违反太祖皇帝制定下来的国策。
    大明朝是以德治为主;法制为辅;而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孝;朱佑樘的江山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如今传到他的手里;岂可改弦更张?如此;岂不是明太祖皇帝是错误?身为太祖皇帝的嫡亲血脉;却反对太祖皇帝的国策;这难道不是不孝?
    这刘通得虽然委婉;可是气势却是咄咄逼人。
    若是换做从前的朱佑樘;面对这样的责难;多半就会做出退步了;朱佑樘对待文臣还是很宽容的;这一点一向是他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不过今日的朱佑樘却是冷哼一声;道:“太祖皇帝在时;天下初定;南人不服;更有不少张士诚、陈友谅的余孽出入海防;为祸天下;因此太祖皇帝才下令片板不得下海。可是今日这些事已经时过境迁;诸卿岂可因噎废食。依朕看来;开海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朱佑樘得不无道理;当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之后开始北伐。占领开封;八月攻克大都;元顺帝逃往漠北。旋即又平定四川;攻占云南;收复辽东。随着朱元璋的实力愈加强大;他的烦心事也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原属于陈友谅、张士诚管辖的地区仍有许多人在怀念他们。特别是张士诚;这位靠着十八条扁担起家的“东南王”虽然进取心不强;一心偏安东南;但确实对当地百姓非常和善;轻徭薄赋;死后每年的yīn历七月三十日;江浙等地老百姓都借着为地藏菩萨烧香的名义来纪念他。
    因此;东南地区许多百姓对大明依然比较反感。朱元璋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百姓进行严密监控。jiang浙闽粤地区濒临大海;造船业极度发达;民间就可以建造宽三四丈的sī人船只;而巨要富翁们甚至可以建造规模能与陈友谅战船比肩的货船。
    为了防止有人造反;朱元璋才下达了禁海令;怕的就是东南的海民借着海船出入海防滋事造反;再加上大明初期;朝廷的官船不多;甚至不如一些巨贾豪富的船只;在这种情况下;禁海确实有利于维护统治。只是现在时过境迁;再拿这个理由来事;就未免有点儿可笑了。
    祖制……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制度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到了弘治朝;也没见哪个真正遵守了;现在要开海;却搬出祖制来事;实在可笑。
    “陛下何出此言?真是……真是……”;刘通这一下气糊涂了;朱佑樘居然开海也未必是什么坏事;简直是岂有此理原本他还想陛下真是荒谬;可是最终还是忍住;整个人显得异常的jī动;差点儿要喘不过气来。
    朱佑樘正sè道:“开海又不是什么mō老虎屁股;难道还mō不得了?”
    这一下等于是捅了马蜂窝;大家谁都不曾想到皇上会在开海的问题上如此地坚决;立即又有人站出来道:“陛下;海禁之策大明已经施行了百年之久;现在开海非但破坏了祖宗的制度;同时也容易引发祸乱;请陛下三思。”
    “陛下万万不可;到底是谁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海禁之事决不可商量;若是陛下不肯听从;微臣宁愿告老还乡”
    “陛下……”
    这一次站出来的不是数十个官员;几乎满朝文武都站了出来;一副义愤填膺状;更有人捋起袖子高声大呼道:“海禁一开;则社稷倾覆;陛下计较蝇头利;而轻易开海;势必会引发动乱;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微臣人等;绝不答应。”。
    (。。    )
第三百零二章 :封还圣旨
    第三百零二章:封还圣旨
    朝议议到这个份上;已是不能再继续了。.。OM #。
    朱佑樘的脸sè铁青;随即拂袖而去。
    大殿里;朝臣还没有散去;看到朱佑樘远去的背影;一个个目瞪口呆;其实从一开始;他们都没有想到皇上的态度居然如此坚决;看来这一次没有这么简单了。
    有人不自觉地朝刘健涌过去;刘健被人拥簇着;有人不禁问道:“刘阁老;到底是谁挑拨皇上;让皇上一意孤行?禁海的事绝不容商量;此例一开;则国之不国了。”
    刘健皱着眉;挥挥手道:“诸位不必齐聚于此;各回值房吧。”
    驱散了众人;刘健也就随之去内阁值房办公;李东阳、谢迁二人都没有话;显得有些忧心重重;这事儿越来越棘手了;皇上这是铁了心哪。
    过了一会儿;有太监进来;拿着一份诏书;道:“陛下刚刚草拟了一份旨意要内阁颁发出去;请几位大人过目。”
    刘健抬眸;淡淡地道:“拿上来吧。”
    李东阳和谢迁也抬起头来;倒是想看看陛下的圣旨到底写着什么。
    接过了圣旨;刘健展开草拟的圣旨看了看;随即脸sèyīn沉下来。
    刘健木然地将圣旨放在案牍上;随即瞥了李东阳和谢迁一眼;慢吞吞地道:“陛下的旨意来了;开海……”
    “开海”谢迁当即吓了一跳;皇上还没跟内阁大臣们商议呢;现在就把圣旨发下来了;这不是摆明着要打内阁一个措手不及?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看来皇上是当真打算鱼死破了。
    “哼;海禁绝不能开;一旦开了;你我如何向衮衮诸公们jiāo代?况且皇上连咱们内阁都没有知会;就突然下圣旨;让内阁重新草拟;此例一开;只怕……”
    谢迁摇摇头;显得很无力。事实上;这一次的斗争让这内阁的阁老们都有些无奈;从前他们为皇上效力;jīng诚团结;就算有再大的困难;至少也可以同心协力;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他们所面对的正是他们一向视之为效忠的对象;这时候不只是谢迁;几乎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封还吧;这圣旨;内阁恕不奉旨。”李东阳沉默之后慢吞吞地道;陛下若真要铁了心开海;内阁也绝不会为虎作伥;奉还敕旨至少表明下内阁的态度。
    所谓封还;就是当内阁认为皇上的旨意不能接受时;就将奉旨重新送回宫中去。皇帝的圣旨要想实施;就必须先经过内阁草拟;内阁草拟之后;再送去司礼监批红;此后再送回内阁;由内阁将旨意送去相关的部mén;具体实施。
    一旦内阁不草拟;那这圣旨就等于少了效力;毕竟皇帝就是再大;他的话也得有人施行才成;若只是寻常的册封圣旨;直接绕过内阁也就罢了。可是像开海这样的大事想要绕过内阁却是不可能的。内阁封还;宫中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只是在座之人却都知道;一旦封还;这内阁和宫中的关系就闹僵了;这种事真要做出来;后遗症却也是不;只是事到如今;却不得不做了。
    刘健颌首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朝廷中的消息越来越让人心惊ròu跳了;皇上下了圣旨;却给内阁封还了回去;到了第二日;又是一道圣旨下来;仍旧是开海;内阁这边已经感觉到无穷的压力了;在他们现在看来;开海、禁海已经不是问题了;大不了壮士断腕;舍弃江南世家的利益倒也无所谓;可是为了这个而去和皇帝反目;实在有些不应该。
    只是他们也是骑虎难下;若是不表明立场;难免会被人认为内阁为虎作伥;会认为内阁是磕头虫;到时候就算皇上那边不怪罪;等到天下议论纷纷起来;内阁大臣也非要致仕请辞不可。
    多少内阁大臣栽在皇上与内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