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64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64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外桃源啊?呵呵。”我笑笑,“胡云,那胡风告诉你这些意yù为何?”
“胡风希望我能加入他们组织,和他们一起重建新的王朝。”
“那你之意呢?”
胡云义愤填膺道:“公子,我十年寒窗苦读,虽未得功名,却也知道我生是大宋之人,当然不会苟同。”
“胡云,你在金华为官多久了?”
“我从最早的捕快做起,直到今rì,已经快十年了。”
“十年,不算短了,你在官场时rì已久,难道你不觉得你弟弟之言,并非全是无稽之谈吗?当今的蒙古,眼下的朝廷,的确有不少现状和胡风所言一致。”
胡云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就连宋承祖也是一愣,不知我为何如此说道。
片刻后,胡云开口说道:“公子,如果是在以前,我的确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十年来,我越来越为我朝担心,甚至对于朝廷的未来我也是深感失望。不过,自今年科举后,我的想法彻底变了,因为我看到了希望。”
“啊,你去参加科举了?”随即我便自我否定,“这不可能,哪有官员会去参加科考的,何况胡云要是参加了科考,自然会认出我的。”
“公子,不瞒您说,这次咸淳科举红榜进士中有一位是我的朋友,我的朋友说他这次进京科考最大的收获不是他能高中红榜,而是从当今皇上的训示中看到了我朝的希望,对此我深有同感,也十分认可。”胡云有些兴奋道,“公子有所不知,参加过这次科考的学子们将皇上在贡院的训示归纳为一诗一句一对联,从中大家都看到了我朝的希望。”
“什么是一诗一句一对联?”我自己倒是糊涂了。
“公子,这一诗是指皇上在贡院里赠给考生们的一首诗,是这样说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令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呢,是指皇上对于考生们的期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一对联则是指皇上对于中榜者以后为官时的要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养牲畜,横批是为官之道。我也正是从这里面看出了希望,当今皇上如此睿智,可比汉唐之明君,我相信皇上一定能够带领我们振兴华夏山河的。”
我没想到我在贡院的训示竟然会带来这样的效果,这一下轮到我愣住了。我连忙喝了口茶,缓缓神道:“原来如此。胡云,这些rì子中,除了胡风,你还接触过哪些人?”
胡云想了想道:“就只有三个守卫和一个送饭的,这个送饭的被守卫叫做何管家,听口音是本地人,那三名守卫似乎不像金华本地人。”
我“恩”了一声道:“何管家是何家庄的管家何东福。”
“何家庄?此事还和何家庄有关系吗?”
我道:“这个目前还不好说,我猜测也许只是何东福的个人行为吧。胡云,你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线索?”
“对了,公子,那黑衣人和胡风说话时,提到过赤松山上的宝积观。”
“宝积观?那一定是为了赤松贴而来。”
“赤松贴是何物?”
“是赤松派修练武功的秘籍。”
宋承祖道:“公子,看来这胡风本意是为了赤松贴而来,击杀盖叫天只是适逢其时。”
“恩,我也觉得是这样。宋先生,今夜便安排胡云和其母亲就在客栈休息一夜,你将其余四人带回府衙,连夜审问,并立即绘制胡风头像,着两浙路各府衙协助缉拿。”
“是,公子,易长江也该到了,我这就回去。”
文璋见宋承祖等离开后,略显沮丧道:“这次让主犯逃走,真是可惜,都怪我们当时没有发现何东福放出的信鸽。公子,你认为胡云的言语可信吗?”
方灵道:“我觉得可信的,是吧,哥。”
“恩,可信xìng很大,等今夜宋承祖审讯完另外几人再行定论,蓝羽,沈墨,文璋,你们三人今夜分时监视胡云母子的动向。”
“是,公子。”
方灵看着我崇拜道:“哥,你在分派任务时一点也不像生意人。”
“是吗,那像什么?”
“就像手握雄兵的大将军,威严十足,好有气派。”
“灵儿,你看过大将军啊?”
方灵笑道:“没呢,不过在戏台上见过,呵呵,对了,哥,刚才听胡云之言,当今皇上的一诗一句一对联的确显得很有见解,卓尔不凡,看来哥有对手了。”
“啊,什么对手?”
“灵儿一直以为,这天下有见识之人,哥你排第一,现在看起来这皇上也不简单,和哥你有得一比。”
我笑笑,无语。
一旁的袁棘也不禁莞尔,忙岔开话题道:“公子,胡风所在的这个组织似乎不简单,其宗旨和我们龙牙的宗旨倒是有些类似。”
“恩,回去后让陆秀夫派人好好查查,听上去这胡风理想远大,看来他们这个组织的盟主是个人物。”
古时的造反者大都是因为不堪受到压迫,才会起来反抗。而这个组织给我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好似有种现代人的先进观点,连名字都是极具现代感,莫非还有其他的穿越者?

第119章 边关急报
 正文 第119章 边关急报
第119章 边关急报
天还未亮,宋承祖便匆匆忙忙来到客栈。
宋承祖眼眶微黑,满脸倦sè,看来是一夜未睡。自古以来,做刑侦工作的都会黑白颠倒吧,身为刑部提点司的宋承祖自然也不列外。
“宋先生,审完了吗?”
宋承祖愧疚道:“公子,那,那黑衣人咬舌自尽了。”
“什么?慢慢说来。”我一惊之下,睡意顿消。
“公子,回到府衙后,我立即审问了何东福,他说他在十多年前曾经得过一场大病,遍求名医,丝毫未果。在临近死亡时,被一唐姓走方郎中所救,何东福大为感激,只是自己身为一名普通庄丁,无以为报,那郎中在离开时告诉他,如果今后有事情需要他帮忙时,自会再来找他。就在上月,唐风手持郎中的信物找到了何东福,要其协助获得赤松贴。何东福为报当年的救命之恩,便将唐风留在了何家庄,两人合计,比武招亲,入赘何家,然后代表何家庄参加赤松派道俗比武,如果获胜,便以何家庄女婿的身份进入宝积观。凭唐风的武功,自是轻而易举。那何东福自幼在金华长大,对于何家庄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便安排唐风的三名手下及胡云母子住在后山的一处废弃木屋内,并每rì负责送饭。何东福交代,这件事和何家庄并无关系,纯粹是其个人行为,何庄主至今仍是蒙在鼓里。至于击杀盖叫天一事,何东福也并不知道。审完后,我们准备接着提审黑衣人,发现其在牢房中已经咬舌自尽。而胡风的另外两名手下乃是黑衣人在途中重金所雇,只说让他们二人担当保镖,看住胡云母子,不让他们离开,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看来这黑衣人知道的事情不少,可惜了。算了,宋先生,我们今rì便会返回京城,下面你还有些事情要做。”
“请公子吩咐。”
“一是将此案件再仔细核实一遍,看看有无遗漏之处,整个案情经过似乎已经明了,唯有盖叫天死亡时写的那个二字不知何意?二是后续如何追捕胡风。”
“是,公子,那胡云如何处理?”
“宋先生,你核查无误后,按照本朝律法执行,有罪量刑,无罪复职。”
“明白了,公子。”
“还有,将金华知府事任一松的情况顺带查查,回去后再告诉我。袁先生,昨夜蓝羽等有发现吗?”
“公子,没有任何情况,胡云母子整夜都在屋里睡觉,看来这段时间是累着了。”
“恩,将他们三人和方灵都叫上,吃完早餐,立刻返京。”
“哥,这么快就要回去了啊?我还没玩够呢。”
“呵呵,灵儿,下次有机会再带你出来,哥得回去看看萧天的味jīng卖得怎么样了啊。”
“哼,财迷。”
袁棘等人暗自偷笑,也就这位方姑娘敢如此说呼延公子。
返京的路上,天气时yīn时晴,间或还下起了毛毛细雨,昨rì的那场大雨使得官道上不少地方泥泞难行,导致我们回去时的速度放慢了许多,直到子时前一刻才回到京城狮峰商行。
盖叫天案件算是告一段落,只是不曾想到又出现了一道更难的题目,同盟会案,这案子更是没有头绪,就像是考试里的压轴题一般。
我朦朦胧胧地坐在龙椅上,jīng神还有些萎靡,的确像是大病初愈一般。
小七熟悉的声音道:“上朝。”
我深深的呼吸了一下:“众位爱卿,朕偶感不适,卧床数rì,今基本已愈,有事但请上奏。”
昨晚回到宫中,全玖和小七还在御书房帮我整理奏折,在古代,最忙的还真的要算那些明君了。什么叫废寝忘食,rì理万机,辛苦啊,百官之首的又是贾似道,我更是不放心,虽然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忠心无疑,但和我的思维方式还是不尽相同,毕竟有着八百年的历史鸿沟,从客观上讲,的确是很难逾越的。
贾似道率先上奏道:“陛下,昨rì接京湖安抚制置使吕文德急报,在襄樊北面两百里外的新野一带发现大量蒙古军队聚集,用意不知,枢密院上层连夜召开会议,回复吕文德加强戒备,具体事宜还请陛下定夺。”
“什么,蒙古军队于我边境集结?”
不光是我,就连殿上的大臣们也都大吃一惊,难道又要开战了?除了枢密院和兵部的几位上层要员外,一时之间都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从贾似道的脸部表情看不出任何端倪,我隐隐约约记得历史上的贾似道曾经谎报过军情,只是无法肯定,何况这是牵涉到两国间的战争,我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即便我能清楚地记得蒙古人是在1267年发动的襄阳大战,但随着我的到来,是否会发生改变,我不愿赌,也不敢赌。
“其他边关有无消息?”
“还没有。”
我想了想,先将皮球踢回给贾似道:“师臣,你意下该如何是好?”
“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虽然目前尚无法判断蒙古人是否会南侵我朝,但我们应该以战时状况待之。蒙古乃我朝最大的隐患,宁可信其有好过不可信其无,所以臣建议,在明确蒙古人的意图之前,我朝上下都应当以抗蒙为首要之急需,其余事情可酌情稍缓,同时派出禁军前往襄樊一带,协助吕文德将军加强守备并将事情原委调查清楚。”
如果蒙古大军在新野聚集,那么不管他们会不会南下,贾似道的建议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但是贾似道会不会是在谎报军情?假如是,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是人创造的,贾似道没有变,只是皇帝已经变了,我不会被其牵着鼻子走的。
“师臣所言在理,枢密院立刻拟旨派出五千jīng锐禁军前往襄樊,何人领兵为好?”
“陛下,可令马军指挥使夏建刚领兵。”
“夏建刚?”我道,“那就按师臣的意思,枢密院将每rì前方消息快报于朕。朕有些累了,退朝。”
吃完饭,我好好整理了下头绪,即便蒙古人现在就要全面开战,我朝只要能够守住襄阳,也应该不会脆败吧,吕文德,吕文焕身经百战,守上二三年还是不成问题的。
“官家,文大人,陆大人到了。”
“好,让他们进来吧,正好议议蒙古一事。”
陆秀夫道:“陛下,兵部的确是接到吕大人的急报,而我龙牙的消息可能会晚上二天到达。从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蒙古忽必烈正在大张旗鼓变革内政,臣以为现阶段蒙古是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的,何况扬州方面和成都府路也没有任何情报传来。”
文天祥也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忽必烈南侵,应该不会只从一个区域发动战争吧。”
“这可不好说,如果朕是忽必烈,就会采用先取襄樊的策略。君实所分析的应该有道理,忽必烈集聚军队,最大的可能就是sāo扰我朝。”
历史上的蒙古南侵就是选点突破,占据襄阳再延伸至整个南宋。
文天祥点点头,接着问道:“但是如果仅是sāo扰我朝,那陛下为何同意出动禁军?这似乎有些劳民伤财。”
“军队嘛,过段时间就该动动,十万禁军长时间留在京城,迟早会养坏的。宋瑞,最近云伯飞那里有何进展?”
“回陛下,云伯飞除了常和沈逸秋讨论外,基本上闭门不出,说是快要找到改进火绳枪的办法了。”
“恩,很好,过几rì朕再去下火药司。火绳枪改良后,就要着手建立新军了。君实,李庭芝那里呢?”
“陛下,李大人那里一切正常,预计近期加入龙牙的军人可达五百人。”
“好,告诉李庭芝,千万要记住宁缺毋滥。”
“是,陛下。”
“还有,龙牙情报部能够覆盖到两浙路的清溪吗?”
“还不能,现在只是在重点城市建好了联络站。”
“恩,抓紧覆盖,你另外派人前往清溪一带调查下一个叫做同盟会的组织,关于这个组织的情况,朕也知道得极少。”
正说着,小七来报,“何基何大人到。”
“呵呵,今rì三位崇政殿讲学到齐了,小七,叫何爱卿进来。”

第120章 私人助理
 正文 第120章 私人助理
第120章 私人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