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254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54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收回心思道:“各位,现在假设白河城也被蓝军所占,李爱卿、夏爱卿,除了插在沙盘上的旗帜外,旁边的每一面小旗帜代表五百名士卒,稍大些的旗帜代表二千名士卒,最大的旗帜代表一万名将士,红蓝旗帜都一样,四位爱卿,你们可以开始了。”
在沙盘上进行模拟战,对于吕文德等人来说,还是第一次,尽管我也知道,这种模拟战的出入可能会很大,或许根本不能代表什么,但我还是让他们试上一试。
李庭芝、夏贵均是当世名将,特别是李庭芝,深得当年的孟珙元帅器重,而吕文德、吕文焕也是身经百战之人,不然也无法坚守襄阳长达六年之久。我让他们进行模拟演练,一来是想他们对襄阳之战的做法,二来也是想李庭芝和夏贵之间的默契度。虽然在安丰之战中,夏贵对李庭芝派出其麾下最jīng锐的破虏军相助颇为感激,但如果我下令李庭芝担任江淮军区司令,资历为尊的夏贵表面上一定会说是,然而在战争的实际进程中,我却担心庐州军难免会出现yīn奉阳违的情况。
古代的通讯落后,战争爆发后,一旦没有明确权力,在发生矛盾时,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谁也不服谁的情况,等到我收到他们的战报再来做出决定时,为时已晚也。
历史上的襄阳之战,宋朝军队各自为政,即使有上下从属关系也不听调遣,乃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自然不会重蹈覆辙,让后来的学者哀叹不已。
夏贵和吕文德较为xìng急,又都对襄阳一带的地形颇为熟悉,抢先在沙盘上动作起来,手里不停地变换着旗帜。虽然速度很快,却也不失章法,显得有条不紊,足以可见两人对排兵布阵的熟练程度。夏贵和吕文德、吕文焕乃是同乡,都是淮南西路安丰军(今安徽寿县)人,吕文德从军后跟随的是赵葵,而夏贵从军后则在赵葵之兄赵范麾下任职,两人都是因为军功累积,从底层一步步升上来的,又加上常常协同作战,所以相互之间十分熟悉。
李庭芝和吕文焕则不动声sè,只是安静地着沙盘上旗帜的变化。
夏贵分出三万蓝军守在鹿门山和白鹤城,另有两万士卒围住襄阳,但并没有发起攻击,作为主攻部队的是七万大军,其目标直指樊城,剩下的三万士卒则在襄阳城外待命。
从樊城中的红旗数量可以出,守军有一万五千人。樊城位于汉水北岸,比起襄阳城小了许多,城池之坚固度也远远不如,两城之间有一座浮桥相连,可以互相支援。
夏贵的目的十分明显,佯攻樊城,诱使红军从襄阳出兵增援。
吕文德当然明白夏贵的意图,各城门紧闭,只从浮桥上来回支援,倒也让蓝军无所作为。
“要拿下樊城,当首先烧毁汉水上的浮桥,水师,水师的重要xìng就在这里。”夏贵小声嘀咕道,“李大人,有何高招?”
李庭芝笑笑:“夏大人,这襄阳城号称铁打的襄阳,蓝军强攻,势必会杀敌八百,自损三千,以一倍至两倍的兵力强攻襄阳,难以获胜,樊城地小,七万大军人数过多,根本无法施展开来。在下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只能围而不强攻,先在鹿门山、白河城以及百丈山建筑工事,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缩小包围圈,将红军困在襄阳、樊城之中。同时,着力打造战船,阻断水路枢纽,彻底封锁襄阳与外界的联系,等襄阳城中粮食、军需等物资用尽之时,又加上长期得不到外部的消息和援助,其内部就会出现问题,心里必会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到那时,再集中兵力,先取樊城,最后逼迫襄阳投降。”
夏贵想了想道:“李大人言之有理,先利用鹿门山、白河城等堡垒,围点打援,消灭红军的外援,并让城内的红军长期孤军奋战,最后自行崩溃。”
历史上的襄樊之战,其经过和李庭芝的预测基本一致。
首先,蒙古人在襄阳外围设置了榷场,这就导致了蒙古人在襄樊地区很快站稳了脚跟,后来又在榷场修筑土墙,最终使襄阳城成为一座孤城,可以说战事未起,宋朝已经输了一招;其次是宋廷指挥无力,前去救援的部队各自为政,先后有张世杰、夏贵、范文虎等人奉命援救襄阳,却都不敌而退,后李庭芝奉命再度援助,却因范文虎不听其号令,也致败退而归。
当然,襄樊大战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宋廷的**无能,这点是无容置疑的。
我见差不多了,便道:“这场战争胜负的根本不在于襄阳城本身的得失,而在于襄阳城外的包围与反包围。”
吕文德道:“请陛下明示。”
“自忽必烈发表南征公示以来,朕与军务院、兵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议,决定以襄阳为饵,在襄樊一带展开一场包围与反包围的消耗战。既然是饵,那就要给蒙古人一点甜头,这就是为何朕容忍蒙古人在襄阳城外设立榷场的原因。各位都知道,蒙古军队的长处,在于其骑军,号称野战无敌,而在阵地战时,战马的作用却不再突显。当然,作为诱饵的襄阳自会陷入苦战之中,这点吕爱卿要做好思想准备。”
吕文德见我将榷场之事揽在身上,感激地着我道:“陛下尽管放心,哪怕襄阳成为一座孤城,臣也可以保证,十年八年毫无问题。”
“吕爱卿,不需这么久,朕估计顶多三、五年而已。”我笑笑,指着地图上的襄阳道,“各位请,对于即将发生的襄樊大战,朕的想法是,由襄阳军区六、七万正规军以及两城的团防、jīng壮百姓等固守城池,朕会亲自率领临安军区、御林军及水师前往襄樊增援,一定要在襄樊城外尽量多地消灭蒙古人的有生力量。”
第一次听我说要御驾亲征的陆秀夫急忙劝道:“陛下乃是万金之躯,怎可轻易前往前线,臣认为在朝中选一良将挂帅出征即可。”
范文焕和吕文德立即附议道:“陆大人说得对,陛下不可涉险。”
“陛下不可涉险。”夏贵等人也道。
“怎么?莫非你们认为我朝将士保护不了朕吗?”
陆秀夫道:“不是,臣不是这个意思。”
“这事暂且不议。”我手一挥,说道,“对于襄阳之战,朕很有信心,当然,朕也不会盲目的冲动,如果蒙古人除了中路军的十五万人之外再有援军的话,朕也会从扬州、庐州军区抽调援军的,总之,朕会以乐观的态度,谨慎的方式来对待这场战争的。下面,我们再来商议另一件事,那就是在战争爆发后,朕估计也就是后年吧,朕打算将扬州军区、庐州军区合并为江淮军区,这事你们意下如何?”
李庭芝和夏贵相互了道:“臣等赞同陛下的决定。”
我点点头,直截了当地将问题抛了出来:“合二为一自然是为了战争期间的统一指挥,这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但让朕一直犹豫不决的是,江淮军区该由谁来担任制置使呢?是李爱卿?还是夏爱卿?又或是从朝中另派他人?”
夏贵不加思索地言道:“陛下,臣年岁已高,江淮军区今后会担负起北伐重任,因此老臣推举正值壮年的李庭芝李大人出任此职,臣定会无条件地支持。李大人熟悉江淮地形,文武全才,实为不二之人选。”
没想到事情竟是如此简单,我问得直接,夏贵回答得也很爽快。
夏贵为官多年,自是人老成jīng。从夏青、夏松那里,夏贵早就知道,我在登基后秘密创建了龙牙组织,而李庭芝乃是最早加入龙牙的军界大腕之一,可谓我在军中的第一宠臣。虽说夏贵能感觉到,我对他也颇为重视,但和李庭芝还是无法相比的。
朝中历来便有成立江淮军区的呼声,在前来参加会议之前,夏贵和其子夏松认真商议过此事,如果朝廷提出两大军区合并之事,就顺水推舟。
陆秀夫道:“李大人文武双全,又深得孟珙大帅的真传,臣也赞同。”
贾似道也道:“老臣也赞同。”
“好,在战争爆发后,扬州、庐州军区合并,成立江淮军区,由李庭芝出任制置使,夏贵出任副制置使。”
扬州、庐州两大军区合并后,人数可至十万人以上,绝对是大宋朝最大的军区。
“臣李庭芝、臣夏贵遵旨。”
“恩,李爱卿,昔年孟珙元帅征战沙场多年,却没能留下传人,你也算得上是其半个徒弟了,朕想,你能否将孟帅的技艺传承下去呢?”

第403章 入宫
 正文 第403章 入宫
李庭芝不知我为何有此一问,愣了下道:“陛下,恕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李爱卿,朕打算将夏爱卿之子夏松调往扬州军区,出任扬州军区参议,顺便拜你为师,不知可否?”
在年轻一代的将领中,夏松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又有实战经验,加上为人谦和,无论是军中老将还是后起之秀,都能与之融洽相处。虽然我和他并没有什么接触,但从军务院、龙牙得到的消息来,这夏松很有可能会成为年轻将领中的领军人物。
李庭芝道:“陛下,夏松乃是我朝年轻一代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楚翘之一,臣自是愿意,只怕夏大人不愿割爱。”
夏贵忙道:“犬子能和李大人学习,老夫自是求之不得。”
我笑笑道:“那好,夏爱卿,你回去后便通知夏松,让他年后就前往扬州军区报道。”
“是,陛下。”夏贵当然知道我的用意,夏松跟着李庭芝,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至少,李庭芝亲手训练出来的破虏军就比他夏贵的王牌,号称“黑炭团”的亲卫军要更为强大。
“恩,此事就这么定了。”我接着总结道,“对于今后的江淮军区,其任务主要有三,一是直接北伐,二是支援襄阳,三是配合水师直接进攻蒙古的腹地,当然,这也要rì后的时局进展再作定论了。朕估计,明年一年江淮一带还不会发生大的战事,你们可以根据战区的任务,有针对xìng地进行练兵。至于襄阳军区,就只有一个固守襄樊的任务。”
“是,臣等遵旨行事。”
“各位,你们都是我朝经验丰富的大将,朕打算年后出兵高丽,军务院已经有详细的计划,李北洋,你将你的计划说给大家听听,会议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商议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修改的。”
军务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朝廷又召开了历时五天的年终政务会议,在会议上,我仔细听取了来自各省、各路制置使们的述职报告,并对明年的发展方向做了指示,随后由文天祥代表政务院宣读了政务院的工作报告。
发展经济、政务清明、兴办教学依旧是贯穿明年的三大政务主线。前者的具体体现是,国库越来越充裕,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优化各种产业结构,发展基础工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规模生产,逐步向工业经济过渡;政务的重点在于各级官府廉政、高效,要做好表率,取信于民,引导百姓积极向上的态势;后者自然是新型学校的数量与质量,还有就是各地被科学院采纳的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或者是异想天开之想法的多少。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廉政公署及南衙公布了自九月以来查处的十五起官员**案和判决结果,这十多起案件中的主谋基本上都被处以极刑,最轻的一位官员也被处以监禁十五年。
违法的高昂代价,使得官员们的贪污受贿行为逐渐减少,大多数官员都不再愿意行挺而走险之事,毕竟,对任何一个人来讲,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金山银山,要拿生命去换,怎么都得掂量一番吧,何况是这些收入还算丰厚的各级官吏呢?
随着官员体系的清廉,整个社会风气也开始好转,官府的信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就印证了官清则水清的说法。不少人都担心,水清则无鱼,不错,在短时间内,原来的鱼是无法适应水清的,但是,用不了多久,自然会有适应清水的鱼出现,反腐倡廉,必须雷厉风行,这就像一个病入膏肓而又有希望复原的患者,使用猛药是唯一之法,修修补补,调理安养,最终只能达到延缓生命的目的而无法做到完全康复。
当然,这一切和朝廷的整治决心、大力宣传以及廉政公署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表现良好的官员,我在会议总结时,也表扬了这批地方官吏,并宣布从明年起,所有官员的俸禄上浮一成,同时,在各地修建一批廉租房,优先解决没有住房的官员的住宿问题。
年末的最后一个月,我基本上是在会议中度过,除了军务、政务会议外,还有各部门针对明年的工作计划会议。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咸淳二年年末了。整个大宋朝又开始忙于迎接新年的来临了,民间如此,宫中也是如此,谢道清带着全玖等人同样也开始着手准备起来,张灯结彩,换帖年画,置换新衣,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方晨异去往帝王谷修行之故,方灵也就没有回家过年,没有亲人的家也就不成为家了。
大年三十中午,我在狮峰商行设宴宴请了我的一众江湖下属,除了蒲寿庚返回福建以外,其余之人全都到齐。其中有在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