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31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31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灵赞道:“哥,这苏武倒是个大英雄也。”
“恩,只可惜似这般忠贞之士者我朝少亦。”
林莹一听,慌忙左右环顾,然后道:“长老,莫说国事,小心外墙有耳。”
我笑笑:“无妨。灵儿,林姑娘,我们走吧,再去其它地方。”
“恩。”方灵微一颌首,带着我们继续到处参观,什么相扑,猜谜,傀儡,皮影戏等,虽然我都不觉得有什么新奇,却让方灵等人得直叫过瘾。
得闲时,方灵和林莹采购了一大堆东西,不知不觉间我和袁棘都成了免费的挑夫。一个皇帝,一个武林至尊,这两个挑夫可能是世上最昂贵的了。
我着方灵兴高采烈地购买着各种物品,突然却觉得有些不对。我张眼四下了,绝大部分购物者使用的货币都是铜钱或者纹银,偶尔有使用交子的也就要和商铺伙计磨上半天了,直至老板出面,才偶尔收上一单。
“大宋华夏币已经上市一个月了,怎么会洠耸褂茫俊

第228章 国营商行
 正文 第228章 国营商行
第22章 国营商行
“阮爱卿。”
阮登炳见朝会时我第一个点到他,连忙出列道:“臣在。”
“银庄开业后的情况如何?我大宋华夏币的发行是不是遇到了阻碍?”
阮登炳低着头道:“回陛下,华夏币的兑换确实不够理想。”
“原因何在?”
“陛下,臣以为主要是我朝百姓对于纸币缺乏信心。近几年來,我朝的纸币交子会子信誉不佳,连续出现贬值现象,且幅度很大,所以临安城中的商行有九成以上都不愿意接受纸币,至于小商贩们更是只收铜钱。目前,银庄的存储业务倒是渐渐多了起來,而前來兑换华夏币的客人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用会子來换取华夏币。臣每天都安排人手在银庄外面宣传华夏币的好处及朝廷的货币政策,而且还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单,在繁华的商业街道上向商铺和行人发放,但至今收效甚微。”
我的手指不经意地又敲了敲龙椅的边沿,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何建议?”
一阵沉默后,马廷鸾奏道:“陛下莫急,虽然阮大人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但只需对百姓多加引导,臣认为百姓会乐于接受的,华夏币毕竟是我朝的法定货币,面值大小适合,且纸币携带方便,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当年发行交子会子时,人们也是观望良久,才逐渐认可的。”
“这个朕也知道,一旦朝廷停止铸造铜钱,百姓也就只好使用纸币了,但那时就十分被动了。朕的意思是找出一种方法能让百姓尽快接受,目的是恢复百姓对于朝廷公信力的信心。”
“陛下,臣王应麟有本启奏。”
“王爱卿,请讲。”
王应麟是我新提拔的崇政殿说书,曾任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先帝西去后,为马光祖举荐,召其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现擢摄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在赵顺孙进入政务院后,又得赵顺孙和文天祥的推荐,我启用王应麟替代了赵顺孙的部分工作。王应麟大约四十出头,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曾被放逐。
历史上的王应麟学识渊博,著作颇多,南宋灭亡后,坚不仕蒙,隐居二十年,著《玉海》、《困学纪闻》等,后世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便是其著作之一。
“陛下,臣仔细听了阮大人所述之原因,这其中的根本有两点,一是百姓担心华夏币同会子般无法保值,二是洠в猩唐淘敢饨邮堋K裕家晕Ω么诱饬降闳胧謥砑右越饩觥!
我微微颌头道:“那王爱卿有何方法呢?”
“陛下,正如马大人,阮大人所言,我朝的交子会子等纸币在百姓中的口碑极差,要扭转这种思想意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宣传实为最好的方式,臣以为还应加大宣传的力度,比如说,在临安城的所有报纸上大肆宣传,务必要做到让所有临安百姓都知道华夏币不同于以前的会子,它的发行原则是基于我朝金银的储备量,绝对不会随意多发,滥发的。一旦临安的百姓认可了,其它各路的百姓就相对易于接受。对于第二点,臣以为首先当严令临安城的大商行,大商铺,大酒肆等必须无条件接受华夏币,华夏币是我朝之法定货币,作为我朝之人,你可以不使用,但你却不能拒绝他人使用;另外就是开办直属朝廷的商铺,供应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盐,火烛,布料等,这家直属朝廷的商铺可以接收任何我朝法定的货币,那么百姓兑换了华夏币就有地方可以使用了。”
“什么?朝廷怎么能开商铺?”
“这于礼不符啊。”
“就是,谬也,谬也。”
虽然大宋朝的商业气氛浓厚,但在这些朝廷高官眼中,商业的作用,也仅仅只是让其增加享乐的去处而已。
堂堂的朝廷怎么能做这种事?
一时之间,王应麟的提议遭到了七成以上官员的反对。
“王应麟之意不就是要开办后世的国营商场吗?”
我洠в腥ヌ蟪济堑姆炊陨坛≡诩苹檬贝孔疃啵负跽加辛松坛∽芰康木懦桑谝欢ㄊ逼诶锲鸬搅宋榷ㄎ锛鄣淖饔茫脖Vち税傩盏幕竟└
“这或许是种可行之法。”我想到。
殿上的大臣们见我不说话,也就慢慢安静下來,齐齐地望着我。
“师臣,你意下如何?”我着心不在焉的贾似道。
九月九rì将会是军改与否的决定rì,贾似道的心思都放在了“九九”会议上,最近几rì的朝会都显得无jīng打采。
“陛下,老臣赞同王大人的提议。从古到今,虽然洠в谐⒖焐唐痰南壤矝'有任何礼制规定不准朝廷开办商铺,就像我朝出现的纸币,在以前的历朝历代也洠в兴褂霉!
贾似道表达了自己的法,对此我也不禁点了点头:“师臣此言甚合朕心。既然师臣也觉可行,那朕就同意了。商业部江万里,廖莹中,银庄阮登炳,崇政殿说书王应麟。”
“臣等在。”四人出列道。
“朕下诏,以商业部之名义,在临安城主要商业街道及百姓住宅集中区域开设商铺连锁,主要经营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此事交与你们四人共同商议,由王爱卿负责,所上奏折朕审阅后便交商业部执行。半月之后,朕要在临安街上见到第一间商铺出现。”
我想了想补充道:“商铺的目的并非要盈利,但也洠в斜匾鞅尽6墼蛟菔卑凑樟侔彩忻嫔贤只跷锏木郏缘途托校灰コ寤髟械氖谐〖鄹裉逑怠;跷锏闹掷嘤缮桃挡垦《ǎ惆傩盏幕旧罴纯伞!
“是,臣等遵旨。”
“请陛下为商铺赐名。”四人中职位最高的江万里道。
“这名字嘛,朕就叫做大宋国营商行吧。其首要目的就是配合银庄发行华夏币,使得百姓兑换后的华夏币能够使用。还有,商铺的经营也要严格遵守我朝的商业法,税法等。”
“是,陛下。”四人再度应道。
“潜说友。”
“臣在。”
“临安府也需派人配合银庄上街进行宣传,并严查各大型商行酒楼等,严禁其拒收华夏币。”
“是,臣遵旨。”
“好。下面朕再來说说庐州之事。各位爱卿,庐州战事已经结束,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但我军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我朝将士的士气,朕为我朝之勇士感到骄傲。师臣,有关各将士的奖赏事宜,枢密院整理完毕了吗?”
“陛下,已经完成,请陛下过目。”贾似道起身,双手举着一份奏折道。
“呈上。”
小七走下台阶,接过了贾似道手中的奏折转呈于我。
“今庐州大捷,全赖陛下洪福齐天,我朝将士奋勇杀敌,枢密院及兵部商议后,拟定封赏如下:一,原庐州统制范胜、统领**、正将高兴、副将孟兴在与蒙古阿术所部的交战中英勇向前,不幸身亡,特追赠统制范胜为轻车都尉,余者皆追赠为骑都尉,四人之一子进勇副尉。二,淮南西路制置使夏贵指挥有方,建议晋升为护军,将军王胜,夏青等晋升为上骑都尉,将军韩震,史玉琪等晋升为飞骑尉。以上为勋官。三,枢密院及兵部建议,夏贵将军晋级太中大夫,王胜,夏青等晋级通直郎,韩震,史玉琪等晋级承事郎。以上为散官。四,在本次战役中表现优异者,王胜升步军厢都指挥使,夏青升马军军都指挥使,韩震升马军军都指挥使,史玉琪升军都虞候。士卒中表现优异者张峰升马军军使,李学州升步军都头,高康健升步军都头,余者奖赏附录明细。五,枢密院及兵部建议,奖庐州全体战士钱十万。”
我完后也洠в心芄蝗棵靼祝裁囱伲⒐俚模恢朗歉髦置拔唬挥械谒模谖宓阄一厩宄际鞘凳翟谠诘慕D压趾笫涝谄缆鬯纬僦笆倍季醺丛樱瑏砦艺夥矫娴闹兑惨瓜跋铝恕
枢密院拟定的方案中,韩震的升迁速度最快,已经和夏青一样,均为马军都指挥使了。不过,从夏贵的战报及龙牙情报部的消息,韩震也确实颇有将才。
“陆爱卿。”
“臣在。”
我让小七将贾似道的奏折递给陆秀夫,道:“枢密院及军部所拟之奖赏方案,朕准奏,此方案交军务部拟旨,随后通告庐州战区。”
陆秀夫接过奏折道:“是,臣遵旨。”
贾似道心里极为不快,按照惯列,皇帝批准后,当由枢密院起草拟旨,再经皇帝盖印签发。而今却交给了军务院,虽然旨意的内容还是按照枢密院的奏折,只是改变了签发的形式,但也显示了军务院明显是在分散枢密院和兵部的权力,换而言之,就是皇权在分化贾似道的相权。
我当然清楚贾似道的心思,我也不去理他继续道:“文爱卿及政务院各位爱卿,朕于明rì朝会后在偏殿召开行省制改革的会议,你们事先做好准备,另外关于律法司的建立也一并在明rì会上商议。对了,师臣,你和中书省翁爱卿也参加。”
“是,臣等遵旨。”
贾似道听罢,心里觉得完全不是个味,最后还是压住心中的不满道:“老臣遵旨。”
离开大庆殿,小七道:“官家,显文阁已经改建完毕。”
“是吗,很好,走,现在就去。”
宋朝皇室有个传统,每位皇帝死后,继任者便会在宫里宫外修建或改建一处楼阁,用來收集整理前朝相关的御笔及各类皇室秘密文献。自龙图阁(始自宋真宗)开始,已经修建了0座,显文阁是第座。
宋朝的殿阁学士很多,其起源便是來自这里。比如,后世人人皆知的铁面包公包大人就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也就是阁学士(分为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四等)的一种。殿阁学士本來的职责是整理编排前朝皇帝的资料,后來演变为一种名誉学士官职了。
先帝理宗在宫中的办公地点有两处,一是宁乾宫的御书房,一是旁边的显文殿。显文殿靠近金水池,理宗喜水,所以将显文殿当做了自己的办公室之一。
我登基后,便按照礼制将其改建为显文阁,作为收藏理宗时期御笔资料的。

第229章 显文阁
 正文 第229章 显文阁
第229章 显文阁
南宋皇宫坐落在临安南部的凤凰山下。方灵说过,她听人言及,凤凰山乃是临安最具风水之地。
我一边走一边仔细地欣赏起來,快一年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刻意地去品味皇宫的一景一物。
宫中楼阁殿宇甚多,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其间点缀着小桥流水,假山假石,到处花丛似蹙,正路笔直,小道通幽,端的好一处胜景。远处望去,凤凰山大都被高大的房屋遮挡住了。我自然是不出皇宫的风水好在哪里,只觉得这皇宫大内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花园式宫殿,其规模大小远远超过了后世běi jīng的故宫,灵秀之处也是无不过之。
以我的学识,自是道不出其中一二,或许当年的阿房宫也不过如此吧,若杜牧再生,想必还会再写一篇《宋宫赋》。
福宁殿的左面是金水池,金水池的旁边就是显文阁了。走到近前,只见显文阁粉刷一新,门匾上的显文殿也已经更名为显文阁,给人一种全新般的感觉。显文阁不大,面积只有福宁殿的四分之一,算是宫里较小的殿阁。至于其他类似的五座楼阁(北宋时期的同类殿阁建在了汴京)我也洠в腥ス土远Q的记忆中对此也是一片空白。
进入屋里,我大致了扫了一眼,发觉这显文阁里面的藏书数量还多于御书房,只是显得有些过于凌乱。
“小七,今rì中午的御膳送到这里來,朕要好生先帝留在此地的御笔和藏书。”
“是,官家。”
昨rì夜间方灵之言提醒了我,我应该更好地融入这个时代,应该将自己当做大宋朝的一员,如此才能真正地带领大宋走向中兴。
按照我以前的惯xìng思维,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买份当地的地图,先研究下城市的格局。我找了好一会,才找到几本有关临安城和皇宫的地图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