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21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21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将十六字诀的jīng髓详细地讲述了一遍,然后又道:“我军之主力以城池防御为主,但可以在各战区组织小分队以游击的方式sāo扰敌人,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深入敌后,在敌后建立根据地。”
正面阻击加上四处sāo扰,却是抗rì战争时期我**队的战法。
在全玖无意中提及能否收降侬复后,我就在想,如果能收复此人,我就让其在三地交界处的大山中建立游击根据地,利用其在当地的人脉和复杂的地形,建成一支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
“根据地?”李庭芝等人不明所以道。
“正是。”我又指向地图,“祥甫,君实,你们来。扬州北面是原来我朝的京东东路(今山东),这里有一大片山区,名为蒙山,如果有一支小队深入山中,是不是很容易藏身。简单来讲吧,朕的意思就是派出一小批部队到蒙山中去,当山贼也好,当土匪也罢,前提是不准sāo扰平民百姓。如果你们是蒙古人,该怎么去剿灭之?”
陆秀夫想了想道:“还真是挺难的,试想下,这支小队采用陛下的十六字秘诀,在茫茫大山中出没无常。蒙古军队人数少了不行,地方太大,一分散就起不了作用,如果大军围山,所耗军资又实不划算,况且山势复杂,就算有上万兵马也不一定就能抓住小分队队员,难!”
“没错,就是利用这种地形,让这支小分队逐渐开始生根发芽,并且在敌人内部建立一处属于我朝掌控的根据地。当地的百姓大都是我汉人,虽然被金国,蒙古相继统治了上百年,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心系我朝的,只要我朝能够让他们到希望,他们就很有可能能够帮助我军,如果可以争取到当地百姓的支持,那这片根据地就能牢牢地形成并且逐渐壮大了。有朝一rì我军北伐中原时,这些根据地便会如雨后chūn笋般的响应和配合我大军的到来。当然,这其中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但不是没有可能,山中虽然条件艰苦,但土匪山贼都能藏身活命,何况我朝的英雄们呢?”
陆秀夫道:“陛下,这根据地和龙牙即将北上的情报部门的xìng质一样吗?”
“并不完全一样。”我解释道,“朕所说的根据地是指军事指挥的中心地,是以军事武装为主的,这和情报部的目的是不同的。朕以前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在敌人内部建立起类似这样的星星之火,当数量够多时,当规模庞大时,是不是会燎原整个北方呢?”
李庭芝低头思索了良久道:“陛下之意,果真匪夷所思,神人,神人也。”
我知道李庭芝的军事经验十分丰富,我说一,他便能联想到二,三。我示意其坐下,问道:“祥甫,你觉得可行吗?”
李庭芝兴奋道:“可行,当然可行。臣回去后立即着手挑选人选,争取在短时间里组成一支jīng干的小分队,直插敌人的内部,先点燃一小丛火种。”
我赞许道:“祥甫,此事要考虑周全,毕竟是件十分困难之事。朕有几点建议,你且听好。一是要让小分队成员具有丰富的山地战斗经验和生活经验,首先得活下去;二是要充分理解朕的十六字诀,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三是要完完全全和当地百姓亲如鱼水,只有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才能让根据地充满生机,这点尤其重要;四是要有长期持久的思想准备,务必要让队员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志,更要能明白此行的意义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是,臣会仔细消化陛下之意的。”
文天祥也道:“陛下所言的第三点的确重要,水能载舟,如果能得到水的支持,这舟就好开了。”
“恩,宋瑞说得没错。君实的情报部门在北方多有联络点,虽然还无法涉及蒙古的军事部门,但作为联络点却是毫无问题,正好可以作为我朝与未来根据地之间的联络人。”
陆秀夫道:“是,陛下,这个没问题。”
我点点头,又对袁棘道:“对了,先生,龙牙保安部人员充裕吗?”
“回陛下,目前还没有具体任务,所以人手暂时够的。”
“那好,先生,从中挑选一些思想坚定,意志坚强之人单独训练,除了要有过人的武艺外,还要学会信鸽密码传信,在时机成熟时,朕打算让这些人加入到各战区派往北方的队伍中,以方便到时候与龙牙情报部的联络。”
袁棘道:“是,陛下,臣领旨。”
“祥甫,根据地之事你回去后再仔细想下,想好后立即传书于朕,朕会安排龙牙之人协助你们北上。还有,你在军中可以安排行军参议或者文笔好的笔杆子们将这些勇士们的英雄事迹鼓吹出来,广为宣扬,争取让所有将士都知道,所谓的蒙古铁骑,也不过如此耳。”
李庭芝并不理解:“鼓吹?宣传?”
我“恩”了一声道:“正是。朕最近所办的大宋皇家报,祥甫知道吗?”
“回陛下,臣知道,臣刚才已经过了。”
“好,朕会派人前往前线,专门采集前线将士的英雄故事,刊登在报纸上,以激励我朝百姓之斗志,提升将士之士气。”
李庭芝道:“是,陛下,臣遵旨办理。”
我叮嘱道:“祥甫,可别小了宣传的力量啊,这也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斗,其作用是不会低于一场胜仗的。君实,宣传一事你好好和祥甫说说。”
“是,陛下。”
我了李庭芝,满意道:“恩,今庐州战事未平,朕就不多留你了,祥甫,休息一晚,立即返回扬州,时刻注意蒙古人的动向。”
李庭芝起身道:“陛下,臣今夜便赶回扬州。”
“啊?好吧,战时事紧,只是,只是辛苦祥甫了。”我心里顿时觉得有些感动,有这样的将领,是我之幸,更是我朝百姓之幸。但我也知道现在不是矫情之时,我站了起来,端起桌上的茶杯道,“祥甫,朕就以茶代酒,为爱卿送行,待他rì我朝直捣黄龙时,朕再与爱卿大醉于北方草原之上。”
李庭芝虎目微微湿润,也端起茶杯,激动道:“陛下,臣盼着那一天早rì到来。”
“恩,一定会的。先生,宋瑞,君实,你们也一起来,干了此杯,为祥甫壮行。”
似乎有些莫名的悲壮。
我突然想起一首电影插曲,送战友,踏征程,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chūn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再相逢。

第216章 犯上之相
 正文 第216章 犯上之相
第26章 犯上之相
杨琏真迦又一次来到相府门前,仔细端详着这处宅院。
好一座府邸,杨琏真迦完后赞道。贵重,气派,灵巧,韵味十足,虽处繁华之地却不显庸俗,尽人工造化却夺自然之蕴。从风水角度,贾府实为一处不可多得的旺宅。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贾府虽然还没有达到得水之境,却是深得藏风之法。
门前两只巨大的镇宅石狮张牙舞爪,显示着主人的威严和尊贵。只是守门的小厮们上去有些无jīng打采,显得与这座豪宅格格不入,似是多出来的败笔,颇杀风景。
上一次还是自己主动登门拜访,这一次却是贾似道叫自己过来,其中差别甚大啊,杨琏真迦想到。
“大师,你总算来了,太师正在大厅等你。”贾府管家贾宣道。
“多谢贾管家。”
“大师,请。”
穿过数重楼阁,杨琏真迦来到贾府大厅,开门见山行礼道:“贫僧琏真见过太师,不知太师相招是为何事?”
贾似道坐在太师椅上,睁开迷糊的双眼指着一旁的座位道:“琏真,坐吧。老夫前些rì子着人去演福寺找你,寺内僧人说你去云游了,几时回的?”
“太师,贫僧昨夜方自返回临安。”
“数rì不见,大师似乎清减了许多啊。”
“回太师,贫僧在外云游,自是不比在演福寺啊。”
“恩,琏真,老夫请你来,是想问问大师你最近会不会北上?”
“太师,贫僧游无定所,往南往北均是缘分,如果太师有吩咐,那贫僧也可北上。”
“好,琏真,上次老夫收到你转来的北面朋友之信,也该礼尚往来回个信了,如果大师北上,就烦请顺便替老夫稍带一封信函。”
“没问题,举手之劳,太师吩咐,贫僧莫敢不从。”
“好,贾宣,备下宴席,老夫得好生感谢琏真大师一番。哦,对了,大师荤宴还是素宴?”
“呵呵,太师,贫僧修心不修身,所谓酒肉穿肠,佛祖心藏,贫僧是荤素皆可。”
“爽快,好一个修心。琏真,那就陪老夫喝上三杯。”
“行,太师相请,贫僧荣幸,琏真先行谢过。”
酒过三巡,贾似道似乎心情愉悦起来,笑道:“链真大师,你云游天下,见多识广,不知对于当今局势如何相?”
“太师,当今南北对峙,可谓各有千秋吧。”
“哦?此话怎讲。”
“太师,贫僧多喝了几杯,恕贫僧胡言乱语了。”
“无妨,今rì就你我在此,随意说说,就当闲聊而已。”
“太师,贫僧直言,贫僧走南闯北,相比之下,这南北是各有优劣。我朝历史悠久,人文沉淀甚深,以文论,我朝远胜蒙古,但以武论,我朝却逊于蒙古。贫僧在云游时曾亲眼见十名蒙古骑兵将我朝一百多名步卒冲得七零八落,所以,贫僧认为,如果两国交战,胜负可能会偏向北面啊。”
“琏真大师,那依你之见,我朝就没有希望了?”
“太师,这个贫僧就说不好了,贫僧只是出家之人,哪里懂得这天下大事。”
“琏真,老夫听演福寺周边百姓讲,大师医术,命数双绝,老夫就请大师为我朝算上一算,如何?”
“太师高抬贫僧了,琏真人相还行,却不懂那天象啊。”
“是吗?那就给老夫上一。”
“太师,那贫僧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杨琏真迦着贾似道,“太师之相,以官禄宫最为突出,端正丰隆且气sè黄明透紫,如此之人主事业根基雄厚,入阁拜相乃是命里注定。只是。。。。。。”
贾似道突然觉得有些心慌:“只是什么?”
杨琏真迦叹了口气道:“太师,只是您这官禄宫略有黑纹相冲,此非好兆也。”
贾似道着急道:“大师有话但请直言。”
“如此就恕贫僧胡言了。太师虽说才华横溢,却容易招致上力相妒。”杨琏真迦左右了,尽管屋里并无他人,还是压低声音道,“太师,小心以下犯上啊。”
贾似道神情怪异,但随即便恢复正常道:“大师醉已,休得胡言乱语,来,我们继续饮酒。”
“是,贫僧多了,太师,贫僧再敬您一杯。”
贾似道一饮而尽:“莫说这些了。大师,你行遍天下,给老夫讲讲你云游时的趣事吧。”
一个多时辰后,杨琏真迦才醉醺醺地和贾似道告别。
“太师,贫僧告辞。”
“琏真大师,别忘了老夫之事,尽快将信件交给北方之人。”
“放心吧,太师之事,贫僧自当尽心。”
“好,等琏真大师回来,老夫自有重酬。哎,人老了,不胜酒力,老夫就不送了,rì后再会。贾宣,送客。”
杨琏真迦在贾宣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离开了相府。
“小心以下犯上?犯什么上,我之上那可是皇上啊,我犯上了吗?”杨琏真迦走后,贾似道独自在屋里说道,“就算我犯了上,又会怎样?”
离开相府后,杨琏真迦迅速脱离了门前守卫的视野,从小路直接返回了演福寺。这时的杨琏真迦神情淡定,哪里还有半分醉意,天涯大祭司何等人物,岂是几杯酒就能醉倒的?
允泽将杨琏真迦迎进了寺内密室:“大人,那贾似道唤你去是为何事?”
杨琏真迦笑笑,拿出贾似道的回信,道:“贾似道让我给郝经大人带封信函。”
“咦?怎么有两封?”允泽打开后道。
“恩,其中一封是乌力罕的亲笔,贾似道之意是要告诉郝经大人,乌力罕还活着。”
“允泽明白,那大人要返回吗?”
“当然,湘西之事失败后,我还正担心不知该怎么向神尊大人交代,好在有这封信以及南风及时报告的禁军兵发庐州的情报,多多少少能够弥补点我之罪过,但愿神尊大人会谅解吧。”
“大人,在湘西要不是后来冒出一个年轻少年,大人也不会功亏一篑了。”
“允泽,你没见过神尊,自然也不了解神尊,神尊大人一向奖罚分明,只重结果,至于其中的原由是不会过问的。不过似乎那火祭司哲巴尔也没有成功,此次返回天涯应该无恙。”
“恩,那允泽就静候大人佳音了。”
夏贵的战报似乎预示着庐州战事正接近尾声。
第一份战报是说夏贵已经安全抵达庐州,并接过了淮南西路的军事指挥权,目前军心稳定,士气高涨。第二份是说庐州至安庆一带的蒙古军队全部撤到了庐州以北的安化,安肥双镇。当我到这份战报时,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阿术事先知道我要派出禁军,竟然如此迅速地北撤了。第三份战报则是夏贵所作的关于收复两镇的计划,我和枢密院,兵部商议后,批准了夏贵的作战计划。
蒙古阿术的入侵让我在紧张中度过了数rì,但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借口,我要整改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