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神级大人物 >

第92章

神级大人物-第92章

小说: 神级大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甫振臂高呼:“冲啊!”

    拿着花机关的战士冲在了前面,后面的官兵都拿出了手榴弹。

    部队旋风般冲进村子,见人就打,见到房子和院落就投弹。

    这不大的村子里驻扎了林举的两个团,天气炎热,所以不少人都是露宿街头。

    这黑灯瞎火的突然被攻击,整个村子都乱了起来。

    **甫部的部队火力很猛,林举的兵本能的反应就是逃,往没有枪声的地方四散逃走。

    “快,打前面的村子!”**甫下令。

    旁边的革命军士兵听了,都吹响了竹哨,这也是出发前就约定好的,“晚上不知道往哪儿打,就跟着竹哨声走。”

    如快刀切过牛油,**甫部很快冲出了村子,整个村子已经是火光冲天。

    两千多溃兵往哪儿逃的都有,最多的还是往淡水城和另一个村子溃散。

    追出村口,**甫当地立断:“杜清泉,带你的人扑城……其他的,跟我打那边的村子。”

    黑夜里的革命军士兵哪里还找得到建制?也就跟着竹哨声兵分两路。

    枪声、爆炸声一响起,本就没睡好的洪兆麟和林举就醒过来了,他们下的命令也惊人的一致:“紧闭城门,见人就打!”

    可怜林举部的败兵,刚到城下就被打翻一大片,剩下的远远哀求城里开门无果后,只得继续四下逃窜。

    这边村里洪兆麟的两个团的士兵们在睡梦中惊醒后,被长官逼着起来,对着村外的人影就放枪。

    后面**甫当机立断,下令士兵们用火力驱赶溃兵继续往洪部的村子逃窜。

    林举部溃兵边逃边哀求:“兄弟们,自己人,让我们进村吧!”

    溃兵人多势众,打不胜打,洪兆麟部的防线很快被冲垮。**甫带队跟着溃兵一起往村里混,村子里的防御火力立即就衰弱下来。

    这两个团的团长都是洪兆麟的亲戚,刚打起来就从村子另一头跑了,没人主持大局,自然组织不起像样的防御。

    革命军战士跟着溃兵冲进村子,进去后自然又是扫射加手榴弹的套餐。

    很快洪部这两个团也溃败了,革命军战士以竹哨为信号,几人、十几人一股四处追杀溃兵。

    溃兵们进不了城,有体力的丢下武器乱跑,没体力的找个地方躲起来装死,就是没人敢回头和革命军战士交火。

    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如此了。

    山下的动静,山上的谢念诚等人自然也看见了。

    徐庚跑过来道:“营长,张团长他们动手了,他们一动手,守在山下的敌人哨兵肯定不在了,要不,咱们也去帮帮场子?”

    谢念诚正有此意:“传令,炮兵出发,前进到射程后,炮击淡水城!”

    前半夜转运完烈士骨灰和重伤员,又从船上运了不少补给,所有的八〇迫击炮都能够正常发射。

    谢念诚的命令一下,炮兵们飞快地把迫击炮拆解开来,背着自己的那一份就往山下前进,不少步兵,甚至轻伤员也帮忙背了炮弹跟着下山。

    这特别炮击部队打着火把,就这么直愣愣下了山,不出意料,一直走到距离淡水城四里远的地方,都没遇到什么敌情。

    溃兵们不傻,都是往南边逃,没人会往西边去。

    炮兵们找了块平地,飞快地把迫击炮又组装了起来。

    设定好标尺之后,十二门迫击炮欢快地发起了合唱。

    “轰轰轰——”

    炮弹一群群落进了淡水城里。

    “混账!天这么黑,他们是怎么把炮运下山的?”洪兆麟勃然大怒。

    副官牵过马来:“军长,走吧,卫队已经集合好了,这么轰下去,城里乱了,可就不好走了。”

    洪兆麟翻身上马,带着几十个贴身卫士,一路不知踩踏了多少乱窜的士兵,往东门逃去。

    在东门门口,洪兆麟正遇上同样带着几十个卫士逃窜的林举。

    两人在这种情形下见面,还有什么好说?带了自己的人,扬鞭狂奔,出了东门,沿着大路绝尘而去。

    城里的一万多官兵群龙无首,也是从东门、南门蜂拥而出,除了跑不了的重伤员,是走了个干干净净。

    ######

    七月九日上午,广州城里正急得焦头烂额的汪中正,带着粤军二师和教导师官兵拼命往广州赶路的江卫,以及率领部队在广州北面挖着战壕阻敌的徐崇智,都接到了这么一份振奋人心的战报:

    “七月八日,我军与洪兆麟、林举部十八个团两万余人于淡水展开会战,激战至九日凌晨,大破之,毙敌六千,伤者无数,余者尽溃;洪、林两军,已不足为虑,现张、陈两部回师广州,留谢部扼守淡水。”

    “谢念诚**甫陈钦汉历2013年7月10日”

    拿到电报的几位大佬都是立刻把这个消息四处散布,一时间,欢呼声响彻云霄。
第一一三章 算账
    七月十日,清晨的海边,蓝天白云,波涛滚滚。

    谢念诚和杨雨薇坐在一块礁石之上,等待着那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

    杨雨薇的眼睛还有些肿,这两天,她也参与了救治伤员,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逝去,心地良善的她总是止不住泪水。

    “念诚,你说,为什么要打仗呢?大家开开心心的不好吗?”

    为什么要打仗?

    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事情!

    谢念诚说出了他的理解:“打仗的目的,是为了不打仗。假如人人都吃的好、穿得暖、有屋子住,谁愿意打仗呢?你想想,现在很多人拼死拼活挣个温饱都困难,而有些人什么都不干,就能锦衣玉食,这公平吗?”

    “不打仗,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会放弃他们手中的财富和权力吗?”

    杨雨薇只是心善,智商是没有问题的,自然知道谢念诚说得有道理。

    “嗯,真希望早点儿看到你描述的新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

    “雨薇,以后你还是不要上战场了,战场太残酷,那么多死人,那么多血,女孩子最好还是不要看这些东西。”

    “难道我看不到死人和鲜血,就没有人死、没有人流血了吗?”

    杨雨薇心底的话没有说出来。“你不知道吗?如果你上了战场,让我在别的地方担惊受怕,那才是最残酷的事。”

    “太阳出来了,快看!”

    杨雨薇放下心事,拍手欢叫。

    顺着杨雨薇的纤纤玉指看去,金色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

    九号送走了**甫和陈钦,谢念诚就率部到了海边,让水鬼转送走了部队里的伤员后,部队就露营在了海边,整整一天什么也没干,就是讨论此战的得失和收拾个人卫生。

    吃完早饭,身边几个军官把昨天整理完毕后的各种战术得失交给了谢念诚,坐在箱子上开始讨论起宏观上的得失来。

    毋庸置疑,淡水大捷对身处危局的中华革命军来说,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北线的刘希闵、杨震寰、林虎各部在得知消息后,士气低落那是必然的,中华革命军在北线的胜利,不会有什么悬念。

    洪兆麟和林举逃回惠州,就算收拢败兵,那一万来残兵败将已经不足为虑。

    张承岳跟随谢念诚的日子最长,“队长,这一仗,咱们可是折了老本啊,伤亡了这么多兄弟,部队伤了元气啊。”

    粟怀玉不同意这个看法:“张营长,我倒觉得这一仗下来,部队经受了考验,而且多数伤员都是可以伤愈归队的,以现在的人员,再招些新兵,部队的战斗力只会更强。”

    从军事角度上看,粟怀玉的想法更正确一些。

    一支部队里有经历过残酷战斗的老兵,战斗力比起新兵部队肯定会强出不少。而张承岳的想法更多是出于感情角度出发,朝夕相处几个月的部下化成骨灰,心里不难受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部队伤亡的问题,彭德对谢念诚对伤亡士兵的安置方法极为赞同,但他也表示了忧虑:

    “营长,阵亡和重伤的兄弟每人两百大洋的安家费,重伤残疾的兄弟以后每月八块大洋生活费,这标准比别的部队高出太多了……有这么多钱支付吗?”

    “要是钱能买回人,需要再多钱我也愿意出啊。”谢念诚叹了口气。

    眼看谈话气氛要往悲伤的方向发展,徐庚问出一个大家都非常想知道答案的问题:“营长,我们现在在这儿扎营干嘛?”

    这个问题,徐庚几个昨天讨论了很久。

    谢念诚有心考考他们,那你们说说,我们为什么留在这儿?

    粟怀玉对军事上的事情,琢磨得最多:“营长,我想了一天,还是想不明白……要说回广州吧,既可以和张团长他们一起从陆上走,也可以和伤员们一起坐船走,为什么要留在这儿?如果说盯住惠州方向吧,我们现在在海边,也盯不住啊!”

    “营长应该是不想进淡水城吧?”

    吴永强负责辎重,自然知道照顾伤兵的难处:“淡水城里那么多‘救粤军’伤兵,我们要去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还不如开来海边休整。要是惠州那边再敢派兵出来,我们半路去伏击?”

    “我觉得,营长让部队留着在这儿,应该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有了淡水大捷,我们部队算是出了名了,我们就此回广州的话,这点儿人在北线战局里起不到什么作用,留在南路,就可以说我们独力撑起了南线战局嘛。”

    苏桅念了几年政治,眼光的确比其他人高那么一点儿。

    其他几个人说来说去,意思也差不多。这些人不知道夏娜的事情,所以猜不到谢念诚的真实意图。

    大家都发过言,谢念诚开口了:“淡水这一战,我军损失不小,我谢念诚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伤亡的弟兄那边要钱,招新兵要钱,买武器装备还是要钱,我不相信广州政府能拿出多少钱来给我们,所以我们要靠自己去把损失找回来。”

    听到搞钱弥补损失,大家都来了精神。

    “好啊,营长,你有什么妙计能打下惠州?快说出来吧。”徐庚心思最为灵活。

    “不可能吧,我们这几百人去打惠州?”胆气一向很壮的文德云都有些不敢相信。

    “谁说要去打惠州了?”谢念诚奇道。

    “不打惠州,那从哪儿弥补损失呢?”彭德问道。

    “潮州!”

    谢念诚嘴里吐出两个字来。

    潮州是陈同明的老家,经营多年,从未曾遭过战火,囤积的粮食、弹药应该不少。

    同时,陈部多数高级军官的家也都在潮州,要是能打下潮州,不仅仅是在经济上会有巨大的收获,军事上,潮州落到中华革命军的手里的消息只要传开,救粤军马上就要崩溃。

    “潮州?营长,可潮州离这儿可有七百多里啊。”

    张承岳脱口而出,马上他就反应过来,狠狠拍了拍自己脑袋,“怪不得营长让我们留在海边,原来是为了坐船去打潮州啊。”

    “营长,要是我们要去打潮州的话,为什么不叫上张团长他们一起呢?陈同明部主力虽然都在前线,不过潮州城里多少还是有些人,就我们这边的几百个人人手去打潮州是不是少了点儿?”

    谢念诚有些恨铁不成钢:“黄参谋长,去潮州可不是守西山,守西山那是啃硬骨头,去潮州那是吃肉,吃肉能叫他们一起去吗?还有你看看张团长的样子,说好的‘借’我们的花机关,这会儿打完仗了,他有提到还吗?”

    “你们尽管放心,就我们这些人去,打下潮州,没有任何问题……你们都回去准备准备,好好休息,下午出发!”

    “是。”

    谢念诚在这支部队里,有绝对的权威,他一旦下定了决心,其他人便不再议论,只需执行就是了。

    军官们分头回去组织部队,谢念诚进到通信班的帐篷问杨雨薇:“雨薇,夏娜和洛丽塔那边来电了吗?”

    “刚才才来,船队已经出发,预计下午三点左右到这里,一共是二十六条船,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我们自己有三百三十人,带了十条空的运输船来,能拉六千吨物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