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神级大人物 >

第119章

神级大人物-第119章

小说: 神级大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员们对谢念诚,都是由衷佩服!

    革命军的这个土改方案。实在太高明了。

    这个土改,如果都像双阳这么搞,其实吃亏的只有土匪、旧军阀、恶霸而已;对地主、自耕农、佃农都是各有好处。

    有人开始发问:“谢军长,您家的地可也不少,能说说怎么处理的吗?”

    谢念诚示意那工作组长发言。

    那组长朗声道:“双阳谢家,遣散奴仆一百二十二人。卖出土地六万一千亩,上交黄金三百三十公斤、大洋三百八十万元;政府将支付给谢家土地款和币改款共计现金人民币一千五百万元!”

    不要看这么多的财产只换了这么一千五百万人民币,这人民币的币值可是极高的。一元就是一克黄金,为了方便民众使用,人民币以十进制发行了角、分、厘的辅币。最高面额也就是十元而已。

    听到土改革命军和政府首脑确确实实要带着百姓们搞建设,而谢家又带头遣散了奴仆,把土地、黄金、大洋都换成了人民币,议员们一方面惧怕革命军的铁拳,一方面也确实都还是想看着四川变得富强,个个纷纷表态:

    “我们回去之后,一定配合工作组、配合政府,好好搞土改、搞币改。”

    “谢军长。你们谢家都带头了,我们还有谁不好好改呢?”

    “谢军长,我们交了土地。拿了人民币,可就等着买厂子了哈!”

    汉历二〇一五年一月,在双阳和华流土改取得经验后,四川土改全面开始,川西地区的土改,总体是非常顺利的。

    一方面是革命军在这边控制力度大。另一方面,川西是全川最发达的地区。地主们对工商业还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对革命军的改革计划更能接受一些。

    川西的土改。在二月底就差不多完成了。

    川西各地,每个县在土改中,杀人都没上百,地主卖出的土地比例和双阳都差不多,各地都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

    相对来说,川东、川南、川北地区革命军的土改难度就大了许多:

    山区土匪多、土地零散、地主认识跟不上,有些地方还发生了地主煽动农民和工作组、革命军对抗的事情。

    无奈之下,革命军在几个地方大开杀戒,在匪患最猖獗的几个县,都杀了上千人,才把土改和币改都推行了下去。

    这三个月里发生的事情,足足可以再写一本厚厚的书。

    三月下旬,除了西康,全川土改基本完成,几百条公路同时动工,整个四川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筹划并实施了这一切的谢念诚,现在舒舒服服地躺在书房的沙发上,享受着难得的假期。这两个月,他带着特务团,到处灭火,累得实在够呛。

    杨雨薇好听的声音在介绍着币改最终的成绩:“各地币改已经结束,所有金银已经运到成都中华银行总行金库,总计共收缴黄金565吨、大洋4622万块、白银3142吨。”

    “这么多?”

    这个数字实在有些出乎谢念诚的意料。

    尤其是黄金,居然有565吨之多!

    “不奇怪,除了匪患之外,四川两千多年没打过仗,承平已久。不过,这次下来,民间估计没剩什么黄金和白银了。”杨雨薇轻声道。

    其实这笔钱拿到国际上去,也没多少,换算成美元,只有六亿多,拿到现在最强的大英帝国哪儿,也就能造不到三十艘战列舰而已。

    想到五千万人累积数千年的财富,加起来才这么点钱,谢念诚只能无奈地叹口气:中华,还是太穷啊!(未完待续)
第一四七章 船上逸事
    汉历二〇一五年四月八日,谢念诚和杨雨薇、叶小秋站在船头,欣赏三峡两岸风光。

    山河秀丽,百看不厌。

    “念诚,怎么和去年相比,你好像心事重重的?”叶小秋问道。

    “位置越高,责任越重啊……你觉得,我轻松得起来吗?”

    “呵呵,你就操你的心吧,这一趟,我可是当旅游的。”杨雨薇笑道。

    “小时候,只想让家里多赚些钱。等有钱了,只想让家里不被盘剥,以为只要在广东组建了部队,能打回老家那肯定什么都不用愁了……结果现在发现,以前那些事儿,都不算个事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你以前做的事情,会有现在的局面吗?”杨雨薇握住谢念诚的手。

    叶小秋看到这一幕,有点儿小伤心。

    她暗暗把自己和杨雨薇做了比较,自己在长相上和杨雨薇的差距并不大,身材呢则是自己要强出许多。能力上呢,自己是政府的发改委主任,杨雨薇则是银行行长,差距也不大。

    让叶小秋挫败的是,自己和杨雨薇相比,读的书终归是少了一些。

    听到谢念诚和杨雨薇开始谈哲学、谈文学,叶小秋有种插不上话的感觉。

    算了,人各有长,叶小秋放弃了加入谈话的想法,回到船里的厨房,打算亲手为谢念诚做一道水煮鱼。

    这次路过三峡,船好走了很多。

    这两个月,上千老船工带着政府的爆破队,已经把三峡航道着着实实清理了一遍。明石暗礁都炸了不少,川江的运力,提升了许多。

    “念诚,为什么我们这次出川搞得这么神秘呢?如果你是担心金、银的安全,我们完全可以不和金、银一道出发啊。”

    “雨薇。你最近忙着发行新币,可能不太了解国内形势啊。”

    “怎么了?革命形势不是一片大好吗?广东、广西和两广南边的红河省宣布加入联邦后,整个长江以南都加入联邦政府了。西北军、晋军也纷纷表示参加革命,现在军阀的势力已经很弱,有什么问题吗?”

    “革命、革命,雨薇。现在都在传这么一句话:‘军事北伐、政治南伐’,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杨雨薇摇摇头,她学的是经济,搞的是金融,这话她是听说过。但也没去细想是个什么意思。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社会党领导的北伐军,占了地盘之后,所作所为和社会党宣传的大相径庭,反倒是和以前的军阀差不多。每到一地,就是接管政权而已,可不像咱们在四川那样轰轰烈烈地搞改革,让民众真正得到好处。”

    “可就算如此。我们也没必要保密吧。”

    “社会党高层现在已经分裂了,我接到机要局的消息,江卫要在上海另立中央。和武汉汪中正的联邦政府分庭抗礼……这段时间,两边都在给我发密电,希望我能通电支持。”

    “那我们支持谁啊?”

    “支持谁?谁我也不会支持,中华人不打中华人,我是不会参加内战的。”

    年初的时候,中华联邦对所属的革命军进行了大整编。谢念诚所部又拿到了一个四十二军的番号。

    整个四川的部队给了个第五集团军的番号,下辖第十七军、四十二军和若干独立部队。

    集团军总司令由谢念诚担任。

    考虑到未来几年。四川这边不会有太大的战事,和全国其他军阀不同。谢念诚没有大肆扩军备战,在他的命令下,部队进行整编后,序列如下:

    第十七军军长谢念诚,下辖第五十、五十一共两个师,全德械装备,两个师长分别为彭德、粟怀玉,军配属有重炮团,全军四万多人。

    第四十二军军长徐庚,下辖第一二六、第一二七、第一二八共计三个轻装师,师长分别为张承岳、林三虎、苏祥志。

    轻装师团营一级最重的火力只有八〇迫击炮和七〇步兵炮。师属炮兵也只装备了八五野战加农炮,全军两万多人。

    另外集团军直属有一个教导团,全川正规军七万。

    在谢念诚的计划中,这七万人将训练成精锐。四川开办了中华军校,今后正规军每一个士兵都要去军校学习。

    这七万人将成为种子部队,若有必要,每一个人都可以指挥一个排、甚至一个连。

    除了正规军,每个县在武装部的主持下,都成立了保安团,人数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作为准军事部队,协助警察局维护各地治安。

    “这一次我们到了上海,找到我二叔和几个商业上的伙伴谈完事情后,我们就直接去德国,社会党内斗这摊浑水,我是不去趟的。”

    对杨雨薇来说,谢念诚说的这些天下大事,有的她懂,有的她不怎么懂,但她都会极认真的听。

    她听的不是这些事,听的是谢念诚说话。

    谢念诚认真对她一个人说的话,无论说的什么,她都会牢牢记在心里。

    ######

    船一路顺流而下,路上遇到过几次盘查,这也让人感到武汉和南京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互相视作敌寇的境地。

    船过九江,又一次遇到革命军的盘查之后,杨雨薇忍不住发问了。

    “念诚,为什么社会党的部队,北伐之后,会像现在这样反目成仇呢?为什么社会党会放弃朱先生的主张,不为工农谋福祉呢?”

    谢念诚知道,杨雨薇从小见到的人世险恶不多。参加革命军后,做的事情和政治的关系也不大,因此杨雨薇不理解社会党为何变质也是情理之中。

    看到叶小秋在不远处,谢念诚道:“小秋,这个问题,你来给雨薇讲讲。”

    叶小秋笑道:“有我们谢总司令在,我哪儿敢开口啊。”

    “小秋姐,你就说说嘛。”

    叶小秋道:“我觉得啊,这事儿挺容易想通的,说白了无非就是个私心还是公心的问题。社会党的那些人啊,以前没得势的时候,嘴里喊的肯定是‘天下为公’,那时候他们要是说举兵造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哪里会有人跟着他们干?”

    “喊了那么多年的‘天下为公’,成了势后,从一穷二白到什么都有,这人心到底怎么想的可就看出来了……以前反正都穷,贪无可贪,当然可以说自己无私,做事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现在成了气候,手里拿了金银,很多人啊,可就不舍得把钱拿出来给别人了。”

    “像谢总司令这样,别说是从民间收集来的金银了,就是自己家都翻了个底朝天,凑了这么些金子、银子,自己一点儿不花,还要万里迢迢去外国买设备回四川开厂子,发展经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真革命。”

    “现在社会党那帮子人,个个忙着自己捞好处,和以前的旧军阀,有什么区别?”

    杨雨薇道:“念诚这样做,其实也是对自己好啊……全川经济搞好了,谢家也不会吃亏。四川大发展,谢氏集团也好、政府直接控制的厂矿企业也好,都能赚大钱。”

    叶小秋点点头:“雨薇,这话是没错,可是,其他的军阀也好、社会党也罢,他们有谢总司令的胸怀和本事吗?我跟着爹、二老爷做生意也有些年头了,我就没见过谢总司令这样有本事的人。”

    “小秋,我知道我英明神武而且还很帅,不过你不要当面说出来好不好,我脸皮很薄的,你这么说,我会不好意思。”

    杨雨薇捂嘴吃吃轻笑。

    叶小秋上前道:“雨薇妹子,这人啊,脸皮厚得很,你可不要上了他的当。”

    “哎呀,小秋姐,你说什么呢。”

    谢念诚和杨雨薇之间,在四川这段时间里,的确没有发生过什么激。情事件。

    也许是缘分没到吧,几个月里也有几次差点儿擦枪走火,但阴差阳错之下,好事总没有能成。

    谢念诚的计划中,到了上海之后他们将兵分两路。

    叶小秋将和谢信义一起,与孔家的人去美国,购买三百多个轻工业项目所需要的设备并聘请人员,同时安排后继留学生去美国留学的事宜。

    原定去年就要出发的留学生们,现在都还留在四川,没有出发去德国。

    谢念诚和杨雨薇将会去德国,购买重工业项目需要的设备,并接回前面第一批留学生。

    “念诚,你为什么这么安排呢?”杨雨薇想知道真相。

    在杨雨薇面前,谢念诚基本上没什么秘密了。

    “雨薇,欧洲那边,估计今年底就要大打特打了……这一打,最少也是三五年时间,留学生只能改去美国了。我们去年派出去的人,也只能接回来。他们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