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吓人的国粹教育 >

第7章

吓人的国粹教育-第7章

小说: 吓人的国粹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诰透葱说降谝涣鞴业牡匚唬强克堑墓と耍皇强克钦炜峁承亩方恰V泄嗽诿拦亮税氡沧邮椋瞬黄鸬母愕揭桓龃笱玫苯滔埃剿撸谂笥烟玻牡ň懔选?墒窃诿拦桓龃笱媒滔暗拇觯蝗缫桓鍪炝饭と耍谑悄朔⑸恢窒窒螅拦昵崛顺踔斜弦岛缶痛罅坑档焦ひ笛茫ひ笛帽弦岛缶偷逼鸸と耍圃沼卧展兆右印:苌偃似疵ザ链笱В堑鹊接辛讼嗟被睿湍昙鸵汛螅那橛裳だ们饔谄轿鹊氖焙颍偃ザ林囊病
  “一技之长”节目对初中毕业的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帮助。高级中学像是上飞机的长梯,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等于上了飞机,凌云而去。可是一旦考不上大学,飞机已飞,把自己留在梯子尽头,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真要坑死人。如果能稍微有点脑筋,毅然决然放弃“一条鞭”式身死异邦的想法,脚踏实地进入工业职业学堂,也是一种救国救己的伟大壮举。
  中国传统文化中,“做官”(用现代话讲,曰当公教人员)是惟一的一条正正派派出路,其他职业,全属左道旁门,为正人君子所不取。所以一个艺术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没有地位,画家中如有做过官的,且和官有来往的,还比较有点分量。若是声乐家、雕刻家,则提都不要提,等而下之,一个人竟去经起商来,或做起工来,真是抬不得头,见不得人矣。于是,大家一齐往办公室里挤,日夜和桌椅为伍,以为那才是天经地义的光明大道。呜呼,每看到年轻的毕业生趴办公桌的背影,便不禁老泪纵横。
  与其高中毕业后彷徨无依,甚至与其大学毕业后弄个趴办公桌的公教人员干干,不如有一技之长,会两下子。有一件事到今天记忆犹新,抗战时候,会开汽车的人很少,司机那一行业遂大为吃香。俗云:“马达一响,黄金万两。”言司机之富,也言司机之乱搞也。有一次,一辆客车从广元到重庆,该车司机是一位鸦片君子,走着走着,他就停下来,一会说引擎坏啦,一会说水箱坏啦,必须借工具修理,一去就是一二小时,客人们就在烈日下呆坐恭候,怨声载道。最后一次,一个辎重兵学堂毕业,调赴内江报到的学员,实在忍耐不住,略微试之,车子固好得很,就慢慢往前开动,好啦,这一开动,精彩节目上了舞台,该司机发现车子不见,吓得满头大汗,从后面飞奔追赶,一面气喘如牛,一面呼天抢地曰:“我的妈哟,我的妈哟。”我的妈哟结果是,他再也不说引擎有毛病,水箱有毛病矣,大家这才一路顺风,安抵重庆,要不是该乘客露一手,真不知要走到何年何月。
  我的意思不是说瞧不起公教人员,而是说,技不压身,一个人除了趴办公桌外,最好还会点别的,甚至宁可不趴办公桌。夫时代在变,由于工业发达,一切都不是原来模样,连女人的衣裳都变得一塌糊涂,何况求生之路乎?即以工业职业教育而言,从前的工业职业学堂,是一所具体而微的工业大学或工学院。你有建筑系,我有建筑科;你有土木系,我有土木科;反正是,你有啥我也有啥,结果大学生毕了业坐大办公桌,工职生毕了业坐小办公桌,均瞪其学院派的大眼,而一个月拿几百元薪津,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国家。现在的工业职业教育和工业职业学堂,大大地与前有别。呜呼,说来话长,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只重官,不重商,更不重工的做官文化。谈做官则眉飞色舞,头头是道,至于当一个商人,已经够糟。更不幸当一个工人,简直祖宗缺德,有辱书香门第,所以喊了几十年“劳工神圣”也没有用。而现在的工业职业学堂却一下子撕破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小型工学院的害人面具,堂堂皇皇地交代,工业职业学堂的学生,不是为了要拿一张纸做的文凭,而是为了要学得一技之长。毕业后不是去豪华的办公室坐办公桌,而是要当一名工人。不是拿着介绍信东打躬西作揖地谋一个小小差事,而是闲在家中坐,等工厂公司前来邀请。不是一个月可怜兮兮的几百元,而是教你吓一跳的一个月几千元。
   。。

前途像有人唱歌
现在的工业职业学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毕业后啥也不会,只会坐办公桌,当小职员,一个月几百元,前途茫茫。一类是毕业后有一技之长,进工厂,当工人,一个月几千元,前途像有人在唱歌。说句行话,前者是普通的工业职业学堂,后者是实施单位行业训练的工业职业学堂。前者是架空的玩意,后者才是真刀真枪。毕业后再糟的,也不过到工厂去替人家干,稍微有点经济基础的,马上就可以自己开铺子开公司,其八面威风之状,能把坐办公桌的人活活气死。呜呼,社会地位的高低,无论在什么社会,差不多都以财富为准。中国五千年来“官为贵”的原因,是做官的有权有钱,再大的官,如果无权无钱,可能仍受到少数人尊敬,但恐怕不能受到多数人尊敬。单位行业训练的工业职业学堂毕业生,就业率达百分之七十八十以上(其余都自己去搞啦),他们一辈子都不必看别人的眼色,都不必伤害自己的自尊。柏杨先生如果早听了教育电台“一技之长”节目,早去读工业职业学堂,则今天傲然街头,谁的账都不买。
  台湾实施单位行业训练的工业职业学堂,共有八所,曰:台北市立工业职业学堂,台湾省立新竹工业职业学堂,省立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堂,省立嘉义工业职业学堂,省立台南工业职业学堂,省立花莲工业职业学堂,省立高雄高级工业职业学堂,省立彰化工业职业学堂。凡是称“工业职业学堂”者,表示它还有初级部,凡是特别表明“高级工业职业学堂”者,表示它没有初级部。这些工业职业学堂主要的特质是,无论那一科,都拥有庞大的工厂。实习和实验,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手段,空口讲白话,还不如去吹电风扇。柏杨先生幼时上物理课,该物理教习的长相倒很漂亮,留着希特拉式的小胡子,也是大学堂毕业,颇有点学问,教我们十几岁的孩子,真是游刃有余。初时同学们尚有提出问题的,被他当阳桥一声吼,吼得一个个汗流浃背,也就没人敢再问。后来他纵是不吼,也没人开口矣,盖谁都没有听懂,想问也无法问。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物理是啥,便是该教习之功。该教习的教学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既不开讲,也不实验,而只在黑板上猛抄,整整抄了一年,第二年他就被学堂驱出大门,但我们那一班学生却倒定了霉。
  八所工职因有庞大的工厂,所以学堂和社会一脉相通,所学正是所用,这是中国五千年来教育史上一大革命。因过去种种,像唐代学诗,元代学曲,明清学八股,后来在教室里学物理化学,所学的和所用的,都有一大段距离,风马牛各不相涉。那就无怪乎“毕业生”即“毕业松”也。而实施单位行业训练的工业职业教育,却无此毛病。
  八所实施单位行业训练的工职,共设有十六个工科,该十六个工科,供应社会上十六个兴隆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曰:机工科(不是机械科),板金工科,家具木工科,电工科(不是电机科),制图科,建筑工科(不是建筑科),汽车修护科,电子设备修护科,仪表修护工科(电台上广播,听起来好像“仪表修护科”),电焊科,铸工科,木模工科,印刷工科,管线工科,电器修护科,化验工科。
  仅只从它们的名称上,不难看出它们都是标准的金饭碗,不但一辈子小吃小喝不尽,就是大吃大喝也不尽。三月间,柏杨先生曾偕老妻一游石门水库,问他们的工人一个月多少工资,答曰:平均一个人每月两千五百元,而以电焊工最高,每月四千元以上,足抵两个大学堂教习,一个部长之流巨官矣。呜呼,电焊工科是工职各科中最简单的一科,名义上三年毕业,那是为了符合学制,不得不如此,实际上一年半,顶多两年就可功成名就,而其他工科的学生,倒是真正地需要三年,他们的待遇更可想而知。
  然而有些人挑剔曰:“当工人太苦!”这种想法乃一种破落户人家的想法,二十世纪中,除非上帝特别恩待他,他就得劳动受苦,他如果游手好闲,就得付出游手好闲的代价。《圣经》上有上帝的话,他告诉人类曰:“你得汗流满面,才有饭吃。”希望别人汗流满面,以便自己游手好闲的朋友,要认清时代已非昔比,即令不是一个工人,也得努力耕耘,辛苦终日,否则都得没落,都得挨饿也。
  不过,即令如此,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谈到工人,正人君子就想到掏阴沟的那些朋友,这是一项可怕的误会。盖技术工人属于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乃工业社会最吃得香的中坚人物。你要盖房子,工程师设计好了图样,是谁为他盖之乎?大批泥工木工云集,是谁指挥他们一砖一瓦的乎?没有工程师,可以盖房子,没有技术工人,不要说房子盖不成,就是窑洞都挖不成。
  最切身的例子莫过于电工──电子修护工、电器修护工。收音机坏啦,年轻人一瞧,嗨,八十元,你就得付八十元。冰箱坏啦,年轻人一瞧,嗨,二百元,你就得付二百元。电烫斗漏电,几乎电死人,年轻人一瞧,嗨,一百元,就得付一百元。其实他不过举手之劳,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一个故事乎?自来水龙头不下水,请了一位工人,他一动手就把它修好,索价五十元四角,四角是动手费,五十元是知识费焉。
  我们不是赞成会手艺的朋友可以乱敲竹杠,乱敲竹杠等于自掘坟墓。但会手艺的朋友确实有他的前途,从前这些手艺只有私人学徒,如今国家设校分科,有良师去教,年轻人真是一代比一代有福。
  

内行人语(1)
无尘先生从新竹来了一封长信,对柏杨先生连日来的谠论,提出他的意见。原函恭录于后──
  无尘先生开始时曰:“最近拜读你几篇有关选择科系的文章后,觉得有些地方,似乎与事实稍有出入,我系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研究生,故愿以一己之见闻数点,给你老先生作点参考。”
  第一点,无尘先生曰:
  “所谓热门,不知你的定义如何?是录取的最低分数高,抑或毕业后出国深造较容易?如果是以录取分数的高低来制定其是否热门,则你提到的电机系、机械系,远不如医科、物理系、数学系来得热。如果是出国容易,则电机系、机械系更不如理学院的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因为这三系的人才,美国大批而且急切需要,奖学金也特别容易申请,办护照时,美国大使馆的签证也特别容易通过。因为美国青年多半外向好动,不大肯钻到实验室、研究室里苦干,他们中有数理天才的,多半都学工程去了,他们自己学工程的人既如此之多,根本不欢迎外人去抢他们的饭碗。”
  第二点,无尘先生曰:
  “对那些热门的科系,不是人人都可以追求得到的。也许热门音乐人人得而听之,人人得而哼之。也许以前的经济系、银行系、外文系等热门,只要能考得取,人人可以读之,人人可以藉它升官发财,或把钞票弄得滚滚而来。但依我的经验,数理化三系热门,与别的热门有点不同。大学四年,眼见多少攀龙附凤,追求热门的同学,读到最后,不是被迫转系,便是留级两三年,才勉强毕业,当然,读这三系的人并不个个都是天才,但一定得有点天才,才能培养出兴趣。而且,一旦打算追求这种热门的科系,便须拋弃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试问有哪一位物理学家是百万富翁的?又有哪一位数学家当部长院长的?即以你老先生的艳遇和经验,似乎抗战时期的女孩子是那种样子,现在的女孩子是否喜欢学数理化的,颇值得怀疑。以鄙人的英俊潇洒(的确如此),而且学的又正是一般人所认为顶顶热门的核物理,却始终没有被女孩子喜欢过。在大学的同班同学,以及现在研究所的同学之中,有所谓‘女朋友’的,为数极少,你说怪哉不怪哉?”
  第三点,无尘先生曰:
  “学理工要出国,倒不一定一个个像拉屎那么简单,尤其纯理科的,除了自己本身要有点天分(并不一定要很高,但至少得有一点)。最重要的还得完全靠用功和奋斗。没有天分而努力用功,固木法度,有了很高天资而不用功,想整天到晚玩而坐享其成,同样木法度,出不了国也。这种屎容易拉乎?你后来说得很对,各人有各人的天资,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固不必劝人学理工,亦不可逼人追热门,只要肯奋斗,行行都可出状元,如果仅为了将来名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