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吓人的国粹教育 >

第2章

吓人的国粹教育-第2章

小说: 吓人的国粹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袋,看看啥地方有饭可啖。蜗牛老爹自以为他那脆弱的硬壳和他的缩脖政策,可以对抗天塌地陷。而强梁的朋友则一脑筋“天下呜呼定?定于一”,以后的事就是怎么“定于一”的手段。
  孟轲先生的“定于一”思想,有它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春秋战国那种乱糟糟的局面,人们当然渴望大一统。纵使千万年之后,我们也都觉得人类有这种迫切需要。如果真能消除国界,成立世界政府,可能是解决天下大乱的惟一良法。不过这种思想只能用到最高层面的政治理想上,一旦被认为无论干啥都得定于一,就无法合作矣,盖合作也者,是定于二,定于三,定于四五。
   。。

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1)
文和平先生在台北《自立晚报》上,曾要求孙观汉先生多多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所以孙先生在《菜园里的心痕》里,报告了两件家庭小事。这虽然是两件小事,但它显示的意义却使人心情沉重。第一件小事的主角是他的大公子孙世亚先生,第二件小事的主角是他的二公子孙世乐先生,还有孙先生的美籍妻子劳娜夫人。
  先说孙世亚先生,他今年已大学堂毕业啦,但在他还没有毕业前,却很稀松平常地做出一件使中国人死都不会相信的事。那就是,他回到自己家参加了学期考试──由我这个第三者插嘴,可能把读者老爷说得比酱缸蛆都胡涂,还是照抄孙先生的原文吧。
  孙先生原文曰:
  “记得去年暑假,因家里有事,世亚必须提早一天回家,可是校中还有一课没有考完,怎么办呢?他就把考题从三千哩路外的学校带回来。第二天,他到本地一个图书馆,找一个清静的座位,看着手表,在教授限定的时间内,取出考题应试。等时间一到,他就自动收起考卷,用航空信寄给教授。当天晚上,我问他考得如何?他说大概还好,就是有一题目他没有答详尽,但他说没有关系,因为他平时平均成绩尚好,大概仍可得到A的成绩。我开玩笑地说,要不要我帮忙。他笑着摇摇头,正经地回答,那是不许可的。他说他们学校考试,大都不到教室去考,考卷由教授发给后,任何人都可到任何地方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卷。”
  孙先生特别声明,他并不能断定没有人作弊,但今年孙世亚先生那一班,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毕成业。
  呜呼,这种事情,拥有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自称为礼义之邦的中国,以及可敬的黄帝子孙们,能做得到乎哉?假定有这么一个学生,真的恪守规范,来一个硬碰硬,他的结果是啥?我敢给玉皇大帝赌一块钱,恐怕是全中国人都会笑他傻──即令新闻记者,不得不在报上恭维他一阵,但心里照样会笑他傻。而根据中国社会特有的反淘汰定律,包管有人用鼻音讥讽他沽名钓誉兼出风头,他以后不要说在学堂没法立足,恐怕到社会上都站不住脚。
  我们只是忌猜兼仇恨之邦,最轻的发作也是互不信任。诚如孙观汉先生指出的,连大学堂教习的人格都一百个摇头,认为他们出了题目后,准会暗度陈仓,一万块钱一题卖给学生。于是有“入闱”焉,有“封关”焉,像抓了一批小偷,拘禁在房子里,戒备森严,以防越狱。不但不觉得丢人,大家还扬扬自得,努力宣传,哎呀,都来看呀,这一批没有人格的家伙拆不成烂污啦。
  柏杨先生想当年在美国跑码头时,房东老爷的十二岁儿子报名参加“儿童车比赛”,规定必须用孩子自制的小车,第一奖可以得到三年的奖学金,大概四千美元,这是一个庞大得足可以使穷小子昏了头的数目。于是乎,瞧那孩子忙吧,三更半夜还在地下室叮叮当当敲个不停,有一次一锤下去,非常正确地敲到手指上,哎哟了一个钟头之久。
  在该小子手指头红肿期间,房东老爷只忙着替他包手指头,竟没想到帮帮他把儿童车钉好。我一看就有气,知道他们立国的历史太短和文化太稀之故,就自告奋勇,要帮他钉。想不到该小子不识好歹,一口拒绝,说委员会规定得明明白白,一定要自己做的才算,任何人不能插手。我老人家曰:“你这个夷人,真不开窍,我替你做啦,谁都不知道。”该小子曰:“迷死脱柏,这不是有没有人知道的问题,只要你插了手,就是背信。”我大怒曰:“你怎么知道别人家的大人没插手?”这句话问得大概哲学意义太深,所以使他用困惑的眼睛向我看了半天,才嗫喃答曰:“我当然知道,这是美国。”
  呜呼,“这是美国”,伤透了我这个黄帝子孙的芳心,就趁他不备,偷偷地给他把两个后轮钉好,以我这份伟大的天才,当然比他钉得又结实又漂亮。想不到该小子毫不知礼,竟当着我的尊脸,把它拆下,然后重新再钉。天下竟有如此死心眼之人,气得我恨不得马上就揍他一顿。不过,“这是美国”一句话,却烧了我五十年,一个小小娃儿都能做出这种在中国连大学堂教习都做不出的事,而人家委员会竟然也相信小娃儿,我们却连大学堂教习都不信任,思一思,想一想,你说,中国是个啥“邦”吧。
  孙先生府上第二桩小事是他的二公子孙世乐先生进大学之战,在台湾,升大学好像一场残酷肉搏,一群群赤手空拳的娃娃兵,向炮火炽烈的碉堡冲锋,杀声震天,死伤狼藉。而洋大人大概没有五千年传统文化之故,所以就轻松多啦。孙世乐先生心里向往两个大学,一曰勃朗大学,一曰康乃尔大学。因为对录取没有把握,他就又申请了家门口的宾州大学。──我这么叙述,有点词不达意,还是抄吧。
  孙先生曰:
  “(美国)各大学录取学生的时期不一,在今年三月中,他接到宾州大学的来信,被录取在一种特别班次内。据说这特别班是试验性质,只取了天资较高的十名学生,能进去也是难得,宾州大学要他十天之内回信告知是否预备去读。世乐的原意,是希望同时接到三个大学录取与否的消息后,再作决定。但五天过去了,另外的两个大学还是没有消息,于是他写信给宾州大学请求延长回复期限,但宾大的回信说不可能,所以到期的那天的前晚,世乐遇到了做人第一次的重大决定。如果他接受宾州大学的录取,他就不能去他心中要去的大学了。如果他不接受,而以后没有被那另两个大学录取,那他将受到失学之苦,怎么办?他真的不知怎么办?他母亲也不知怎么办。他来问我……我告诉他,无论他怎样决定,他一定会受到我的全力支持。同时我又加了一句,我说:如果接受了宾大的录取,他就不能背信。其实这些话是多余的,世乐心中的纷扰,就是出于他绝对认为背信是不应该。否则,他可先接受了,以后再托故不去的。他那晚大概没有睡好,第二天,他打了一个电报拒绝入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2)
请各位读者老爷瞧瞧,这不是“傻”是啥?换了聪明绝顶的柏杨先生,则先入了学再说,等另外两个大学堂的通知来啦,好吧,你宾州有大学总不能不教俺害重感冒吧。则出了宾大,就到勃朗康乃尔,这一着有名堂,曰“骑驴找马”。至于说“背信”,啥叫背信?“信”值几块钱?为了“前途”而背信,还万人称赞哩。
   。 想看书来

不拆儿子的信
孙先生接着曰:
  “这以后几天,他的心情很低沉,每天在等信。劳娜,他的母亲,更是心焦和不安。有天上午,我在实验室,劳娜打电话说康乃尔的信来了,但是因为信是给世乐的,而世乐又在学校中,所以只能拿着信封,估计厚薄来猜度。如果是拒绝入学的信,应只薄薄一张通知,但这封信相当厚,可能被录取,附有各种需要填的表格。即使在电话中,我可看出劳娜那种急切的心情,她真熬不住要想拆看那封信,因为那种通知书,到底不是私人的秘密或特种信件。但,信是属于世乐的,世乐不在,不能拆。”
  呜呼,这我就不佩服劳娜夫人啦,如果换了柏杨夫人,早“嘶”的一声矣,盖这也是传统文化。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反正是女人不算人,孩子不算人。要算人也行,亮出权势瞧瞧,一旦亮出的权势是“君”啦,则伦理观念就颠倒过来,妇为夫纲、子为父纲,连圣人都支持他。
  “那天世乐在学校有事,晚间我回家的时候,他还没有回家,劳娜一面把信给我,一面望着门外等世乐。当世乐最后在回家路上出现的时候,劳娜老远就喊着康大的信来了。接着她催他拆信,在旁连续地问录取了没有?又急切地问,她能不能看一看那信?”
  抄到这里,报上有则消息,说美国科学顾问团要来台北访问五天,大家忙得像踢翻了马蜂窝。当然,五天的访问救不了台北,但即令他们访问五十年,如果只教科学而不能教给我们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精神,同样也救不了台北。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的,科学家成了万能,认为只要弄一个理工的人当官,国家就会轰的一声大强特强。呜呼,科学当然第一,今天如果仍有人说科学不重要,那简直还不如动物园里的海豚。不过有一点必须下定狠心,除了学洋人的科学,还要学洋人的礼义。再别像清王朝末年那些放脚派,在沙滩上盖洋楼啦。也就是说,再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啦。留学生放洋,固然要学手艺,但更要学他们的对人态度和做事精神。船坚炮利当然天下无敌,但在酱缸文化里折腾,那船就坚不了,炮也利不了。现在不是有个“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乎哉?结果银子全下了小圈圈的裤裆,这不是说局外人一文也得不到,自然也有得到的,但那只是用来塞别人的嘴,不是真正发展科学也。
  劳娜夫人急得团团打转,可是她却不拆她儿子的信,这是一种什么情操?她不是摆个架势“以示”给她丈夫看的,更不会想到我们中国人在研究她和崇拜她,而是她所受的教育和深入内心的民主生活的教养,使她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非那么做不可。柏杨先生如果是她,我也会如此,而她如果是柏杨先生,她也会一脑筋:“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
  中国的官场,提起来教人既咬牙又伤心,然而,凭天地良心说,官场似乎还算好的,真正严重的,是在民间。盖官场至少还有所惧,虽不惧小民,却惧更大的官。夫官场之中,有上台就有下台,天下没有用氢氧焰把屁股焊到台上永不下来的官。政府好像公共汽车,在尊车之上,虽然拉屎的拉屎,撒尿的撒尿,吹胡子的吹胡子,瞪眼睛的瞪眼睛,但总有熬到鸣金收兵的一天。可是新上来的接棒朋友,不但遵古炮制,而且拉的屎更臭,撒的尿更骚,胡子吹得更硬,眼睛瞪得更凶,有的还掏出皮管把汽油喝到肚子里,有的还硬往轮胎上凿窟窿,这辆公共汽车恐怕再也好不了。呜呼,有人指责当官的骄傲,可是他还没有当官哩,已经够蛮啦。有人指责当官的不够容忍,可是批评他几句,他就说人家思想有问题。有人指责政府不民主,可是在他自己那个小圈圈里,却是横眉怒目的阎王老爷。有人拉开嗓门反对特权,可是他反对只是因为他没有特权,等他有了特权,立刻笑逐颜开,到处夸口有人买他的账。官场固烂,民间更烂。在中国人家庭里,找不到孙世亚、孙世乐,更找不到劳娜夫人。找到的只是像柏杨先生这种嘴里明白,心里胡涂,写起来或训起人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的变形虫。
  孙观汉先生劝我们不必立志做大事,要立志做小事,这是一个崭新的观念,我们最好能从不花钱就买到手的活榜样那里,学学不拆别人的信,学学考试时不作弊,学学不借用别人的车票,也不借给别人车票,学学不往前排空座位上抢,学学不随地吐痰,学学露出笑脸,学学说“对不起”、“谢谢”、“有什么效劳”,学学上公共汽车不乱挤,学学不闯红灯,学学在公共厕所拉屎时拉到茅坑里,撒尿撒到尿罐里,学学用善意揣测别人,不要只在窝里斗。这些都是小事,即令全学会啦也救不了国救不了民,但这是一个基础,等这些学会了之后,再学学活榜样办事彻底的精神,再学学活榜样随时随地赞扬别人的精神,再学学不但为自己着想,同时也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再学学……好啦,这已经够面目一新啦。
  练把式练到今天为止,要说“后会有期”矣。写稿喂肚固然性命交关,但猛撞酱缸,老头皮也很重要。前不言乎,有上台就有下台,总不能写个天长地久无尽期吧,恭祝政躬康泰,国运兴隆(这只是照抄“国宴”上的话,唬你一唬,对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