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

第8章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第8章

小说: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特别空勤团平日里对各式各样营救人质的套路已练了上百次,每个队员都能熟练掌握近战、射击、攀援、房屋侵入、爆破及携带夜视仪和防毒面具作战的技巧。特别空勤团最常见的训练就是“死亡屋”训练。在“死亡屋”里放置有许多纸制的假人,进攻队员进入屋内后,要迅速区分出谁是恐怖分子,在4秒内射杀敌人并保证不伤到自己人。之所以叫“死亡屋”,是因为要求一枪毙命,把敌人击伤也算失败。这样的“死亡屋”到20世纪80年代时已建成五六种,内部除有装修成普通房屋的,也有修成飞机座舱、船舱或核电站的。
  在教育队营房里的队员头天晚上都没睡好。那是一个年久失修的宿舍,到处是蛛网积尘,没有热水,也没有床上用具。但队员们更多是因为想到可能来临的战斗而失眠。
  第二天一早,行动队伍接到消息说恐怖分子释放了一名妇女,但那位被称作“通知”的头头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未得到很好的满足表示了不满,再次威胁说,如果不能说服伊朗政府放人,他们将拿剩下的人质开刀。然而,从外交途径传来的信息是,伊朗政府已表明态度,称这6名恐怖分子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服务的特工,被抓人质若能为###革命献身,那将是他们莫大的荣耀。
  各种形式的侦察活动在紧张地进行。在16号楼旁边的建筑里,专家们正在凿墙打洞,往里面塞窃听器和摄像头。为了掩盖这么大的动静,警方调来燃气公司的管道工,有意在使馆附近街面上打钻,并安排进出希思罗机场的飞机都从使馆上空绕一下,这些巨大的噪音把恐怖分子搅得心烦意乱。后来的窃听记录表明,其中一个恐怖分子甚至说,他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回伦敦了。实际上,用不了几天,他就会发现自己的誓言被完全兑现了。
  

特别空勤团反恐实例(3)
第二天中午,恐怖分子设定的期限很快就到了,但萨利姆并没有杀人,倒是又放了一名患病的BBC的记者,这是他犯下的第十个大错。这位叫克莱默的英国人在埃塞俄比亚染上了痢疾,很走运地又复发了。他一出来就向特别空勤团描述了恐怖分子的人数、武器装备情况。但他无法证实这些人是否在使馆里安装了爆炸装置。
  紧接着,特别空勤团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使馆的一名管理员被找到了。出事那天,他恰好轮休。这个人对使馆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在他的配合下,迅速搭建一座专供特别空勤团演练使用的仿真使馆。这是一个堡垒式的建筑,地上5层,地下1层,共50间房间。由于建筑物前后都很开阔,所以很容易防守。管理员还提到这幢楼底下两层的窗子都是钢制的。知道这一点太重要了,显然,原先IA方案中计划用大锤砸开窗子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这时,萨利姆要求派一辆大客车将所有人送到机场,在那里剩下的3名英国人将获释,其他人质则将被带离英国。
  一个将计就计的新方案诞生了。一名特别空勤团成员将化装成汽车司机,前往搭载恐怖分子和被劫持的人质。汽车开到途中某处时会突然停下,这时特别空勤团行动人员将从前方、后方和一个侧面同时出击,击毙车上的恐怖分子。只选择一个侧面进攻,是因为汽车外壁太薄,从一侧射进去的子弹容易误伤在另一侧的同伴。假司机的任务交给了一名叫贡佐的小伙子,这是一个很危险角色。他不能带武器,不能穿防弹衣,而且一旦打起来,恐怖分子头一个报复对象可能就是他。选用贡佐担当此任是因为他身材较为矮小,最容易从驾驶舱的窗子逃出来。为了到时候能躲过恐怖分子的子弹,贡佐和同伴们一遍又一遍地演练,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最后,特别空勤团成员能做到汽车停下来后3秒钟内,让自己的同伴从窗子里逃到地上。
  5月2日凌晨3点半,执行即时方案的人员秘密潜入了王子大道14号、15号,特别空勤团甚至还曾进入17号院内的埃塞俄比亚使馆。这些豪宅显然比教育队的兵营要舒适得多,但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特别空勤团成员哪有心思欣赏屋里的精美家具。
  到2日上午时,萨利姆显然有些不耐烦了。BBC早间新闻没有完全照他们意思,播出劫持者希望由阿拉伯国家外交官出面充当中间人的要求。萨利姆的愤怒让外界得以第一次看到了他的脸。他在二楼的一扇窗子前用枪抵着文化参赞埃扎提的脑袋,让洛克冲着楼下喊:除非让萨利姆公开向媒体讲话,否则一名人质将被枪毙。当听到楼下警方的人回答说完全做不到后,萨利姆只得悻悻地将埃扎提又推走了。
  决策层的指示没有变化,只要恐怖分子没有杀死人质,特别空勤团就暂不出击。这时,使馆附近建筑的屋顶上已隐蔽了不少狙击手,他们不时把所观察到的动静报告给指挥部。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一直到5月3日,谈判都没有任何进展。当怀特劳部长向德拉比利埃尔准将征询意见时,后者表示他仍确信事件将以武力方式解决。
  傍晚时,警方的谈判代表向萨利姆表示,如果能再放几个人,他可以保证所有的要求都会在9点的新闻里播出。对方同意了,于是1名怀孕的妇女和1名睡觉时有大声打鼾毛病的男子得以幸运地走出使馆。
  3日夜里,特别空勤团决定从房顶对16号进行一次侦察。行动人员从旁边建筑的天窗爬出来,小心翼翼地绕过房顶上丛林般的天线,猫着腰在瓦上行走。突然一个队员不慎踩碎一块瓦,发出了刺耳的声响。所有人都凝固在那里,直到对面屋顶上的狙击手做出平安无事的手势后,行动人员才敢接着往前走。他们找到了一个天窗口,但窗子从里面锁上了,一时打不开。于是,有人就试着先揭开天窗玻璃边上的防水铅条,然后再把整块玻璃启开来。当特别空勤团成员们终于看见窗子底下的房间时,他们当时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现在,他们至少有一个可靠的入口了。
  

特别空勤团反恐实例(4)
4日晚上,恐怖分子又释放出了一名正在发烧的叙利亚记者,加上此前放走,总共已有5名人质获得了自由。据出来的人说,萨利姆对他手下的人已逐渐失去控制。其他几名恐怖分子都只有20来岁,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原以为只需一天工夫他们就都能成为英雄,未曾想捱了5天后仍是前途未卜。特别空勤团成员私下里估摸实施“汽车方案”的可能性较大,但入室作战的准备仍在紧张地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空勤团在教育队兵营里演习的“延时方案”越来越完善,指挥官甚至大胆地预测,如果特别空勤团采取行动,至少有60%的人质可以获救。
  5日上午9时,怀特劳宣布请阿拉伯国家外交官出面已没有可能,英政府将请摄政王公园清真寺里的一位阿訇充当中间人。一个小时前,伊朗外长来电再次表明他相信人质们“甘愿为真主而献身”。
  在使馆里,恐怖分子的精神几近崩溃。萨利姆发现与17号埃塞俄比亚使馆共用的一面墙上有一处鼓包,这更让他火冒三丈。警方的谈判代表叫他等着听午间新闻,他则恶狠狠地说再也不谈了,要杀人。他让洛克在电话里说一名人质正被绑在楼梯的扶手上,然后人们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说:“我是一名人质,我叫拉瓦萨尼。”在一阵可怕的沉默后,接下来的便是人们最不愿听见的声音,枪声。
  这声枪响过后,特别空勤团的成员们心头明白,武力解决看来将不可避免了。可是,在随后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怀特劳仍坚持在证明确有人质被打死后,特别空勤团才能出击。那声枪声也可能是恐吓。
  下午4时,德拉比利埃尔准将亲自视察了埋伏在前沿的行动队员。他对这些小伙子的精神状态很满意。特别空勤团成员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兴奋,而是以专业态度做着战前的各项准备。他们显得很自信,尽管知道使馆里有可能安装了爆炸物,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畏惧。5点时,准将向高层人士汇报说,特别空勤团已作好按延时方案行动的一切准备,所有人员已进入前沿地带。怀特劳最终同意,只要再有人质被杀,特别空勤团即可下手。
  5时30分,萨利姆通知警方,如不能在45分钟内把充当中间人的阿拉伯国家外交官找来,他就再杀一名人质,并会把尸体扔出来。
  6时20分,英方没有找来阿拉伯国家外交官,坚持让清真寺里的那名阿訇与恐怖分子通话。人们在听筒里听到对方几句愤怒的吼叫,接着就是三四声枪响。不一会儿,拉瓦萨尼的尸体被扔了出来。
  在运回尸体3分钟后,怀特劳得到了撒切尔首相的指示,她说:“该是我们采取最后一个方案的时候了。”晚7时07分,特别空勤团的罗斯中校正式从警方那里接管现场指挥权。“猎人”行动正式开始了。
  警方谈判人员仍在与萨利姆斡旋,企图让恐怖分子相信“客车方案”可以被接受。萨利姆果然上当,不再威胁着要杀人质,转而向警方提高价码,要求提供一辆更大一些的客车。下面是警方与萨利姆最后的通话:
  “我们将车停在什么地方?”警方问。
  “就停在大门对面。”萨利姆答。
  “大门对面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你向外看,你会发现一个停车位……”警方说。
  “在我们检查后马上就开到门外。”萨利姆说。
  “让我们再仔细谈一谈,你能听我说一说第一步怎么把汽车开到前门吗?”警方故意放慢谈话节奏。
  没有回答。
  “请你往外看,正前方就是停车位,你的右边是墙根,那儿现在有几个煤气公司的人在施工……”
  “我过5分钟再打电话给你。”萨利姆突然打断他。
  “不,听着,萨利姆,请听我说。”警方继续道。
  “你说什么……我说3分钟后。”
  “请听我说……”
  萨利姆似乎被什么岔开了,“我们好像听到什么可疑的动静。”
  

特别空勤团反恐实例(5)
“不会有什么可疑的动静。”
  “是有动静,等着,我就回来。”
  这时,从听筒里已经听到有巨大的爆炸声,而这头警方的谈判代表仍冲着电话大声叫喊:“萨利姆,没有什么可疑的动静!”
  事实上,几秒钟前这名谈判代表的任务就已经结束了。50名特别空勤团成员头上的耳机里传来清晰的暗号指令:“伦敦桥。”
  晚上7时26分,使馆房顶上的天窗被炸开。与此同时,12名人员分3组同时行动。其中一组从隔壁15号的阳台爬到16号二楼的阳台上,准备在这里炸开一个缺口。当一名叫麦克的行动人员正在安装引爆装置时,他脚下突然四处溅起子弹,紧接着一枚手榴弹又从外面扔了上来,幸好投弹人忘了拉引信。麦克不清楚是恐怖分子越过了警戒线跑到了外面向他射击,还是在下面担任封锁任务的警察把他误当作逃出来的恐怖分子,但他表现得很沉着,放置好炸药,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并让同伴引爆。在半个伦敦城都能听得见的巨响后,整个阳台被掀掉了。4名行动人员乘着浓烟冲了进去,顺着走廊一间间地搜索。他们最先发现的就是萨利姆并迅速将他解决,接着他们又发现另一名恐怖分子受伤后躺在沙发上,并朝进入房间的英军开枪,这个人也很快被解决。
  另两组人员从屋顶延绳而下,从背面攻打。一组目标是三楼的阳台及两扇窗子,他们进去后在一间电传室里发现一名恐怖分子并击毙了他。另一组从绳子上直接下到地面,原也打算采用爆破的方式炸开后门,但一名队员在下来时被卡住了,悬在空中一时下不来,如果炸门他就会被殃及。于是,他们只好改用大锤砸开后门。幸好后门里面没有抵挡什么东西,否则,他们不会那么轻易就得手。进到屋子里,他们首先向地下室的楼梯口奔去,发现有一个梯子横在那里。行动人员曾担心这把梯子连着爆炸装置,但结果不是。他们在地下室里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又回到一楼,这时看见楼梯上有十几名人质往下走。耳机里不知谁在大声叫喊,“那里面有一个坏人!”刹那间几名行动人员都认出了这名恐怖分子,他手里还拿着一颗手榴弹。因为恐怖分子前后都有人质,下面的特别空勤团队员不敢朝他射击,只能迎上去用枪托猛击他的头颈部,后面追上来的行动人员一脚把他踹到了楼下,几个人蜂拥而上,把这名倒霉的劫持者被打成了马蜂窝。
  在人质被全部带出来后,特别空勤团人员发现他们中间竟然还藏着一名劫持者。当有人要把这名恐怖分子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