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

第23章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第23章

小说: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尔侬将军和他的战士(4)
262部队的侦察兵必须精通化装渗透、判图行进、侦察和情报搜集、冷兵器格斗、轻武器射击、爆破……教官哈峋在训练方面表现出了无可争议的重要性,他将他在步兵分队侦察和战斗方面的一身本事,都尽量传授给了其他官兵。特别宝贵的是,他向新队员传授了101部队和伞兵部队越界作战的经验,而这正是他们所缺少的。在一些方面,哈峋有时甚至比阿尔侬对士兵的要求更为严格。阿尔侬要求士兵能够掌握他们在战场上可能找到的一切武器,而哈峋则进一步命令他们必须能用这些武器进行最熟练和最准确的攻击。在行军的时候,身有残疾的哈峋,比部队里身体最好的小伙子都走得更快和更远。他的学员认为,他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人身能承受的极限,而他对此的解释是:如果说,在沙漠的烈日下武装行军50公里而不准喝水,是一种残忍的训练方式的话,那么,在敌国的领土上武装行军100公里而得不到一粒水米,则是一种几乎注定要出现的情况,262部队的每一个官兵必须要能够毫无痛苦地承受这一切。而他本人就曾带领伞兵侦察连的部队,创造过连续行军200公里的纪录。此外,由于阿尔侬的努力,部队得以和以色列空军的第一支直升机部队进行协同训练。因此262部队也成了全军中最先掌握了利用直升机进行机降、侦察、攻击和撤离的部队。
  在所有这些训练中,最为别致的一项被称为“解放”,就是说,乘夜间潜入附近的“基布兹”村庄,偷偷地解放老百姓关好的羊和鸡……然后再摘一些水果蔬菜,把它们带回驻地吃掉。有时这种“解放”行动是作为夜间野外识图训练后的一个即兴节目,后来在更多的时候则是专门训练项目。阿尔侬认为这种行动是训练夜间渗透的绝好方式,队员们也的确从中磨练出了一副来去无踪的身手。后来,营里一个机灵的小个子兵埃胡德·伯鲁格将这一点发扬光大,“解放”到北部军区司令的头上去了——偷了这位将军座车的汽油。由于后来这位小个子兵改名为埃胡德·巴拉克,成了一个尽人皆知的人物,这个故事也变成了在以色列国防军中代代流传的趣事。
  1965年,未上完中学的巴拉克通过自学,同时考取了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和海法工学院。他找到阿尔侬,告诉他自己决定退伍。巴拉克的理由是:以色列看来很快就要与周边国家和解,军队已经不再是寻找挑战的年轻人应该呆的地方了。他甚至对阿尔侬描述出一幅十分乐观的前景:“再过13年,我就可以带着儿子去黎巴嫩滑雪了。到那时,以色列需要的最后一种职业才是军人。”尽管阿尔侬对此坚决反对,巴拉克还是离开了军队。这使得阿尔侬非常生气。此后的两年中,他不肯直接与巴拉克进行任何联系,连个电话都坚决不打。但与此同时,他几乎是不断地派出手下所有和巴拉克有交情的人去游说他回来。两年后,“六天战争”打破了巴拉克的求学梦,他以预备役身份回到侦察营参战。战争结束后,他决定重新加入现役。然后,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与阿尔侬见面。
  巴拉克任营长期间是侦察营行动最为活跃的时候,虽然这一时期他指挥的绝大多数行动直至今天仍未解密,但仅从3次见诸公开报道的行动中,人们完全可以看出这位指挥官大胆而又缜密、果断而又灵活的指挥艺术。这3次行动是:1972年卢德机场反劫机运动,巴拉克和他的战友们开创了世界反恐怖作战史上的首次反劫机成功战例;同年底,他又指挥部队在黎以边境地区设伏,活捉了5名叙利亚高级军官,用于交换3名被俘的以军飞行员,行动代号是“板条箱”;第三次是震动了整个中东的“少年之春”行动,基本上消灭了“黑九月”的领导层,直接导致了这个狂热组织的迅速消亡。巴拉克离开侦察营时,胸前已经挂上了四枚奖章和一枚勋章,这是以色列国防军的最高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痛苦的铸造(1)
以色列国防军对于特种部队在常规战争中的作用一直搞得不清楚。1976年10月,“赎罪日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以色列形势岌岌可危,全国动员搞得手忙脚乱,但总参侦察营却和在“六天战争”中一样,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没有人给他们任务。侦察营的官兵们在基地里如坐针毡,最后,军官们开会决定:不等命令,也不向总参报告,自行去战事吃紧的北线参战,基地里只留一个小队看家。当时形势一片混乱,他们找不到去北线的交通工具,便在路上截住了一队到北线参战的装甲车,冒充参战部队随车队混到了前线。他们赶到坦克战打得最为惨烈的戈兰高地,找到正在指挥作战的装甲师长艾坦,要求组成反坦克分队,深入敌后猎杀叙利亚坦克。但艾坦的情报官告诉侦察营,除了前线以外,他们不知道战线后方叙军的坦克集结地在哪里。
  于是,营长吉奥拉留在艾坦的机动司令部(设在一辆装甲车上)等待任务。副营长约尼·内塔尼亚胡和穆基等军官带着约100名官兵在纳法村装甲师师部待命。第二天清晨,侦察营哨兵在晨雾中发现3架叙利亚军用直升机从北方飞来,立即发出了警报。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些直升机是运送给养过路的,但不一会儿,三架直升机在纳法村东北方向约两公里处降落,消失在小山背后。约尼和穆基立刻回过味儿来——叙军机降部队!目的很明显,纳法村的以军师部!他俩当即命令全体官兵紧急出动。
  侦察营部队在山背后下了装甲车,徒步向一山之隔的机降点发起进攻。侦察兵完全没有利用地形掩护,而是扣住扳机边打边迅速冲向被叙利亚突击队员占据的山头。离山头很近的地方,侦察兵同时投出手榴弹,随着爆炸的烟雾冲上了山顶。没有给敌人半点喘息之机,迅速消灭了山上还没来得及散开的叙利亚突击队。然后,约尼和穆基各带一个分队在山上搜索战场,在一个反坦克壕中,发现了叙利亚突击队的残部,将其全歼。叙利亚突击队的少校指挥官投降。据这位指挥官交待,叙利亚突击队共有42名。经打扫战场发现,叙军突击队41人被击毙,1人被擒。侦察营仅亡2人,几人轻伤。
  纳法村战斗后,侦察营的一支分遣队配合装甲部队参加了对叙利亚的反攻,另一部则参加了戈兰旅反攻叙利亚境内赫尔蒙山的战斗,攻克了赫尔蒙山主峰。还有一支侦察营的分队在战争后期转到了南线,配属给了沙龙的装甲师。
  在这场战争中,侦察营从始至终没有接到过明确的任务,当然也没有发挥特种部队的独特作用,基本上被打散了分给各部队当步兵使用。战后,侦察营针对这个问题,对部队的职能定位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是研究特种部队在战争中的角色和作用,平时如何在训练和装备方面做准备。在这次改革中,侦察营建立了一支“翠鸟”预备役侦察分队,准备在战时配合空军作战。穆基·贝策尔上尉担任了“翠鸟”的第一任部队长。这支分队后来脱离了侦察营,被划归空军。
  尽管侦察营努力使自己向配合常规战争的方向发展,但形势似乎注定这支部队要在非常规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1974年开始,巴勒斯坦的一些激进派别开始在以色列境内发动一连串以劫持人质为手段的恐怖活动。这使得侦察营必须回过头来,认真面对这个问题。
  1974年5月13日晚,3名属于巴解“民阵”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潜入以色列。第二天,他们在公路上扫射了一辆过路的坐满纺织工人的卡车,打死两名妇女,打伤司机,车失控后带着其他乘员坠入山谷。当夜,3人又潜入距边境约8公里的马阿洛特村,在杀死一名市政厅工人后闯入村民科恩家,杀死了科恩夫妇和他们3岁的孩子。次日清晨,这些杀手又闯入村里一座3层楼的学校,将100多名中学生和教师扣押在2楼,要挟以色列释放20多名巴解“民阵”人员。北部军区驻军和警察迅速包围了学校。但未采取行动,等待总参侦察营到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痛苦的铸造(2)
侦察营赶到现场后立即制定营救计划并进行部署,首先是安排狙击手从远处先击毙一名恐怖分子(狡猾的恐怖分子从不3人同时露面),然后由连长阿姆拉姆·列文率领一组从楼梯向二楼进攻,穆基率另外一组架梯子从窗口进攻。但是,侦察营当时虽然是全军最有特种作战经验的部队,但却从未进行过专门的营救人质训练。下午5点,政府批准了武力营救人质的计划。于是一连串的失误开始了:首先是狙击手为求准确没有瞄准恐怖分子的头部,而是瞄准胸部。被击伤的恐怖分子向同伙发出了警报。这样,从窗口突击的小组被警觉了的恐怖分子投出的手榴弹所阻挡。从楼梯进攻的那一组居然在忙乱中错跑到了3楼,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折回2楼后,一名队员又错投了发烟弹,致使室内什么也看不见,突击队员不敢开枪。而丧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却立即向拥挤在教室里的学生开枪扫射,并投掷手榴弹,造成20多名人质死亡,50余人受伤。
  马阿洛特惨案震动了以色列全国。已经升任北部军区司令的艾坦将军事后将侦察营长吉奥拉等军官叫到办公室。将军的批评虽然很尖刻,但也非常切中要害:
  “也许你们懂得战斗,也许你们知道怎么越过敌人边境行动,也许你们在夜间突击中表现得十分出色。但在这一点上你们不行。我应该让戈兰旅的部队去干这件事,他们会干得更好些。只要我还在北部军区,你们就不要再想到这儿来执行任务了。”
  总参侦察营当然感到无比的阵痛和耻辱,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更加清醒,立即进行了部队职能的第二次自我完善。根据总参的命令和授权,部队开始加紧准备国防军的全套人质营救作战方案,并召募了40名新兵,组建了一支名为269部队的新分队,专门研究和训练与人质营救有关的课题。根据穆基的回忆录,269部队研究和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夺取别墅、楼房、船只、火车、飞机、公共汽车等任何可能被恐怖分子占据的目标,突入布满人质的房间,迅速辨认出恐怖分子并将其击毙。由于各种目标的结构都不相同,因此,对突击人员进入目标的方式、武器和火力的配置,以及行动人数等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侦察营为此认真制定了不同的战斗预案。然后,他们在各种建筑物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模型和实物上反复演练,很快就研究出了包括狙击、通联、爆破、战斗和营救等一整套手段在内的人质营救技能。269部队集中了营里最优秀的官兵,成了一支专业化最强的人质营救分队(侦察营的其他分队也要协助269部队参加反恐怖作战,因此,全营官兵都要学习这些人质营救技能)。由于这支分队后来执行任务的机会较多,有些报道便误将269部队当成了侦察营的番号。
  但是,所有的成就都不会一蹴而就。如果说总参侦察营今日能以其过硬的三大本领——特种侦察、非常规作战和反恐怖作战。而稳居以色列国防军头号特种部队的地位的话,那么,其中每一项本领和成就,都浸透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更包含着痛苦的教训,这支部队辉煌的纹章是用鲜血铸造的。
   。。

兵员和训练
随着部队的正规化发展,阿尔侬时代俱乐部式的征兵方式已经结束。目前,侦察营和其他特种部队一样,每年直接从应征入伍的适龄青年中招收新兵,但与正规部队相比,具有优先权,可以提前招兵。部队派人在征兵中心向应征者介绍部队情况,报名者便可参加入队选拔。选拔内容主要是各种严格的体能和智力测验,淘汰率高达80%~90%。
  和以军多数特种部队一样,总参侦察营的新兵训练期为20个月。以色列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一共只服役3年(就是说,用于训练的时间超过服役期的一半多)。但侦察营这样的特殊部队,可以和新兵在入队前签署超期服役半年的合同(超期服役期间士兵享受合同兵待遇,月薪1500~1700美元,一般的特种部队付不起这笔薪金)。
  以色列特种部队新兵训练主要分为三部分:
  步兵基础训练、步兵高级训练、特种训练。
  步兵基础训练为期四个月,各特种部队的新兵集中统一进行,训练地点原为国防军亚当特种训练基地。从1993年改为伞兵旅的萨努尔训练基地。主要训练内容是:步兵基本武器操作射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