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25章

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除负责党务工作外,还分管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协助企业家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据记者调查,相当一部分书记已成为企业家的良师益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是发挥作用差一些的,也胜于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主任。可见,从管理角度看,军队的政治委员制度有研究、借鉴的价值。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7)
当然,毛泽东为我军确立的领导体制虽然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制衡,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需要军政一把手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从我军历史上看,确有不少配合得很好的搭档,但也有一些反面事例。所以,我军一直存在“一长制”还是“两长制”的争论。其实,两种管理办法各有优劣,都不是绝对的。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有些领导个人素质比较全面,善于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就不一定非得给他配一个搭档。如历史上我军许多指挥员都曾担任过司令员兼政委。而有些同志单项才能突出,也存在明显弱项,给他配一个搭档可能更好一些。
  3政治工作制度与组织兼并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实现的。
  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显著特点即着眼于政治建军。毛泽东管理军队主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军战斗力的主要源泉,是我军的传家宝、看家本领。用现代管理学的话说,政治工作就是我军的核心竞争力。
  政治机关是党在军队中的工作机关。在上级政治机关和同级党委、政治委员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与军事机关、后勤机关、装备机关是平行的,相互间为协同关系。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是做好单位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实现的。我军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部队思想建设、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工作、作风纪律培养、民主管理、尊干爱兵、政法工作、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工作、群众工作、联络工作、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战时政治工作等。但政治工作的实质和重点是党的工作,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组织党的活动,通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宣传和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政治工作对我军成长壮大所起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显著特点即着眼于政治建军。毛泽东管理军队主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军战斗力的主要源泉,是我军的传家宝、看家本领。用现代管理学的话说,政治工作就是我军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为什么我军始终坚持将革命化放在发展和建设目标的首位,道理就在这里。
  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在教育、改造起义投诚部队和俘虏兵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军队打仗历来主张攻城与攻心相结合,通过各种方法瓦解敌军斗志,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是兵法之上乘。可攻心战术得手后,对起义投诚过来的部队和放下武器的俘虏如何管理,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这里面的情况太复杂,有些人是真心归附,有些人属于随大流,有些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对这批人应另眼相看,管得太严、太急了,少数敌对分子有可能趁机造谣生事,使那些真心归附者受到孤立和打击,严重的甚至会激起事变。可如果不加强教育和改造,这批人始终属于异己成分,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所以,历史上不少著名将领,带兵打仗很有一套,但对起义投诚部队和俘虏却苦于没有管理办法,经常采取的对策就是杀。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军大将白起,战场上号称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他亲手导演了在长平一次坑杀40万赵国降卒的悲剧,在历史上留下恶名。翻开人类战争史,杀俘记载比比皆是。一直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还发生过一次屠杀几千俘虏的情况。
  而人民解放军靠政治工作,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管理难题。从毛泽东上井冈山改造王佐、袁文才部队开始,到1931年底国民党26路军2万多人举行宁都暴动,一直到解放战争期间争取、改造177万起义、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历史上我军的迅速壮大,几乎都与对旧军队的成功改造有关。例如,抗战初期,我八路军出兵敌后时总共只有3万多人,可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到几十万,这与当时大量收编各种地方武装有关。仅129师某部在冀南就先后收编了多达数千,少至数十人的几十支队伍,两个多月兵力就发展到18万人,有力地支持了冀南平原游击战争的开展。又如,抗战胜利后,我军开进东北的部队不到10万人,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壮大,成功抵御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也与当时大量收编地方武装力量有关。而我军改造旧军队的主要办法,就是选派一批政工干部,按照我军的办法开展政治工作,包括建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员队伍,加强政治教育,提高官兵觉悟,提倡官兵平等,实行三大民主,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政治工作制度在起义投诚部队真正建立起来并切实发挥作用了,这支部队就基本控制住了。
  谈到改造旧军队,许多人都感到好奇,为什么只要派上几个政工干部,建立一套政治工作制度,不长时间内就能将一支旧军队改造成新型的人民军队?道理其实很简单。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武器装备大都掌握在士兵手中。通过开展政治工作,官兵们接受了革命道理,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大都会自觉自愿地跟着共产党走。加上各级建立起党的组织,政工干部依靠组织,以党团员为纽带,可以直接影响和控制多数官兵。基层官兵都愿意听政工干部的话,跟共产党走,就逼着上层军官或者转变态度,积极向政工干部靠拢,听党指挥,或者成为孤家寡人,不得不悻悻而去,再想如过去在旧军队那样拉上队伍叛逃,就根本不可能了。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8)
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上演过一部电影《独立大队》,反映的就是党依靠政治工作改造旧军队的故事:一位国民党的副连长,因不堪忍受长官的欺压,和两个拜把子兄弟一起哗变,将队伍拉上了山。队伍上山后总要打出旗帜,听说共产党、解放军好,便自称是解放军的独立大队。不料在一次行动中,他们遇到了真正的共产党。党组织了解到这支队伍的情况后,决定将其收编改造,派出一位政工干部到这支部队任政委。新政委到任后,按照我军传统积极开展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党的组织,很快就将多数士兵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对这些做法,原领导开始时很不习惯,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后来,在政委的耐心帮助下,大队长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开始接受党的领导。两位当副手的拜把子兄弟在队伍中混不下去了,密谋拉着队伍叛变投敌,被官兵及时发现并镇压。从此,这支部队真正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企业要想成长壮大,同样有慢慢滚动发展与兼并其他企业两条路。特别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后,许多中小型企业会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合作或加盟。兼并将成为企业迅速壮大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可兼并却并非易事,相当有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文化能否相容。彼得·德鲁克有一个观点:“当一家企业兼并另一家企业的时候,由于两者之间的生态关系发生了变化,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得最为明显。被兼并的企业会动员其全套免疫系统抵御新进来的文化。因此,兼并行为可以看做是企业文化的试金石,企业的文化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否有足够的力度,只有在兼并企业,特别是坏企业时才能看出来。若企业本身不怎么坚强,兼并一个坏企业就会被拖垮。”
  杰克·韦尔奇也持同样看法。他在其自传中多次谈到,通用电气公司曾兼并过专门从事投资业务的基德公司,事前只考虑双方业务上可以互补,兼并后才发现基德公司的企业文化与通用电气公司格格不入,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幸亏杰克·韦尔奇发现得及时,并果断地中止了与基德公司的合并,才减少了由此带来的损失。此事给杰克·韦尔奇的教训是:“要想让合并发挥作用,就不要只考虑战略问题,文化的匹配同样重要。”
  张瑞敏提出过一个“吃休克鱼”理论,讲的也是企业兼并问题。海尔公司的迅速发展,与其一系列的成功兼并有直接关系。而海尔公司在兼并方面的主要经验,就是当兼并协议签订后,首先由总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心派人进驻,向被兼并企业的全体员工宣传海尔公司的文化理念,开展文化整合工作,然后才开始着手进行业务重组和组织调整。笔者认为,海尔公司兼并相关企业的做法,类似于毛泽东改造旧军队的成功经验。
  政治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去组织和落实。所以,我军在团一级部队和相当于团的单位普遍设立了政治处,在师以上部队和单位设立了政治部。政治机关是党在军队中的工作机关。在上级政治机关和同级党委、政治委员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都要靠政治机关去组织实施。在编制体制上,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后勤机关、装备机关是平行的,相互间为协同关系。政治机关是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其主要职责是按照上级政治机关和同级党委、政治委员的要求,具体安排组织、干部、宣传、保卫、文化、群工、联络等工作,指导下属单位的党组织和政工干部,完成《政治工作条例》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从军队经验看,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是做好单位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哪个单位政治机关的力量强,作用发挥得好,哪个单位的政治工作就比较活跃。因此,要想强化对部队的教育和管理,首先必须抓好政治机关自身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由此联想到企业,现在一些单位的企业文化之所以落不了地,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没有得力的专业人员。不少企业家总觉得这些都是闲差,有无均可,舍不得投入,更不清楚该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所以,企业有必要研究和借鉴军队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党组织在军建中的作用(1)
所谓三个作用就是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三个作用上。军队抓党的建设和部队管理,特别强调发挥这三个作用。
  1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与领导班子建设
  党委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对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我军积累了一整套经验。例如,科学搭配——选准、配强军政两个“一把手”最为关键;建章立制——从建章立制入手,依靠制度来管人,通过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形成现代管理学竭力倡导的权力制衡机制;交心通气——加强领导成员的相互沟通,及时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促进党委一班人的团结;及时整顿——整顿就像是大扫除,平时比较整洁的屋子,每隔一般时间也要搞一次,这与平时的清扫与维护一点不矛盾。
  党委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部队全面建设,首先必须抓好各级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这一点与现代企业有较大区别。现代企业大都实行一长制,人事管理的重点是选准总经理、总裁或CEO。而我军实行的是党委集体领导,仅仅选准“一把手”显然就不够了,必须抓好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这个领导集体的作用。不过,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军摸索出了关于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一整套经验,对企业管理也不无参考价值。
  例如,科学搭配。既然发挥领导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如何选配领导班子,也就成为党委建设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军队积累了许多经验。如配班子,选准配强军政两个“一把手”最为关键,不仅要考虑个人素质,而且最好能新老搭配,能力互补;通常情况下每个班子都会产生一个核心人物,一老一新,一强一弱的搭配,容易形成领导核心;如果两个“一把手”个性都很强,都想个人说了算,反而会影响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战斗力;副职的配备,既要充分考虑主官的意见,又不能由主官个人说了算,这样才有利于形成集体领导,等等。
  如何选配各个部门和下级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