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湖西惨案大揭秘 >

第49章

湖西惨案大揭秘-第49章

小说: 湖西惨案大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岿然不动。

  下午五时许,日军突破寨被门,从北、东、西三面和攻第十四中队的阵地,造成第十四中队的战士伤亡过半,眼见寡不敌众,中队长樊心明只好率队从南门外路沟撤退,随樊心明撤出的只有传令班的十几名队员,行至寨西南沟里,又被敌人的七辆坦克围住,遂与敌人在沟里展开了白刃战。

  经过一个时辰的浴血拼战,传令班的十几名队员除卫士武振春因沙子迷住双眼退出阵地幸存外,其余队员全部壮烈牺牲,在他们的身旁躺倒四五十具日军的尸体。中队长樊心明身受十余处伤,十指在与敌人夺刺刀时全部刮掉,只好忍住巨痛将沾满血迹的二十响匣枪埋入土层。

  时已黄昏,敌人围住浑身是血的樊心明,逼问匣枪藏在何处,樊心明怒视不答,日军凶相毕露,用刺刀将其胸膛剖开,摘出心脏,到苇子坑内洗净带回华山,可见日寇残忍到什么地步!

  樊心明烈士自参加革命,率队多次伏击日伪部队,打死日军百余名,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他牺牲时年仅四十二岁。

  1940年5月,高文甫调回单县,选为单县抗日*政府县长。高文甫,又名高彬,湖南省南县人。1922年毕业于南县麻口高级小学,1923年秋入长沙明德中学,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薰陶,他同长沙各校学生一道,积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运动,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高文甫先后到杭州私立明敏女中和济南东鲁中学任教。1934年夏,高文甫受党组织委派,到单县中学任教。他利用课堂宣传革命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进步青年张子敬、王存典在校组织“义愤团”,他提议改为“抗日义愤团”,并发展张、王为*党员。*单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单县中学诞生,高文甫任支部书记,张子敬、王存典任支部委员。同年秋,高文甫离开单县去北平。1936年夏,文甫第二次应聘来单县中学任教,先后发展魏钦公、杨作磊、吴筱 、刘庆余、吴继绍、芦尚林、丁世杰、张福欣为*正式党员,充实了单县中学党支部。增选魏钦公、杨作磊、刘庆余为委员。1936年底,*单县中学党支部发动学生开展了援绥抗战和支持“西安事变”的活动,震动了单县反动当局,他被学校解聘。“七&;#8226;七”事变后,高文甫受山东省委派遣,到韩复榘第三路军总部政训处工作,任宣传科长兼《救国局报》编辑。1937年10月韩复榘不战而逃。12月高文甫离开韩部重返单县,从事抗日活动。1938年2月,单县县委举办了有200多名抗日青年参加的训练班,他任训练班教员。训练班结束后,组成了农民抗日自卫团联队,他任联队指导员。这支农民武装成了湖西抗日的重要武装力量。1938年5月,他率部参加了攻打丰县土匪于振江的战斗。6月13日联队编入李贞乾领导的人民义勇队,高文甫任第八大队教导员。1938年冬,调任*丰县县委委员,县动委会秘书。1939年夏,苏鲁豫边区抗日总动委会成立,高文甫任秘书兼总动委会党团书记及苏鲁豫区党委*工作部部长,这期间他广泛接触了地方名流,为党的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

  1940年以后,高文甫带领全县人民开展破路挖沟活动。为平原地区抵抗日军扫荡创造了有利条件,迟滞了敌人快速部队的行动,对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集训班”逃脱的王光中夫妇,通过当地邮局寄了一封信,经过康庄的康文惠转交给湖西区党委组织部长郝中士。

  不久,郝中士回信:“信已收到,现已照常营业,请速回。”

  经过商量,高潮暂留下看病,王光中化装经过徐州,回到了湖西。

  王光中见到郝中士,得知罗荣桓政委等来到湖西,已经制止了湖西“肃托”事件的发展,结束了集训班。然而,王光中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战友孙兆立、路光前、黄佑仁等均遭杀害。

  区党委分配王光中回到丰县县委与王效斌和康文惠一起,进行丰县党组织的恢复工作。

3、黄河支队
1940年4月14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第二十一师团、独立混成第六旅团、 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各一部,共8000余人,“扫荡”鲁南根据地,企图消灭一一五师主力。日军分别由邹县、滕县、枣庄、峄县、临沂、费县等地出动,向抱犊崮山区合围。在“扫荡”中心区以前,首先在边沿区“扫荡”一周,从21日起向费南之大炉中心区推进。一一五师各部队分区坚持斗争,以少数部队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坚持内线,将主力分散配置于边沿地区,以保持高度机动;利用隐蔽地带穿隙插空,远离多面敌人,靠近其中一路,不即不离,既便于击其一股,又易于摆脱合击;加强侦察,摸清再打;在日军迫近时,适时灵活地转入敌之翼侧,并伺机以伏击、袭击等手段打击敌人。师机关率特务团两个营及边联支队坚持内线,其他部队在外线活动。其中,第六八六团活动于费县西北地区,第七团活动于仲村、岳家村一带,东进支队活动于郯城、马头(码头)地区,苏鲁支队活动于滕县、费县边区,峄县支队、运河支队活动于峄县以南地区,教导大队活动于崮口山区。各部队苦战20天,前后32次战斗,多次摆脱日军合围,保存了主力,并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

  1939年,蒋介石掀起了*高潮,湖西各县国民党政权积极排斥共产党员。

  国民党专员董铎将随身带来的韩德勤的密令:即“壮大自已,排除异已”、“限共溶共”的具体内容向董玉珏及黄体润进行了透露。

  董玉珏、黄体润二人心中暗自高兴,他们正想乘机排除异已!于是,一入冬天,黄体润就开始了具体行动--

  首先解除了丰县常备总队政训处主任王效斌、教育科正副科长马昭、梁步庭和宣传队长王少吾等人(这几人是在抗日统一战线时进入丰常的)的职务,并逐出常备队;

  接着,撤换了经王效斌委任的第一大队教导员李旭华、第二教导员陈云峰。。。

  国民党丰县六区区长穆伯仁、矬楼乡长包守臣对季庄革命群众进行大逮捕,严刑拷打村干部,不准和八路军有联系。。。。

  与此同时,黄体润将丰县常备队扩编为七个大队,分别由王朝臣、薛廷燧、渠伯奎、许汝嗣、张明瑛、李旭辰、李星浦兼任大队长,加上新编的程元圣部,共计八个大队,枪支四千有余,五千余众。

  1940年春,丰、沛、邹、滕等县的国民党顽固派公开*,有意制造摩擦。为取得反摩擦的胜利,丰、沛、鱼、单、砀及金乡等县的抗日力量统一起来,成立了湖西专署,由李员乾任湖西专署专员。

  国民党专员董铎离开丰县后,江苏省九区行政督察专人换了汤铁飞,此人善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排共、*政策,人称之为“摩擦专家”。

  1940年6月,汤铁飞与黄体润密谋,蓄意制造摩擦,在地处苏鲁边区丰、单县交界处的便集、毛庄、刘庄一带,部署了八个营、一个特务连约二千之众的兵力,想出其不意地向黄河支队一部进行突然袭击。

  6月14日,伪专员公署驻地毛庄附近。

  丰县第六区常备大队李旭辰部首先向黄河支队打响了第一枪;

  接着,由黄体润统一指挥的驻便集的第六八和区常等三个大队及驻刘老庄的第七大队、驻鬼庄的第二大队和驻孙庄的特务中队,一窝蜂似地伏兵涌出,向正在行军途中的黄河支队发起了突然截击,黄河支队迫不得已进行自已还击。

  便集。黄河支队二团的一个营攻入寨内,伪第六、八大队和四区常备大队的官兵溃不成军。。。。。

  伪第六大队队长孙裕洁龟缩在便集东南寨墙里,急派第八中队队长周为德组织力量反扑,自己却带着数十名侍从越过寨壕逃走。

  周为德刚布署就绪,回头再找孙裕洁汇报,却不见了大队长的影子,急得不知所措。

  忽听一声低喝:“不许动”。周为德感觉后胸被枪口住,只得乖乖地放下了手中的匣枪,举起了双手。

  经过一小时的激战,黄河支队完全控制了整个。

  一家农户的磨访里,躲藏着伪丰县常备队政训处处长孙裕澄和教育科科长李锡武军人,黄河支队的队员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他们。

  “缴枪不杀!”黄河支队的队员在磨坊外喊道。

  孙裕澄拒不缴械,并从磨道向外射击。

  一名黄河支队队员被打伤,其他队员汽愤了,在磨坊外予以还击,一颗子弹将孙裕澄击中了。

  伪政训处主任程守祥慌忙越窗逃跑。。。。。。

  黄河支队队员冲进磨坊,俘虏了伪政训处教育科科长李锡武等人。

  。。。。。。

  下午; 黄河支队队员将各处俘虏集中押送到离便集三里远的姬集。

  经过一番询问后,释放了大批俘虏,并发给了他们一定路费和米票。

  黄昏后,激烈的枪声又在毛庄、孙庄、刘老庄和鬼庄四处响起,伪常备队凭险顽抗,然后集中向丰城南逃窜。。。。。。

1、“肃托事件”的初步处理
1940年7月,湖西行政专员公署建立,李贞乾被湖西人民推举为专员。1942年,湖西地区遭受特大旱灾,河渠干涸,田地龟裂,许多人逃往他乡,不少人饿死。由于粮食歉收,加上日军的经济封锁和频繁“扫荡”,致使湖西抗门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此情此景,令李专员忧心如焚。为了克服困难渡过灾蔬,李贞乾带领专署干部深入重灾区,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抗灾渡荒。一次,村于部筹 措到的给养只是黑豆和发霉的干粮,后勤人员眉头一皱,要村干部退回去,另换好一点的粮食。李贞乾闻讯,立即加以制止,并严肃语重心长地对后勤人员说:“老百姓宁愿自己挨饿,把粮食省给我们吃,多好的群众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咱们是人民的仆人。主人给什么,咱们就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能十丁日本侵军。”李贞乾身体力行,带头喝黑豆糁子糊糊,津津有味地嚼着发给的干粮。在粮食都很少见,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时,他带头吃榆树叶做成的窝窝头。李贞乾的模范作用和艰苦生活的磨练,使专署机关、部队干部战士抗日情绪更加高涨,部队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抗日捷报频传。    身为我党中级干部的李贞乾,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处处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赢得了湖西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请专员做主”成为湖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呼声。他的名字在这一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1940年10月,罗荣桓和陈光在关于115师干部配备问题给八路军总部和中央的电报中提出:“王凤鸣因肃托错误严重,拟撤销工作调回政治部,在部队内开展深入斗争。”

  山东分局的同志离开湖西后,于1940年3月派了一个调查组去湖西;6月,写出了《关于苏鲁豫边区肃托斗争的总结报告》,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暗害分子王须仁等人的罪行;同时发出《关于总结第五区党委肃托斗争的训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处理意见。

  不久,山东分局又派人对湖西“肃托”事件中因受累被捕在酷刑下被逼承认参加“托派”而尚未遭到杀害的大批同志,均看成是“自首”、“变节”或“叛变”行为,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分,致使许多同志意见纷纷。

  中央对此问题非常重视。

  山东及湖西的一部分同志到达延安,将湖西“肃托”的经过向中央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中央专门成立了以陈云同志为首的五人领导小组,全面了解了“肃托事件”的真相,明确了“肃托”的错误性质,于1941年2月20日正式作出《*中央关于湖西边区锄奸错误的决定》,纠正了山东分局以前处理“湖西肃托事件”中的某些错误指导思想,并提出了相应可行的善后处理办法。《决定》肯定了王须仁是暗害分子、党内异己分子。撤销王凤鸣的职务并开除党籍,交由军法处判刑。白子明因与“二王”搭伙成奸,以牺牲区党委这个集体来换取个人生存,由正式党员降为候补党员,同时撤销其工作,调离湖西地区,另行分配。

  中央责成山东分局根据《决定》精神进行善后工作,对于在事件中无辜牺牲的同志,一律追认为烈士。

  山东分局再次派人来湖西,向受害者家属进行抚恤和慰问,并在单县东南辛羊庙召开追悼大会。

  中央《决定》转到115师时,已是夏天。罗荣桓即以他和陈光的名义(据当时在115师师部任秘书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