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中国经济的锋刃:资本市场 >

第8章

中国经济的锋刃:资本市场-第8章

小说: 中国经济的锋刃:资本市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危机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界限就不太清晰。比如说高科技产业兴起的时候,互联网迅速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当时它的股价是一路飙升。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对于未来的预期发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使得它的估值严重地背离了实体经济,最后它的失败也是一种必然。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存活下来了,经过了市场的淘汰,最后雅虎、谷歌、亚马逊等高科技产业的领军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了。所以在这些危机中,我们就没有那么容易、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界限。其实资本市场本身就有效地利用人类的本性,比如对财富的追求、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然后把它们组织起来,变成了社会前进的动力。

中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洼地(2)
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地,人性的一些特点或者弱点也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在分辨这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平衡配比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克服人性的一些弱点,不让它过度贪婪、不让它过度的丧失理性,我想有几个方面是应该注意的:
  第一,投资者应该有比较强的风险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刚才讲到,自己对风险的判断,不光要基于对未来美好的展望,同时应该回归到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判断。
  第二,金融机构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也就是说,如果金融机构,大型的投资银行、大型的商业银行,它的破产或者出现大的问题,对社会的打击是非常广泛的。
  第三,一定要加强监管。这次危机过程中,有很多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其实他们也不是对风险完全不了解,他们可能也觉察到了风险,甚至很多时候知道这个产品质量是比较低劣的,但出于一种同行的竞争或者压力还是去推销给投资者,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外力来对他们进行监管。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或者资本市场要有监管,因为在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想办法寻求自己的利益,而且都是想办法去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讲监管的环节是必不可缺的,而且监管要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进步。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警示就是加强监管,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监管和市场的发展之间又有一个平衡点。
  我们看到很多市场,比如说像日本的市场、东京的市场,它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是监管过度,所以金融创新的速度也是比较慢。也就是说,如果一味地去管制这个市场,就会使金融创新速度非常慢,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比较落后。现在全世界都公认东京的市场虽然有很大的规模,但却是全世界最没有活力的市场之一,我们也不希望这种情况在中国发生。我们应该去想办法找到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的一个平衡点。
  提问:对所有的投资者来说,利益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下,人们的贪婪是很难避免。我想知道在您看来,华尔街以后还会不会再犯类似同样的错误?
  祁斌:华尔街在过去的二三百年之间小的危机有几百次,大的危机几十次,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一样,很多危机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的,但是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类对财富的追求,最后变成狂热,然后非常贪婪,然后是理性的丧失,然后是羊群效应,然后是泡沫的破裂,然后大家集体大逃亡,谁也不等谁。这个过程不断地在重复。
  但是华尔街还是不断地在进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前100年缺乏法律的约束,上市公司竟然可以不披露的财务报表,这样的话,肯定难以为继,所以经过了19世纪末期经纪人的革命,强迫上市公司去公布财务报表,而且必须要公布真实的财务信息,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那之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要公开披露信息,必须要去选择第三方进行审计,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不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2002年,安然和世通还是会利用财务的作假去欺骗投资者。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毕竟人类翻过了这一页,今天所有的国家都知道上市公司要披露信息,而且要做真实的披露。市场永远是发展和演变的,也会有很多新的领域,而且人类也还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但是,我们希望对中国,能够看到华尔街在发展中的失误和教训,我们借鉴之后,可以做得比它更好一点,这是我们的期望。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洼地(3)
提问:美国的本土居民和华尔街专业的金融人士对于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祁斌:我看到最新的消息说,高盛要裁员10%,可能很多别的公司会更多一些,我想对这些金融人士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他们受到的冲击可能是最直接的。
  其实在美国,普通民众对华尔街的看法一直有非常大的分歧,尤其是美国一些制造业,他们认为华尔街上的是不劳而获的一群人。传统的投资银行去做承销、做经纪,它认为这个利润不够高,后来采取了一些非常激进的商业模式的转换。但即使这些利润,相对于很多其他产业来说,也是非常高的。从历史上看,很多时候华尔街发生了很大的危机之后,美国的普通民众是不太理解或者不太同情华尔街的。但是,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华尔街在推动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纽带关系已经是牢不可分,也就是说,当今天华尔街出现危机的时候,不光是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就连美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一定要去全面客观地认识资本市场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当然,华尔街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的一些做法,比如说它过度激励,比如说它的短期行为,比如说它高杠杆化等等这些,是肯定要受到一定的修正和制约的。
  提问:现在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是抄底华尔街的好时机,我们应该购买一些优势的金融资产,针对这样的观点您持怎样的态度和看法?
  祁斌:我想对于金融机构购买、参股等形为,它是有非常复杂的、一整套的考虑,很多国家对于这种金融机构的参股甚至控股都有一定的限制。
  但是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回答你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最开始讲到的,华尔街它是一条小街,真正意义的华尔街是美国整个资本市场的规模,实际上真正的华尔街是华尔街上的这批专业人士,数量是30万人。也就是说,当每天黄昏这些人离开的时候,华尔街就是一座空城。所以说,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一个国家的金融服务业,最核心的是它的人力资本。我们一方面应该密切关注这次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系演变的格局;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我们人才的成长和人才的引进。
  我在周末去参加美国这次金融研讨会的时候,看到几乎在华尔街上的所有中国人都在想着赶紧回国,所以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把一些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中国背景的专业人士引进到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中,让他们来一起推动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我们市场在国际上形成比较良好的竞争力,这应该是一个机遇。
  提问:经历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五大投行有的破产,有的转行,也有的被收购,经历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是不是美国经济或者说华尔街的黄金时代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呢?
  祁斌:实际上我们在反思这次金融危机时,发现并不是投资银行业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投资银行偏离了投资银行业务,也就是说,当它脱离开自己最核心的和最重要的业务的时候,它就面临了非常大的风险,所以未来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还应该回归到它最核心的主要业务或者说应该以这个为主业。
  至于说华尔街能不能够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我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变革的速度,取决于各方面制度的改进,包括金融风险控制的加强等。如果说这些制度的改革能够比较快、比较有效、比较深刻的话,有可能它会相对较快的走出来,如果说这些变革没有真正做到的话,那可能会有一个更加漫长的时间。
  在当今世界经济激烈竞争的格局下,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去认识资本市场、去把握资本市场、去善用资本市场,把它建设成一个高效、强大的资本市场,来推动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
  

中国证券公司向投资银行发展
中国投资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王东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中国投资银行行业的现状应该用孙中山那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来形容,路非常长。中国证券行业跟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20年了,从1988年到现在,走了资本主义世界上百年的路,现在市值已很大,沪深两地交易所的市值基本上超过日本,现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伦敦交易所的市值,而且目前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说路很长呢?中国投资银行各方面法律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人才还很缺乏。包括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现在都是发展非常快的。我们自己感觉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整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发展时间很短、发展又很快,所以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中国证券公司向投资银行发展
  中国的投资银行现在基本上叫证券公司,有一定的投资银行功能,证券公司主要的功能就是几大部分,一是一级市场的承销,包括承销股票、承销债券,属于投资银行一个主要的功能。现在大家可能知道,随着改革开放,原来很多大型的企业,像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宝钢、鞍钢这些大型的国营企业,原来也希望到资本市场融资,但是那时候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很小,很难融到所需要的资金,特别是银行有一个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是相当大的,10~15年以前要看规模,根本不能想象中国资本市场的吞吐量有多大。包括2009年刚刚发行的世界上最大的一笔IPO的中国建筑,是国内很大的一个工程承包公司,在中国纯粹是国内的IPO,一次性募集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差不多70多亿美元,一般在国外也不是在一个市场上能很快融到的。现在中国资本项下还没有开放,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在这种情况下,可见中国的流动性有多么大。中信证券最近承销了一个世界上第二大的IPO,2009年,200多亿在国内发、大约200亿在香港发,目前规模很大。目前整个证券行业,它的总资产也就是1万多亿。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仍然是银行,这是最大的一块,如果从资产量来讲,占到整个银行的95%以上。
  第二是保险业。现在整个保险的总资产是4万~5万亿元,最小的应该是投资银行,总资产大概不到2万亿元。2008年共有106家证券公司,净资产为1 200亿元,现在增加了很多,包括正在路演的招商证券,陆续都在上市,目前上市的证券公司已经超过5家。从IPO上市的证券公司,如果算上招商证券,很快还有其他的证券公司陆续上市。一个证券公司最大的一块应该是经济业务,大家做股票或者债券的投资,应该要有一个账户,做这个交易中间人得通过证券公司。
  第三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自有的资本金。比如中信证券应该是现在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自有的资本金差不多600亿元,这么大的一笔钱,除了它设营业部、办公用以外,需要一个很大的流动性,比如说万一承销失败怎么办。我们自己也感觉到实际的例子有很多,几年前中国国航回来做IPO的时候,当时市场非常不好,当时面临着非常高的风险,市场上要求你卖的价钱已经确定了之后,市场不接受,剩下的余额证券公司就要用自有资本包销,剩下多少包多少。
  第四是资产管理。目前发展也比较快,实际上这是帮人管钱,也是证券公司发展比较大的一块。资产管理还有其他的,对证券行业来讲还有基金管理。现在证券公司业务逐渐开始多元化了,包括证监会2007年以前批的中信和中金公司直投业务,在公司还没有正式上市之前先投进去,等到公司上市之后从中退出。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最近刚开了创业板,现在发现很多的公司,还有一些个人,在公司发展的初期做了一些投资,现在投资上市之后应该发了大财了。
  中信证券是1995年成立的,1999年从中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变成了股份制公司,从一家股东或者有限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