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中国经济的锋刃:资本市场 >

第14章

中国经济的锋刃:资本市场-第14章

小说: 中国经济的锋刃:资本市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模式的利与弊
金融危机带来的理念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年以来,我们都是在看美国怎么发展,而现在全社会都在探讨美国模式出了什么问题。
  要探讨美国模式的利弊得失,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国模式。究竟美国模式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历史上的一个事件能帮助我们理解。1789年美国立国时,华盛顿宣布就任总统,两年前的1787年,当时宣布独立的13个州在费城开了立宪会议,立宪会议当中有一条条款,它要求美国13个州之间不允许有贸易壁垒。同一年,在法国从里昂到马赛要缴50次以上的税。所以从第一天起,美国的发展模式就要比欧洲更加自由,然而也带来更多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来的时候都是灾难深重,而繁荣来临的时候也更加迅猛。
  美国发展模式是高度震荡式的,但总的来说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而欧洲波动性相对较低,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在200年间,欧洲被美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过去30年,欧共体主要经济体的GDP 增长率,像德国这样的国家,不到2%。这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
  美国这种高度自由发展的模式,从资本市场上来看也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说,现在我们知道上市公司需要信息披露,但是美国的股票市场在前100年,企业不需要公开信息,市场以炒作和投机为主,运河来了炒运河,铁路来了炒铁路。在铁路狂潮的时候,任何人只要说要修建一条铁路,哪怕是从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无名小镇通往另外一个从未听说的无名小镇,都会有投资者疯狂地冲进来买,甚至有一个人说他要修一条从地球到月球的铁路,也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可能那个时候,人没有什么地理知识,不知道这两个地方没有连在一起。结果,最后这件事败露之后,造成了整个股市的崩盘。
  没有监管的市场最终会崩溃,因为市场是由追逐各自利益的人组成的,就像一个没有管委会的农贸市场,我卖花生米05元一斤,另一个小贩就会卖04元一斤,我就会降到03元一斤,最后只好打起来了。在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下,无序竞争到最后,有可能形成一种价格同盟,也就是自律监管。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就是一个价格同盟。但价格同盟代替不了监管,美国市场从形成到出现监管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而第一个监管机构的出现,恰恰是在发生了1929年的股灾之后。
  1929年股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913年的圣诞节来临的时候,欧洲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当中,当时英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以世界第一强国的身份度过圣诞节。为什么呢?因为即将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彻底改变世界格局,1918年,“一战”结束,美国从战前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所以在“一战”之后的10年,美国都是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创新,包括彩电、冰箱、收音机,等等。1926年,林登·伯格飞越大西洋,大家认为看到了航空时代的曙光,当天有一家名叫“海岸航空”的公司股价飞涨,过了几天大家发现它实际上是造船的。这样一个气氛中,股市最后变得非常疯狂,出现了8年牛市。我们大家可能对8年没有什么概念,中国没有这么长的牛市经历,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两年的牛市。2006~2007年中国刚有两年的牛市,社会已达到什么样的氛围呢?我记得当时连卖冰棍的都在推荐基金,和尚和尼姑都开了账号。这可能还不足以说明问题,2007年年底,网上流行一张照片,它拍的是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拉了一条横幅在街上,上面六个大字“抢劫不如炒股——市公安局宣”。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1929年之前的8年牛市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全民疯狂。你拿1万美元去买股票,券商就会和你说,我这还有8万美元,你可以付20%的利息把这些钱投到股市当中去。一想这个20%很少。结果一天跌了23%,1年跌了80%以上。所以那个时候就有很多人跳楼;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酒店为此把前台的问候语改掉了,原来是“先生,欢迎您来下榻”,后来改为“先生,您是来住店的还是来跳楼的,最好先讲清楚”。金融市场的崩溃,经济体系的崩溃,带来了罗斯福的新政。也就是对完全自由经济模式的一个修正。
  1929年之后,美国出现证券交易委员会,出现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出现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出现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出现了现代资产管理业,甚至第一个养老体系和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乃至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也就是说,现代金融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中产生很多好的创新,都是因为有过一场1929年的灾难,否则我们今天还在黑暗中摸索。同样,我相信这次新的危机会带来很多新的变革与变化。
  

自由度:金融体系的熵增加原理
大家都看过《泰坦尼克号》电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大家不知道泰坦尼克沉没的时候,离它10海里的地方有一艘船,而且泰坦尼克号的求救信号它也收到了,但是很不幸的是,报务员睡着了,结果1 503人葬身海底,因为很多人都是冻死的。如果可以早一点相救的话,可能不会死那么多的人。后来,大家就规定每艘船必须要有24小时值班的无线电收报员,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变革,人类到现在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海难。虽然说这个灾难很糟糕,但是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革,人类才会真正地进步。
  美国这个国家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自由化的国家。尽管说罗斯福强势政府实施新政,但是随后还是回到了比较自由的模式,在随后60年的和风细雨般的发展历程中,很多过度自由的倾向又逐步显现出来。例如1997年长期资本的倒闭带来了华尔街的一次危机,很多美国人认识到,不对对冲基金进行监管和约束是不行的,但是全社会有更强的反对对其进行监管的声音,后面的10年无所作为,直到这次危机中对冲基金又一次扮演了推波助澜甚至是始作俑者的角色,才使得美国政府终于下决心对其进行“适度监管”。
  所以说,对美国过度自由式的发展模式进行修正是一种必然,从更广阔的历史过程来看,此次危机是美国式高速发展模式所必须支付的必要成本,是周期性的。
  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华尔街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但是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那就是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将走向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配置。1913年,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在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中的金融资源大致是1∶1,大致100年下来,到1999年,这个比例变成9∶1。为什么?因为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走向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这是一个必然。为什么?因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从长期统计平均来看,一定会超过通过行政方式或商业银行,我将其称为金融体系的熵增加原理。
  还有一个和人类发展规律是非常像的就是熵增加原理。物理学对世界的解释是,物质是守恒的,能量是守恒的,但熵是不守恒的。熵是自由度,世界的自由度是越来越大的。比如说一个封闭的容器中间有一个隔板,左边是浓度高的气体中,右边是浓度低的气体。抽开隔板,浓度高的气体会向浓度低的气体扩散,因为它寻求一种均匀分布的状态,也就是熵最大的状态。
  这可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很多规律,比如说为什么市场最终会成人类最好的配置资源的场所?因为它的维度最大,自由度最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如果把浓度低的气体打到浓度高的气体中,要永远维持就会消耗无限的能量,一旦放松,立刻就回来了。所以我们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改革过程中,不能违反人类发展的规律。
  落后的资源配置方式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要看到这个规律,要把握这个规律,当然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但是必须要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去走。因为世界潮流不可抵挡。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怎么办?可以做两件事,一是主动上市,接受市场的监督和制约;一个是主动转型,向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或者中间业务转型。我们看到中国的银行这几年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美国崛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资本市场的推动力。美国崛起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事件,背后很大的推动力都是资本市场。重工业化很容易理解,美国的重工业为什么发生那么快,因为每个钢铁企业出现之后,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地并购、重组,发展起来。大家可能不容易理解战争和资本的关系。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例,这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案例。一开始的时候,北方是弱势,南方是富国,因为打仗要花很多钱的,大家都需要拼命去融资。南方的办法是大量印钞票,最后导致了南方通货膨胀率是战前的9 000%。北方聪明一些,发国债。最后北方以弱胜强。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案例,就是甲午海战。当时中国的GDP 是日本的5倍,但战争融资是个大问题,李鸿章拿不到钱,在英国订的最快的快艇被日本人买走了,日本人哪来的钱?日本发行国债,迅速把资金聚集在一起,买了最快的快艇,最后战胜了老师,中国被迫割让台湾,赔款49年。
   。。

阿姆斯特丹的鲜花市场
我前几年翻译的《伟大的博弈》出版后,重印了32次,还有很多盗版本。我每次在学校里做讲座,都有学生拿着《伟大的博弈》盗版本来请我签字,我都很高兴,为什么?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只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花了10多年,才知道对一个国家来说,经济体制最重要,金融体系最重要,资本市场最重要,我希望今天的大学生一进大学就知道这个事情,这也是当初我翻译这本书的初衷。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最高端或者说是最经典,或者是最抽象的市场经济。
  怎样理解市场经济?记得我在芝加哥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好的教授讲过一个阿姆斯特丹的鲜花市场的故事。在阿姆斯特丹有一个全球最大的鲜花市场,面积有200个足球场大,而且是室内的。每天上午,从欧洲各地源源不断的运来各种鲜花,从下午3点开始拍卖,先拍郁金香,荷兰式拍卖。10元钱没有人要,然后9元、8元、7元,下午3点半,郁金香的价格确定了,然后所有鲜花的价格也就确定了,因为郁金香是基准花。然后这些鲜花开始打包、分装、运输到世界各地。第二天清晨,伦敦时间8点,这些鲜花会出现在伦敦街头;在巴黎的8点,这些鲜花会出现在巴黎的街头;在纽约的8点,出现在纽约的街头;在东京的8点,出现在东京的街头——这些地方相差几万公里,十几个小时的时差,这些鲜花会准确无误地出现在这些地方,绝不可能在纽约的8点出现在了伦敦的街头。这位教授问大家,请问全世界有哪一个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说,答案是,没有。全球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是市场经济这个无形的手准确无误的在7点的时候出现在花店。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话,谁能保证这些鲜花在中途不会被抢呢?政府和市场的这一对矛盾,他们是缺一不可的。他们是互相补充的,但是前提是他们要各司其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建设资本市场的原因。
  我举一个美国的例子,大家可能不知道海蒂·格林这个人,她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富有的女人,是一个完全依靠自己能力致富的女人。她是怎么成功的呢?就是靠投资股票。但是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她非常自私,有很大的缺陷。为了自己的金钱,她抛弃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据说有一次她丢了一张2分钱的邮票,她让自己的马车夫驾车找了4个小时,在这4个小时中,她的财富产生的利息相当于当时两个中产阶级家庭1年的收入。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她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她说投资很简单,就是低的时候买进来,高的时候卖掉,她说还要看企业的报表,她是第一个实践基本面研究的投资者——几十年之后格雷厄姆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才第一次将基本面研究系统化。当成千上万的海蒂·格林在一买一卖之间,美国社会的资源就被优化了,在她生活的时代,美国的钢铁产量在40年内一举超过了欧洲列强的总和。她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帮助了社会资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