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战国群雄之赵武灵王 >

第1章

战国群雄之赵武灵王-第1章

小说: 战国群雄之赵武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统位赵国,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富国强兵,东灭中山,北有胡、代之地,西致楼烦之兵;震服诸侯,威慑强秦。

  然择嗣失度,临危两端,致国乱身死。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是为武侯。

  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为主,是为敬候。

  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敬候薨,子赵种立,是为成候。

  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成候薨,公子绁与太子争立,国乱,绁兵败逃往韩国。太子立,是为肃候。

  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肃候薨,太子赵雍立,是为武灵王。

  武灵王一即位,马上摆出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先安排了三个人,叫博闻师,就是嘛儿都懂,我有什么事不懂的,就问问你们;还有左右司过三人,就是整天跟着我,看我哪儿出错了赶紧给我指出来。

  紧接着又亲自拜访前朝重臣肥义,升官,估计还给了不少奖金、土地什么的。干嘛呀?当然是让您老人家继续尽心尽力,辅佐我治理赵国呗。

  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韩国和燕同时宣布自称为王,赵国人也跟他说,咱们也叫王得了,但是赵雍不肯,他说,没有那个实力,我们怎么敢承担那个虚名呢?告诉国人,继续称自己为君,自愿低一级。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秦国,但是涵谷关一战,五国之师是大败而回。这件事对武灵王的刺激很大,五国联军,其实就是当时苏秦主张的合从策略的实施,这在当时被大家认为是对付秦国的最好的办法,但是效果不行啊!所以武灵王开始觉得必须得有办法对付秦国才行,否则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基本想法,就是抛开其他国家,我赵国自己强大起来,收拾秦国也不是没有可能。整个战国,只有赵武灵王曾经想过要消灭秦国,并且真正的开始过行动,虽然结果没成功,但那时他确实是做了。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生赵何,也就是后来把他自己给困死的那个儿子。

  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武灵王率军巡边,攻打中山国,一直打到房子这个地方,并进入代国,继续向北到沙漠边缘,向西到达黄河边。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武灵王发现了中山国的长处,虽然他们兵少地薄,但是战斗力很强,如果是对等数量的赵军,根本打不过人家中山军。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大家的服装和作战方式的区别,赵国军队还是传统的中原服装,长袍大袖,士兵行动不便,而战斗阵形,还是以兵车和步兵的混编形式为主,进退缓慢;而中山国的军队,借鉴北方胡人的习俗,并在他们的训练和帮助之下,全部都是身着短小灵便的胡服,单兵骑在马上,来去如风,运动中发箭射击,对赵军的杀伤非常大,如果不是仗着人多势众,自己和赵国军队可能早就被人家给消灭了。

  武灵王结合自己对秦国的长远战略,和目前所了解的中山及胡人的作战方式,觉得必须着手改变自己,学习别人的先进之处,并在赵国马上开始推广执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

  巡边归来,武灵王就跟肥义商量,制定了一个系统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教导人民和军队,穿胡服,习骑射,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然后以骑兵为主导,利用这种先进的作战方式,消灭中山和赵国周围的其他小国,扩张自己的实力,攻取云中、九原,然后以云中和九原为基地,直接南下渡过黄河,与秦决战。

  武灵王自己和肥义首先穿上了胡服,肥义看着自己就笑了,说大王啊,我看着咱们俩怎么跟小丑似的,这要是出去了,不得被人笑话死啦?武灵王说,那些没有见识的傻二看见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就偷偷窃笑,但是聪明人却会从新事物中吸收学习自己所不知的,就算举世笑我,我意已决,定要推行胡服骑射。肥义说,行,您有这个决心,我也豁出去了,谁爱笑谁就笑吧!不过我给您提个醒,您哪,得先说服您叔叔,就那公子赵成,他要是不同意,我估计别人肯定也跟着不同意。武灵王说我知道,明儿我亲自去跟他说。

  秦国那商鞅,变法的时候,也是拿秦孝公的叔叔公子虔开刀,现在武灵王也是拿自己的叔叔公子成做出头鸟,所以这么看啊,给别人当当大爷还成,当叔叔可不是什么好事!

  公子成早听说了武灵王的计划,也知道肯定会要找自己带头,但是他铁了心了不干,怎么呀?丢不起那人呗!我堂堂公子,先君的弟弟,好嘛,让我打扮成胡人?做梦呢吧!所以这些天来他都不去上朝了,就是*了,看你丫赵雍小屁孩能把我怎么样?

  武灵王和肥义商量完的第二天一大早,亲自跑到公子成家中,具家人礼相见,什么意思呀?当然是给公子成面子,我现在呀,是您侄子,不是国君,所以您是长辈,我不敢命令您,我来求您来了。

  武灵王说二叔啊,所谓在家听长辈的,在朝听国君的,我叫大家穿胡服,您却带头反对,这要是传到其他诸侯的耳朵里,岂不是说我们赵国没有规矩,这不成了世界级玩笑了嘛!何况胡服骑射这事,对国家有利呀。虽然说治国要有常规礼法,但是其根本是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福祉;行政要有具体的规范,但是最重要的是令行禁止,否则国家的政令岂不成了一纸空文了吗?所以,二叔啊,您得好好想想,支持我呀!

  公子成把脸一绷,来一公事公办,没把武灵王当家人看,他说大王啊,我所受的教育,中国是礼义圣贤之所在,远方蛮夷所敬仰羡慕的地方,你现在却舍弃传统,效仿蛮夷,您这是何苦呢您?丢人丢大发了,我想不通啊,大家都想不通啊!

  武灵王说二叔啊,我知道您说的,礼法为重,可是您想想我们赵国,东有强齐、中山,北有燕国、东胡,西有楼烦、秦国、韩国,这都是整天对着我们虎视眈眈的要收拾我们的,就那中山小国,我这次亲自带兵过去,还费了那么大的劲,死了那么多人才打败他们。以前我爸爸在的时候,齐国打我们,差点就把我们的鄗城给占领了,您也知道这事儿,我爸当时都觉得老没面子了,可是他也没办法去报复齐国,因为我们力量不足啊!回头说,以我们现在的军事力量,将来人家再来打我们,我们还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呀。您说说,要是将来我们都亡国了,哪里还有什么礼义圣贤?所以我现在宁肯被别人骂,说我不顾传统,但是我也要富国强兵,免得将来被人打得满地找牙。

  公子成一听,没词了。说行吧,小雍,我说不过你,你想怎么干就干吧,反正你现在翅膀也硬了,我不反对你就是了。

  武灵王说多谢您,这么着,我这给你带来了一套,跟我穿的这套一样,要不您先换上。公子成一脸苦笑,换就换吧。武灵王赶紧拜谢,您这一换上,这事儿就齐了!

  武灵王开始大张旗鼓,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同时推行全民皆兵,人人熟悉骑马射箭,组建了强大的后备军事力量。历史上关于胡服骑射的记载,大家都在武灵王推行胡服上,重着笔墨,实际上,胡服骑射的本质,乃在于全民皆兵和训练骑射,以及由此而来的骑兵战阵。

  第二年,也就是周赧王九年,武灵王再次发兵中山,这次是旗开得胜,一直打到宁葭,再折向西方进入胡地,林胡王一听说赵武灵王亲自率兵,并且已经到了榆中,心理发颤啦,赶紧的,派人送去战马五百匹,说大王您就回去吧,我这可不想跟您过不去。武灵王说好,你们以后都给我老实点,看准了形势,别动不动就跟那中山什么的小屁国一起来惹我,丫的把哥惹毛了下次给你来一连窝端。林胡王说行行行,我们明白了,下次不敢了,以后我们都跟着您玩儿。武灵王收兵回国,但是留下了代相赵固管理胡地,并且要求林胡,随时准备好军队马匹,等候差遣,这等于是在赵国自己军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雇佣兵。

  返回都城,武灵王马上派遣楼缓去秦国,仇液去韩国,王贲去楚国,富丁去魏国,赵爵去齐国。干嘛去了,史书里没有具体说,但是肯定不是去做时装表演的,尽管他们穿的都是当时最前卫的衣服。 txt小说上传分享

2、开边拓土,让位嗣君,自称主父
周赧王十年(公元前305年),武灵王再次出兵中山,这次战果颇丰,牛翦、赵希所率领的部队攻取了丹丘、爽阳、鸿之塞。武灵王亲率的部队攻取了鄗城、石邑、封龙和东垣,中山国眼看着打不过,只好派使节来见武灵王,割地求和,武灵王也不推辞,收下中山所献的四座城市,收兵。

  周赧王十二年(公元前303年),赵国再次出兵中山。

  两年之后,也就是周赧王十四年,赵军攻破中山国都,中山君跑到齐国去了,赵国的领土,北扩至燕代边境,西扩至云中、九原。

  从周赧王九年至十四年,武灵王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蚕食了中山国的大部分领土,既扩大了自己的版图,也消除了后顾之忧。以前那中山国君,仗着齐国给自己撑腰,又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骑兵,所以没事总在赵国边境惹事,现在好了,丫自己只能到齐国去寻求政治庇护了,而中山国也在六年之后被赵国完全灭掉。

  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武灵王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病好了之后,他做出了一件令自己日后遭到杀身之祸的错误决定,就是要把王位传给小儿子赵何,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首先是武灵王想要实现自己南下消灭秦国的大业,把国家内政交给儿子管理,让自己能够专心军事;这是正确的决定,但是还不仅仅如此,因为如果单纯是这个原因,他应该传位给长子赵章,赵章本来就是太子嘛!所以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武灵王太喜欢这小儿子了,估计是这一场病,让他觉得人生无常,我自己指不定那天就一命呜呼了,看不到这小儿子登上王位,所以他要趁着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路给这小儿子铺平了。

  周赧王十六年五月(公元前299年七月),武灵王在东宫集合文武百官,举行隆重的仪式,把王位传给了赵何,是为赵惠文王,并任命肥义为相国,辅佐赵何。这小屁孩赵何,当时只有十岁。武灵王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的称呼,叫主父。

  武灵王喜欢赵何,还有一八卦说法,什么事啊?就是因为武灵王特喜欢赵何他妈,简直都喜欢得五迷三道了。据说武灵王娶了赵何他妈,也就是吴孟姚之后,数年不出宫门,在里面干嘛了?史书里也没有具体说,估计就是男欢女爱之事,而且肯定无比和谐,要不然干嘛整天耗在宫里不出来呀?所以武灵王是爱屋及乌,才非要传位给赵何的。

  武灵王传位给惠文王之后,立马干了一件震惊当时世界的大事,其他国家震惊程度如何,不得而知,但是至少是把秦国给吓得一身绿毛儿汗,什么事啊?

3、亲入虎穴,刺探强秦
咱们先说说秦国的情况,秦孝公死后,传位给太子,也就是秦惠文王,这惠文王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商鞅给杀了,然后自己也就杆屁朝凉大奶糖,见他爸爸去了。

  (注,秦惠文王享国27年,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拒诸侯而绝其从,亦不失为承业拓土之英主)。

  太子赢荡即位,是为秦武王。这秦武王身高体壮,天生神力,特喜欢跟人玩游戏比力气,身边因此而聚集了一批大力士,这些人里边,比较有名的,包括任鄙、乌获、孟悦等人,这帮哥们整天没事就跟武王玩儿,拉强弓、骑烈马、举大鼎,结果举出事儿来了。

  有人献赤龙之鼎给武王,重一千零八十斤,武王叫孟悦过来,跟他说看咱俩谁能把这一千多斤的大鼎给举起来。孟悦二话没说,提衣服扎把式就开始举,结果没举起来。武王说你丫真没用,看我的,马步蹲裆、双手运力,抓住这龙纹赤鼎是高举过顶,孟悦说你光举起来也不算什么,有本事你走两步,武王不信邪,走两步就走两步,结果脚步一移,坏事儿了,重压之下,气血逆冲,两膑崩裂,是筋脉尽断。当晚就也见他爸爸去了。

  武王暴薨,无子,国人迎其异母弟赢稷回国,立为国君,是为秦昭襄王。这是周赧王八年,也就是武灵王刚开始准备推行胡服骑射那年的事儿。

  八年之后,也就是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有人来报,说赵国使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