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候选王妃 >

第10章

候选王妃-第10章

小说: 候选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看时,刘芝兰已上了后面一辆,梅清便坐了头一辆,仔细看时,拉车的非驴非骡,却是一种矮身的马儿,个头儿较普通马儿小不少,不过看着十分健壮,毛色乌黑油亮,打着响鼻儿,样子十分喜人。赶车的也不是男子车夫,而是粗使的仆妇,清一色穿着蓝黑色的衣裙,十分沉稳利落,当下放心不少。

曹敏已随后到来,吩咐丫鬟们到大车上安置,刘芝兰撩开帘子招呼道:“敏儿快些,早膳若是太匆忙,这里还有点心。”曹敏便上了后面的驮轿。

王府派来的随行媳妇见姑娘们已到了,便吩咐出发,这一路竟走了快一个时辰,初时梅清尚微微撩开帘子看看外面,只是时辰尚早,除了若干早点摊子,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早上又起的早了,轿内铺设齐整舒适,听着马蹄得得,不知不觉竟随着驮轿摇动睡着了。

赶车的仆妇乃是极有经验的,见已能看到福隐寺山门的飞檐,便故意稍有顿挫颠簸,及至停稳了,口中又招呼一声。梅清自是醒了,朦胧向外看时,淡淡的天色下,一时看不清山门所在,只见门口几株大树,树干足有三四人合抱之数,枝叶繁茂,地下斑驳掩映,碾碎那一地的晨光,不禁一阵恍惚。

旺财媳妇和阿平已从后面车上下来,抻抻衣襟过来服侍,阿平先上车将梅清睡的有点儿毛的头发抿了抿,衣裳整理一番,再戴上帷帽,方扶着她下来。

刘芝兰曹敏也都下了车,虽说路途有些辛苦,不过对十几岁的小姑娘们来说也不算什么,看景儿的心思自然占了上风,互相招呼着进了山门。

山门之内不得走马,另有两人抬的滑杆,由粗壮妇人抬着上山,丫鬟们先铺好了自带的锦褥扶着姑娘们坐了,那些妇人都是走惯的,脚下既快又稳当,兼且一路浓绿欲滴,时见春花盛开,几步一景,甚是赏心悦目。

行至半山腰,远远的只见前方有动静。

第十五章 福隐

梅清举目看时,却见远处一线蜿蜒缓缓移动,原是一批下山的人。只因她们来的早,前后多少还见到几批同上山的,这么早就下山的却是第一次遇见。

这一上一下倒是极快就碰到了,梅清这边儿走在最前面的是四名护卫,平日跟着各色主子出门,极是机灵有眼色的,因见这下山的人多且不似平常百姓,便与殿后的两名护卫比个手势,放慢速度且拢着这边儿的人等向路边儿靠。

刘芝兰和曹敏两乘滑杆离得近,曹敏正回过身儿去和刘芝兰议论着什么,依稀是猜度下山的是什么人物。梅清只懒得理这些,见行进的速度慢了,便去盯着路边儿的野花瞧,正有几株喇叭花儿生的热闹,虽不过是平常的花儿,却只见粉紫蓝白交缠竟放,也不知是被春风吹到,还是被众人脚步带到,摇曳生姿,且是有趣儿。

忽的只觉得异样,仿似这几朵花儿,这浓绿的山,这上上下下几十个人,并这风声,脚步声,说话声……都一下子抽离开去,心头静的便如深山碧潭,涟漪皆无。只觉的沉醉非常。

可惜却只得一瞬,转眼各色影像声音扑面而来,已是回过神儿来,暗想,难怪老子曰,“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必得放正一颗平常心,方能安享日月。

一边随意想着,一边抬眼向对面儿望去,谁知正正的撞入一双眸子中去,只见那双眼幽黑深静,如星光潋滟,仿佛什么都明白,又仿佛什么都没有关系。看着似是熟悉得很,细想了去却是不记得的,偏生隔着帷帽,又凭空填了几分雾气,梅清只看得一呆。

原来便是下山队列的主人,穿一身墨绿色的衣裳,也坐了滑杆,前后竟有二十几位随行之人,皆是青壮,穿着玄色的长袍,腰间系着暗青色的腰带,看着下人不似下人,保镖不似保镖,颇有几分特别。

双方脚步交错,眨眼之间那人已过去了,竟连模样也没看明白,只仿佛中觉得两道眉毛生的十分浓密。

梅清摇摇头,不再理会。又行了两刻钟的样子,便到了福隐寺的大殿,这福隐寺依山而建,颇有特色,有五进的大殿,广檐翻卷,层层叠叠,金碧辉煌,气象万千。虽说还只是早晨,已香火缭绕,檀香之气盈鼻。梅清便随众拜了一回。

待走至最高一层,却只供奉着一尊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竟有三丈多高,通体金色,宝相庄严,双目微阖,嘴角含笑,俯瞰众生。让人顿生无常之感。梅清看了一回,拜了便从边门出来。只见旁边侧殿门口甚是热闹,过去一看,却是一个老和尚在给每人派发一套东西,有一本经书,一只书签并一只檀香手串,不禁心生好奇,不知这年代的经书写些什么,佛教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待走得近了,才看到原来台上还有一只功德箱,信众均是先在功德箱中投钱,再去伸手取物。梅清便命阿平去向箱中投一串钱,取一套回来。

谁知那老和尚竟未看见阿平投了钱,又见她样貌普通,也不过是婢女打扮,竟不理会,只将手中经书并手串等物发与别人。

阿平伸手等了半日,眼见连后来的都取了书去,发起急来,因说:“我是投了钱的,怎不与我书?”那老和尚便看她两眼,冷冷道:“有没有投钱,姑娘自己心里清楚。”阿平只是不走,老和尚终于还是爱理不理给了她一套。

梅清与旺财媳妇原在旁边站着,过了半日未见阿平出来,只道人多,便挪去树荫下等,又过了半晌,方见阿平举着经书并手串等物出来,眼中竟是泪汪汪的。旺财媳妇奇道:“怎么领个东西也弄得如此,有人趁人多欺负你了么?”

阿平哽了半晌,勉强将眼泪憋了回去,说了一回,只道:“姑娘,我当真是投了钱的,并不敢昧下来,那老和尚偏是不信的样子,派了许多就是不给我,真是……”却说不下去了。

梅清拿起那经书看时,乃是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刷倒也算精美,翻至最后,却见印着某某居士虔心助印弘扬佛法等语,便知这经书并非福隐寺出钱印制,乃是有做功德之人捐助的,本应免费派发的,那书签手串等物估计也是如此。

想不到福隐寺如此有名的大寺庙,竟然还用这种方式敛财,敛财也就罢了,多少也要有些随缘之意,竟还要为难有心求取之人。梅清暗暗冷笑,便安慰阿平道:“我自是知道你的,捐功德之事,心安即可,何苦与这不通透的俗和尚计较,你看他一把年纪,也不知修行了多少年,还沉在钱眼儿里,如何能得大智慧。咱们不理他,且去找两位姑娘同看桃花去。”

一时找到刘芝兰曹敏一起赏花,竟连赏花的林子前也放着功德箱,并几个和尚在旁边装模作样的祈福,梅清顿觉腻味,吩咐阿平且把钱收好了,一文钱也不要投。随意看了一回,想来那所谓的素斋也免不了要被宰上一回,梅清失了兴致,便说要下山去。

刘芝兰在功德箱中投了十两银子,命人折了几枝桃花,只说带回去给没来的姐妹们也赏赏。

曹敏皱着眉头,“你这么多花儿,枝枝叶叶的且是难拿,便是拿回去,人家也未必领情。再说这桃花要在树上一片一片的方好看,人人像你似的折上几枝,还不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你若是要拿着这些花儿,可不要与我同路。”

刘芝兰被说得讪讪的,也觉得不妥,只得将那几枝花儿让人偷偷丢去,连素斋也不吃了,只附和着梅清说不如早些下山去,图样大街那边儿必是有东西可吃的。

许是因为来时走过了,梅清只觉得下山回城的时间似乎短了许多,一路走一路喧闹起来,外面各色摊档铺子五颜六色,应接不暇。

题外话:这章之中阿平在福隐寺的遭遇是小舟的真实故事改编。事情虽小,印象深刻。大千世界,众生百态,即使是和尚也不能免俗啊。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十六章 陶陶

及至到了图样大街,梅清刚下了车,只听后边儿曹敏道:“图样大街上有两家有名儿的酒楼,离这里不远便是喜相逢,听说江南菜做得最好,不如去那里午膳吧。”

刘芝兰则道:“咱们见天儿的吃那些鱼肉,何苦出来了还去什么酒楼,听着就腻得慌,不如多走几步,去小吃胡同看看,我倒有些想吃红油抄手并驴打滚和豌豆黄。”曹敏觉得酒楼里有雅座清净,更适合女子前去,不愿去小吃胡同,二人且是争的热闹。

梅清便道:“你们不要争了,照我看,这图样大街并周围的胡同可是不小,如今只是用个膳,你们便争个不休,回头你们俩个一个要去看首饰,一个要去挑衣料,这么些个铺子只怕还有得缠,不如现在咱们便分开走罢,各人自去吃想吃的东西,逛想逛的地方,六名护卫正好每人带两名,王府随行的媳妇便留在这里安置车轿,咱们只说好了,以一个半时辰为限,必得回此处的,你们以为如何?”

刘芝兰嘟着嘴,看了曹敏两眼,却也同意了。曹敏也吵得腻烦了,自无异议。三人便分头而去。

梅清松了口气,可算是自由行动了。这次出来,她最想去的其实是陶瓷胡同,早已让旺财媳妇打听清楚了位置,却一时没合适的理由拉着那两位同去,此时便直奔陶瓷胡同而去。

图样大街乃是南北走向,呈鱼骨状有许多胡同分支,这陶瓷胡同便在中间位置,由东向西北方向,胡同口不宽,进了去却不见铺子,先是一块圆形的场院,仿似钻进了葫芦里,中间一颗大榕树枝繁叶茂,葳蕤喜人,树下有石桌石椅,竟有不少人闲坐,看着倒个个文质彬彬,都是斯文人。

梅清带着阿平和旺财媳妇并两名护卫,一行五人,一进胡同这些人便望过来,其中一人便过来搭话。只见他穿一身浅湖蓝的袍服,袖口雪白,鞋袜干净,看着不似粗人,自称姓韦,名博,字舒奇。

旺财媳妇三言两语便弄清楚了,原来这些人都是类似导游的人士,对陶瓷胡同十分熟悉,可以帮着推荐铺子,回头若是有交易,自然有赏钱和佣金可拿。

只因这陶瓷铺子和别的不同,自有一番雅趣在其中,故此颇有囊中艰难在京读书的士子们兼职来做,渐渐的便形成了一些行规,譬如有客来时,大家都颇有默契地不会一拥而上,而是轮流招呼,这次便是轮到他来招呼梅清一行人,看是否需要介绍铺子。

梅清觉得十分有趣,开口问道:“若是我们不用你,如何换人呢?”韦博自知这个戴帷帽的女子才是正主儿,先躬身为礼,方说道:“这个却容易,只要遣开在下,自然有别人上来招呼,不过通常以三位为限。”

梅清见他举止有礼,说话条理分明,便道:“我也只是白问问,韦先生可知道这陶瓷胡同中是否有江右吴氏开的铺子?”

韦博便道:“江右吴氏的铺子名为陶陶斋,便是这胡同进去右手第二间,不知姑娘主要想看些什么?这吴氏陶瓷倒是处处有卖的,不一定非去陶陶斋不可。”

梅清想了一想,索性找了张空着的石桌旁坐了下来,先遣了护卫们去小吃胡同买些点心回来,然后与韦博先询问了一番。

原来因租金昂贵,且出入客人多为高门大户,故此陶瓷胡同的铺子基本上都走中高档的路线,各家铺子各有特色。

这江右吴氏十分庞大,以制陶瓷为业,却又分两大类,一类是生活用陶瓷,譬如日用的杯碗盘碟等物,产量很大,但是主要是批发出售,自己的铺子反而少见此类器物;还有一类便是摆件,凡用于摆放装饰的陶瓷,譬如花瓶,鱼缸,饰物等等,虽说产量不大,但器物精美,虽说也有外卖,但主要是自家的铺子发售,且可以按图样定制。

陶陶斋在陶瓷胡同也算是数得着的铺子,但是以昂贵著称,连中档货都一概不做,店中陈设皆非凡品。如果只是听说江右吴氏的名声,想看看吴氏所制的瓷器,大可不必前往陶陶斋,在别家铺子看只怕还更随意些,价钱也便给。

梅清心里暗暗思量一回,出来一次不容易,时间有限,只好去碰碰运气了,便与韦博道:“其实我是有件生意想与陶陶斋谈,不知先生与陶陶斋的掌柜是否认识,能否帮忙引荐?如果生意谈成了,我这边有十两银子的酬谢,即便不成,也有先生一两银子的茶水费用。”

韦博听了心里一惊,只是引荐一下便酬谢十两,不知是何等的大生意。不禁又上下打量一番,实在只是个十来岁的女子,虽然看着通身穿着与随行人等不似平常人家,只是越是这高门大户,越是不通经营之道,难不成是小孩子闹着玩儿的?看这女子气度沉稳,言谈有度,又不似唐突之人。

思谋了一番,韦博便道:“这陶陶斋的掌柜便姓吴,名載,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因是十分博学,与陶瓷一道极为精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