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玉带河畔 >

第4章

玉带河畔-第4章

小说: 玉带河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民一听,立时火冒三丈。老李头什么臭嘴什么德行,他不是不知道,可这么肆无忌惮地开口要钱,还是真是登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了!
  他先安顿好媳妇,又去灶上找了点剩饭垫巴垫巴肚子,然后才拎起一包豆粉,慢悠悠地向老李头家晃去。
  老李头一家正在院子里吃晚饭,林宝一见他哥,忙站起来打招呼道:“哥回来了!吃了没?”老李头看在豆粉份上,倒也没吱声,任由林民他妈起身去灶台上拿碗筷去了。
  林民没接他妈递来的碗筷,又冲弟弟摇了摇头,道自己已经吃过,将豆粉搁灶台上在院子里寻了条长条凳子坐下,冲着老李头商量道:“爹,以后有什么事儿就跟俺说,到底俺才是俺那屋头当家的。您说您老难为玉秀有啥个意思?”
  老李头一听这话就知道儿媳妇在儿子跟前告状了,心里骂了几句直娘皮、长舌妇,放下碗筷不客气地道:“你媳妇就是个碎嘴的筛子,满是编筐的瞎话,俺哪里难为过她?不过仗着自己怀了娃就金贵起来了!村里哪个婆娘没怀过崽子?哪个婆娘像她这般活也不做,事儿也不管,好似肚里揣了个祖宗一样。怎地,俺个做长辈的说她几句都不行了?!”
  林民哼了一声,也瞪眼提声儿对付道:“俺媳妇什么人俺心里清楚,这么些年处下来就没见她跟谁脸红过,怎么到你这儿就全是毛病了?再说,她哪里不好俺关起门来自己会说,不用外人叨叨。她就是啥都不干俺都能养得起,还用干什么活儿?!你也甭在这说些有的没的,不就想要钱么?俺就在这撂下话来,要钱,一毛没有!要命,你要有能耐,就打死俺俩口子,就当还上辈子做的孽太多轮回路上投错了胎!呸!”
  老李头啪将筷子甩到地上,指着林民鼻子骂道:“你个畜生说什么?!老子老子娘没见你孝顺多少,倒是个外人供得跟祖宗一样,你眼里还有没有俺们这些长辈?!还知不知道是谁生的你?!你个良心被狼叼了的混账!”
  林民站直了腰身,也不客气道:“俺脑袋清楚的时候,还真不知道到底是谁生的俺!有没有你们,俺不照样活这么大?!俺把吃把喝时,你连个汤水都舍不得丢过来,俺自己能挣吃能挣喝了,倒有人天天惦记起俺的钱来了。说句不怕大风闪舌头的话,没你天天惦记,俺这日子还能过得顺当点儿!”
  老李头听闻这话,气得浑身哆嗦,一把掀了跟前的饭桌,撩起拳头便要上前收拾这不孝子。他婆娘见状,忙拉住他胳膊,眼泪鼻涕地哀声劝道:“他爹,他爹,消消气儿,消消气儿,别着急别较真儿,跟孩子置气,没得气坏了自个儿!说起来这些年,大娃也苦呀,他心里别不过这个劲儿来,这才记恨咱这些年没关照呢!可不能闹得太僵离了心!”
  林宝看情况不好,也赶紧将哥哥拉出院子,就怕两人再不待见真掐起架来。
  老李头心里恨得不行,却被媳妇摁得动弹不得,只得狠狠地踢开面前碎了几半的碗碟,呼哧呼哧地蹲在地上喘粗气。
  林民气极了老头子,心下舒畅,自兜里摸出两根把子烟来,一根递给林宝,一根自己美滋滋地点了起来。
  林宝接过烟,凑在鼻子上闻了闻,又别在耳朵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哥,你就别生爹的气了!他也是无心的,这事说起来终归是俺不对,爹是为了给俺盖房才问嫂子要钱的,要怪你就怪俺吧!”
  林民斜了林宝一眼,颇为不客气道:“哟嗬,还逞起英雄唱起白脸来了嘛!你以为俺不怪你?哼!只是麻子跛子一块恶,俺更恨老头子偏着心恶心人罢了!以前没养没教俺都不说啥了,俺好不容易成了家过稳了日子,他又过来搅和,膈不膈应人!”
  这话林宝不好接,也没法劝。他爹干得那些事,他也知道几分,劝也劝过,说也说过,可老头子固执,好赖话都不听,做得这些又全是为了他,叫他怎么开口。
  两人在胡同口站了一会儿,也不说话,待林民把烟抽完,听着院里全然没了动静,才拍了拍林宝肩膀道:“你也不用在这儿瞎为难白操心,俺跟老头子之间的事儿,不是三两句话能解决的。都这么多年了,他那岁数,那脾气,俺耗得起,顶得住,俺都不愁,你急个什么劲儿!快回去吃饭吧!俺也回家看看你嫂子去!”
  好赖话都让他说完了,林宝无奈,只得转身回家。
  林民做事向来爱憎分明,这边老李头见天膈应人,便显出那边常来帮着下地的岳父大姨姐好来了!玉秀肚子里有了信儿,免不得要去钟家村报个喜。一面是姥娘家,一面是岳父家,林民毫不客气地去大队供销社秤了两斤桃酥,又添了四包饼干、一箱老白干,大清早的就骑着自行车去了钟家村。
  林民载着一车东西出门的闲话不到一顿饭功夫就传到了老李头耳朵里,他一手牵着牛缰绳,一手抡着柳条狠狠抽向牛背,泄愤般骂道,“叫你个吃里扒外的就知道吃吃吃,养不熟的畜生!早晚闷死在笼套里!”
  牛被打得嗷嗷叫,背上起了好几条指肚粗的肿印,老李头又后悔下手重了,这可是壮劳力,还怀着能卖钱的崽子呢!
  老李头心疼地从路边寻了几棵刺儿菜叶子,嚼了嚼,给牛糊在背上,又怕草药打背上掉下来,忙一手捂着刺儿菜一手拉紧牛缰绳,放缓步子慢慢往河边踱去。

☆、冬麦

作者有话要说:  在那漫漫无际的山野上,有着这样一抹养育鲁东儿女的存在,冬雪遮不住它们的墨绿,春风吹不折它们的细腰,不过春夏之交,它们便用一片片金黄向人们展示属于它们的丰收。——冬麦
  玉秀怀孩子的日子,林民怕她伤了肚子闪着腰,稍微一点子重活儿都舍不得让她做。后来觉得家里事情也不算少,便起了辞工专门回家照顾孕妇的心思。
  林民跟老李头吵仗,玉秀心下有些过意不去,觉得终究是自己没忍住碎嘴,才惹得丈夫跟公公起了争执有了隔阂。这会子见林民要辞掉工作,便劝道:“都说肥水不留外人田,这活儿这么挣钱,你不做了与其便宜别家,不如让林宝去做。林宝是个厚道的,人又勤快,过来年估计也要娶亲了,正是缺钱的时候。你把他介绍过去,他还能想着你点儿好,再怎么说,也是亲兄弟,一个村里住着,日后咱们两家还得互相照应才是……”
  林民觉得有理,隔日便去老屋跟林宝商量这事,林宝听了果然很高兴。出来时,林民妈又拾了一篮子鸡蛋让儿子带回去给儿媳妇补身子。老李头看见了,却也装没看见,吧嗒着烟袋去了里屋。
  时间飞快,在小麦绿油油地盖满地头时,丁槐村迎来了这年的第一场雪。洒洒洋洋的雪绒花下了一地,不消一晚上的功夫便积出厚厚一层。
  林民不知从哪里弄了几块塑料布,将屋前屋后的窗子全钉得死死的,而后又趁着天晴,推着小推车上山拉了好几车干树枝,天天把里屋的炕烧得暖烘烘的。玉秀坐在炕头上打毛衣,热得连棉袄都不愿穿。林民更夸张,只一身秋衣大裤衩子,便蹲在炕沿上守着簸箕碾花生米。
  这一年林民家从队里领了八十斤花生米攒工分。碾花生米费神耗眼睛,林民不愿媳妇受累,便自觉地接过这一活计日日颠着簸箕掐胚碾皮。不过玉秀却是个闲不住的,没几天便托去赶集的解婶子给捎了一斤毛线回来。她打算给林民织件毛衣,要是线宽裕的话,再给他织双毛袜子。林民身上的这件毛衣是以前在姥娘家捡小舅舅淘汰下的,这些年下来,紧巴了不说,袖口领口早就起线漏洞补了好几补了。
  因为还有一个来月就要过年,村子里已经没了什么农活,小两口整日在家窝着没啥大事儿,便商量起过年事宜。那时候虽然物价低,肉才一块五一斤,可手头紧巴的村人们还是不怎么吃得起,只等着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才能好好开个荤。
  林民打小儿皮实,也有皮实的好处。每每到了冬天,他便呼朋唤友招呼一帮哥们去山里下兔扣儿逮兔子。林民下兔扣的技术十里八村算是拔尖的,只要是他下的扣眼,十个有五六个能套着兔子。冬天的兔子也肥,一只就有四五斤沉,林民每次上山都能拎几只回来。
  家里兔子多了,玉秀便与他商量,“临近年根儿了,猪肉肯定贵,家里还有几只风干的兔子,就咱俩人也吃不完,干脆少买点儿肉,多买点儿鸡蛋,过年包饺子时好调个馅……”
  家里的事儿林民向来听媳妇的,玉秀这般一说,他便痛快道:“中!这事儿你看着办就行!不过可别亏待了俺儿子,该吃时就得多吃,别光想着给俺省钱!”
  玉秀直了直腰,嗔了他一眼,“就晓得念叨儿子,万一是个嫚儿,让你白兴奋一场!”
  林民满不在乎,“嫚儿就嫚儿,要真是个嫚儿,那咱就再要一胎,总能生出个带把的来!”
  玉秀当他自来疯,也不理他,继续织手里的毛衣。
  毛衣赶在年前便织出来了,剩下的线不够织大人袜子的,玉秀便在热水里烫了烫,织了两只半个拳头大小袜子,好留着明年孩子落地时给孩子穿。
  年夜饭在老李头家吃的。
  林宝过小年儿那天才回来的,在矿上干了两个月,人没见胖瘦,倒不知从哪里捣鼓了一套西服套在身上。里面又只穿了件毛衣,大冷天的冻得直哆嗦,偏偏还不肯往身上加棉袄,气得老李头他婆娘直捶他。
  吃完年夜饭,便是守年。老李头打开新买的大壳收音机,将声音开到最大,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放春节晚会。
  林民怕玉秀熬不了夜,便要扶她去林宝屋里躺会儿。玉秀瞅了眼公公婆婆,赶紧摇头拒绝了。刚才她吃饭慢,最后一个吃完,刷碗时又是林民帮忙干的,婆婆脸上已经不高兴了,要是熬年的时候再去小叔屋里躺着,老头老太太的脸还指不定要阴成啥样呢!
  林宝见大家都闲着没事儿,便到自己屋里拿了几副扑克,三人便坐在炕头上玩起了□□。老李头他婆娘见几个人玩得高兴,也乐呵着舀了瓢炒花生合着五香瓜子,递给坐在边上看他们玩的玉秀,屋里一时倒融洽了不少。
  熬到十二点,终于开始下第二顿饺子。放完鞭炮吃完饺子,这个年才算过完。互相道了过年好,林民便扶着玉秀回自己家了。
  初一拜姑姑,新媳妇头三年都得去拜。玉秀的身子已经六个月了,单熬个夜还没什么,要是第二天还去拜亲戚,那就有些吃不消了。
  两人回去也没心思说话,上了炕倒头就睡。还不到早上五六点钟,便听到有放鞭炮和邻居小孩儿敲门拜年的声音了。玉秀将林民从被窝里蹬出去,踢他下去开门,自己则从炕橱里翻出一包橘子糖合着一碟子五香瓜子放在炕头上,等孩子们来抓。
  果然,林民一开门,隔壁解婶子大儿子家的两个小子便冲了进来,冲玉秀喊了声“婶婶过年好”,眼睛便巴巴地瞅着炕上的橘子糖不动弹了。
  玉秀正怀着孕,格外喜欢小孩儿来闹喜,看到俩小子这般呆萌模样忙一人给抓了一把糖和瓜子,又从炕席里抽出两张崭新的五毛钱,分别塞到两人手里,笑眯眯道:“好好拿着,待会儿去供销社里买好吃的去!”两个小孩儿眉开眼笑地谢了婶子,又兴冲冲地往下一家去了。
  林民到灶上剁了半棵白菜,又切了块五花肉,细细调起饺子馅。玉秀到抽屉里翻了几个钢蹦,放到茶缸里,倒了半缸子热水泡了起来,而后又剥了几粒花生、几颗糖,这都是要包在饺子里的,钢蹦寓意“财运亨通”,长生果花生用意寿比南山,糖果的意思不言而喻,那就是来年甜甜□□。
  两人忙活早饭的功夫,又有几家孩子过来拜年。碟子里的瓜子糖果越来越少,压岁钱也送出好几块钱,玉秀却非常满意,都说童子送福,这么多福气送来来年必定福气满堂。待到吃饭时,林宝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三人互相又道了遍喜,便动身去邻村姑姑家了。
  老李头有两个姐姐,一个嫁到隔壁高家村,一个嫁到二十多里地外的瓦子村。三人先骑车去了瓦子村,回来又顺路去了高家村,中午在高家村姑姑家吃完饭才回了本村。
  大年里头村里下午有大戏,晚上有露天电影。刚路过大队场院,听到里面热热闹闹地梆子唢呐声儿,玉秀便走不动了。林民见状,便托了正在看戏的邻里帮忙看顾下自家媳妇,自己回家停车子去了。
  丁槐村的戏班子有着不短的历史,原是个戏班子出来在此落户的武生张罗的。当时正是四几年初,民兵拔了小鬼子在镇上的据点儿,又给乡亲们分了几家地主富户的田地,这可是双喜大事!大伙儿心下高兴,便寻摸着搭个戏台子给红军们唱个大戏热闹热闹。哪个村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