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新妇 >

第35章

侯门新妇-第35章

小说: 侯门新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膳过后,车马从人排作长队,离开老宅奔城门而去。
  我的车上垫的褥子比脚崴伤的时候更厚,一看就是某人心虚所为。
  “夫人,天还不冷,夫人的衣领包得如此严实做甚?”阿元红着脸看我,一脸贼笑。
  魏郯不正经,带挈得我的侍婢也敢开主人玩笑,我作恼色,伸手去呵她的痒。阿元从小最怕这个,连连告饶,嘻嘻哈哈老半天我才收手。
  玩闹之后,我和她说起正事。
  前日,李尚的回书到了。他说他和公羊刿、李焕三人都回到了雍都,一路还算平安。他在南方找到了从前交易的药商,幸好那边未受战火波及太多,人事都在。
  信很短,但我得知他们平安,心中已经满足。李尚一心重拾旧业,他有干劲,我自然赞成。不过看李尚的意思,他想在雍都开个药铺,这我颇有几分顾虑。
  李尚和我的关系,至少在魏府之中不是秘密,有心人一打听就能知道。李尚的药铺,看准的是雍都里的达官贵人,将来免不了各种交往。并不是说我好面子,不想让人知道我傅氏的管事如今做了商贩,而是如果由他出面开店,背景俱在,我和他的生意关系就容易曝露在众目之下,有弊无利。
  “阿元,能不能另找人去开店,李管事做个暗主人。”我思索道。
  阿元知道我的想法,道:“我也这么想过,待回了雍都,与父亲议过才好。”
  我颔首。
  
  我不识路,出了洛阳之后,魏郯往东西南北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不过五日后,当我看到面前纵横的山林和乡野,还是愣了一下。
  “今夜宿在商州,明日收拾轻装人马,往商南。”魏郯对从人吩咐道。
  从人应下。
  “商南?”我不解地问魏郯,“为何去商南?”
  魏郯笑笑:“为夫去欲效惠皇帝深山访贤人,夫人同往么?”
  我不知道他所说的贤人是谁,不过难得出来一趟,到处转转总比待在驿馆强。于是,休息一夜之后,我坐上车,跟着魏郯一行往商南而去。
  
  山野里的路不好走,虽勉强可行车,但坑坑洼洼,行进很慢。
  清晨出发,到了午后,只听引路的人说:“大公子,到了!”我朝外面望去,只见青山绿树,溪水环抱。一道仅能过人和耕牛的小桥架在溪水之上,再往前,是一片苍翠的竹林。
  我举目望向四周,静谧清秀,果然是一处绝好的隐居之地。
  桥上过不得车,魏郯索性把车马都弃了,留下从人在这里看守。
  魏安对那桥很好奇,看了看,问魏郯:“兄长,你不是说过,天下隐士之所以要隐,都是等人去访的。”
  我正在拿着水囊饮水,听得这话,忍不住咳了起来。
  魏郯这武夫,为人流氓,说话也粗糙。归隐山林,淡薄红尘,是多少士人的梦想。多么高雅的生活,到了魏郯那里就会变个样。
  “嗯?”魏郯似笑非笑地看我一眼,问魏安,“我说过么?”
  “说过。”魏安笃定地说,罢了,道,“可他们既然总等人去访,为何不把桥修宽些?过得车马,人就会多了。”
  魏郯笑而不语,拍拍魏安的肩头,却转而看看我:“夫人要紧么?”
  我摇头:“妾无事。”
  魏郯交代了一番留下来的人,带着我们往竹林而去。
  
  魏安说得不错,这位隐士如果是想等人来访,的确缺乏几分诚意,木桥用了许久,有些摇晃,透过桥面的缝隙,能看到下面湍湍的溪水。
  我走在一处不牢靠的地方晃了一下,前面的魏郯回头,拉住我的手继续前行。
  他的手温暖有力,过了桥,仍然不放开。我见左右随侍不过三两人,便也由着他。
  “夫君要访的这位闲人是谁?”我望着眼前茂密的竹林,只觉清风拂面,不由问起。
  魏郯看看我,道:“夫人可听说过云石先生?”
  我愣了一下:“公孙仁?”
  魏郯颔首:“正是。”
  我有些惊讶。公孙仁我当然知道,他出身山阳,少小即已文辞成名。他游学拜师,博闻强识,曾在朝中当了二十余年博士,六十岁以后,他离开了长安,自号云石先生,周游天下去了。此人名声响亮,是当世的鸿儒。父亲对他极为推崇,家中收藏了好些公孙仁亲手笺注的经史。
  “我听说云石先生行踪不定,不想隐居在此。”我说。
  魏郯淡笑道:“当今天下,人人皆行踪不定。能有个安定之处当隐士,已是难得。”
  粗人。我心道,又问:“夫君来访,莫非要请云石先生出山?”
  魏郯说:“云石先生年以七十,即便出山也恐怕走不动路。为夫此来,乃为讨教学问。”
  “如此。”我笑笑,觉得在听笑话。
  
  进入竹林百余步,只见一座宅院出现在前方。泥墙茅顶,四周围着竹篱。
  我听到有人在抚琴,从容流畅,在这清幽之地更显得合乎意趣。
  随侍在柴门上叩了几下,琴声乍断,没多久,一名童子走出来。
  “来者何人。”他隔着柴门将我们打量,问道。
  魏郯让随侍退下,上前与童子一拱手:“河西魏郯,特来拜见云石先生。”
  童子看看他,又看看他身后的我们:“这些又是何人?”
  “皆是某妻子、舍弟与从人。”
  童子皱眉:“这么多人,先生茶碗不多,尔等”
  “青茗,何人来访?”这是,一个悠悠的声音从草堂那边传来。
  童子回头,道:“河西魏郯,还有他的妻子,还有弟弟,还有”
  “原来是贵客,”那声音含笑,“青茗,快快开门。”
  童子应了一声,把柴门打开,向我们一揖:“请进。”
  魏郯微笑,让随侍在外面等候,带着我和魏安入内。
  院内绿草如茵,花木扶疏。一条白沙小径铺在其中,干净整洁。草堂上,茶烟袅袅,两人正在对弈。
  一人须发皆白,身形清癯,毋庸置疑,那就是白石先生。而与他对坐之人是个青年,面容白净,神色专注,看那侧面,隐有一股沉着之气。
  童子将我们带到堂前,不通报也不说话,径自脱履入内,将二人旁边的一把琴放在膝上,继续弹奏。
  琴声悠悠,博弈二人专心致志,我们三人默默候着。
  父亲曾经说过,有名的隐士大多清高,来访之人无论身份如何,多少总要遇到些下马威。如今,我算是见识到一会。看向魏郯,他神色沉静,注视着草堂,似乎在赏乐,又像在观棋。
  一直过了半个时辰,白石先生长长叹口气,拊掌笑道:“叟又输了,到底不如年轻人。”
  对面的男子向他一礼,声音清澈:“先生棋力深厚,珽实钦佩。”
  白石先生抚须摇头,这时,他转过头来,像刚刚发现我们一样,笑着起身。
  “老叟贪棋,竟忘了有客来访,失礼,失礼。”他步出堂前,向魏郯揖道。




☆、访贤(下)

  魏郯神色谦和,笑而礼道:“郯久仰先生,贸然来访,扰了先生雅趣,实在惭愧。”
  云石笑道:“山野粗人,疏懒愚钝,愧受将军亲临。”说罢,他看向我,又是一揖,“夫人别来无恙。”
  我讶然:“先生见过妾?”
  云石莞尔:“叟居长安之时,曾登门府上,当年夫人还不满七岁。”
  我了然,微笑:“先生记性甚好。”的确,那般年纪,像云石这样其貌不扬的老头,的确是引不起我多大兴趣的。
  魏郯又让魏安上前见礼,完毕之后,云石命童子斟茶,请我们堂上去坐。
  棋台之前,方才与云石对弈的青年还坐在那里,见得我们来,也不起身,只淡淡一笑。
  我愣了一下,方才侧面不曾看清,如今走近来看,此人二十出头的年纪,容貌竟是十分标致,可谓丰神如玉。
  云石道:“此乃博陵崔珽,今日路过舍下,与老叟饮茶对弈。”
  “博陵崔珽?”魏郯目光微亮,道,“莫非人称‘麒麟子’的崔珽?”
  云石抚须笑道:“将军既知晓,叟可不必多言。”
  崔珽神色宠辱不惊,也不起来,只坐着向魏郯一揖:“不才幸会将军。”
  魏郯还礼:“某久闻先生贤名,不期巧遇,实万幸。”
  我不知道什么麒麟子,博陵崔氏却是知道的。那是个在前朝就已成为一方气候的士族大家,名人辈出。不过,我有点不待见这个崔珽,年纪轻轻却举止傲慢。士族里吹捧出来的才子也不少,能吟两句诗就能得个什么龙啊凤啊的名号,说不定这就是个徒有虚名的酸腐纨绔。
  魏郯显然意志坚定,崔珽的慢待他似乎全不放在眼里,笑意从容。
  入座之后,童子奉上茶。
  “寒舍粗陋,只有旧茶野水,将军与夫人公子且将就才是。”云石道。
  我喝了一口,心中大噪。剑南的毫露,从前在长安三金才得一两,如今想买都没处去。这个云石的旧茶野水,当真金贵。
  云石道:“此茶乃老叟当年离京之时,傅司徒亲手所赠。老叟珍藏多年,今日夫人来到,正当待客。”
  我讶然。他这么一说,我倒是想了起来幼时的旧事,有一阵,母亲曾埋怨父亲,说他花大钱买了三两毫露,却一下拿了二两送人,敢情那时送的就是云石。
  “先生心意,妾敬谢。”我欠身礼道。
  魏郯微笑:“当年司徒好结交贤才,某曾闻其与先生在梅亭共主曲水流觞之会,传为佳话。”
  白石先生笑而摇头:“陈年旧事,何足挂齿。”
  众人寒暄一阵,崔珽却向这边一礼:“先生与将军稍坐,某还要往别处访友,暂且告辞。”
  白石先生毫无异色,只望望天,道,“天将有雨,子圭莫留得太晚才是。”
  “珽知晓。”说罢,他唤人来。两名仆人从厢房里走出,手上却抬着一件物事。我看见,愣了一下,胡床车轮,那不正是魏安的推车?
  再看向魏安,他也望着那边,神色诧异。
  仆人将推车放在阶下,却上堂来。只见崔珽一手撑地,一手从案几下把双腿挪出来。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他方才行礼不起身,原来是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堂上一阵安静,只有茶水在炉中冒着热气。崔珽脸上毫无尴尬局促之态,任由仆人将他抬到车上,在把车朝外面推去,车轮碾过白沙,绵绵地响。
  “人言麒麟子,经天纬地而遭鬼神之妒,果不虚穿。”崔珽的身影消失在竹篱外,魏郯向云石道。
  云石捻须:“子圭贤能,虽残不不失其志,尤为可贵。”
  “哦?”魏郯看着他:“不知麒麟子志在何处?”
  云石却笑而摆手:“不可说矣。”
  
  饮茶聊过些闲话之后,云石问魏郯愿不愿与他对弈一局。魏郯欣然应下,二人坐到棋台边上,开局博弈。
  我并不是一个修养到家的旁观者。从前父兄们要做什么对弈之类的雅事,从来不会找我坐在旁边点缀,因为我坐不到一刻就会开始捣乱。当然,裴潜例外,他下棋,我能稳坐两刻。
  如今,当我的夫君在这出尘之地与闲人对弈,我能做到像神仙画里的侍女,姿态优雅地坐上小半日。这不是没有我强自耐着性子的原因,不过苦中作乐也是乐,我发现看这两人厮杀也当真有趣。
  魏郯棋风犀利,明打暗抄,常常出其不意,尽显流氓本色;而云石则棋路缜密,防漏补缺,处处使绊,不掩老奸巨猾。我一边看一边琢磨着他们的棋路,有时能看懂,有时看不懂,再过几招,忽而又了然。一局下来,云石险胜。二人执子相视,忽而各自笑了起来。
  “先生棋艺奇绝,果名不虚传。”魏郯恭维道。
  云石客气道:“将军谋断纵横,方寸亦见杀伐之姿。”
  二人虽谦让,脸上神色却各是跃跃欲试,于是,清盘再来。
  往来之间,天上渐渐有了暮色。外面的随侍来问,说天色不早,是否回去。
  云石笑道:“将军若不限老叟舍下鄙陋,南面有草房两间,何不留宿一夜,叟有几本棋谱,正欲与将军切磋。”
  魏郯闻言,面露微笑,向云石一揖:“如此,却之不恭。”
  军士征战惯了,出门在外常备露宿之物。夜晚,从人在竹林里扎营,我和魏安则跟随魏郯留在了云石的草堂里。
  崔珽在晚膳之后就回到了此处。从云石和魏郯的话语中我得知,他游学在外,上月来到商南寻访云石,这些日子一直住在这里。
  我觉得有些好笑。这世上,我见过在家吃不饱饭的,见过出门被人打劫的,还见过天天为睡在何处发愁的。但崔珽这样身有残缺衣冠整洁乘车观花访友游学的闲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我对他那推车的兴趣更大。在庭院里,我问魏安,那推车是何来路。
  “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